分享

死亡是人生下一个伟大的冒险

 乔良 2013-04-06

 

  

讲一则关于荠菜籽的佛经寓言。有个女人的儿子死了,她悲恸欲绝。她不明白“死”就意味着结束了,仍然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治好儿子的“病”。她去找佛陀,佛陀让她向城里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要些荠菜籽,这些荠菜籽可以治好她儿子的“病”。她找遍了全城,精疲力竭,但是没有找到一户符合条件的人家。她终于认识到,死亡是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的命运。认识到这一点,她平静下来,将儿子的尸体送去火化了。

正如这则寓言反复强调的那样,我们所有人都难免一死。人们有各种各样的逃避方式,嗑药、酗酒,藐视死亡地冒险,为的是忘记自己会死。或者,皈依某个宗教,坚持某种意识形态,捐资建立一所学校(或其他机构)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创建一番事业或一所房子让子孙继承,创造一件能够流传百世的作品……但是,所有这些确保自己不朽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死神不会忘了我们,也不会让我们忽略现实太久。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神秘但必不可少,我们必须接受这一点。拒斥并不是好办法。死亡和濒死是无法被阻挡在意识之外的,是生命的关键事实,我们无法逃避,只能面对。我们需要改变自己对死亡和濒死的态度,从拒斥转为接受,但是不丧失生命活力和生存意志。

你呢

因为我们是人,所以我们都知道自己活着,也多少知道自己是独立的实体和存在。我们也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失去生命,不再活着。但是,在这些有意识的想法之外,我们并非真的清楚死亡意味着什么。死亡是最大的谜。

活着也意味着整合死亡。但是,正如我说过的那样,处理自身死亡的现实仍然会让我们十分不自在,因此我们避而不谈。但是,我们必须有勇气面对自己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必须学会如何为死亡做准备,并且在知道自己会死的情况下仍然勇敢地活着。

一个可能令你不安的小作业

下面这个作业能帮我们认清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一令人不安的事实的,也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你经常想到死亡,还是很少想到死亡?是否存在某种特别的情况——当你处于这种情况下,你就会想到死亡?你害怕死亡吗?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在你的想象之中,死亡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别人讨论过这些问题吗?

你曾经失去过亲人或者很好的朋友吗?如果失去过,那么你是如何度过那段时光的?一想到再也看不到那个人将是多么的痛苦时,你的脑子里有什么念头?你做了哪些准备,以面对即将到来的丧失?你做了哪些事情,以帮助那个人安然地离开世界?在那个人临终之前,你对他说了些什么吗?你觉得那段时光很难熬吗?

花些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你只剩五年可活,你会做些什么?并将答案写在纸上。做完之后,将“五年”换成“一年”、“半年”、“一个月”,然后是“一天”,重复以上练习,越准确越好。这个作业可以帮你确认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也能帮你认清你希望自己在死前完成哪些事情,还能帮你在生命中找到平静和圆满。

死之前,你要跟哪些人告别?趁着还有时间,你想修补一下哪些关系?例如,想象一下,你马上就要死了,只能和一个人说话,你会跟哪个人说些什么?你为什么现在不和那个人说呢?什么让你开不了口?

看一看你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想一想,到此刻为止,你的生命都是怎么度过的,经历了哪些欢乐和痛苦?你是否停下来过,闻闻花香,善待自己?你足够“自私”吗——允许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是像西西弗斯,不断地将巨石推向山顶?生命里有什么东西,如果错过了,你会最后悔?是什么让你无法此刻就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你希望怎样死去?你觉得怎样才算“好”死?你是想死得麻利一些,还是与众不同一些?你想在睡梦中死去吗?还是在车祸中丧生?还是在做爱时兴奋而死?你想死在某个特别的地方吗?临终之际,你想让谁陪在身边?你希望自己的葬礼是什么样子的?你想怎样处理自己的尸骨?你想让它埋葬在某个特别的地方吗?

哪种不朽体系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你相信有来世、死后灵魂还在,还是认为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你花过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吗?你和别人谈论过这些问题吗?

下一步就是为自己写悼词。在你的葬礼上,你希望人们怎样评价你?你想在你的墓碑上写些什么?你希望在你死后你的孩子怎样怀念你?你希望其他人怎样怀念你?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表达你生命的“使命”。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表达爱心、发挥潜能,你必须做些什么?你特有的潜能是什么?你如何实现这些潜能?有没有哪个人可以与你讨论,帮你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最后,写下你的遗愿。这件事我们总是一拖再拖,直到为时已晚。但是,写遗嘱是个很有用的练习:可以让你更加清楚死亡的不可避免性,也让你有机会评估生命中哪些东西对你而言比较重要,还可以让你决定如何处理自己的财产,把财产分给谁。

做完这些练习后,大多数人都愈加认识到生命有无限可能性,决定重新思考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充实。这些问题也让你愈加明白,从此之后,你需要在生活方式方面做出哪些改变。重要的是好好活一回,因为正如苏格兰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会死很久。

如果在这些问题上,你对自己足够开放、足够真诚,那么你会更深刻地理解并接受死亡。另外,如果你与家人、朋友或者其他你所在意的人讨论这些问题——不管刚开始讨论时会有多么不自在——那么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有意义。开放的心态,可以让你通过更加充实地活着来拥抱死亡,也可以让你向那些即将死去的人学习。当你和别人分享那些对你而言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时,别人也会受到鼓励而敞开心扉,这样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更亲密。

用肯定生命的方式面对死亡,人的生命将获得尊严。人的生命之所以贬值,一个根本原因往往是拒斥死亡。认同我们的人性,就要面对我们动物般的肉体性——我们活在肉身上,肉身总有一天会腐烂,我们总有一天会死去。当我们还活在肉身上,我们就要尊重这段人类之旅。我们必须战胜恐惧,珍惜每一天,让每一刻都活得有意义。在探索生命、美丽和人类成就这些话题上,还有很多话可以说,重要的是活得没有遗憾。

下一个伟大的冒险

但是,即使很认真地完成了以上练习,很多人仍然难以克服人性最深的弱点:心理上不愿接受死亡这一无法逃避的事实。苏格拉底的见解仍然引人深思:“先生们,害怕死亡就是在自作聪明,因为你是不懂装懂。没人知道死亡到底是什么,没准儿死亡是人类最大的福气呢。

想一想,没有死亡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这种想象是不是很有趣?它有多大的吸引力?它不好的一面在哪里?即使半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我们也会发现,死亡是生命的必要条件,不一定是坏的。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任何活得长到理解了生命真谛的人,都会觉得我们应该深深感激亚当——人类的第一大恩人。他将死亡带到了世界上。”

阿拉伯有个古老的传说,名为《相约萨迈拉》,以死神的口吻讲述了下面这个故事。

巴格达有位商人,他派仆人去市场买东西。不久,仆人回来了,脸色煞白、浑身发抖地说:“主人,刚才我在市场上撞到了人群中的一个女人,我回头一看,发现撞到的是死神。”

“她看着我,露出恐吓的表情。现在,主人,您一定要把您的马借给我,我要离开这个城市,逃避我的命运,我要去萨迈拉,这样,死神就找不到我了。”

商人把马借给仆人。仆人迅速上马,抽动鞭子,一溜烟地跑了。然后,商人来到市场,看到我站在人群里。他走向我,说:“你早上看到我的仆人时,为什么要吓他?”

“我没有吓他,”我说,“那是惊讶的表情。在巴格达看到他,我很吃惊,因为我和他应该在今晚相约萨迈拉。”

正如这个故事所说的那样,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我们躲到某个地方,往往就是在这个地方碰到死神。犹太人有句谚语说:“如果一个人命中注定会被淹死,那么一勺水也能让他淹死。”该来的,总会来。生与死之间的界限最好模糊一些。也许对死亡的恐惧远坏于死亡本身。19世纪的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写道:“从噩梦中醒来的那一刻,我们有时会祝贺自己——死后的那一刻,可能也是如此。”死亡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其不确定性减轻了其确定性。我们所有人都知道,死亡是下一个伟大的冒险。

本文摘选自《性、金钱、幸福与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