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鸭头形态
一、概念:
股价经过一段时间上涨后,出现调整,调完后进行更猛烈的上攻,这个过程所画出的图形称之为“老鸭头”。
二、特征:
(1) 采用5、10和60参数的价格平均线。当5日、10日均线放量上穿60日平均线后,形成鸭颈部。
(2) 股价回落时的高点形成鸭头顶。
(3) 当股价回落不久,5日、10日均线再次金叉向上形成鸭嘴部。
(4) 鸭鼻孔指的是5日均线死叉10日均线后两线再度金叉时所形成的孔。
图1

三、市场意义:
(1) 当主力开始收集筹码,股价缓慢上升,5日、10日均线放量上穿60日平均线,形成鸭颈部。
(2) 当主力震仓洗筹股价开始回档时,其股价高点形成鸭头顶。
(3) 当主力再度建仓收集筹码时,股价再次上升,形成鸭嘴部。
四、操作方法:
(1) 在5日、10日均线放量上穿60日平均线形成鸭颈部时买入。
(2) 在鸭嘴部附近成交量芝麻点一带逢低买入。
(3) 当股价放量冲过鸭头顶瞬间时介入。
五、图例详解:
图2
“老鸭头”的操作要领,见上图所示:
1.找到鸭脖子,见图中的A处。由5日、10日和20日平均线组成的鸭脖子,从60日、120日平均线下往上伸出来。
2.鸭头顶在B处,这里发生5日平均线和10日平均线的死叉,意味着回档开始了。老鸭头形态的关键是回档时:跌越浅越好,量越小越好。
3.鸭鼻孔在C点处,是5日平均线死叉后转成金叉所形成的小“孔”。这个鸭鼻孔要越小越好,太大的鸭鼻孔会影响后市的上升高度。
4.鸭嘴在D处,由60日平均线和120日平均线组成了鸭嘴,要求两线之间的距离要大。两线之间的距离大,说明鸭嘴大,叫起来才响亮。
5.嘎嘎叫在E点处,这时K线冲过鸭头顶,发生阵阵鸭叫声。这时,整个老鸭头形态完成了。
老鸭头形态实际上是庄家加强收集筹码,引起股价上升,形成“鸭脖子”,然后是洗盘,形成“鸭头顶”,回档量萎缩,形成“量芝麻点”(上图中F点处),然后是再次吸筹,股价回升。到了股价冲过“鸭头顶”,已是庄家拉升股价的时候。此时,庄家要求股价快速离开成本区(整个老鸭头都是庄家成本区),所以这是股价涨得最快的时候。
图3
A-B-C-D是鸭脖子。要求A-B盘整要充分。因为2&3区间是庄家隐蔽收集筹码的阶段,盘整时间越长,成交量越放大,庄家建仓越充分,未来行情就越大。C是2 3区间第一个小平台,在这里稍有横盘,是拉升前的蓄势。C-D之间有个“放量打拐”点,这里要求量成倍放大,这里还是庄家收集筹码的阶段。
E是鸭头顶。要求E与B之间有回档的空间,如果没有回档空间,说明E点的高度不够高,就不是老鸭头形态了。
G是鸭鼻孔。指5日、10日、20日价格平均线之间的空隙,要求这个空隙越小越好。
E-G中间股价有个回档低点F。要求F点离开60日价格平均线越远越好,F点能远离60日平均线叫“通气老鸭头”,F点碰到60日平均线叫“闭气老鸭头”。“通气老鸭头”的走势强于“闭气老鸭头”。
H是重返鸭头顶。要求E-H之间的时间要短,越短越强势。
Y是张开的鸭嘴。要求60日、120日价格平均线的开口要大,越大越强势。
J是零上红金叉。要求金叉离开MACD的零轴越远越好。
K是分时走势图。要求“吹着喇叭往前跑”,开口越大越好。
小结:老鸭头是庄家建仓、洗盘、过鸭头顶拉高等一系列行为所形成的经典形态。鸭头顶离开60日均线要有一点距离,否则说明庄家在这个老鸭头处建仓意愿不强,老鸭头下一定要放量,否则一样说明庄家建仓意愿不强,老鸭头的鸭鼻孔要越小越好,没有的最强!鸭鼻孔下一定要有量芝麻点,否则说明庄家控盘性差。鸭嘴下一定要通气,通气性越高越好!最后就是三张鸭嘴一张,就嘎嘎嘎叫出了长阳线!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