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盗版音乐毁三观? 正版音乐的出路何在 『太平洋电脑网』

 HDTV 2013-04-07

盗版音乐毁三观? 正版音乐的出路何在


2013-04-03 00:16  出处:pconline  作者:JM[专栏]   责任编辑:yanyuchen  (评论360条)



1当最后的CD连锁店也倒闭的时候回顶部

  【PConline 音频频道】今天,若果你跟身边的朋友说你上街是为了买CD,相信很容易会得到这么一句回复:“什么年代了,还买碟?直接上网下载啊!还不用钱~”。是的,在现在这个时代,免费下载似乎已经早已成为主流。卖流行音乐CD的店铺越来越稀有,买碟的人反而成为了非主流的异类。那么我们的音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正版音乐出路何在

当最后的CD连锁店也倒闭的时候

HMV

  就在踏入2013年的第一个月,全球仅存的最大的CD连锁店HMV正式宣布破产,在一周后传出了消息说一家名为Hilco的投资集团出资替HMV偿还了债务,但上个月又有新闻称英国沃尔玛子公司将参与竞购HMV的行动。结果会发展成怎么样目前仍然未知之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笔者多少呈现一丝悲观的情绪,虽然这尚不影响HMV的正常营业,但从长远而言,这已经足以打击我等热爱CD的人的脆弱神经。

HMV

  笔者最初接触HMV还是在2007年的时候,在第一次踏入HMV的在铜锣湾的店面时,笔者当时鸡冻的心情确实是难以用文字形容。对于热爱欧美音乐的人而言,只要你不是那种专门听独立乐队或者地下乐队的文艺青年,你几乎可以在HMV找到大部分你想买的碟。遨游于碟海之中,手指不断地“啪啪”地翻动CD盒的声音,相信是不少碟友们共有的回忆。但这已经成为了过去,如今尖沙咀分店原本4层的店铺现在已经缩减到了一层,店铺内卖CD的货架更少了,卖耳机、周边产品的货架却越来越多了。正如导语所说的,“都有下载了,你还买CD吗?”。

TOWER

  事实上,HMV这家创始于1921年的唱片连锁店能坚持到现在已属幸运。在它之前,另外一家美国最大的CD连锁店Tower Record已经于2006年正式破产,并结束所有美国本土的实体店铺,转向网络销售。而且不断地有研究数据表明,自从2000年以后,全球CD的销售量都不断地下滑,销量最高的CD基本都集中在2000年以前发行。而网络音乐的销量则不断攀升,苹果公司成立iTunes音乐商店已近十年,经其销售的歌曲已超过250亿首,目前日均销售量达到2160万首。

  HMV的倒闭其实对笔者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从互联网的出现的那一刻,似乎就宣布了CD的死亡,那么CD到底是怎么消亡的?

 

针对网友提出的疑问,我们将在这里集中解答

1、99楼网友提出的疑问

网友原评论:你有病吧?。。。免费不拿,非要给钱。。。

PConline编辑JM回复:这种人是需要拿出来晒一下的,或者说,你可以走去一间便利店跟买水的顾客说“你有病吧?水免费不拿,非要给钱”,你试试看能不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2、96楼网友提出的疑问

网友原评论:第一,别以为你买过正版CD就以为自己是个文化人。第二,cd的衰败有太多太多的问题,不光是盗版,介质本身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三,现在的乐坛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垃圾太多,消费者凭什么为这些垃圾买单?

PConline编辑JM回复:关于第一点这仅是网友你的主观臆断而已;第二点文中也有从侧面提及,不过限于篇幅不能进行过于详细论述;第三点,国内音乐不行我们可以选择国外的音乐,国外流行乐很烂我们还可以选择古典乐和爵士乐,我们手中的钞票就是选票,在开放的网络世界,所有音乐可以平等地竞争。我们没必要局限于一个地方的音乐。而且音乐数量越多,垃圾(也可以称之为噪音)只会越来越多,这也是过滤器出现的必要性。而且笔者也从来没鼓励过别人去为所谓的噪音产品埋单,不喜欢就不买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这不是你可以去非法下载音乐的借口,如果你嘴上说垃圾但是实际上却在非法下载的话,这和做婊子立牌坊无异。另外音乐一直都是主观的,我认为很烂的东西你可能会觉得很好,这时候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阻止别人支持他们喜欢的音乐?

 

2盗版下载把我们的三观全毁了?回顶部

盗版下载把我们的三观全毁了?

 napster

  可以说,在没有互联网之前,我们的消费还是局限在本地化市场之中,信息和物流的流通速度远没有今天那么快速和方便,我们对于消费品的了解也仅限于本地商场中展示出的产品,我们对国外文化的了解仅限于杂志和电视上的解说。但是正是在1990-2000年期间,CD的销量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街上随处可见的唱片店铺(虽然买的大多是盗版碟)。那时候拥有一台Discman比今天拥有一台iPhone更拉风,而歌曲的流通主要都是依靠朋友之间互相交换CD这样的方式进行,直到P2P软件的出现。

 年轻消费群体

  随着互联网与MP3格式这两样产物的诞生,使得理论上是音乐工业最佳的顾客(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歌迷)抛弃了唱片店,投身到了盗版行为上(笔者也承认自己也曾是其中的一份子)。是什么让人们现在连盗版CD店也已经不再光顾?仅仅是因为网上下载MP3是免费而已?

VERYCD

  答案就是:网络免费下载的诱惑不仅仅在于价格上,而在于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选择。P2P技术的加入,使得全球的歌迷都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共享自己的音乐。这个平台就像是一个免费、随时交易各类歌曲的地下经济,它能提供的音乐可以说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唱片商店都要多。那么有了那么多选择后,你还会乖乖地在家听CD吗?你会固步自封地停留在某个特定的歌手上,还是去寻找一些新的东西?

  盗版下载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中国,哪怕是音乐工业帝国美国,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音乐工业的总销量已经下滑了1/4,而且热门数量却下滑了近乎一半。这意味着什么?

3选择太多,多到我们一辈子也听不完回顶部

选择太多,多到我们一辈子也听不完

 

 经典巨星

  在以前,我们听的音乐就是以流行乐为主,因为我们的电视、电台从早到晚都在播放各种各样的流行乐。而我们的唱片市场也鲜有别的类型的唱片购买,小众音乐不是卷缩在店铺的角落,就是只能在一些文化小圈子中流传。打工一族说到下班后的娱乐,第一反应就是唱卡拉OK,而到了卡拉OK之后,我们又都抢着唱同一首歌。

 金属乐队

  而现在,先让我们把盗版的问题放在一边,事实上是在我们面前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可以不再局限于那些流行乐当中,就个人而言,因为有了网路,笔者才会认识到世界上还存在着如此之多的音乐风格和流派,举个例子,单单是金属这种摇滚音乐的风格,就可以再细分成N多种风格例如死亡金属、哥特金属等等(我知道你们会说还有Agriculture Heavy Metal),而且随着时间推进还可能会有更多你从来没听说过的新风格出现,这也可以是音乐的一大奇特之处。

未来?

  当我们拥有无数的选择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我们的口味应该可以更多元化了,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每天都有无数首歌曲面世,即便我们穷尽一天24小时不停地听音乐都不能听得完。所以一部分人依然选择了放弃探索新音乐,而继续跟随主流的脚步。但毕竟我们都知道,探索新事物总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满足感,还是许多年轻人开始想要尝试更多不一样的音乐。

  但是面对那么多的音乐,如何寻找适合我们的那一首歌?这不是无异于大海捞针吗?

4搜索引擎与讨论小组代替了电视广播回顶部

搜索引擎与讨论小组代替了电视广播

大众传播的威力

  在过去,我们接触新音乐的途径无外乎就是电视播放的MV以及电台DJ的点播,而因为节目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唱片公司在捧红一个歌星时,更愿意将精力和资金都投资在一两首“主打歌曲”上,这类歌曲旋律通俗易懂,拍摄的MV制作极其精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都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让电视台和电台可以不断地重复播放,以达到对歌手的宣传的效果,这也是造成了过去我们的听的都是“同一个人”唱的“同一首歌”的缘故。

豆瓣

  在以电视为首的大众传媒的“点对面”式传播带来的问题就是,电视或者电台往往只能照顾大部分主流歌迷的口味,所以在有限的播放时间(尤其是黄金档期)内就要更多地播放热门流行歌曲,但是这样做自然就忽略了那些对流行乐不感兴趣的听众。而在WEB2.0网络时代,这一群“非主流”音乐爱好者则可以透过各种WEB2.0网站(国内的以豆瓣为代表)或者博客来进行音乐的信息的的分享。而通过搜索引擎,用户可以非常轻松地就找到这些拥有相同爱好的人群,并且进行更多元化的交流。

 COOKIES

  而就在之前3.15晚会上曝光的cookies问题,对于IT业内人士而言多少像个笑话,虽然的确存在着暴露了用户的个人隐私的风险,但实际上cookies初衷也是一种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的一种工具。以亚马逊为例,笔者在搜索了几张古典CD后,亚马逊会根据你的浏览记录,自动生成一个推荐清单,而这个清单则是根据那些买过同一张CD的用户的浏览记录来生成的。这种功能我们可以称之为“条件过滤器”,它可以很方便地过滤掉那些你没有兴趣的CD,直接将那些你或许会感兴趣的结果呈现给你。

  互联网的技术进步,使我们早已经不担心没有足够的音乐和资讯,而我们最大的问题是,音乐太多,而其中的噪音也很多,我们很难做出选择,而现在通过搜索引擎、COOKIES以及博客等讨论小组的帮助,我们就可以更快速地确定我们想要找的音乐。但问题还是存在:我们找音乐那么容易,但是我们却很难为其付出金钱代价。

5我们的口袋更富裕,但却更轻视文化回顶部

我们的口袋更富裕,但却更轻视文化

 买CD

  在近15年里,无论进口正版CD以及国内引进版CD的价格都没发生太大变化。前者一般都要100-200元,而后者多为30-50元。理论上后者价格更为大多数人接受,但实际上更多乐迷购买CD时反而更倾向包装和CD制作更更精致的进口原版碟。不过这也会让乐迷们对音乐变得更加珍惜,你还记得你第一次买原版CD时的感受吗?拿在手上的CD仿佛充满了神圣感,回到家郑重其事地放进CD机中反复聆听,仿佛就是一套仪式。

HMV

  如今我们的人均收入跟15年前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15年前一张正版CD就可以让我们花掉1/10的工资,而且要找到想要的也非常困难。现在的进口CD,只要你周末少外出吃一顿饭可能能省下来了。但是我们已经不再愿意去买碟,原因已经在前文说明了——我们在网上有太多选择,而且是免费的,这让我们对音乐变得更不珍惜了。

随身听

  这种资讯爆炸式的增长不止影响了笔者这一代听CD长大的人,而对于90后甚至是00后来说,他们在接触到互联的时候,已经处于这种免费资讯随手可得的大环境下。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商业和非商业文化没有太大区别,只要好听就行。而对于他们而言,听音乐似乎就跟呼吸空气一样。所以当人们告诉他们,听音乐是应该收费的,他们甚至会反驳:“那么烂的音乐还好意思让我们付费?那些免费的独立乐团都比你们好太多了。”,“对于学生来说,花钱买音乐实在是一种奢侈”,“我不需要那么好的音质,网上的音乐就足够了。”诸如此类的意见并不少见。

  但是现实却非常地吊诡,笔者从来没见过人们能像今天这样地过着富裕的生活。现在,即使一个中学生拿着一台动辄四千元的iPhone手机已经不是新闻,而刚出来工作的女白领脑中也只是想着拼命挣钱以早日买到她人生中第一个LV包包。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对于文化的投资却越来越吝啬。

6付费下载真的能拯救音乐人?回顶部

付费下载真的能拯救音乐人?

  那么为什么现在还有一部分人,包括笔者,依然会坚持支持正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笔者喜欢这个歌手/作曲家的音乐,而付费购买正版是作为一个乐迷一直以来就需要遵循的义务。其实打个比方就是,你去饭馆吃饭,即使你觉得饭菜不好吃,你还是要付钱才能走人。付费不是对音乐家或者音乐产业的施舍,而是处于一种劳动的尊重罢了。而且在目前的在线流媒体(Streaming)时代,拥有版权的的正版在线视听网站已经开始出现,人们完全可以试听过再决定是否购买。

itunes

  事实上对于正版下载音乐的推动,国外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iTunes Store的成功发布,打破了音乐必须以“专辑”为单位来购买的定律。尽管许多乐迷和制作人批评乔布斯这种做法让他们的音乐变得缺乏整体性,但从商业利益的角度来看,iTunes Store还是成功的。不过正如笔者之前提过的,iTunes Store并不是音乐工业的变革者,他无法像App Store那样帮助一些独立音乐制作人成长,只是继续维护着大型唱片公司的利益。

IT微新闻

  但有正版总比没有强,近日知名音乐制作人高晓松放出消息称从今年7月1日起,中国音乐产业将正式走向正版化。他表示:“通过去年《著作权法》的修改和众多音乐人的抗争,今年7月1日后将会看到天翻地覆的改变,这个改变会超过当年视频网站正版化带来的冲击,大时代终于将来临。”

京东数字音乐

  就目前国内正版音乐下载服务而言,却远未成熟,腾讯的QQ音乐凭借自身强大的后台,已经占据了许多年轻人的电脑。而京东商城也正在开展数字音乐平台,推出不少0.9元/首的歌曲下载服务,大有做中国iTunes的趋势。然而目前京东商城中仍能找到大量可供免费下载的音乐,尽管两家平台都宣称自己的音乐都是正版授权,但却有消息人士称有不少这类音乐平台的内容其实也是靠下载网络盗版资源而来,也就是说,这些内容提供商虽然与唱片商签订了授权协议,但是在内容本身却依然是属于“盗版”得来。

  这样一来问题似乎又变成了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怎么样收费下载才对得起付费者?拿网友自行抓轨的音乐来卖,这是否违反了正版音乐的基本伦理?国内那么多音乐服务平台,是否都能像iTunes Store那样提供一套信息完整的数字文件下载呢?

高晓松在现场谈及音乐下载收费问题

  此外高晓松还表示,随着网络音乐开始收费,好的音乐人终于可以靠音乐为生了,对此笔者还是表示怀疑的,对乐迷而言,我们想听歌虽然再也不需要背负着“盗版”的骂名,但是毕竟国内音乐平台,如果想要赚钱的话,只靠提供华语音乐是远远不够的,但这就又涉及一个问题了,国内的音乐拿什么去跟国外的音乐同台竞争?

7恶劣的营销手段成了出名的唯一出路回顶部

恶劣的营销手段成了出名的唯一出路

香港乐坛现状

  对于网络盗版音乐的冲击,许多唱片公司都将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了网友和网络本身,却忽视了自身的问题所在。乐迷本身缺乏版权意识固然需要反省,但目前的音乐工业,无论国内外都存在着不少问题,以港台为例,现在香港流行乐往往就像从一个模子倒出来一样,几个年度音乐颁奖典礼,领奖人名字已经毫无悬念。引用一句评语就是“香港歌手,骨子里想做设计师,实际只是个文员”。

 农村重金属

  而在中国内陆,虽然近年的音乐选秀节目捧红了一批新星,但也终究昙花一现,过个2年就被人遗忘到了某个角落。在这个就连乐迷自己都对本土音乐不抱期望的情况下,唱片公司就只能使出各种邪门歪道进行宣传。如今每隔一年左右都会有一首歌莫名其妙地火起来,而奇怪的就是,就算被网友贴上“农村重金属”、“城乡结合部风”之类带有歧视性的标签。这些音乐依然能火遍大江南北。这里面,歌曲本身的编曲和演绎都带有一种畸形的“洗脑”节奏是功不可没的。

我把肛门塞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病毒式”营销,去年火遍全球的《江南Style》就是最好的佐证,在MV中这个中年思密达大叔跳着奇怪的舞唱着奇怪的歌,却瞬间成为了年度点击率第一的视频。跟风、快餐化成为了如今音乐工业的一个典型特征,虽然欧美流行音乐也有同样的问题,但除了流行乐,他们有更多音乐种类可以选择,但是反观华语、甚至是亚洲地区,除了流行乐之外,还剩下什么呢?

  优胜劣汰,向来是商业社会的法则,你的音乐品质欠佳,自然没有让消费者掏钱包的理由,但这不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以此作为从事盗版行为的借口。当一个自由竞争的平台搭建起来后,国内音乐如何不靠伪劣的影响而可以与国外音乐同进行台竞争,去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金钱,这就是最大的难题。

8未来:CD成为奢侈品回顶部

未来:CD成为奢侈品

CD

  虽然笔者一直都有购买正版CD的习惯,而一直支持笔者购买CD的动力,并不是所谓的CD拥有更好的音质,而是其内在代表的一种意识形态,从一张CD的封面到内容以及歌曲排列,都可以说是一种设计。仅仅是冷冰冰的数字格式音频,总觉得还会少了些什么。类似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老一辈人对于黑胶唱片的热爱。而笔者也认为,在未来买CD的人群还会逐渐减少,或许再过个10年左右,CD也会和黑胶唱片一般逐渐从原来的主流产品变成一种奢侈品。

MP3

  MP3从1995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将近20个年头,在这18年内,还出现了例如wma、aac、ape、flac等等音频格式,但MP3依然还是流行程度最高的格式。虽然理论上就算是320kbps的mp3文件在音质上也存在着不小的损耗,但只有一小撮发烧友或者被发烧友忽悠的人在鼓吹mp3音质不够好,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320kbps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SACD

  另一个例子就是,从1982年,第一张CD在飞利浦德国公司诞生后,16bit 44kHz的规格一直沿用到今天。这种规格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无疑是有点显得落后了,但是真正在硬指标上提高的DVD-AUDIO和SACD,却一直无法得到普及。即便在HMV也找不到有多少张SACD售卖,这正说明了,HI-FI发烧友的市场其实是极其小众的,而大众对于SACD所带来的指标上的提升则兴味索然。

黑胶

  在未来,就像现在的黑胶转盘,CD播放机依然会生产,但迷你组合音响或许会不再附带CD播放功能,而我们能见到的CD机则只剩下那些价格令人发指的HI-FI级的产品。同样的,MP3播放器依然存在,但只能继续走极端路线市场。例如那些标榜HI-FI音质的“砖头”们,其小众诚度更加可以忽略不计了。

9未来:手机在线当立回顶部

未来:手机在线当立

高端MP3

  虽然现在依然有人抱持着“手机音质很糟糕”的刻板印象。但是实际上,对于主流大众而言,手机本身相对普通的音质对他们而言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君不见现在街上许多人都只是在用着山寨2b面条或者苹果的原配耳塞插着手机而已?对他们而言,耳塞的外观比起音质显然更加重要。什么SRC、HIFI音质都只不过是商家用以玩概念的宣传而已,再好的音质也比不上随时随身能听到音乐来得受欢迎。

SPOTIFY

  Spotify对于国内用户或许还是有点陌生,这个在国外大红大紫的音乐平台,成功地将音乐厂商深恶痛绝P2P技术跟正版授权很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并且P2P技术可以大大地节省了运营商的带宽支出。另外用Spotify在电脑上通过Streaming流媒体的方式听音乐是免费的,但是音乐的间隙之间会有植入广告,而如果想去除广告以及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听,则需要付费。目前Spotify拥有2000万注册会员,其中有300万的付费用户,这还不包括中国地区。毫无疑问,Spotify已经带动了听音乐的新潮流。

虾米网

  Spotify不支持中国大陆的理由,以及擅长抄袭的国内互联网产业居然还没有出现国内版Spotify,虽然有类似的豆瓣FM虾米,但无论音质还是版权都是完全不靠谱的。这种局面正是目前中国大陆混乱的版权管理所导致的。此外国内3G网络以流量计费的方式也大大阻碍了流媒体的流行。如果7月1日后,在版权管理上能够获得一次进步的话,像Spotify这类网站迟早也会降临中国,届时每个人的手机都能成为一个大型的音乐资源库。

在天朝一切皆有可能

  但那只是最理想的情况,而更糟糕的情况是,由于各种特殊国情等等原因(你懂的),到最后我们还是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寻找我们想要听的音乐,当选择受到了限制,于是盗版下载只会再次卷土重来。所以,对于7月1日的到来,笔者依然持保守的态度,笔者能做的只有继续购买正版CD,继续支持自己喜欢的唱片公司/乐手,仅此而已。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