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赏析举例100首

 风云际会2009 2013-04-07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东皋(gāo):皋,水边地。王绩称他在故乡的躬耕游息之地为东皋。  薄暮:日将落之时。  徙倚:徘徊、彷徨。  长歌句:薇,羊齿类草本植物,其嫩叶可食。或以为此句诗意,乃作者联想到《诗经》中有关“采薇”的片段,长歌以抒苦闷。或以为此句诗意即长歌《采薇歌》,怀念伯夷、叔齐。  
  【赏析】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颔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陶潜《移居》),该多好!然而并非如此,这就引出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藉,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此诗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在 狱 咏 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西陆:指秋天。  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传》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的故事。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白头吟:乐府曲名,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赏析】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迁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被诬下狱,诗作于此时。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首联借蝉声起兴,引起客思,由“南冠”切题。颔联以“不堪”和“来对”的流水对,阐发物我之关系,揭露朝政的丑恶和自我的凄伤。颈联运用比喻,以“露重”、“风多”喻世道污浊环境恶劣。“飞难进”喻宦海浮沉难进。“响易沉”喻言论受压。尾联以蝉的高洁喻自己的品性,结句以设问点出冤狱未雪之恨。这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借咏物寓抒情,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曲 池 荷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注释】圆影:指月光。  
  【赏析】这首小诗是卢照邻晚期的作品,借咏荷以抒其情怀。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中说:“言外有抱才不遇,早年零落之感。”卢照邻志大位卑,一生坎坷多舛,他任新都尉时染上风痹病,辞职北返,从此“羸卧不起,行已十年”,痛苦不堪。“浮香绕曲岸”,未见其形,先闻其香。曲折的池岸泛着阵阵清香,说明荷花盛开,正值夏季。“圆影覆华池”,写月光笼罩着荷池。月影是圆的,花与影,影影绰绰,莫能分辨。写荷的诗作不在少数,而这首诗采取侧面写法,以香夺人,不着意描绘其优美的形态和动人的纯洁,却传出了夜荷的神韵。“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是沿用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城阙(què):唐代的都城长安。阙,宫门前的望楼。  三秦:今陕西省一带,古时为秦国。项羽灭秦后分秦地为雍、塞、翟三国,分封秦降将章邯等三人为王,故称“三秦”。诗中泛指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  风烟:风尘烟岚,指极目远望时所见到的景象。  五津:蜀中长江上的五个著名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以五津代指蜀地。津,渡口。  宦游:因仕宦而漂泊。  比邻:近邻。古时五家相连为比。  无为二句:不要因为分别就像小儿女一样伤感流泪。  
  【赏析】此诗是送别的名作,是唐诗中很有代表性的壮别诗,颇能体现初盛唐时期人们志存高远的精神风貌。诗中有深情的劝慰,却不因远别而悲伤,表现了诗人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怀。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对仗严整,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处,场景开阔,气势雄伟,是典型的唐诗风味。“风烟”与“望”字之中,已露惜别之意、关切之情。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相互劝慰勉励。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悠远,独树高格。  
  从 军 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牙璋(zhāng):调兵的信符,分两块,分别掌握在朝廷与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  凤阙:指长安宫阙。  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凋:此处意为“使脱色”。  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百夫长(zhǎng):指下级军官。  
  【赏析】“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诗发端警竦,“烽火照西京”一句,用夸张手法写出外患严重、情势危急,自然引出下句。目睹外患严重而“心中自不平”,其“从军”愿望与卫国决心,已和盘托出。第二联写从军,“牙璋”才“辞凤阙”,“铁骑”已“绕龙城”,词采壮丽,对偶精整,而一气直贯,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厉,声势逼人。第三联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反照尾联: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释】和(hè):指用诗应答。  晋陵:今江苏省常州市。  物候:自然节物气候。  曙:象曙光一样明亮地映照。  春:进入春天。  淑气:和暖的天气。  晴光:晴朗的阳光。  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赏析】因物感兴,即景生情。诗人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的感受: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开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也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撩逗得黄莺儿婉啭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蘋草映照得变成了绿色。这四句细腻地写出了朝霞、梅柳、黄鸟、绿蘋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新春的美丽景色。尾联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怀念中原故土,点明思归的主题。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之景,历历如画。  
  度 大 庾 岭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注释】大庾(yǔ)岭:又名梅岭,在今江西大余和广东南雄的交界处,历来为岭南和岭北的交通咽喉。  国:指京城。  轺(yáo):轻便的马车。  翥(zhù):飞。  恨长沙:西汉贾谊被贬长沙而有恨意。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被贬边远之地的不满情绪以及盼望有朝一日得以赦免回京的心情。起句扣题直叙,诗人来到“华夷”分界的梅岭,将要辞别故国了,对句“停轺一望家”,诗人停下驿车,驻足远望家乡。颔联“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紧承首联中的“望”字而来,诗人遥望乡关,只见鸟儿飞翔,花儿开放。但在诗人眼中鸟儿是“南翥”的,花儿是“北枝”的,因此触动了北人南迁的情思,使他黯然神伤。这联诗写得情景交融。颈联上句写山雨欲停未停,天空已放出些许晴光,下句描绘江中云影即将变作彩霞的刹那间,将山的空明、水的澄澈同时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在这样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诗人的心潮逐渐趋于平静,开始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考虑自己的出路。他希望勤奋修职,争取早日赦归,于是不禁发出了“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的感慨,表示他只希望有回去的那一天,就心满意足了,对自己受贬不敢有所怨恨,以直抒胸臆作结。全诗音韵谐婉,属对精密,词藻华美,尤其突出的是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景致优美,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赦免返京的前途充满信心。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衰(cuī):疏落。  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  
  【赏析】这是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第一首一、二句,诗人置身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以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第二首可看作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心头。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怆(chuàng)然:悲伤凄凉。  涕:眼泪。  
  【赏析】诗人陈子昂颇具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并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 “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魏绛:春秋时晋人,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  三河:汉称河东(山西南部)、河内(河南黄河以北)、河南(河南黄河以南)为三河郡。  六郡:谓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  代北:代州北部。  狐塞:飞狐塞。关塞险峻,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成为中原地区的天然屏障。  燕然:山名。东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赏析】这是一首赠别诗,出征者是诗人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开首二句读来震撼人心,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边境上军情的紧急,也可以感觉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同时也从侧面说明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三四两句是说: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象汉代名将、六郡雄杰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气概十分雄壮。五六两句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一个“接”字,又写出飞狐塞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是中原地区的天然屏障,此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它是实写也是虚写。此二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作了铺垫。最后二句便如瓜熟蒂落,极其自然。作者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显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  
  望 月 怀 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竟夕:终夜。  盈手:满握。  
  【赏析】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感 遇 · 其 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葳蕤(wēi ruí):枝叶茂盛而纷披。  坐:因而。  本心:天性。  
  【赏析】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意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凉  州  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  万仞(rèn):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羌(qiāng)笛:羌族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杨柳:指《折杨柳》歌曲,曲调哀怨。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度:越过。  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赏析】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孤”相连用(如“一片孤云”、“孤帆一片”等等),这里即“一座”的意思。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须怨”。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与诸子登岘首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注释】岘(xiàn)首:又名岘首山,在今河北省襄阳县南。 羊公碑:指西晋名将羊祜(hù)的堕泪碑,他镇守荆襄时有德政,后世百姓建此碑纪念他。  
  【赏析】诗意在吊古感今。开首二句揭题,第三句的“江山胜迹”照应“人事代谢”;第四句的“我辈登临”照应“往来古今”极为粘合;五、六两句写登临所见;最后二句扣实,真有“千里来龙,到此结穴”之妙。诗的前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半描写景物,富有形象,充满激情。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诗抒发了像羊祜当年一样的感叹,更寄寓着自己因仕途失败不能一施抱负的哀伤。第三四句出语自然清隽,令人感到特别亲切,在诗中起了纽带作用。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张丞相:指张九龄。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云梦泽:古时的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济:渡。  端居:安居。  
  【赏析】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不知不觉。  啼鸟:即鸟啼。  知多少:不知多少。  
  【赏析】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的一刹那,镌刻下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春光的喜悦,对蓬勃春意的热爱。诗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调动想象,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现出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耐人寻味,启人思考: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思索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萦绕心头。诗歌言浅意深,景真情浓,韵味悠远,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过 故 人 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过:拜访。  具:准备。  鸡黍:鸡肉和黄米饭,农家待客时较为丰盛的饭菜。  郭:外城墙。  轩:窗户。  场圃:农家的晒场和菜园。  话桑麻:指谈论农事。  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邀”到“至”到“话”又到“还来”,一径写去,自然流畅。青山绿树、鸡黍桑麻,好一派田园风光;田家场圃、米酒菊花,真好比人间仙境。在这里,俗世名利、荣辱得失全都如过眼云烟,飘然脑后。老友相聚,待以鸡黍之饭,原本普通简单的事情一经诗意地表现,就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美的意境和幻想的空间。此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平静。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关城:指潼关。  御苑:皇家宫苑,指京城。  砧声:捣衣声。  向晚:傍晚。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魏万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天宝年间,因慕李白,南下吴越寻访,行程三千余里,为李白所赏识。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却是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故诗的结句含有对后辈叮嘱勉励的意思。诗开首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愁,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伤神。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末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全诗善于炼句,为后人所称道,且叙事、写景、抒情交织,由景生情,引人共鸣。但诗中有“朝、夜、曙、晚”四字重用,却是一疵。胡应麟说:“惟其诗工,故读之不觉,然一经点勘,即为白璧之瑕,初学者所当戒。”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但使:若使。  龙城:匈奴祭天处,址近蒙古国鄂尔浑河。  飞将:指汉名将李广,匈奴人称他“飞将军”。  阴山:在今内蒙古中部。  
  【赏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注释】奉帚句:意为清早殿门一开,就捧着扫帚在打扫。  团扇:相传班婕妤曾作《团扇赋》。  日影:这里指皇帝的恩惠。  
  【赏析】这首宫怨诗是借咏汉班婕妤而慨叹宫女失宠之怨的。婕妤初受汉成帝宠幸,后来成帝偏幸赵飞燕姐妹,她即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诗的首句即写供奉太后之事;二句写婕妤曾作“团扇诗”《怨歌行》,自比扇子,恐怕秋凉被弃箧中;三、四句写虽颜美如玉,失宠之后却不如丑陋的乌鸦。以颜色比颜色,虽不同伦类,却显得奇特精巧,写出宫女失宠之后,对其同类的嫉羡之情。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今不存。  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蓟(jì)门:又名蓟丘,在今北京德胜门外,唐时属范阳郡,为北方边塞重镇。  燕(yān)台:战国燕昭王筑黄金台延揽名士,代指原属燕地的蓟门。  笳(jiā)鼓:胡笳和战鼓,都是古代军队中用以号令部队的乐器。  三边:汉代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后即泛指边地。  危旌:高扬的旗帜。  投笔吏:汉代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后终以军功封定远侯。  请长缨:汉代终军曾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缨,绳。  
  【赏析】诗是吊古感今的。开首两句说北望蓟门,触目惊心。起句突兀,暗用典故,说燕自郭隗、乐毅等士去后,即被秦所灭,故客心暗惊。又汉高祖曾身击臧荼,故曰“汉将营”。因而清人方东树说:“岂是时范阳已有萌芽耶?”(《昭昧詹言》卷十六)怀疑这是对安禄山的叛乱有所预感。颔联、颈联写景雄丽。全诗紧扣一个“望”字,以“烽火”承“危旌”,以“雪山”承“积雪”。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从军事上落笔,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为尾联抒发从戎之志做好铺垫,使人读了慷慨非常。  
  渭 川 田 家  
  王  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释】雉雊(gòu):野鸡鸣叫。  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之意。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田家闲逸的。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开头四句,写田家日暮时一种闲逸景象。五、六两句写农事。七、八句写农夫闲暇。最后两句写因闲逸而生羡情。全诗用白描手法,描绘了渭河流域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清新自然,诗意盎然。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辋川: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潺湲:舒缓地流淌。  墟里:村落。  接舆:这里比裴迪。  五柳:晋陶渊明自号“五 柳 先生”,此是王维以陶自比。  
  【赏析】这是写景之诗,描绘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舆比裴迪,以陶潜比自己。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抒发了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开头二句写景,着意刻画水色山光之可爱,虽深秋,山依然苍翠,水依旧潺流。三、四两句,转而写情。倚杖柴门,临风听蝉,神驰邈远,自由自在。五、六句又间写景致。渡头落日,墟里孤烟,地道山村风物。最后两句再写人情。接舆、五柳,洁身自好,高风脱俗。风光无限,加之人物疏狂,怎不叫人情趣陶然?!诗起句工对,颔联反而不对,实属不入格。喻守真疑为首联与颔联颠倒错乱,如若对调,则平仄格律既不失粘,且在意义上比较自然。“倚杖”句是看,接看“寒山”;“临风”句是听,接听“秋水”。此说有独到之处。  
  终 南 别 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别业:别墅。  中岁:中年。  胜事:快意的事。  值:遇见。  林叟:乡村老人。  
  【赏析】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第一联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第三联写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既纯属自然,又含隐哲理,凝炼至此,实乃不易。  
  汉 江 临 眺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眺:一作“泛”。  楚塞:楚国的边界。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  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  
  【赏析】诗主要写泛游汉水的见闻,咏叹汉水之浩渺。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为全诗渲染气氛。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山色迷离烘托了江势的浩瀚空阔。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动”,渲染磅礴的水势。末联引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表明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愧为千古佳句。  
  使 至 塞 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单车:形容轻骑简从。  属国:秦汉时官名典属国的简称,诗中指作者本人,当时作者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慰问得胜将士。  居延:城名,属凉州张掖郡,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诗中指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自喻。  孤烟直:直上的燧烟。古代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不斜。  长河:黄河。  萧关:古关名,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道。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  候骑: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这里指河西节度使。  燕然: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赏析】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出塞宣慰。首联写自己轻车问边,远出西北关塞。颔联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就轻轻带过。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上句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直”字,一个“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自己孤寂的情绪。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诗人抓住这一细节,写出了守边将士建功报国的高昂士气。全诗顺势写来,首尾呼应,景中寓情,境界壮阔,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竹 里 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行 路 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珍馐:名贵的菜肴。  垂钓碧溪上:传说吕尚(即姜子牙)未遇周文王时,曾在碧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  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赏析】“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全诗在高度彷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月 下 独 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将:偕,和。  相期:相约。  云汉:天河。  
  【赏析】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海楼:海市蜃楼。  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赏析】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听蜀僧濬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绿绮: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僧,故以绿绮切之。  一:加强语气的助词。  挥手:指弹琴。  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俞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志在高山,时而是志在流水,伯牙乃许为知音。这句是说,客中的情怀,听了“高山流水”的曲意,为之一洗。  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入霜钟既指余音与钟声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赏析】此诗是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极写琴声之入神。开头两句,写他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广陵:即扬州。  
  【赏析】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在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释】龙标:地名,在今湖南黔阳,唐时甚荒僻。诗题指龙标尉官职,第二句中指王昌龄。  五溪:湘黔接壤的辰、酉、巫、武、沅五溪。  夜郎:古国名,在沅陵境内。  
  【赏析】天宝四载(745),王昌龄因写《梨花赋》讽刺权贵而被谤议为“不护细行”(不检点生活小节——编者)贬龙标尉,友人李白闻知后作此诗遥寄,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和关心。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取象飘泊无定的杨花与啼声如“不如归去”的子规鸟,已含飘泊、伤离两重意蕴,烘托出悲凉的气氛,融情入景。二句直叙其事,点明题旨:迁谪蛮荒,道路艰险,悲痛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天涯阻隔,无从相见,只有托付两地共照的明月寄去愁心,随风飘到龙标陪伴友人左右。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挂念,同时也传达出友人去后,世无知音的深沉的遗世独立之感。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原名昭亭山,风景幽静秀丽。山上旧有敬亭,为南齐诗人谢朓吟咏处。  闲:悠闲安静。  厌:厌烦。  
  【赏析】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诗人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长期的飘泊生活,使诗人饱尝了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前两句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强烈的孤独之感: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停片刻,独自悠悠地飘走了。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离他而去,表现了强烈的孤独感。“尽”“闲”两字,写“动”见“静”,以“动”衬“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诗人久久凝望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诗人。他们之间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两不厌”,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上的默契。“只有”两字精炼,不是说太少,而有一种“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满足。当然,写山的“有情”,愈反衬出人的“无情”。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  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  
  【赏析】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黄 鹤 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昔人:仙人子安。曾跨鹤过黄鹤山,因建楼。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鹦鹉洲:原在江中,今移与湖北汉阳接壤。  
  【赏析】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凉  州  词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 沙场 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夜光杯:指一种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酒杯。  琵琶:西域乐器,后传入中原成为音乐中的常用乐器。  催:催促饮酒。  沙场:战场。  
  【赏析】这首诗是咏边塞情景的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二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  適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曛(xūn):昏暗。  君:指的是董大。  
  【赏析】在唐人的赠别诗中,有一种发为慷慨悲歌,却以其真诚情谊和坚定信念而呈现出豪迈奔放色彩的作品。高適的这两首《别董大》便是其中的佳篇。诗人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但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古琴音乐的人不多。而诗人此时,也正在不得意的浪游时期,但诗人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大野苍茫。因诗人内心有强烈的离情别绪,故发而为诗显得悲凉壮阔。后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虽说得朴质而婉转,但见意气豪迈有力,于慰藉之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拼搏。高適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此诗即是一例。  
  逢 入 京 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京:指长安。  使:使者。  故园:故乡,指长安,作者在长安有别墅。  龙钟: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  凭:托付,依靠。  君:指入京使。  
  【赏析】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前往西域。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远赴边陲途中,适逢入京使者,见他人归京触动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写成的,真实地记录下了诗人当时既欲仕进又极思乡的瞬间矛盾心态。首句诗人写自己东望故乡长安,但见长路漫漫,距离已很遥远。次句便自然写出思乡之情:双袖都已淋漓沾湿犹自“泪不干”。虽有夸张,但确可见出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情眷念,也暗暗透出欲寄家书的微意了。三四句写路遇回京使者,并托其捎话回家报平安的生活琐事,脱口而出,自然生成,有如天籁,既朴实真挚地表达了诗人作为出行在外的游子对故乡家人的强烈思念,又把解决自己矛盾心态的方式提炼成“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名句,成为经典,成为绝唱。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白屋:贫家住所,因屋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而得名。  
  【赏析】这首诗用精炼的诗笔,描绘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主题的寒山夜宿图。整首诗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上半是旅客山行夜宿,后半是主人夜半还家;上半全为所见,后面皆是所闻。平中有转,有起有伏,虽未直接抒情,但山野孤寂的羁旅情怀不写自现。每句诗都构成一幅独立的画面,彼此又都相互承接。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弹    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泠泠:洋溢貌。  七弦:古琴有七条弦,故称七弦琴。  松风寒:松风,琴曲名,指《风入松》曲。寒,凄清的意思。  
  【赏析】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发情怀。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钟:赋予、集中。  决眦:裂开眼眶。  凌:跃上。  
  【赏析】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下,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烽火:古时报警的烟火,指战争。  三月:言时间很长,非确指。  浑:简直。  不胜簪:言头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  
  【赏析】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鄜州:现陕西省富县。  云鬟:妇女的鬓发。  清辉:指月光。  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  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赏析】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鄜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境。  长:一直,老是。  
  【赏析】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者于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句,可见造句的神奇矫健。  
  天末怀李白  
  杜  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天末:犹天边。  君子:指李白。  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魑魅句: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犹“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一憎一喜,遂令诗人无置身地。  应共句:因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之受枉窜身,有共通处,往夜郎又须经过汨罗,故也应有可以共语处。  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赏析】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因永王之罪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汨罗,因而以屈原喻之。其实,此时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因凉风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怀思。文人相重,末路相亲,跃然纸上。  
  八 阵 图  
  杜  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释】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绝句中别树一格。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被封为岐王。  崔九:即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赏析】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献唱。杜甫青年时才华卓著,也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蘅塘退士评为:“少陵七绝,此为压卷。”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今江苏苏州。  寒山寺:旧在姑苏城西十里枫桥东。  
  【赏析】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在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代仍然。  
  归    雁  
  钱  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哀怨却归来。  
  【注释】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  等闲:轻易、随便。  水碧沙明:《太平御览》卷六五引《湘中记》:“湘水至清,……白沙如雪。”苔:鸟类的食物,雁尤喜食。  二十五弦:指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  胜:承受。  
  【赏析】诗咏“归雁”,雁是候鸟,深秋飞到南方过冬,春暖又飞回北方。古人认为鸿雁南飞不过衡阳,衡阳以北,正是潇湘一带。诗人抓住这一点,却有撇开春暖北归的候鸟习性,仿佛要探究深层原因,一开头便突发奇问:潇湘下游,水碧沙明,风景秀丽,食物丰美,你为什么随便离开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来呢?诗人问得奇,鸿雁答得更奇:潇湘一带风景秀丽,食物丰美,本来是可以常住下去的。可是,湘灵在月夜鼓瑟,从那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实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简直承受不住,只好飞回北方。钱起考进士,诗题是《湘灵鼓瑟》,他作的那一首一直流传到现在,算是应试诗中的佳作。中间写湘灵(传说是帝舜的妃子)因思念帝舜而鼓瑟,苦调清音,如怨如慕,结尾“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尤有余韵。这首七绝,则把“湘灵鼓瑟”说成鸿雁北归的原因。构思新奇,想象丰富,笔法灵动,抒情婉转,以雁拟人,相与问答,言外有意,耐人寻味,为咏物诗开无限法门。  
  寒    食  
  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寒食:节日名,前一年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清明节前一天。相传春秋时晋文公为求介之推出山,火烧森林,介之推抱木焚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点灯,只吃冷食,故称“寒食”。  春城:春天的长安城。  御柳:皇帝御花园中的杨柳。当时有寒食节在门上插柳条的风俗。  汉宫:实际上是指唐宫。  传蜡烛:寒食节这天全国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的恩赐而燃烛。  五侯:指东汉桓帝时同一天受封为侯的单超、徐璜等五个宦官。  
  【赏析】这首诗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形,以汉喻唐,讽刺了当时宦官得宠专权的弊政。寒食节禁火,然而得宠的宦官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受特权。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诗比讽深远。”诗的前两句写白昼,写出仲春季节整个长安城及皇宫园林东风骀荡,花飞柳舞的迷人春景。后两句写夜晚,寒食节家家禁火,宫廷权贵却可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一“传”一“散”之间,活画出一幅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此二句暗寓讽喻之情于细致描摹和贴切典故之中,笔法巧妙,含隐深刻,入木三分。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释】外弟:表弟。  沉:沉沦。  分:情谊。  蔡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只是说明两家是表亲。  
  【赏析】诗意是写自己贫居,遇外弟留宿而自道近况的。卢纶的《晚次鄂州》中,也有“旧业已随征战尽”句,与此诗中的“荒居旧业贫”句,正好印证,说明表兄弟两人,此时处境都很艰难,环境使其更能互相体恤。诗的前半首写静夜荒村,陋室贫居,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发人,构成一个活生生的画面,表达了自我的辛酸和悲哀。后半首写表弟卢纶来访,在悲凉中见到亲友,自然喜出望外。这一悲一喜,互相映衬,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其 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其 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草惊风:风吹草丛,以为有猛兽潜伏。  平明二句:用汉将李广故事。  单(chán)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dùn):逃。  
  【赏析】卢纶《塞下曲》一组共六首,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军营生活。第二首写将军夜里巡逻边境时的高度警惕。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支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诗利用一个颇有戏剧性的情节变化,表现了将军的勇武。第三首写将军雪夜带领轻骑追逐敌军的情景。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  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释】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  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赏析】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回乐峰: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受降城:唐有三受降城,俱在今内蒙境内。  芦管:笛子。  
  【赏析】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释】扬子:扬子江,即长江。  亲爱:指好友。  残钟句:意渭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  沿洄:指处境的顺逆。  
  【赏析】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开头两句写别离之“初发”。三、四句写友人乘舟归去。五、六句写期望重逢。最后两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顺逆翻复,难以自主。全诗即景抒情,寓情于景。眼前景,意中情,口头语,世间理,如水乳交融,似蛛网交织,牵人心绪,动人心弦。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怜:爱。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赏析】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的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在诗的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的。  
  没 蕃 故 人  
  张  藉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注释】蕃:蕃邦,外邦。  月支:古西域氏族名,又称月氏。  
  【赏析】诗是悼念为征战覆没于异域的故人,然而是存是殁,将信将疑。诗前半首从戍守写到全军覆没,消息全无,死生不明。后半首是想象战场衰败和希望友人能不死生还。语真情苦,流露出反战思想。  
  乌 衣 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朱雀桥:在朱雀门外秦淮河上,今南京城外。  花:此为开花之意。作动词。  乌衣巷:对朱雀桥,是晋朝王导、谢安居处。  王谢:东晋时左右朝廷的两姓豪门望族。  
  【赏析】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酬:酬答,因别人赠诗而作诗应答。  乐天:白居易,字乐天。  巴山楚水:诗人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中,多次迁徙,先后做过朗州、连州、和州、夔州等地方官。夔州秦汉时属巴郡,朗州战国时属楚地,故称“巴山楚水”,此处概指贬谪过的地方。  弃置:指被贬。  旧:老朋友。  闻笛赋: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写了一篇《思旧赋》,闻笛赋即指此。  翻似:倒好象。  烂柯人:《述异记》载,晋人王质进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他在一旁看棋到终局,发觉手里的斧柄已朽烂了,下山回到家里,才知已过百年,同辈的人都已死尽。  沉舟:和“病树”都是自比。  歌一曲:指白居易赠刘禹锡诗作《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  暂凭:暂且凭借。  长(zhǎng):增长,振作。  
  【赏析】刘禹锡有“诗豪”之称,这一称呼来自白居易对他诗歌成就的高度评价。刘诗之豪来源于他进步的人生观、政治家的开阔胸襟和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坚强性格。因此其诗无论是怀古抒怀,还是指陈时事,大都情调高亢、笔锋犀利、语言明快,充溢着一股豪迈的意气。在这首酬唱诗中,诗人作为永贞革新的主将,在革新失败后度过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历尽挫折,但艰辛与岁月并未磨去他积极进取的政治热情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在“沉舟”一联中,他借景物自比,形象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新陈代谢、不断前进的发展规律,抒发了放开眼界看未来的豪迈情怀。从而使这一联成为唐诗中万古流传的名句,它所包含的哲理,至今仍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竹  枝  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注释】竹枝词:巴渝(今四川、重庆)一带的民歌。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晴:与“情”同音,谐音双关,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好像“无情”,又好像“有情”,令人难以捉摸。  
  【赏析】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形式,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真挚、细腻地表现了一位初恋少女在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第一句是写少女眼前所见之景,同时也是起兴之句:春风和煦,杨柳垂青,江水和缓,平如镜面。第二句是写少女的耳中所闻,在撩人情思的大好春光中,小伙子动听的歌声忽然从江面上飘了过来,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少女的感情波澜。三、四两句,通过写景和双关,表现少女的内心活动。东边出了太阳,西边却还在下雨,说是没晴(情),实际上却有晴(情)啊。诗人在这里借助眼前景物,运用“晴”“情”的谐音双关,巧妙地将少女听到情郎歌声时一方面欣喜不已,同时又忐忑不安的复杂心情真实地表现了出来。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离离:蒙茸披拂的样子。  远芳:谓芳草绵延,渐远还生。  晴翠:阳光下碧草苍翠。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赏析】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钱塘湖:杭州西湖的别称。  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云脚:古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暖树:向阳的树。  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没(mò):隐没。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赏析】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诗人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意,你像在梦境、在仙境。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问 刘 十 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醅:没有过滤的酒。  
  【赏析】诗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行    宫  
  元  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注释】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寥落:寂寞冷落。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往事。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离    思  
  元  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释】离思:此题一组共五首,基本认为是诗人为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而作。此为第四首,流传最广。  曾经:曾经经历。  除却:除了。  巫山:此指长江巫峡沿岸的“巫山十二峰”,其中朝云峰分外秀美,传说为巫山神女所化。  取次:取道、经过。  半缘:一半是因为。  修道:拜佛信道。  
  【赏析】元稹之妻韦丛,字蕙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季女,美丽贤慧,比元稹小四岁,20岁和元稹结婚,27岁早逝,元稹不胜其悲,曾写了《遣悲怀三首》《离思五首》等一系列诗篇悼亡。本诗一、二两句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先用“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这两个世间至大至美、唯一无二的形象,隐喻诗人夫妻之间感情的深厚和专一,并以此表示除了亡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从而表明自己对亡妻忠贞不二的心迹。三、四两句自然接下,说自己从此以后即使信步经过“花丛”(喻美色),也懒得回顾看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元稹后来还是有续娶)。第四句承上说明原因:一半是因为拜佛信道,一半是因为你。有人认为悼亡而曰“半缘君”,是薄情的表现,这实在是不解诗之论。所谓“修道”,实际上是心失所爱的一种寄托,和“半缘君”所表达的离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更为委婉深致。这首诗取譬极高,抒情极烈,用笔极妙,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胜境。“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悯 农 二 首  
  李  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子:指粮食颗粒。  
  【赏析】农夫春种、秋收,种一粒种,收万颗子,夸张地表现了收成的丰硕,也歌颂了农夫的辛勤劳动。如果耕种面积不广,那么即使丰收,也所获有限。可是“四海无闲田”,所有能开垦、能耕种的土地都种了粮食,又都获得了好收成。这就进一步歌颂农夫用自已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巨大财富。前三句层层铺垫,第四句突然反跌:“农夫犹饿死!”那么,农夫提供的那么多粮食到哪里去了呢?第二首的前两句既是对第一首的补充描写,表明那广种、丰收,都洒满农夫的汗水;又以“汗滴”与米粒相似为契机,引出后两句:“盘中”的“粒粒”米,来自农夫的滴滴汗,可是又有谁知道呢?“谁知”一问,悲愤欲绝。二首用寥寥四十字概括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然而形象鲜明,激情喷涌,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蓑(suō)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赏析】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汲(jí):打水。  欸(ǎi)乃:摇橹的声音。  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  
  【赏析】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寄寓政治失意的孤愤。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欸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欸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蓝关:蓝田关。在长安附近蓝田县境内。  侄孙湘:韩湘,字北渚,韩愈侄子韩老成的长子,“八仙”中的韩湘子。  一封:此指谏书《论佛骨表》。  朝奏:早朝时呈上。  九重天:皇帝居住的地方,借指皇帝。  潮阳:今广东潮安县。  圣明:皇帝,此指唐宪宗。  弊事:弊政,指宪宗迎佛骨事。  肯将:岂肯。  秦岭:山脉名,横亘在陕西南部。  应有意:应是知道我此去的吉少凶多。  瘴江:指潮州附近的韩江,是有名的瘴疠之地。  
  【赏析】这是韩愈左迁潮州途中行至蓝田县时,写给远道赶来送行的侄孙韩湘的一首诗。首联“朝奏”点明获罪的原因是“自取”,是尽职尽责。“路八千”指出贬所的遥远偏僻。第二联直书“除弊事”,透露出忠而遭贬的怨愤。“肯将衰朽惜残年”,则显示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五、六句,“云横秦岭”,“雪拥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路渺渺,前途茫茫。“家何在”,“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最后一联,点出“示”字,是对侄孙“收骨瘴江”的后事嘱托,全诗言辞凄惋,感情沉郁,悲歌当哭,动人肺腑,却又慷慨沉雄,不卑不弱,境界宏阔,大气磅礴。此为韩诗七律之佳作,清何焯以“沉郁顿挫”评之,显然是以杜诗相比并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十八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天街:京城的街道。  酥:酥油。  好处:最好的时节。  绝胜:远远超过。  烟柳:柳绿如烟。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第二句紧承首句,写小草沾雨后的景色,描画出了远看似青,近看却无的朦胧景象。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烟柳满城的衰败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游 子 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寸草:小草。喻子女。  三春:指春天三个月。  晖:阳光。喻慈母的爱。  
  【赏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寻隐者不遇  
  贾  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寻:寻访。  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隐者。  松下:指隐者居住的地方。  童子:指隐者的弟子。  言:说,回答。以下都是童子的答话,省略了问句。  只在:就在,肯定的语气。  云深:云雾很浓。  处:去处,行踪。  
  【赏析】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却没有遇到,就记下了与隐者弟子的对话。首句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突出了隐士的高洁。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第三句的回答是承接第二句来的,说师父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父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第四句却来了个转折,“云深不知处”,说虽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又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本诗以问答的形式,采用寓问于答的手法,其言繁,其笔简,白描无华,情深意切,虽未遇隐者,但通过白云比其高洁,苍松喻其风骨的侧面描写,把隐者飘逸的风神都表现了出来,也表达了诗人的仰慕之情和不得见的怅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 龙为 君死。  
  【注释】雁门太守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三十八曲旧题之一,汉代古辞今存一篇。六朝和唐人的拟作都是咏叹征戍之苦,本篇亦写边城将士苦战报国之意。雁门,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黑云:浓重的云块,这里形容敌军攻城的声势。  “甲光”句:形容铠甲在日光下像鱼鳞一样闪耀。  角声:军中的号角声。  “塞上”句:解说不一。一说是写暮色渐浓,夜幕将临,晚霞变为暗紫色,天光和山色都黯淡了。一说是写战斗激烈而且残酷,从白天到晚上,战场上的血迹在夜色将临之际呈现出一片片的暗紫色。燕脂,同“胭脂”。  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处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战国时燕太子丹在易水边送荆轲去刺秦王,荆轲唱《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声不起:由于天寒霜重,鼓都敲不响了。此句暗示战事惨烈,乃至战鼓都喑哑了。  黄金台:《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  提携:拿起。  玉龙:宝剑名,此处代指剑。  
  【赏析】这首诗属于边塞诗,咏唱的是一个古老的生命主题——报效君王,为国赴难,士为知己者死。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边境战争时有发生,诗中所写的战争或非实指某地某次。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这场战事是极惨烈、极悲壮的,这有点像屈原的《国觞》,写的不是胜利而是失败,在惨烈的失败中讴歌将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表达诗人自己渴望为君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一、二句中“黑云压城”以至压得“城欲摧”,明显具有象征意义,表现的是敌人大军压境围城的紧张气氛。“甲光”“金鳞”等在色彩和形象上进一步突出了军阵的庞大和军情的紧急。接下来四句用满天的角声、凝血的塞土、风卷的红旗和喑哑的战鼓等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惨烈的战场环境。最后两句用“黄金台”典故和“玉龙”之喻刻画出将士们报答君恩、誓死决战、不惜为国捐躯的崇高形象。此诗光彩秾艳,对比鲜明,与悲壮激荡的情绪相得益彰。  
  梦    天  
  李  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释】老兔寒蟾:都是指月。  泣天色:意谓秋月初出,光影凄清,天色不明朗,连老兔、寒蟾亦为此愁惨。  云楼:云层随意舒卷,有些云块就幻化成了楼阁的形状。  壁斜白:月光斜照。因有云影斜遮,壁上只见“斜白”。  玉轮轧露:月亮被露水沾湿。  湿团光:团团的月光也似乎湿漉漉的。  鸾珮:雕有鸾凤的玉珮,指系着鸾珮的仙女。  桂香陌:飘着桂香的月宫小路。  黄尘清水:黄尘指陆地,清水指海洋。  三山:指神仙家所说的海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如走马:像跑马一样迅速。  齐州:即中国,古说中国境内分为“九州”。  九点烟:从月宫俯瞰天下,辽阔的九州如同九点烟尘。  一泓:一汪。  
  【赏析】这是一首游仙诗,写梦游月宫的幻想境界。“老兔寒蟾”,起笔“硬语横空”,说月宫里的玉兔和蟾蜍都在哭泣,它们为何而哭?或悲其老,叹其寒吧?抑或是悲叹自己的落拓不遇(李贺之父名李晋肃,“晋”“进”同音,因避父讳,李贺不得应考进士,只任过奉礼郎等小官,一生不得志,终年也仅二十七岁)。第二句想象云块幻化成楼阁的形状,被月光斜照显现出白色的轮廓,好像楼房雪白的墙壁,感受独特。三、四两句想象自己在被露水沾湿的月亮里,在飘着桂香的月宫小路上与身系鸾珮的仙女相逢共语。以上四句写诗人从人间来到月宫的所见所闻,后四句则写俯视地上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三座仙山下的陆地和海洋更替着变化,快得就像骏马奔驰;从月宫俯瞰辽阔的中国九州,竟小得如同九点烟尘,而浩瀚的海洋也只不过像是从杯子里倒出来的一汪清水。全诗驰骋想像,取象恢奇,构思巧妙,熔铸词采,创造出奇崛诡异的意境,洋溢着浪漫主义的魅力。尤其是后半首所作的哲理思索,从非现实的世界冷眼反观现世,时间短促,空间渺小,从而揭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道理,寄寓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感喟。  
  何  满  子  
  张  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 君前。  
  【注释】何满子:舞曲名,曲调婉转悲凉,因乐工何满子而得名。据白居易载,何满子乃开元中沧州歌者,临刑进此曲目以赎死,竟不得免。  故国:指故乡。  君:指唐武宗。  
  【赏析】这首五绝又题作《宫词》,是一首短小的宫怨诗,表现了宫女幽居深宫,白白地葬送了一生的哀怨。首句起题,写宫女离家遥远;第二句承接,写宫女入宫已有多年;第三句转出“一声何满子”的声响,这或是一曲哀歌,或是一声轻唤,但都起到对上以动破静,对下以动衬静的转环之功,写悲怨达到极点,成为前二句诗蓄势蕴积的情感的触发点;第四句合篇,写在君前双目泪流以示深重的哀怨和无声的抗议,正是水到渠成,妙在自然,感情上又是自有节制,哀而不伤。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与自由的女性以本来面目,这是独到之所在。全诗短短二十字,却能写尽宫人的悲苦,令人一唱三叹,感慨系之。诗中每句都嵌有一个数字,句与句基本对偶,天然流转;而且全诗只用了“落”字一个动词,其余全部以名词组成,因而显得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味,把情感表达得清晰而明确。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  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咸阳城:秦时曾为国都,在唐代隔渭河与长安相望。  蒹葭(jiān jiā):一种水草,即芦苇。《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故“蒹葭”“杨柳”两者均有怀思之意。  汀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溪、阁:作者自注,“(咸阳城)南近蹯溪,西对慈福寺阁”。  芜:丛生的杂草。  秦苑:秦时的宫苑。  行人:游人。  当年事:指秦汉两朝的灭亡。  故国:故都,即咸阳。  渭水:渭河,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咸阳,东流人黄河。  
  【赏析】这是一首登楼抒怀之作。首联“一”上高城而有“万”里之愁,是巧用两个不同意义的“数字”取得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为何而“愁”?下句一个“似”字道破,蒹葭杨柳,恰似江南汀洲,“愁”的正是乡思啊。此联在笔法上,起句笔势豪纵,愁情万里,又一笔挽回,直写眼前所见,收放自如。颔联扣题中“晚眺”二字,写日暮景色,云起日落,凉风满楼。一“起”一“沉”,一句内自成对比,“山雨”未至而风已起、云已涌,更饶虚实相生之趣。“山雨”一句景变而情迁,使读者恍如身在楼城之上、风雨之间,渲染重大变故即将发生的预兆,语多警策,遂为名句。颈联在前诗大背景下续写秦苑绿芜、汉宫黄叶,凭吊前朝遗迹,抒发兴亡感慨,极其惨淡凄清。此六句触景生情,又因情写景,客观之景物与主观之感情交融一体;最后两句直抒胸怀:不要再提当年的兴亡故事,一切俱往矣,风流不再,惟有滔滔不止的东流水。客中吊古,婉转含蓄地抒发了国之将亡的悲凉预感。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折戟沉沙:断戟没入沙中。  将:拿起。  东风:指吴蜀联军借东风火攻曹操事。  周郎:吴军统帅周瑜。  铜雀:台名,魏曹操所建。顶上饰有大铜雀。  二乔:乔玄两女。大归孙策,小嫁周瑜。  
  【赏析】这是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掳去,历史就要改写。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泊  秦  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  商女:卖唱的歌女。  后庭花:歌曲名,南朝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后人评为亡国之音。  
  【赏析】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豪强权贵之荒淫,深刻犀利。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  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释】迢迢:形容遥远。  玉人:指美丽的歌女;一说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赏析】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前二句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后二句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赠    别  
  杜  牧  
  其 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 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豆蔻(kòu)句:喻处女,后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  多情句: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尊:樽,酒杯。  
  【赏析】这两首诗是诗人在大和九年(835),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时,与妓女分别之作。第一首着重写其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手法上强此弱彼,大有“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概。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荡然肺腑。第二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她在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首句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  
  商 山 早 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  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槲(hú):一种落叶乔木。  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  驿墙:驿站的墙壁。这句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  凫(fú):野鸭。  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赏析】这是一首表现羁旅行役之苦,抒发个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是诗人离开长安投靠亲友,途经商山时所作。“早”字是这首诗所描写的中心,诗中的一切动作、场景、情绪都围绕着它而发出,为镜头焦点之所在。首联两句叙述了诗人启程的时间和心情,写早行引起对故乡的遥念。中间四句写景,处处突现一个“早”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不用一个动词,只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更被清人沈德潜评为“早行名句尽此一联”。第三联细写早行一路之所见,槲叶凋落,枳花盛开,点出了早春的节令,也写出了料峭的寒意。“明”字别开境界,颇多亮色。尾联二句说虽然途中观赏着景色,但头脑中却在回想着“凫雁满回塘”的“杜陵梦”境,表达了对长安的留恋之情和自身孤独失意的情感。  
  送 人 东 游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注释】荒戍:荒废的防地营垒。  浩然句:指远游之志甚坚。  郢(yǐng)门山:即荆门山。  孤棹(zhào):棹,桨。孤棹犹言孤舟。  樽酒:犹杯洒。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起调特高,地傍荒凉古垒,时值萧瑟金秋。此时此地送友远行,别绪离愁,将何以堪?!二句情思陡然转迭,写友人远行心怀浩然之气而有远志,气象格调,可谓不凡。颔联两句互文,意即:“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山门。”汉阳、郢门相去千里,岂可同时尽取眼中?只是统指荆山楚水,展示辽阔雄奇境界而已。颈联对友人远去前程深表关怀,并寄托对他的怀念。末联当此送别之际,开怀畅饮,设想他日重逢,更见惜别之情。但结句无甚深意。虽文饰脱去温(庭筠)李(商隐)之纤细艳丽作风,起调亦高,但情弱味淡。由此可见晚唐诗不及盛唐诗之一斑。  
  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释】貂锦:借代精锐士卒。  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今陕西北部。  
  【赏析】《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首二句写将士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者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团聚的情人。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反战情绪。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比照,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  
  隋    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释】九重:指皇帝所居。  障泥:马鞯(jiān),垫在马鞍下挡泥的布帷。  
  【赏析】这首七绝讽刺了隋炀帝的奢侈昏淫。诗选取典型题材,揭露炀帝纵欲拒谏,不顾国家安危和人民死活的丑恶本质,暗示隋朝灭亡的难免。开头两句点出南游的一意孤行,绘出独夫民贼的嘴脸。三、四句借制锦帆点出耗尽民力之罪。语简意赅,贬刺颇深。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才调:才气。  
  【赏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登 乐 游 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古原:即乐游原。  
  【赏析】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夜 雨 寄 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芯。  却话:从头谈起。  
  【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丝:与“思”谐音,表相思。  月光寒:言夜已渐深。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青鸟:传为西王母使者。后泛指信使。  
  【赏析】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蜡烛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绵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凄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云母屏风:以云母饰制的屏风。  深:暗。  长河:银河。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灞 上 秋 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灞原:灞,灞水。灞原,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致此身:这里指为国家效力。  
  【赏析】诗写客居灞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和寒夜独处的悲凄。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末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写景朴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  
  菊    花  
  黄  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九月八:古代 九月九日 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杀:凋谢。  香阵:阵阵香气。  透:弥漫。  黄金甲:金黄色的铠甲,此指菊花的颜色。  
  【赏析】此诗又题作《不第后赋菊》,据说是黄巢科考落第后所作。科考的失利让他看到了考场的黑暗和吏制的腐败,使他对封建王朝的腐朽本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此诗巧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怀抱。想象奇特,设喻新颖,辞采壮伟,意境瑰丽,可谓前无古人。首句“待到”二字似脱口而出,其实分量很重,表现出改天换地、扭转乾坤的气势,充满了热情的期待。第二句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比,更是石破天惊。这首诗押入声韵,作者要借此造成一种斩截、激越、凌厉的声情气势。三、四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伟情景:宛如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散发出阵阵浓郁的香气,弥漫全城,直冲云天,好似整个长安城都成了菊花的天下。此诗中的菊花一改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而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  
  焚 书 坑  
  章  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注释】焚书坑: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世把“焚书坑”三字连读,于是有人在临潼骊山下伪造了一处古迹,题为“秦始皇焚书坑”。  竹帛:代指书籍。  关河:关山池河,泛指拱卫京城的天险。  祖龙居:指秦始皇所住的咸阳城宫殿。祖龙,秦始皇。“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  山东:崤函以东,即战国末年秦以外六国的地盘。  刘项:刘邦、项羽。  
  【赏析】这是一首怀古咏史的诗。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在全国搜集焚毁百家经书,并为此活埋了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即所谓的“焚书坑儒”。诗首句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矛盾:竹帛做的书籍化为灰烟消失时,秦始皇的帝业也就跟着灭亡了,明叙暗议,虚实相生。次句写虽有关河险固,也保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此句生动地总括了整个秦末动乱以至秦朝灭亡的史实,笔调多有辛辣的嘲讽。第三句转折,用夸张的笔法压缩时间,突出战乱发生的快。末句轻轻指出最后灭亡秦王朝的刘项二人——一个长期混迹市井,一个出身行伍之间,都不是什么读书人。语气揶揄调侃,指出焚书的无用与荒谬,对秦始皇焚书愚民的暴虐行径进行了更为辛辣的讽刺。全诗词藻清丽、明快爽朗,于嬉怒笑骂之中揭示矛盾,剖析事理,颇具特色。  
  己亥岁二首(其一)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释】泽国:水乡泽国,指江南地区,唐末朝廷镇压农民起义,长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  战图:战事地图,这里指战场。  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凭:请,求。  封侯事:唐僖宗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  
  【赏析】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反战诗。“己亥岁”这个诗题很醒目也很特殊,以干支年份为题,表明诗中所写的是具体该年发生的事,是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首句说水乡泽国的江山都被画入了作战图,委婉曲折地描绘出一幅到处兵荒马乱的悲惨图景。次句是说战乱让老百姓连打柴割草的艰辛但平静的生活都过不上了,用“乐樵苏”来表现“生民”的要求其实很低,更反衬出人民的不堪其苦。第三句词声凄苦,似在请求不要再说那些将军升官封侯的事情。为何不说?因为“一将功成万骨枯”,末句不仅是深哀巨痛的回答,更是血泪斑斑的控诉:一个人立下战功得以封侯,是以千千万万人的死亡为代价的。句中“一”与“万”,“功成”与“骨枯”形成强烈对比,令人触目惊心,揭示了战争的悲惨无情,也讽刺了那些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将军。此句词约义丰,掷地有声,遂成千古警策。  
  已    凉  
  韩  偓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注释】猩色:猩红色,大红色。  龙须:属灯心草科,茎可织席。此处代指草席。  
  【赏析】这是写景寓情诗,诗人通过对一间华丽精致的金闺绣户和一年中最舒适的“已凉未寒之时”的天气的描绘,点染了在深闺绣阁中的主人公渴望爱情生活的情怀。布景种种,不仅写出了卧室的华贵气派,还增添了绮靡的氛围,并点明这是在一年中的“已凉未寒之时”,便把主人公一种闺情绮思推到极点。故蘅塘退士批曰:“此亦通首布景,并不露情思,而情愈深远。”此论确有见地。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释】辽西:东北辽宁省等地。  
  【赏析】这是春闺望夫诗。正面似写儿女情,实则却写征妇怨。诗意连绵,环环相扣。首句写“打起黄莺”,次句写“打起”的原因是“莫教啼”,三句写“莫教啼”的目的是不使其“惊妾梦”,四句又写“妾梦”是到辽西会见丈夫的。如此连绵反复,句句相承,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读来余音满口,韵味无穷。又因为吵醒了和远戍的丈夫相会的好梦而迁怒黄莺,思妇的深情表现得如此曲折、细腻和奇妙!  
  再经胡城县  
  杜荀鹤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注释】县宰:县令。  朱绂(fú):系官印的红色丝带,然唐诗中多用以指绯衣。唐制五品服浅绯,四品服深绯。  生灵:生民。  
  【赏析】这首诗对于典型现象的高度概括,是通过对于“初经”与“再经”的巧妙安排完成的。写“初经”时的所见所闻,只从“县民”方面落墨;是谁使得“县民无口不冤声”?没有写。写“再经”时的所见所闻,只从“县宰”方面着笔:他凭什么“加朱绂”?也没有说。在摆出这两种典型现象之后,紧接着用“便是”作判断,而以“生灵血染成”作为判断的结果。“县宰”的“朱绂”既是“生灵血染成”,那么“县民无口不冤声”正是“县宰”一手造成的。而“县宰”之所以“加朱绂”,就是由于屠杀了无数冤民。在唐代,“朱绂”(指深绯)是四品官的官服,“县宰”而“加朱绂”,表明他加官受赏。诗人不说他加官受赏,而说“加朱绂”,并把“县宰”的“朱绂”和人民的鲜“血”这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联系起来,用“血染成”揭示二者的因果关系,就无比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统治者与民为敌的反动本质。结句引满而发,不留余地,但仍然有余味。“县宰”未“加朱绂”之时,权势还不够大,腰杆还不够硬,却已经逼得“县民无口不冤声”;如今因屠杀冤民而立功,加了“朱绂”,尝到甜头,权势更大,腰杆更硬,他又将干些什么呢?试读诗人在《题所居村舍》里所说的“杀民将尽更邀勋”,便知这首诗的言外之意了。  
  贫    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释】蓬门:茅屋的门,指贫女之家。  绮罗香:指富贵人家妇女的服饰。  共怜:共爱。  俭梳妆:此处“俭”作“险”,意为奇形怪状的打扮。  苦恨:甚恨。  压金线:按捺针线,指刺绣。  
  【赏析】这首诗历来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表面上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咏叹自己贫苦的身世,倾诉内心惆怅的心情;实际上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愤,抒发了诗人对世间庸俗得到追求、高尚反受冷落的感叹。诗情哀怨,形象鲜明,主人公虽然“十指”“针巧”,可是“拟托良媒”也无人赏识,只得“年年”“苦恨”,“为他人作嫁衣裳”。诗高度概括了终年劳心劳形的寒士不为世用,久屈下僚的愤懑不平的心情。结句“为他人作嫁衣裳”为后人广泛引用。  
  金  缕  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金缕衣:以金线制成的华丽衣裳。  堪:值得,可以。  直须:就应该,不必犹豫。  
  【赏析】此题作者《全唐诗》为无名氏。这首诗含义比较单纯,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上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附录:历代咏湖诗词选读(共50首)  
  山水卷(25首)  
  湖    州  
  (元)戴表元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吴    兴  
  (宋)林希  
  绕郭芙蕖拍岸平,花深荡桨不闻声。  
  万家笑语荷花里,知是人间极乐城。  
  湖 州 乐  
  (明)孙蕡  
  湖州溪水穿城郭,傍水人家起楼阁。春风垂柳绿轩窗,细雨飞花湿帘幕。  
  四月五月南风来,当门处处芰荷开。吴姬画舫小于斛,荡桨出城沿月回。  
  菰蒲浪深迷白纻,有时隔花闻笑语。鲤鱼风起燕飞斜,菱歌声入鸳鸯渚。  
  雨过湖州  
  (清)袁枚
  州以湖名听已凉,况兼城郭雨中望。人家门户多临水,儿女生涯总是桑。  
  打桨正逢红叶好,寻春自笑白头狂。明霞碧浪从容问,五十年来得未尝。  
  赠济宁乌程知县孙扩图二首(其二)  
  (清)郑板桥
  六千三万太湖波,七十二峰高峨峨。
   祝 君 寿嘏晋 君酒,苕霅重添百叵罗。
  锦缠道·泛太湖  
  (清)董元恺
  万顷琉璃,著我扁舟一叶。溯流光、高歌击楫。恍疑天上乘槎入。破浪凭虚,稳泛鱼龙宅。
  望苕霅烟迷,洞庭云黑。任滔滔,五湖南北。听榜人渔起渔歌,指风波处处,总付霜天笛。
  题 苕 溪  
  (元)赵孟頫
  自有天地有此溪,泓渟百折净无泥。
  我居溪上尘不到,只疑家在青玻璃。
  苕溪杂兴  
  (宋)苏过
  美人楼上看梳头,人映清波波映楼。
  来往舟行看不足,此中风景胜扬州。
  霅溪西亭晚望  
  (唐)张籍
  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头。夕阴生远岫,斜照逐回流。  
  此地动归思,逢人方倦游。吴兴耆旧尽,空见白蘋洲!
  霅溪道镇  
  (宋)张耒
  苕霅清秋水底天,夜帆灯火客高眠。  
  江东可但鲈鱼美,一看溪水值万钱。
  下菰城  
  (宋)姜夔
  人家多在竹篱中,杨柳疏疏尚带风。
  记得下菰城下路,白云依旧两三峰。
  弁 山 诗  
  (宋)叶梦得
  山势如冠弁,相看四面同。乌程县门近,苕霅水源通。  
  白鹤岭盘峻,黄龙洞窍空。登临舒老眼,何用到崆峒。  
  弁    山  
  (元)杨维桢  
  弁峰七十二,菡萏开青冥。穷探最绝顶,龙舌呀岩扃。  
  高源下绝壁,海眼涵明星。毒龙戏珠玉,残唾吹余腥。  
  胡僧洗石钵,密咒收风霆。洞庭水如蓝,溟涬连沧溟。  
  下观人间世,九点烟中青。  
  岘山晚眺  
  (明)刘基
  湖上清溪溪上山,山亭结构俯人寰。窗中树色宜晴雨,门外滩声自往还。  
  吸月樽深浮玉近,采莲舟去碧波闲。春兰秋桂年年好,憔悴风尘满厚颜。
  游道场山何山  
  (宋)苏轼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栏缥缈间。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  
  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  
  和潘叔治早春游何山  
  (宋)梅尧臣
  泛泛寒溪流,萦纡向山去。浅石长蒲茸,朝烟暖岩树。
  舍舟当禅扉,踏藓污野屦。谁爱鲍参军,登临多秀句。
  渔 歌 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游白蘋洲  
  (宋)寇准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泛舟碧浪湖  
  (明)徐贲
  邀客泛流槎,开尊对渚沙。苎袍沿杏雨,兰棹拨蘋花。  
  积水添湖满,遥川抱郭斜。闲情遂幽赏,聊用笞年华。
  奉同 颜使 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  
  (唐)皎然
  山中常见月,不及共游时。水上恐将缺,林端爱落迟。
  乌惊宪府客,人咏鲍家诗。永夜南桥望,裴回若有期。
  登飞英塔  
  (元)赵孟頫  
  梯飙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千里湖山秋色净,万家烟火夕阳多。
  鱼龙滚滚扶舟楫,鸿雁冥冥避网罗。谁种山中千树桔,侧身东望洞庭波。
  莲 花 庄  
  (明)沈祖孝
  系舟怜胜地,旧日水晶宫。一镜芙蓉外,千山睥睨中。
  到门先受月,著柳更宜风。不见湖山秀,终身羡画工。
  菩萨蛮·十四夜过南浔镇  
  (清)洪亮吉
  高高下下游鳞绕,侵人不已侵巢鸟。一碧作鱼天,空明不起烟。
  东西楼似织,出水高千尺。玉手尽垂空,长廊接断虹。
  游横山  
  (明)文征明
  兰桡十里下横塘,脉脉风撩鬓影凉。野水一泓寒玉净,碧山回绕暮云长。
  行边黄偃禾栖亩,眼底红酣树饱霜。飞尽落霞新月上,湖光渺渺白蘋香。
  莫干山纪游词(七首录三)  
  (现代)陈毅
  其一
  莫干好,遍地是修篁。夹道万竿成绿海,风来凤尾罗拜忙。小窗排队长。  
  其四
  莫干好,雨后看堆云。片片层层铺白絮,有天无地剩空灵。数峰长短亭。
  其七
  莫干好,好在山河改。林泉从此属人民,清风明月不用买。中国新文采。
     
     
  人事卷(15首)  
  防 风 庙  
  (清)唐靖  
  自昔防风氏,山川亦禹敷。春秋绝长狄,吴越始神巫。  
  云暗东西岭,花深上下湖。有司仍俎豆,不改旧封禺。  
  咏湖中雁  
  (梁)沈约
  白水满春塘,旅雁复回翔。唼流牵弱藻,敛翩带余霜。  
  群浮动轻浪,单漏逐孤光。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  
  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余杭  
  (梁)吴均  
  王孙重离别,置酒峰之畿。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陈武帝故宅  
  (清)丁体仁  
  披榛徙倚古城东,圣井犹存废刹中。僻地三余开霸祖,残碑千载想英风。  
  可怜玉树新声起,顺使金汤旧业空。为问南朝几兴废,交州旧事忆豪雄。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暮春归故山草堂  
  (唐)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游 子 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沈 下 贤  
  (唐)杜牧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珮月如襟。
  天 仙 子  
  (宋)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何山谒安定胡文昭公墓  
  (清)吴钟奇
  峨峨宰树远方行,千载人来拜墓堂。夜雨棠梨迟麦饭,春风芹藻荐心香。
  崇封马鬣资陪植,细讨蟫编作表坊。弦诵两斋声不断,还如桃李护门墙。
  定 风 波  
  (宋)苏轼  
  余昔与张子野、刘孝叔、李公择、陈令举、杨元素会于吴兴。时  
  子野作六客词,其卒章云:“见说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  
  人星。”凡十五年,再过吴兴,而五人者皆已亡矣。时张仲谋与曹  
  子方、刘景文、苏伯固、张秉道为坐客,仲谋请作后六客词。  
  月满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十五年间真梦里,何事?长庚对月独凄凉。  
  绿鬓苍颜同一醉,还是,六人吟笑水云乡。宾主谈锋谁得似?看取,曹刘今对两苏张。  
  渔父词四首(录二)  
  (元)管道升  
  其二  
  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回去霅溪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画船。  
  其四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长 兴 作  
  (明)吴承恩  
  风尘客里暗青袍,笔研微闲弄小舠,只用文章供一笑,不知山水是何曹。  
  身贫原宪初非病,政拙阳城自有劳,会结吾庐沧海上,钓竿轻掣紫金鳌。  
  南浔庄廷鑨明史案狱中诗绝命词  
  (清)庄廷鎏  
  豚犬纵难全覆卵,糟糠岂罪及然萁。  
  一气潮回江上月,全家泪洒武林春。  
  民立七哀诗(录一)  
  (近代)于右任  
  十年薪胆余亡命,百战河山吊国殇。  
  霸气江东久零落,英雄事业自堂堂。  
     
     
  风物卷(10首)  
  吴兴杂诗(录一)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西塞山泊渔家  
  (唐)皮日休  
  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
  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录一)  
  (唐)刘禹锡  
  骆驼桥上蘋风起,鹦鹉杯中箬下春。  
  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向何人?  
  吴兴(四首录一)  
  (明)陈子龙  
  其三  
  飞燕昼初长,陌头行采桑。春风一垂手,日暮尚携筐。  
  密茧温如玉,新绵白似霜。 何劳使 君问,无暇织流黄。  
  湖    笔  
  (清)方焘  
  中书君久擅佳名,造自苕川更有声。评品不输青楼贵,濡毫喜有碧湖清。
  仿来蒙氏仍秦制,好把吴兴作管城。倘许凌云夸赋手,道峰文笔并峥嵘。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宋)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谕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龟跌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书来乞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世如风灯。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是须服膺。
  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宋)吴文英
  大溪面。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    去如  
  箭。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东风冷湿蛟腥,澹阴送昼,轻霏弄晚。    洲上青蘋  
  生处,斗春不管,怀沙人远。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阑干  
  倒、千红妆靥,铅香不断。傍暝疏帘卷。翠涟皱净,笙歌未散。簪柳门归懒。犹自有、  
  玉龙黄昏吹怨。重云暗阁,春霖一片。  
  祝 年 丰  
  (近代)钱恂
  庚戌今元旦,相沿巽艮风。官衙新泛绿,阀阅竞书红。
  种弱千秋恨,民穷百计空。此心徒爱国,默默祝年丰。
  一 剪 梅  
  (现代)茅盾
  辛亥革命之前年,余曾求学于湖州中学。近晤故乡来人,谓解放后湖  
  州工农业建设气象蓬勃,形势大好,喜而赋此。  
  六十年前景凄凉,垅上多稂,陌上无桑,而今日月换新装,八茧蚕忙,双季稻香。
  厂矿安排细较量,翘首钱塘,俯视金阊,工农子弟焕文章,泖溇汪洋,苕霅流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