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九 元帝纪第九

 荷香月暖 2013-04-08

卷九 元帝纪第九

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许皇后,宣帝微时生民间。年二岁,宣帝即位。八岁,立为太子。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由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而王母张婕妤尤幸。上有意欲用淮阳王代太子,然以少依许氏,俱从微起,故终不背焉。 
黄龙元年十二月,宣帝崩。癸巳,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赐诸侯王、公主、列侯黄金,吏二千石以下钱、帛,各有差。大赦天下。 
三月,封皇太后兄侍中中郎将王舜为安平侯。丙午,立皇后王氏。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訾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封外祖父平恩戴侯同产弟子中常侍许嘉为平恩侯,奉戴侯后。 
夏四月,诏曰:“朕承先帝之圣绪,获奉宗宙,战战兢兢。间者地数动而未静,惧于天地之戒,不知所由。方田作时,朕忧蒸庶之失业,临遣光禄大夫褒等十二人循行天下,存问耆老、鳏、寡、孤、独、困乏、失职之民,延登贤俊,招显侧陋,因览风俗之化。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万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虖无忧矣。《书》不云乎?‘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又曰:“关东今年谷不登,民多困乏。其令郡国被灾害甚者毋出租赋。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赐宗室有属籍者马一匹至二驷,三老、孝者帛五匹,弟者、力田三匹、鳏、寡、孤、独二匹,吏民五十户牛、酒。” 
六月,以民疾疫,令大官损膳,减乐府员,省苑马,以振困乏。 
秋八月,上郡属国降胡万余人亡入匈奴。 
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或人相食,转旁郡钱、谷以相救。诏曰:“间者,阴阳不调,黎民饥寒,无以保治,惟德浅薄,不足以充入旧贯之居。其令诸宫、馆希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减谷食马,水衡省肉食兽。” 
二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赐云阳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 
立弟竟为清河王。 
三月,立广陵厉王太子霸为王。 
诏罢黄门乘舆狗马,水衡禁囿、宜春下苑、少府佽飞外池、严池田假与贫民。诏曰:“盖闻贤圣在位,阴阳和,风雨时,日月光,星辰静,黎庶康宁,考终厥命。今朕恭承天地,托于公侯之上,明不能烛,德不能绥,灾异并臻,连年不息。乃二月戊午,地震于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败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压杀人众。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灾,震惊朕师。治有大亏,咎至于斯。夙夜兢兢,不通大变,深惟郁悼,未知其序。间者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之。郡国被地动灾甚者,无出租赋。赦天下。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姓者,条秦,毋有所讳。丞相、御史、中二千石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朕将亲览焉。” 
夏四月丁巳,立皇太子。赐御史大夫爵关内侯,中二千石右庶长,天下当为父后者爵一级,列侯钱各二十万,五大夫十万。 
六月,关东饥,齐地人相食。 
秋七月,诏曰:“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今秋禾麦颇伤。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阴阳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将何以忧之?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
冬,诏曰:“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故前将军望之傅朕八年,道以经书,厥功茂焉。其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朝朔、望。” 
十二月,中书令弘恭、石显等谮望之,令自杀。 
三年春,令诸侯相位在郡守下。 
珠厓郡山南县反,博谋群臣。待诏贾捐之以为宜弃珠厓,救民饥馑。乃罢珠厓。 
夏四月乙未晦,茂陵白鹤馆灾。”诏曰:“乃者火灾降于孝武园馆,朕战栗恐惧。不烛变异,咎在朕躬。群司又未肯极言朕过,以至于斯,将何以寤焉!百姓仍遭凶厄,无以相振,加以烦扰虖苛吏,拘牵乎微文,不得永终性命,朕甚闵焉。其赦天下。” 
夏,旱。立长沙炀王弟宗为王。封故海昏侯贺子代宗为侯。 
六月,诏曰:“盖闻安民之道,本由阴阳。间者阴阳错谬,风雨不时。朕之不德,庶几群公有敢言朕之过者,今则不然。偷合苟从,未肯极言,朕甚闵焉。惟蒸庶之饥寒,远离父母、妻子,劳于非业之作,卫于不居之宫,恐非所以佐阴阳之道也。其罢甘泉、建章宫卫,令就农。百官各省费。条奏毋有所讳。有司勉之,毋犯四时之禁。丞相、御史举天下明阴阳灾异者各三人。”于是言事者众,或进擢召见,人人自以得上意。 
四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赦汾阴徒。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高年帛。行所过无出租赋。 
五年春正月,以周子南君为周承休侯,位次诸侯王。 
三月,行幸雍,祠五畤。 
夏四月,有星孛于参。诏曰:“朕之不逮,序位不明,众僚久旷,未得其人。元元失望,上感皇天,阴阳为变,咎流万民,朕甚惧之。乃者关东连遭灾害。饥寒疾疫,夭不终命。《诗》不云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其令太官毋日杀,所具各减半。乘舆秣马,无乏正事而已。罢角抵、上林宫、馆希御幸者、齐三服官、北假田官、盐铁官、常平仓。博士弟子毋置员,以广学者。赐宗室子有属籍者马一匹至二驷,三老、孝者帛,人五匹,弟者、力田三匹,鳏、寡、孤、独二匹,吏民五十户牛、酒。”省刑罚七十余事。除光禄大夫以下至郎中保父母同产之令。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 
冬十二月丁未,御史大夫贡禹卒。 
卫司马谷吉使匈奴,不还。 
永光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效泰畤。赦云阳徒。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高年帛。行所过毋出租赋。
二月,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宫。 
三月,诏曰:“五帝、三王任贤使能,以登至平,而今不治者,岂斯民异哉?咎在朕之不明,亡以知贤也。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重以周、秦之弊,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由此观之,元元何辜?其赦天下,令厉精自新,各务农亩。无田者皆假之,贷种、食如贫民。赐吏六百石以上爵五大夫,勤事吏二级,民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是月雨雪,陨霜伤麦稼,秋罢。 
二年春二月,诏曰:“盖闻唐、虞象刑而民不犯,殷周法行而奸轨服。今朕获承高祖之洪业,托位公侯之上,夙夜战栗,永惟百姓之急,未尝有忘焉。然而阴阳未调,三光晻昧。元元大困,流散道路,盗贼并兴。有司又长残贼,失牧民之术。是皆朕之不明,政有所亏。咎至于此,朕甚自耻。为民父母,若是之薄,谓百姓何?其大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三老、孝弟、力田帛。”又赐诸侯王、公主、列侯黄金,中二千石以下至中都官长吏各有差,吏六百石以上爵五大夫,勤事吏各二级。 
三月壬戌朔,日有蚀之。诏曰:“朕战战栗栗,夙夜思过失,不敢荒宁。惟阴阳不调,未烛其咎,娄敕公卿,日望有效。至今有司执政,未得其中,施与禁切,未合民心,暴猛之俗弥长,和睦之道日衰,百姓愁苦,靡所错躬。是以氛邪岁增,侵犯太阳,正气湛掩,日久夺光。乃壬戌,日有蚀之,天见大异,以戒朕躬,朕甚悼焉。其令内郡国举茂材异等、贤良、直言之士各一人。” 
夏六月,诏曰:“间者连年不收,四方咸困。元元之民,劳于耕耘,又亡成功,困于饥馑,亡以相救。朕为民父母,德不能覆,而有其刑,甚自伤焉。其赦天下。” 
秋七月,西羌反,遣右将军冯奉世击之。 
八月,以太常任千秋为奋威将军,别将五校并进。 
三年春,西羌平,军罢。 
三月,立皇子康为济阳王。 
夏四月癸未,大司马车骑将军接薨。 
冬十一月,诏曰:“乃者已丑地动,中冬雨水、大雾,盗贼并起。吏何不以时禁?各悉意对。” 
冬,复盐铁官、博士弟子员。以用度不足,民多复除,无以给中外徭役。 
四年春二月,诏曰:“朕承至尊之重,不能烛理百姓,娄遭凶咎。加以边境不安,师旅在外,赋敛、转输,元元骚动,穷困亡聊,犯法抵罪。夫上失其道而绳下以深刑,朕甚痛之。其赦天下,所贷贫民勿收责。” 
三月,行幸雍,祠五畤。 
夏六月甲戌,孝宣园东阙灾。 
戊寅晦,日有蚀之。诏曰:“盖闻明王在上,忠贤布职,则群生和乐,方外蒙泽。今朕晻于王道,夙夜忧劳,不通其理,靡瞻不眩,靡听不惑,是以政令多还,民心未得,邪说空进,事亡成功。此天下所著闻也。公卿大夫好恶不同,或缘奸作邪,侵削细民,元元安所归命哉!乃六月晦,日有蚀之。《诗》不云乎?‘今此下民,亦孔之哀!’自今以来,公卿大夫其勉思天戒,慎身修永,以辅朕之不逮。直言尽意,无有所讳。” 
九月戊子,罢卫思后园及戾园。冬十月乙丑,罢祖宗宙在郡国者。诸陵分属三辅。以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为初陵。诏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又罢先后父母奉邑。 
五年春正月,行幸甘泉,效泰畤。 
三月,上幸河东,祠后土。 
秋,颍川水出,流杀人民。吏、从官县被害者与告,士卒遣归。 
冬,上幸长杨射熊馆,布车骑,大猎。 
十二月乙酉,毁太上皇、孝惠皇帝寝庙园。 
建昭元年春三月,上幸雍,祠五畤。 
秋八月,有白蛾群飞蔽日,从东都门至枳道。 
冬,河间王元有罪,废迁房陵。罢孝文太后、孝昭太后寝园。 
二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益三河大郡太守秩。户十二万为大郡。 
夏四月,赦天下。 
六月,立皇子舆为信都王,闰月丁酉,太皇太后上官氏崩。 
冬十一月,齐、楚地震,大雨雪,树折屋坏。 
淮阳王舅张博、魏君太守京房坐窥道诸侯王以邪意,漏泄省中语,博要斩,房弃市。 
三年夏,令三辅都尉、大郡都尉秩皆二千石。 
六月甲辰,丞相玄成薨。 
秋,使护西域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挢发戊已校尉屯田吏、士及西域胡兵攻郅支单于。冬,斩其首,传诣京师,县蛮夷邸门。 
四年春正月,以诛郅支单于告祠郊庙。赦天下。群臣上寿。置酒,以其图书示后宫贵人。 
夏四月,诏曰:“朕承先帝之休烈,夙夜栗栗,惧不克任。间者阴阳不调,五行失序,百姓饥馑。惟烝庶之失业,临遣谏大夫博士赏等二十一人循行天下,存问耆老、鳏、寡、孤、独、乏困、失职之人,举茂材特立之士。相、将、九卿,其帅意毋怠,使朕获观教化之流焉。” 
六月甲申,中山王竟薨。 
蓝田地沙石雍霸水,安陵岸崩雍泾水,水逆流。 
五年春三月,诏曰:“盖闻明王之治国也,明好恶而定去就,崇敬让而民兴行,故法设而民不犯,令施而民从。今朕获保宗庙,兢兢业业,匪敢解怠,德薄明晻,教化浅微。传不云乎?‘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三老、孝弟、力田帛。”又曰:“方春,农桑兴,百姓戮力自尽之时也,故是月劳农劝民,无使后时。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征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使失一时之作,亡终岁之功,公卿其明察申敕之。” 
夏六月庚申,复戾园。 
壬申晦,日有蚀之。 
秋七月庚子,复太上皇寝庙园、原庙,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园。 
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乎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皇太子冠。赐列侯嗣子爵五大夫,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 
二月,御史大夫延寿卒。 
三月癸未,复孝惠皇帝寝庙园、教文太后、孝昭太后寝园。 
夏,封骑都尉甘延寿为列侯。赐副校尉陈汤爵关内侯、黄金百斤。 
五月壬辰,帝崩于未央宫。 
毁太上皇、孝惠、孝景皇帝庙。罢孝文、孝昭太后、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寝园。 
秋七月丙戌,葬渭陵。 
赞曰:臣外祖兄弟为元帝侍中,语臣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B430节度,穷极幼眇。少而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委之以政,贡、薛、韦、匡迭为宰相。而上牵制文义,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焉。然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

漢書   卷九?元帝紀第九


孝元皇帝,荀悅曰:「諱奭之字曰盛。」應劭曰:「謚法『行義悅民曰元』。」師古曰:「奭音式亦反。」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許皇后,張晏曰:「禮,婦人從夫謚。閔其見殺,故兼二謚。」師古曰:「共讀曰恭。」宣帝微時生民間。年二歲,宣帝即位。八歲,立為太子。師古曰:「宣帝即位之明年改元曰本始。本始凡四年而改元曰地節。地節三年立皇太子。若初即位年二歲,則立為太子時年九歲矣。又宣帝以元平元年七月即位,而外戚傳云許后生元帝數月,宣帝立為帝。是則即位時太子未必二歲也。參校前後衆文,此紀進退為錯。」壯大,柔仁好儒。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晉灼曰:「刑,刑家;名,名家也。太史公曰:『法家嚴而少恩,名家儉而善失真。』」師古曰:「晉說非也。劉向別錄云申子學號刑名。刑名者,以名責實,尊君卑臣,崇上抑下。宣帝好觀其君臣篇。繩謂彈治之耳。」大臣楊惲、盍寬饒等坐刺譏辭語為罪而誅,師古曰:「惲音於吻反。」甞侍燕從容言:師古曰:「從音千容反。」「陛下持刑太深,冝用儒生。」宣帝作色曰:師古曰:「作,動也。意怒故動色。」「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柰何純任德敎,用周政乎!師古曰:「姬周之政。」且俗儒不達時冝,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師古曰:「眩,亂視也,音胡眄反。」不知所守,何足委任!」迺歎曰:「亂我家者,太子也!」繇是疏太子而愛淮陽王,師古曰:「繇讀與由同。」曰:「淮陽王明察好法,冝為吾子。」而王母張倢伃尤幸。上有意欲用淮陽王代太子,然以少依許氏,俱從微起,故終不背焉。

黃龍元年十二月,宣帝崩。癸巳,太子即皇帝位,謁高廟。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蘇林曰:「上官后。」皇后曰皇太后。文穎曰:「邛成王皇后,母養元帝者也。」

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臣瓚曰:「自崩至葬凡二十八日。杜陵在長安南五十里也。」賜諸侯王、公主、列侯黃金,吏二千石以下錢帛,各有差。大赦天下。三月,封皇太后兄侍中中郎將王舜為安平侯。丙午,立皇后王氏。以三輔、太常、郡國公田及苑可省者振業貧民,師古曰:「振起之,令有作業。」貲不滿千錢者賦貸種、食。師古曰:「賦,給與之也。貸,假也。貸音土戴反。種音之勇反。」封外祖父平恩戴侯同產弟子中常侍許嘉為平恩侯,奉戴侯後。文穎曰:「戴侯,許廣漢。」

夏四月,詔曰:「朕承先帝之聖緒,獲奉宗廟,戰戰兢兢。間者地數動而未靜,懼於天地之戒,不知所繇。師古曰:「繇與由同。」方田作時,朕憂蒸庶之失業,師古曰:「蒸,衆也。」臨遣光祿大夫襃等十二人應劭曰:「自臨面約敕乃遣之。」循行天下,師古曰:「行音下更反。」存問耆老鰥寡孤獨困乏失職之民,師古曰:「失職,失其常業。」延登賢俊,招顯側陋,因覽風俗之化。相守二千石誠能正躬勞力,師古曰:「相者,諸侯王相也。守,郡守也。」宣明敎化,以親萬姓,則六合之內和親,庶幾虖無憂矣。書不云乎?『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師古曰:「虞書益稷之辭也。言君能任賢,股肱之臣皆得良善,則衆事安寧。」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又曰:「關東今年穀不登,民多困乏。其令郡國被災害甚者毋出租賦。江海陂湖園池屬少府者以假貧民,師古曰:「湖,深水。」勿租賦。賜宗室有屬籍者馬一匹至二駟,師古曰:「二駟,八匹。」三老、孝者帛五匹,弟者、力田三匹,鰥寡孤獨二匹,吏民五十戶牛酒。」師古曰:「以五十戶為率,共賜之。」

六月,以民疾疫,令大官損膳,減樂府員,省苑馬,以振困乏。

秋八月,上郡屬國降胡萬餘人亡入匈奴。

九月,關東郡國十一大水,飢,或人相食,轉旁郡錢穀以相救。詔曰:「間者陰陽不調,黎民飢寒,無以保治,師古曰:「保,安也。」惟德淺薄,不足以充入舊貫之居。應劭曰:「言己德淺薄,不足以充舊貫。舊貫者,常居也。」師古曰:「論語稱閔子騫云『仍舊貫』。帝自謙,言不足充入先帝之宮室,故引以為言也。」其令諸宮館希御幸者勿繕治,師古曰:「繕,補也。」太僕減穀食馬,水衡省肉食獸。」師古曰:「減謂損其數。省者,全去之。」

二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賜雲陽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

立弟竟為清河王。

三月,立廣陵厲王太子霸為王。

詔罷黃門乘輿狗馬,師古曰:「黃門,近署也,故親幸之物屬焉。」水衡禁囿、冝春下苑、孟康曰:「宮名也,在杜縣東。」晉灼曰:「史記云葬二世杜南冝春苑中。」師古曰:「冝春下苑即今京城東南隅曲江池是。」少府佽飛外池、如淳曰:「漢儀注佽飛具矰繳以射鳧鴈,給祭祀,是故有池也。」嚴籞池田蘇林曰:「嚴飾池上之屋及其地也。」晉灼曰:「嚴籞,射苑也。許慎曰:『嚴,弋射者所蔽也。』池田,苑中田也。」師古曰:「晉說是。」假與貧民。詔曰:「蓋聞賢聖在位,陰陽和,風雨時,日月光,星辰靜,黎庶康寧,考終厥命。師古曰:「考,老也。言得壽考,終其天命。」今朕恭承天地,託于公侯之上,明不能燭,德不能綏,災異並臻,連年不息。乃二月戊午,地震于隴西郡,毀落太上皇廟殿壁木飾,壞敗豲道縣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壓殺人衆。師古曰:「豲道屬天水。凡府庭所在皆謂之寺。豲音完。壓音烏狎反。」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災,震驚朕師。師古曰:「師,衆也。」治有大虧,咎至於斯。夙夜兢兢,不通大變,深惟鬱悼,未知其序。師古曰:「鬱,不通之意也。序,次也。」間者歲數不登,元元困乏,不勝飢寒,以陷刑辟,朕甚閔之。郡國被地動災甚者無出租賦。赦天下。有可蠲除減省以便萬姓者,條奏,毋有所諱。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舉茂材異等直言極諫之士,朕將親覽焉。」

夏四月丁巳,立皇太子。賜御史大夫爵關內侯,中二千石右庶長,師古曰:「第十一爵。」天下當為父後者爵一級,列侯錢各二十萬,五大夫十萬。師古曰:「五大夫,第九爵。」

六月,關東飢,齊地人相食。秋七月,詔曰:「歲比災害,民有菜色,師古曰:「五穀不收,人但食菜,故其顏色變惡。」慘怛於心。師古曰:「慘,痛也。怛,悼也。」已詔吏虛倉廩,開府庫振救,賜寒者衣。今秋禾麥頗傷。一年中地再動。北海水溢,流殺人民。陰陽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將何以憂之?其悉意陳朕過,靡有所諱。」師古曰:「悉意,盡意也。靡,無也。」

冬,詔曰:「國之將興,尊師而重傅。故前將軍望之傅朕八年,道以經書,厥功茂焉。師古曰:「茂,美也。道讀曰導。」其賜爵關內侯,食邑八百戶,朝朔望。」

十二月,中書令弘恭、石顯等譖望之,令自殺。

三年春,令諸侯相位在郡守下。師古曰:「此諸侯謂諸侯王也。」

珠厓郡山南縣反,博謀群臣。待詔賈捐之以為冝棄珠厓,救民飢饉。師古曰:「穀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蔬,菜也。」乃罷珠厓。

夏四月乙未晦,茂陵白鶴館災。詔曰:「迺者火災降於孝武園館,朕戰栗恐懼。不燭變異,咎在朕躬。師古曰:「燭,照也。」群司又未肯極言朕過,以至於斯,將何以寤焉!百姓仍遭凶阸,無以相振,師古曰:「仍,頻也。」加以煩擾虖苛吏,拘牽乎微文,不得永終性命,師古曰:「永,長也。」朕甚閔焉。其赦天下。」

夏,旱。立長沙煬王弟宗為王。鄭氏曰:「煬音供養之養也。」封故海昬侯賀子代宗為侯。

六月,詔曰:「蓋聞安民之道,本繇陰陽。師古曰:「繇與由同。」閒者陰陽錯謬,風雨不時。朕之不德,庶幾群公有敢言朕之過者,今則不然。媮合苟從,未肯極言,師古曰:「媮與偷同。」朕甚閔焉。惟烝庶之飢寒,遠離父母妻子,勞於非業之作,衞於不居之宮,師古曰:「不急之事,故云非業也。」恐非所以佐陰陽之道也。其罷甘泉、建章宮衞,令就農。百官各省費。師古曰:「費用之物務減省。」條奏毋有所諱。有司勉之,毋犯四時之禁。丞相御史舉天下明陰陽災異者各三人。」於是言事者衆,或進擢召見,人人自以得上意。師古曰:「人人各自以當天子之意。」

四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赦汾陰徒。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高年帛。行所過無出租賦。

五年春正月,以周子南君為周承休侯,文穎曰:「姓姬,名延年。其祖父姬嘉,本周後,武帝元鼎四年封為周子南君,令奉周祠。」師古曰:「承休國在潁川。」位次諸侯王。

三月,行幸雍,祠五畤。

夏四月,有星孛于參。詔曰:「朕之不逮,序位不明,師古曰:「逮,及也。言官人之位失其次序。」衆僚乆懬,應劭曰:「懬音曠。」師古曰:「懬,古曠字。曠,空也。不得其人,則職事空廢。」未得其人。元元失望,上感皇天,陰陽為變,咎流萬民,朕甚懼之。迺者關東連遭災害,飢寒疾疫,夭不終命。詩不云乎?『凡民有喪,匍匐救之。』師古曰:「邶國谷風之詩也。言見人有喪禍之事,則當盡力以救之。匍音步扶反。匐音步得反。」其令太官毋日殺,師古曰:「不得日日宰殺。」所具各減半。師古曰:「食具也。」乘輿秣馬,無乏正事而已。師古曰:「秣,養也,以粟秣食之也。正事謂駕供郊祀蒐狩之事,非游田者也。秣音末。」罷角抵、上林宮館希御幸者、齊三服官、李斐曰:「齊國舊有三服之官。春獻冠幘縰為首服,紈素為冬服,輕綃為夏服,凡三。」如淳曰:「地理志曰齊冠帶天下。胡公曰服官主作文繡,以給袞龍之服。地理志襄邑亦有服官。」師古曰:「齊三服官,李說是也。縰與纚同,音山爾反,即今之方目2601f也。紈素,今之絹也。輕綃,今之輕紗也。襄邑自出文繡,非齊三服也。」北假田官、李斐曰:「主假賃見官田與民,收其假稅也。故置田農之官。」晉灼曰:「匈奴傳秦始皇渡河據陽山北假中,王莽傳五原北假膏壤殖穀。北假,地名。」師古曰:「晉說是也。」鹽鐵官、常平倉。博士弟子毋置員,以廣學者。賜宗室子有屬籍者馬一匹至二駟,三老、孝者帛,人五匹,弟者、力田三匹,鰥寡孤獨二匹,吏民五十戶牛酒。」省刑罰七十餘事。除光祿大夫以下至郎中保父母同產之令。應劭曰:「舊時相保,一人有過,皆當坐之。」師古曰:「特為郎中以上除此令者,所以優之也。同產,謂兄弟也。」令從官給事宮司馬中者,得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應劭曰:「從官,謂宦者及虎賁、羽林、太醫、太官是也。司馬中者,宮內門也。司馬主武,兵禁之意也。籍者,為二尺竹牒,記其年紀名字物色,縣之宮門,案省相應,乃得入也。」師古曰:「應說非也。從官,親近天子常侍從者皆是也。故此下云科第郎、從官。司馬門者,宮之外門也。衞尉有八屯,衞候司馬主衞士徼巡宿衞。每面各二司馬,故謂宮之外門為司馬門。」

冬十二月丁未,御史大夫貢禹卒。

衞司馬谷吉使匈奴,不還。師古曰:「即衞尉八屯之衞司馬。」

永光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赦雲陽徒。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高年帛。行所過毋出租賦。

二月,詔丞相、御史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師古曰:「始令丞相、御史舉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見在郎及從官,又令光祿每歲依此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賢否也。」

三月,詔曰:「五帝三王任賢使能,以登至平,而今不治者,豈斯民異哉?師古曰:「言今所治人,即五帝三王之衆庶。」咎在朕之不明,亡以知賢也。是故壬人在位,服虔曰:「壬人,佞人也。」而吉士雍蔽。師古曰:「吉,善也。大雅卷阿之詩曰『藹藹王多吉士』。雍讀曰壅。」重以周秦之弊,民漸薄俗,師古曰:「為薄俗所漸染也。重音直用反。」去禮義,觸刑法,豈不哀哉!繇此觀之,元元何辜?師古曰:「繇讀與由同。」其赦天下,令厲精自新,各務農畝。無田者皆假之,貨種、食如貧民。師古曰:「此皆謂遇赦新免罪者也,故云如貧人。」賜吏六百石以上爵五大夫,勤事吏二級,為父後者民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年帛。」是月雨雪,師古曰:「雨音于具反。」隕霜傷麥稼,秋罷。如淳曰:「當言罷某官某事,爛脫失之。」晉灼曰:「或無稼字,或稼字在秋下。稼或作臧,或作霖。五行志永光元年三月隕霜殺桑,九月二日隕霜殺稼,天下大饑。言傷麥稼,秋罷,是也。」師古曰:「晉說得之。秋者,謂秋時所收穀稼也。今俗猶謂麥豆之屬為雜稼。云秋罷者,言至秋時無所收也。」

二年春二月,詔曰:「蓋聞唐虞象刑而民不犯,師古曰:「象刑,解在武紀。」殷周法行而姦軌服。師古曰:「軌與宄同。亂在外曰姦,在內曰軌。」今朕獲承高祖之洪業,託位公侯之上,夙夜戰栗,永惟百姓之急,未甞有忘焉。然而陰陽未調,三光晻昧。師古曰:「晻與暗同,又音烏感反。」元元大困,流散道路,盜賊並興。有司又長殘賊,失牧民之術。是皆朕之不明,政有所虧。咎至於此,朕甚自恥。為民父母,若是之薄,謂百姓何!師古曰:「言何以撫臨百姓。」其大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年、三老、孝弟力田帛。」又賜諸侯王、公主、列侯黃金,中二千石以下至中都官長吏各有差,吏六百石以上爵五大夫,勤事吏各二級。

三月壬戌朔,日有蝕之。詔曰:「朕戰戰栗栗,夙夜思過失,不敢荒寧。師古曰:「荒,廢也。不敢廢事而自寧。」惟陰陽不調,未燭其咎。婁敕公卿,日望有効。師古曰:「婁,古屢字。其後亦同。」至今有司執政,未得其中,師古曰:「中音竹仲反。」施與禁切,未合民心。師古曰:「施惠褊薄,禁令煩苛。」暴猛之俗彌長,和睦之道日衰,百姓愁苦,靡所錯躬。師古曰:「錯,置也,音千故反。」是以氛邪歲增,侵犯太陽,師古曰:「氛,惡氣也。邪者,言非正氣也。太陽,日也。」正氣湛掩,日乆奪光。師古曰:「湛讀與沈同。湛掩者,見掩而湛沒。」迺壬戌日有蝕之。天見大異,以戒朕躬,師古曰:「見,顯示。」朕甚悼焉。其令內郡國舉茂材異等賢良直言之士各一人。」

夏六月,詔曰:「閒者連年不收,四方咸困。元元之民,勞於耕耘,又亡成功,困於饑饉,亡以相救。朕為民父母,德不能覆,而有其刑,甚自傷焉。其赦天下。」

秋七月,西羌反,遣右將軍馮奉世擊之。八月,以太常任千秋為奮威將軍,別將五校並進。師古曰:「別領五校之兵,而與右將軍並進。」

三年春,西羌平,軍罷。

三月,立皇子康為濟陽王。

夏四月癸未,大司馬車騎將軍接薨。師古曰:「王接。」

冬十一月,詔曰:「迺者己丑地動,中冬雨水,大霧,師古曰:「中讀曰仲。雨音于具反。」盜賊並起。吏何不以時禁?各悉意對。」師古曰:「時禁,謂月令所當禁斷者也。悉,盡也。」

冬,復鹽鐵官、博士弟子員。師古曰:「復音扶目反。」以用度不足,民多復除,師古曰:「復音方目反。」無以給中外繇役。

四年春二月,詔曰:「朕承至尊之重,不能燭理百姓,婁遭凶咎。加以邊竟不安,師旅在外,師古曰:「婁讀曰屢。竟讀曰境。」賦斂轉輸,元元騷動,窮困亡聊,犯法抵罪。夫上失其道而繩下以深刑,朕甚痛之。其赦天下,所貸貧民勿收責。」

三月,行幸雍,祠五畤。

夏六月甲戌,孝宣園東闕災。

戊寅晦,日有蝕之。詔曰:「蓋聞明王在上,忠賢布職,則群生和樂,方外蒙澤。今朕晻于王道,師古曰:「晻讀與暗同。」夙夜憂勞,不通其理,靡瞻不眩,靡聽不惑,師古曰:「靡,無也。眩,視亂也,音胡眄反。」是以政令多還,民心未得,李竒曰:「還,反也。易曰『渙汗其大號』,言王者發號施令如汗出,不可復反。」邪說空進,事亡成功。此天下所著聞也。公卿大夫好惡不同,師古曰:「愛憎各異也。」或緣姦作邪,侵削細民,元元安所歸命哉!迺六月晦,日有蝕之。詩不云虖?『今此下民,亦孔之哀!』師古曰:「小雅十月之交之詩也。孔,甚也。言災異旣多,百姓甚可哀愍。」自今以來,公卿大夫其勉思天戒,慎身修永,以輔朕之不逮。師古曰:「虞書咎繇謨云『慎厥身修思永』,言當慎修其身,思為長乆之道。故此詔云慎身修永也。今流俗書本永上有職字者,後人不曉,妄加之耳。」直言盡意,無有所諱。」

九月戊子,罷衞思后園服虔曰:「戾太子母也。」及戾園。冬十月乙丑,罷祖宗廟在郡國者。諸陵分屬三輔。師古曰:「先是諸陵緫屬太常,今各依其地界屬三輔。」以渭城壽陵亭部原上為初陵。服虔曰:「元帝初置陵,未有名也,故曰初。」詔曰:「安土重遷,黎民之性;師古曰:「重,難也。」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頃者有司緣臣子之義,奏徙郡國民以奉園陵,令百姓遠棄先祖墳墓,破業失產,親戚別離,人懷思慕之心,家有不自安之意。是以東垂被虛耗之害,關中有無聊之民,師古曰:「耗,損也,音呼到反。」非乆長之策也。詩不云虖?『民亦勞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師古曰:「大雅民勞之詩也。止,語助也。迄,至也。康,安也。言人勞已乆,至此可以小安逸之。施惠京師,以及四遠也。」今所為初陵者,勿置縣邑,使天下咸安土樂業,亡有動搖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又罷先后父母奉邑。應劭曰:「先后為其父母置邑守冢,以奉祭祀,旣已乆遠,又非典制,故罷之。」師古曰:「奉邑,奉音扶用反。」

五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上幸河東,祠后土。

秋,潁川水出,流殺人民。吏、從官縣被害者與告。晉灼曰:「從官,猶從役從軍也。」臣瓚曰:「告,休假也。」師古曰:「晉說非也。從官,即上侍從之官也。言凡為吏為從官,其本縣有被害者,皆與休告。」士卒遣歸。

冬,上幸長楊射熊館,師古曰:「射音食亦反。」布車騎,大獵。

十二月乙酉,毀太上皇、孝惠皇帝寢廟園。

建昭元年春三月,上幸雍,祠五畤。

秋八月,有白蛾群飛蔽日,從東都門至枳道。如淳曰:「三輔黃圖長安城東面北頭門號曰宣平城門,其外郭曰東都門也。」師古曰:「蛾,若今之蠶蛾類也。音五何反。枳音只。枳道解在高紀。」

冬,河間王元有罪,廢遷房陵。罷孝文太后、孝昭太后寢園。

二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益三河大郡太守秩。戶十二萬為大郡。

夏四月,赦天下。

六月,立皇子輿為信都王。閏月丁酉,太皇太后上官氏崩。

冬十一月,齊楚地震,大雨雪,師古曰:「雨音于具反。」樹折屋壞。

淮陽王舅張博、魏郡太守京房坐窺道諸侯王以邪意,漏泄省中語,師古曰:「道讀曰導。」博要斬,房棄市。

三年夏,令三輔都尉、大郡都尉秩皆二千石。

六月甲辰,丞相玄成薨。師古曰:「韋玄成。」

秋,使護西域騎都尉甘延壽、副校尉陳湯師古曰:「言延壽及湯本充西域之使,故先言使而後序其官職及姓名。」橋發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及西域胡兵攻郅支單于。師古曰:「橋與矯同。矯,託也。實不奉詔,詐以上命發兵,故言矯發也。戊己校尉者,鎮安西域,無常治處,亦猶甲乙等各有方位,而戊與己四季寄王,故以名官也。時有戊校尉,又有己校尉。一說,戊己位在中央,今所置校尉處三十六國之中,故曰戊己也。郅音質。」冬,斬其首,傳詣京師,縣蠻夷邸門。師古曰:「縣,古懸字也。蠻夷邸,若今鴻臚客館。」

四年春正月,以誅郅支單于告祠郊廟。赦天下。群臣上壽置酒,以其圖書示後宮貴人。服虔曰:「討郅支之圖書也。或曰單于土地山川之形書也。」師古曰:「或說非。」

夏四月,詔曰:「朕承先帝之休烈,師古曰:「休,美也。烈,業也。」夙夜栗栗,懼不克任。間者陰陽不調,五行失序,百姓饑饉。惟烝庶之失業,臨遣諫大夫博士賞等二十一人循行天下,師古曰:「行音下更反。」存問耆老鰥寡孤獨乏困失職之人,舉茂材特立之士。相將九卿,其帥意毋怠,使朕獲觀敎化之流焉。」

六月甲申,中山王竟薨。

藍田地沙石雍霸水,安陵岸崩雍涇水,水逆流。孟康曰:「安陵岸,惠帝陵旁涇水岸也。」師古曰:「雍讀曰壅。」

五年春三月,詔曰:「蓋聞明王之治國也,明好惡而定去就,崇敬讓而民興行,故法設而民不犯,令施而民從。今朕獲保宗廟,兢兢業業,匪敢解怠,師古曰:「兢兢,慎也。業業,危也。解讀曰懈。」德薄明晻,敎化淺微。師古曰:「晻讀與暗同。」傳不云虖?『百姓有過,在予一人。』師古曰:「論語載殷湯伐桀告天下之文也。言君天下者,當任其憂責。」其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三老、孝弟力田帛。」又曰:「方春農桑興,百姓勠力自盡之時也,故是月勞農勸民,無使後時。師古曰:「勞農,謂慰勉之。勞音來到反。」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師古曰:「覆音方目反。」徵召證案,興不急之事,以妨百姓,使失一時之作,亡終歲之功,公卿其明察申敕之。」師古曰:「申,重也,一曰約束之耳。」

夏六月庚申,復戾園。

壬申晦,日有蝕之。

秋七月庚子,復太上皇寢廟園、原廟、文穎曰:「高祖已自有廟,在長安城中,惠帝更於渭北作廟,謂之原廟。爾雅曰原者再,再作廟也。」晉灼曰:「原,本也。始祖之廟,故曰本也。」師古曰:「文說是。」昭靈后、武哀王、昭哀后、衞思后園。師古曰:「昭靈后,高祖母也。武哀王,高祖兄也。昭哀后,高祖姊也。衞思后,戾太子母也。」

竟寧元年應劭曰:「虖韓邪單于願保塞,邊竟得以安寧,故以冠元也。」師古曰:「據如應說,竟讀為境。古之用字,境竟實同。但此詔云『邊垂長無兵革之事』,竟者終極之言,言永安寧也。旣無兵革,中外安寧,豈止境上?若依本字而讀,義更弘通也。」春正月,匈奴虖韓邪單于來朝。詔曰:「匈奴郅支單于背叛禮義,旣伏其辜,虖韓邪單于不忘恩德,郷慕禮義,師古曰:「郷讀曰嚮。」復修朝賀之禮,願保塞傳之無窮,邊垂長無兵革之事。其改元為竟寧,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應劭曰:「郡國獻女未御見,須命於掖庭,故曰待詔。王檣,王氏女,名檣,字昭君。」文穎曰:「本南郡秭歸人也。」蘇林曰:「閼氏音焉支,如漢皇后也。」師古曰:「秭音姊。」

皇太子冠。賜列侯嗣子爵五大夫,師古曰:「第九爵。」天下為父後者爵一級。

二月,御史大夫延壽卒。師古曰:「即繁延壽也。繁音蒲何反。」

三月癸未,復孝惠皇帝寢廟園、孝文太后、孝昭太后寢園。

夏,封騎都尉甘延壽為列侯。賜副校尉陳湯爵關內侯,黃金百斤。

五月壬辰,帝崩于未央宮。臣瓚曰:「帝年二十七即位,即位十六年,壽四十三。」

毀太上皇、孝惠、孝景皇帝廟。罷孝文、孝昭太后、昭靈后、武哀王、昭哀后寢園。

秋七月丙戌,葬渭陵。臣瓚曰:「自崩及葬凡五十五日。渭陵在長安北五十六里也。」

贊曰:臣外祖兄弟為元帝侍中,應劭曰:「元、成帝紀皆班固父彪所作,臣則彪自說也。外祖,金敞也。」如淳曰:「班固外祖,樊叔皮也。」師古曰:「應說是。」語臣曰元帝多材蓺,善史書。應劭曰:「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大篆。」鼓琴瑟,吹洞簫,如淳曰:「簫之無底者。」自度曲,被歌聲,應劭曰:「自隱度作新曲,因持新曲以為歌詩聲也。」荀悅曰:「被聲,能播樂也。」臣瓚曰:「度曲,謂歌終更授其次,謂之度曲。西京賦曰『度曲未終,雲起雪飛』。張衡舞賦亦曰『度終復位,次受二八』。」師古曰:「應、荀二說皆是也。度音大各反。被音皮義反。」分刌節度,蘇林曰:「刌,度也,知曲之終始節度也。」韋昭曰:「刌,切也,謂能分切句絕,為之節制也。」師古曰:「韋說是也。刌音千本反。」窮極幼眇。師古曰:「幼眇讀曰要妙。」少而好儒,及即位,徵用儒生,委之以政,貢、薛、韋、匡迭為宰相。師古曰:「貢禹、薛廣德、韋賢、匡衡迭互而為丞相也。迭音大結反。」而上牽制文義,優游不斷,師古曰:「為文義所牽制,故不斷決。」孝宣之業衰焉。然寬弘盡下,出於恭儉,號令溫雅,有古之風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