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新美文赏读 西施:西施是谁

 爱雅阁 2013-04-08

精美边框 - 碧波 - 碧波的家园

爱雅阁书馆欢迎您边框(2) - 汉林书缘 - 人生在世共如此,何异浮云与流水。

 

经典新美文赏读 西施:西施是谁

 

  
 图片


  
 

狂人翻阅历史,于字里行间看到两个字吃人。的确,
吃人的历史文化中,是不把人放在第一位的。西施的悲剧中,
人们看到了妇女不能自主的不幸和只重封建伦理而轻视、忽略
人性的悲哀。一将功成万骨枯,有多少帝王英雄承受着后世的
敬仰和传诵,其脚下的万千枯骨谁又记得,又有多少人想去记
得。西施泪水滴落在历史的长河,美丽沉到河底,有谁去想过
她的心酸?

十六岁的时候,她还是乡间的浣纱女。忽然间完全不同了,只
因其貌美,她被带去,习礼三年,后入吴。习礼三年,只为教
会她如何去淫娱一个男人,最终要使得他受辱,他的臣民受
辱。


从此以后,她的生活便完全不同,她的经历也变得不再单纯,
不再如她曾在乡间浣纱的溪水,不再如天上的白云。她将动用
所有天性和非天性的东西,以荒淫的方式去伺候一个男人。是
这个国家的君主要她那么去做,以国家的名义,这个国家把做
这样的事情叫做爱国。历史也说她自觉地以身许国,为国献身
,所以不仅貌美,而且心灵也美。
 

没有她愿不愿意的疑问,她去了。被拿去,像一件锦袍,被主
人家拿去作礼物,与敌人作暂时的妥协。如祭祀的牛羊,是

 
牺牲,如被抛入河去喂河伯的童男童女,一次性的消费。不
管她如何想,愿或不愿,都不用问,男人们的思考就是决定,
就是这个世界上女人的答案,就是她的出路
——她在这个世界
上唯一得以行走的道路。

    
不知道她是否有过迟疑。她不是才女,甚至不知道国家政事如
何为何,她去了,仿佛连疑问都没有,单纯的如同一片白云。
她迟疑过吗?或许没有,或许有,有一些,但只一转念,一转
念而已。她怎么能想得明白呢,在这之前,她连认字的机会也
没有,她不会弄明白个人以及权利这样现代的观念。他们告诉
她,这是她最好的一种生活方式,比之于她溪边的浣纱,且是
一种荣耀。她听了,然后,便有一种奢华包围她。


可是以后的日子,每一天的日子,怎么过的,她?如昭君出塞
,去那悠远、干旱的异域一样。谁记载过,谁看重过,那每一
天的日子?她该是没有心灵的,那样,异邦的日子大约会好过
些。

习礼三年而上路。在路上,据说走了也是三年,所以留下那么
多痕迹。那么多的痕迹,在以后都变得如此隆重,景仰加称颂
,一代复一代。如此隆重的行程中,有没有谁会想到、看到过
她顾影自怜的一刻?她自己会不会想到,如完不成这样的重任
会如何呢?与她同去的那个叫郑修明的女子,后来病死在吴宫
中,当然是后话了,但当时,两人承担着同一份任务。


结局,吴终为越所灭。于是,她成了越国的功臣,吴国的祸水
。人们说,那吴国的国君,因被她所媚惑,才至于朝政荒废,
亡国自刎。于失败的历史,男人尤其变得没有责任。那么,先
前越亡的历史,又该归之于谁呢?


她与吴王的关系,没有人在意过。吴王很宠她,是真的爱吗?
若吴王真是有情于她,爱她,她岂不要内疚?内疚起来又如何
?要知道,被爱该是一个女人最大、最切实的幸福,尤其是那
个时代。她怀着那最终目的,未曾有过动摇吗?


若吴王于她,只是欲望,那么,她便只有最终目的。但是毕竟
,十几年的肌肤相亲,他一步步地到了绝境,她竟会很忍心地
看下去?她会不会与他也是有些真情实意的呢?她是他的宠妃
呀!她若真是无情可言,那么,她与
三陪小姐的角色又有
何异呢?为了国家,难道去做
三陪也变得光荣、可敬了?
 

有情也好,无情也罢,都是女人的悲哀,没有一处是值得颂扬
、应该颂扬的。
 

谁对她的付出负责?谁在乎她?那个传说的爱人吗,国君吗,
还是历史?
 

越国终于得胜,至少有她的一点关系。即使是这样,越国人会
有真的感激吗?
 

吴亡了,她归来,作为不洁之物而被沉潭。墨子说:西
施之沉,其美也。
墨子是与她同时代的人。
 

在男人们的理想得到实现以后,男人们是羞于承认她了。她是
男人无能时代的历史存在啊,怎可以一直存在?她该想得到的
结局。
 

她是否对得起她自己,不知她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或许她会
想到她对得起这个国家了,她不会去想这个国家是否对得起
她。
 

男人的委屈是可以言说、可以复仇的,如勾践。为了复仇,他
连对手的便溺也会去亲尝,自己的人格也可以不要,更何况典
当一个女子?女人的委屈则无处诉说,因为在男人看来,这恰
恰是美德。如同残忍的小脚,在男人来说,是一种美。
 

她受到了玷污,然而,给戴上的帽子却是爱国这两个字。
她是否觉得可笑?她如何去言说她的委屈?即使是戴上这样的
帽子,她也没有得到好的归宿,物质上的好归宿也没有。
 
女人,无法逃脱的宿命。归与不归,一样的痛苦。历史之中那
么渺小,几近于无,只因被运用,像一枚棋子,才无限放大、
放大。
 

    历史,让我羞于翻动。
 

西施是谁?除了她很美丽,她为男人们曾经做过一件不小的事
。她还是谁?无从知道。沉默,是她与我们的永恒形象,就像
一支无声的歌,一首喑哑的曲。
 

历史中其实没有她这个人,因为,她没有说过自己的一个意愿
,一种想法,甚至,没有她自己的一句话,连天生的美貌也无
从属于她自己。所有的,都只是男人们的,写好了的解说词,
是男人们的要求。历史,只是男人对女人的调教。女人的事业
,乃是去完成男人的事业。女人的存在,不是精神,不是思想
,而是身体,她是男人的一件物品,必要的时候可以是一种顺
理成章的礼物。女人只需要承担起这些解说词、要求和调教,
承担起礼物的责任。
 
 
所以,即使是传说中的沉潭也属意料之中,国耻已雪,不洁
之物
,留她何用?
 

依然貌若天仙的她这时如何想?若真回到了苎萝山边,面对她
早年浣纱的那块石,她的感觉还会随着那溪流清澈地飘么?
 

    所以,哪里只是结果的不公平呢?
 

    又有什么值得歌颂的呢?
 
纵然激情满怀,可以找得到一个有品格的男人去崇拜、敬
——在中国历史上?
 

中国的女人啊!去掉了那些男人们加上去的溢美之词,无一例
外地惨白着生命。岁月消磨,空有一腔柔情。
 

女人没有历史,也没有国家,如同她没有思想,没有她想要的
归宿。
 

只是历史,到了现在的历史,不要再为此而歌颂了吧,不要再
以她无奈而沉痛的经历引以为荣了吧。
 

    但恰恰是,历史还教她做这样的人。

想起特洛伊战争。大英雄阿伽门农率十万希腊大军,打十年的
战争,为的是一个海伦
——他爱的一个女人。不是觉得因为女
人,战争也变得光荣了,而是因为,女人也被作为了人,被看
重,被认为值得抛洒所有;而不是相反
——以女人去交换、抵
押需要的地位及财富,这样的世界里,女人若不同样也爱财富
和地位,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去爱的了。
 

宁愿相信这样的说法,吴灭后,她归隐湖上而去,独自一人,
而不是与那据说有情于她的范大夫一起。这样,有一份清静,
谁能保证把她典当出去的范大夫不会再典当她一次呢?
 

不过,与那爱她的人去过隐居的生活——若连这传说也没有,
便连一些温暖的希望也失去了。

 
 

翻天妙笔,成就独树一帜的文章。

西施,历史早有定评,“给戴上的帽子却是‘爱国’这两个字
”。可作者却从人性角度,提出相反的观点:她不过是国君骗
到手的工具,“去交换、抵押需要的地位及财富”,不许有自
己,不许有感情,被灭绝了人性,最终成为政治牺牲品,深刻
犀利,令人怦然心动。文章因为观点不同凡响,思考深入透辟
,叙写充实有力,自然高人一筹而成为佳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