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试点“小城市”试出“大能量”

 向春阁 2013-04-08

浙江试点“小城市”试出“大能量”

27个“强镇扩权”试点镇打造发展升级版

2013年4月8日   03:03-长江三角洲新闻·科教卫新闻     作者:杨健

  本报记者  杨健

    几栋上世纪80年代的居民楼虽然老旧,但依然反映出当时京杭大运河边一个“强镇”的风貌。浙江余杭塘栖镇,昔日作为连接农村与城市的节点,如今要升格为“小城市”了。这一点从目前的镇容镇貌上就可见一斑:新开的楼盘外观都十分时尚,道路整洁,没有人们印象中乡镇街上乱停乱放的现象,学校、医院、体育健身中心一应俱全,二三线品牌商品的专卖店纷纷入驻形成商业街,公交线路也开出了好几条,直接连通余杭城区甚至杭州。

    与城市框架相映衬的是塘栖的数据:去年该镇GDP增长13.11%,财政收入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万元,增长11.0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3万元,增长12.63%。

    不只是塘栖。去年,浙江27个“小城市”试点的成绩单都不俗。在很多大城市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浙江诸多“小城市”显示出的极强活力,格外引人注目。

放权搞活促进发展

    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始于2010年底。所谓小城市,即“中心镇”的升级版。2007年,浙江省实施了“中心镇培育工程”,涌现出一批人口多、规模大、经济实力强、设施功能全的特大镇。此后,为了解决受行政体制限制而束缚中心镇发展的问题,浙江又开展了一轮“强镇扩权”行动,下放多项原本由县甚至地级市审批的权力,破解“小马拉不动大车”的困局。在此基础上,浙江的“小城市”战略更进一步,从钱、地、权三大制约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着手,制定了大力度的扶持政策,“天花板”的冲破,使得27个试点镇在近两年驶上了发展“快车道”。

    塘栖镇党委副书记计子法告诉记者,小城市建设离不开大力度的投资,试点政策中规定,税收超过2010年基数的全额返还镇里,土地出让金除去国家规费外全额返还镇里,另外省政府及余杭区政府每年配套约2个亿资金。这些钱不仅使塘栖有能力启动几个大项目,还大力改善了行政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环境。仅塘栖的大运河综保工程和超山风景区综保工程两项,目前投资已达35亿元。“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计子法说,以前镇级财政只够发发工资,要搞大建设根本不可能。如今可以用少量的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做以前不能做的事,使塘栖的优质资源该保护的得到保护,该开发的得以充分开发。

    用地指标也是以前头痛的问题之一。小城市试点以后,通过区里划拨和复垦,塘栖镇每年能新增用地1300多亩,基本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而且,浙江还正在考虑建立小城市试点镇用地指标单列制度。

    从特大镇发展到小城市,速度越来越快、人口越来越多,管理不能跟不上。远水不解近渴,放权势在必行。据塘栖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主任沈策介绍,试点以来先后有10部门79个事项下放到审批中心,工作人员大部分都由条线部门派出不占用镇里指标。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以前办个房产证都要跑几十公里到临平办,更别说工商注册或者项目审批了。现在,塘栖镇设立了“五大中心”:审批中心、执法中心、就业保障中心、应急中心、土地储备中心,社会事务管理基本实现了井井有条。

揽城挽乡的“发动机”

    一位居民说得实在:不管是乡镇还是小城市,只知道自己新换了好房,有更好的保障,出去马路上干净,孩子有好的学校,生病了有好的医院,就足够了。这位居民是塘栖“就地城镇化”的典型例子,他用宅基地换了三套房子,而且只需补交少量的土地出让金就能拿到正式的产权证上市流通。记者从浙江省中心镇发展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了解到,针对进城农民难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农民不愿进城的实际,试点镇也都在积极探索“本地农民进城落户原有权益可保留、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可享受、原有经济和财产权益可交易流转,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享受当地基本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户籍制度改革。

    塘栖镇党委副书记计子法说,培育小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以及拉动内需的重要基础。据浙江省中心镇发展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测算显示,去年浙江省27个小城市试点镇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6500人,如果达到国际通行的小城市标准——每平方公里9000人, 27个小城市将新集聚175万人,而且人们对于衣食住行的讲究也会多起来,家庭消费将增长50%,保守估算届时将会有近200亿元消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据了解,试点以来已有24个试点镇出台户籍改革新政策。其中,诸暨店口镇166户、500多人在享受医疗、教育、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还享受到了保障性住房待遇。

“蒸小笼”替代“摊大饼”

    有专家担心,强镇越来越强,那弱镇怎么办?镇与镇之间的规划建设是否会出现冲突?杭州市在这一点上已经先行一步,确定了“组团化”发展的策略。也就是说,试点的小城市并不是孤立发展、一骑绝尘,而是要承担起带动区域发展的重担,而组团的职能则是统筹规划引领、统筹产业布局、统筹基础建设、统筹资源配置。杭州确定的“六组团”分别是临浦组团、瓜沥组团、义蓬组团、塘栖组团、余杭组团、良渚组团,其中每个组团基本上由一个强镇为中心,而塘栖、瓜沥则是小城市试点,组团管委会是杭州下属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表明,伴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居住困难等大城市问题出现,使城市从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转变,并且通过多中心、网络状的空间布局,在更大区域层面上再集中,获取协同效应,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杭州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正从“摊大饼”向“蒸小笼”转变,实施组团式发展。

    组团发展的背后是统筹发展、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比如塘栖组团,就由塘栖、仁和、崇贤三镇组成,该组团距临平副城距离最近,与杭州主城交通相对不便,是加快副城建设的重要腹地和 “后花园”,着重工业经济和运河古镇保护开发;而良渚组团则包括良渚镇和瓶窑镇,该组团中心区域距杭州主城中心约15公里,与主城交通十分便捷,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良渚文化遗址,将重点打造成除西湖以外杭州又一大旅游亮点。据悉,良渚申遗工作也已正式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