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叶与根的情谊

 灵魂出窍KKK 2013-04-09

没有绿叶,人参怎么成精?绿叶与根,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何以剥离成主次、上下?何以分为施者与受者?
   

    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实在是天经地义,如果说育儿,还不如说是“予儿”,在平时,就算不怎么刻意地教过孩子什么,只是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在进步,在改变罢了。

   

    邻居建国的儿子的小果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建国夫妻对他没有过高的期盼,他们觉得那样的期望对孩子和自己都是种折磨,童年对小孩子意味着什么,就是短暂的快乐,而他们给他的任务,就是玩。小果是个很害羞的男孩子,虽然在家的时候,天真无邪,自然流露,但是一到外面,就像含羞草一样,一被触碰就把自己严严实实地戒备起来。为此建国夫妻也很头痛,平时也常带他到人多的地方,比如和亲戚家的孩子一起玩,去公园跑跑,与同事聚会的时候也带着他,希望籍此而让他变得开朗,而他还是一副怯生生的样子,躲在父母身后,越是让他招呼,他越缩回去。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也希望他能言善辩,礼貌可人,由此赢得他人羡慕的眼光,但是放下姿态,换个角度,我更能理解小果的那种心情。对于陌生人,我们总有一种距离感,对事物的认知也有限,个人的喜好也不同,我常觉得他的这种行为也很正常,因为这世界上有外向的人,当然也会有内向的人,而且在成长的过程中,人的性格是在不停转变着的,父母都希望能引导他朝更好的个性发展。于是,建国也懒得再让他改变什么,反而在没了“压迫”之下他在与人接触中慢慢地变得豁达起来,一天在路上遇到同事,不躲了而是大方地叫了声阿姨,早上幼儿看到医生奶奶和老师也都能自然亲切地打招呼了。

   

    很多时候,常常是因为我们的事必躬亲,造成了很多小皇帝,小霸王,还有很多小懒虫。建国家住五楼,平时都鼓励小果自己回家,起先他还是兴趣盎然的,上去了蛮有成就感的,但是过了N久,懒劲就上来了,有时明明不累,还赖在楼梯口让抱抱,爸爸不抱,就找妈妈,当然确实小果身体不适,我们也会自然接受;如果只是借口,就无法姑息了,结果就是他们怒叱,而他痛哭,一种两败俱伤的结果。

   

    于是每每如此,建国的妻子只好装出一种弱者的姿态,换个方式跟他说:“妈妈今天好累啊,上楼很辛苦,小果能不能帮忙牵着妈妈的手,带我上去呢?”小家伙倒也有男子气慨,说:“妈妈,我会保护你的。”像平时在路上,他都喜欢横冲直撞,又跑又跳的,为了让他贴服,死拽着他么两人都辛苦,于是故伎重施,小家伙就会老老实实地拉着手,担当起了一个护花使者的角色。虽然抱他上楼和跟他游走花不了多大的力气,但很多时候偷懒是种技巧,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缺点,我们要善待这种武器,而且还可以造就他的一种良好习惯,何乐而不为? 
     
    一个三岁的孩子不会认为他自己懂得了什么而对另一个孩子趾高气扬。但人长大后,就会把自己与周围的人进行比较从而脱离童心。现在流行的赏识教育强化了这种比较。孩子越来越明白自己懂得的东西是外界给予的,而不是与生俱来,得到的爱更是如此。

   

    父母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予取予求而无怨无悔”,但是在你一心付出的同时,请记住,懒一些,再懒一些,通常一个全能妈妈只能造就一个懒虫宝宝。有些时候让他们受点挫折,再适时地出面帮助,也许就能激发一点感恩的心,一些接近天使的想法。

   

    其实父母亲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今天好吗?」随意买的宵夜,煮一顿再普通不过的晚餐,睡前帮他们盖盖被子,天冷帮他们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让他们高兴温馨很久。有时,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后如何对我。那现在,我有没有如此对待我的父母?我相信,人是环环相扣的;现在,你如何对待你的父母;以后,你的子女就如何待你。
   

    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愿我们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
   

    如果学校一个学校为了让孩子体会感激的心情,让他们回去写篇作文,说说心里最感激的事和感动的人是什么。一个母亲如果听到女儿很苦恼地说:“我都没有要感谢的人,别人没帮我什么,我也没有亏欠别人什么,能写什么呢?”母亲的心必定就凉了半截,为她付出这么多,在女儿的心里却没有一丝波澜,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所以即便是绿叶与跟的关系也要让他学会感恩。
   

绿叶与根的情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