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训练,盯住“说”“写”差异

 小申书院 2013-04-10

 

作文训练,盯住“说”“写”差异

  管建刚

        作文需要越过训练的坎,作文教学的重点不是训练,而是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愿望。当学生在自主写作中产生写作迷惘——期望更好地表达却又无法更好地表达时,训练才显出它应有的价值来。这好比吃饭,只有当肚子饿了的时候,满桌的饭菜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肚子不饿,硬逼着吃饭,那或许是一种痛苦和伤害。作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产生写作上的“饥饿”感,当这种“饥饿”感产生的时候,作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我的作文革命”系列活动,正是针对这“一大半”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有了这“一大半”做背景和后盾,我开始把注意力转向那“一小半”,这“一小半”就是作文训练。

        自然,阅读教学如能恰到好处地渗透写作技能,作文训练可以淡化,甚至进入“教阅读教得好,更不必有什么写作指导”的理想境界。之所以我要提出“作文需要训练什么”这个命题,一方面固然是阅读教学还无法达到理想境界,另一方面,不管是开设专门的作文训练课,还是在阅读教学中卓有成效地渗透作文技能,教师都必须在理性层面思考这个问题,只有对这个问题弄清楚、想明白了,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话怎么说就怎么写”的作文观最根本的价值在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歌唱”的呼喊,也正是出于这一目的。实现这个目的后,需要进行作文训练。任何一个写作者都明白,说和写不完全是一回事。说得好,毕竟不一定能写得好;写得好,也毕竟不一定能讲得好。“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都需要培养语感,两种语感是不一样的。说的语感,是建立在口头的交际简明性、交互性和现场性之上的;写的语感,是建立在书面表达的可悟性、严谨性和间离性之上的。”说和写是有差距的。以叶圣陶先生“题者何?思考之范围也”一言为例,很简洁,适合书面语,但口语这么说,听的人会很累,也模糊。我以为,作文训练最根本的着落点是“说”和“写”之间表现出的差距,通过训练,来弥补学生从“说”带到“写”的缺陷。这种“说”“写”差异,应该是作文教学或者说作文训练的最重要的内容。

       举个例子来说,人在说话的时候,有现场性,有背景,有说话的语气和神情,有体态语,等等,但是写作的时候,这些都没有了。说的时候的一些隐性的场景和内容,只有成为写作表达的内容时,作文才能让人读明白,读得身临其境。比如两个人看风景,都有感而发说“景色真美啊”,接着便是默默的欣赏和沉浸,因为眼前的美景是存在的,具有现实性,但是如果写作时也就这么几句,显然不行,作文没有这个现场性,这个现场需要借助笔把它描绘出来,这就是景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需要。当然,以景衬情的表达,不是这样简单。再如人们在谈话的时候,有各种手势、表情与语气,人说话的时候,是不需要考虑这些的,但是写作的时候却一定要考虑这些,把这些手势、表情与语气表达清楚,读的人才明白。诸如此类的“说”“写”差异,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从理性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得到认识,也就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双重提高。这种训练,就是使学生“写”的语感不断地敏锐,并逐渐地和“说”的语感实现部分分离——一个写作者,他应该知道什么语言用在书面表达,什么语言用在口语演讲,这是有所区别的,尽管不是完全区别。好的书面语言总是与生活的口语有所区别,它来源于口语,又高于口语。当我们读到一些与众不同的书面语言的时候,往往是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听到或很少听到的语言。

       写作与口语表达的另一个重要差别是构思。生活的对话一般用不着构思,甚至用不着考虑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因为说话可以随时补充。写作必须考虑。对小学生来说,刚接触作文,首先要让学生大胆地写,写出胆子和兴趣来,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构思训练是必须的。在我看来,教材中的文章的构思,一是滞后于现代生活的多样性,二是缺乏典型性。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带领学生去阅读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构思,比如以磁带“A面”“B面”为写法的文章,以小说悬念为写法的文章,以多次人物外貌为线索贯穿全文的文章,以和蓝猫通信为框架的文章……当然,这种构思的训练不是机械的,不是让学生看了一种构思后,马上练一下。我强调一个“读”字,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优美的、有创意的、文体个性特征明显的文章。当学生接触这些文章的时候,构思的巧妙就在留在脑海里。我们在实践中,每月编辑一期具有典型性的文章,在课外阅读课上,和学生一起欣赏。每个星期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听写作文。听写作文,不直接服务于写,但必将服务于写。它的作用不是短暂的功利,而是为长久的写作的顿悟来积淀。也就是说,当学生能用这些领悟来的构思上的内涵时,运用不再是异己性的,而仿佛是从自身里长出来的。

        书面语区别于口语,口语的极致是生活,写作的极致是艺术。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写作走向艺术的层面身体力行,获得亲身的感受和经历,然后加以必要的点拨性训练。换句话说,一个语文教师自身的写作感受越丰富,对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感越清明晰,训练就不会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文训练的真正内容,与教师自身对写作的体悟密切关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