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一节电荷
2013-04-10 | 阅:  转:  |  分享 
  
教学设计

题目 第一节电荷 总课时 2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物理 教学时间 2011年11月22日—11月24日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姓名 张海新 教





析 《电荷》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1.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点 摩擦起电的实质 课前准备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进入新课,科学探究?1、学生实验:

大家来做一个实验(多媒体显示实验内容)

[实验1]将塑料尺靠近纸屑、羽毛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实验2]将塑料尺用塑料袋摩擦后再靠近纸屑、羽毛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实验3]将摩擦后的塑料袋靠近纸屑、羽毛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哪位同学能将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摩擦过的物体能够。?

举着摩擦后的尺、袋)此时的它们带了“电”,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叫摩擦起电。吸引轻小物体?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2、演示实验:

是不是摩擦过的物体都能相互吸引?我们来观察几个实验。(承上启下)

(多媒体显示实验内容)

[实验1]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1)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摩擦过的物体能够。???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进入新课,科学探究(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下面我们做几个习题,检验一下对的掌握程度。(多媒体展示题目)

【习题1】有两个通草球,甲带正电,能吸引乙,则乙()

A.不带电B.带正电荷C.带负电荷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习题2】三个通草球甲、乙、丙分别相互靠近时,结果发现甲吸引乙球,乙球吸引丙球,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丙球()

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验电器构造,通过实验了解的原理和作用。师:(由习题2引入)丙球是否带电实验室只要一种仪器就可检验出,(拿出验电器)这就是验电器,我们看一下它的结构。

师:下面观察一个实验并回答几个问题。

(演示):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属箔片张开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金属箔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它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师:如果电荷量越多,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电荷的多少叫电?。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甲:我发现摩擦过的玻璃棒金属箔金属箔小结: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小结:电荷量的简称为电荷.

电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电荷的概念。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磨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摩擦起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学生根据多媒体上老师的提示有针对性的自学)





































△(让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











△(承上启下) 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9min)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总结一下这堂课你了解了什么?

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验电器构造,通过实验了解的原理和作用。静电防止和应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外壳







献花(0)
+1
(本文系临江二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