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该拿什么来爱你

 新悦书屋 2013-04-11
为什么我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却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爱?为什么我们苦苦养育的孩子却不懂感恩,甚至还会恩将仇报?固然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深刻反思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错了什么,更需要知道如何正确地爱孩子。
第一,家长对孩子的爱,用心钱更重要。爱孩子,并非要在物质上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要选对的方式,不是买贵的东西。心理学家就‘如何表达爱’概括了5种方式,它们分别是:“肯定的言辞““身体的接触”“精心设计的时刻”“礼物的馈赠”以及“服务的行动”。这五种表达方式都能让对方感受到爱,而且它们可以一起出现或交替运用。这五种爱的方式既适用于爱人,当然也适用于孩子。在这五各方式中,只有一种方式是需要花钱的,其他方式只需要用心就可以。
只要用心,一片漂亮的树叶就是一份精心的礼物;只要用心,关键时刻的一个眼神就是一份会心的礼物;只要用心 ,睡前的一个拥抱或亲吻就是一份称心的礼物;只要用心,孩子进步时的一句赞美就是一份贴心的礼物。通过用心而非只有钱的爱,父母也会收获一个充满爱的孩子。
第二,家长对孩子的爱,节制比泛滥更重要。我们对孩子的爱,并非多多益善,尤其在物质方面。有节制的爱,比没有界限、放任自流的爱,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中国的家长,总是担心自己亏待了孩子,总是喜欢把所有最好的给孩子,总是愿意满足孩子的提出的要求。
在女儿比较小的时候,当她想要玩具时,我们会让她自己挑,但是约定每次只能挑一个,然后引导她去比较价格,尽可能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在小区玩耍时,如果她想要买一些小零食,我们会跟她约定每天只能买一次,然后让她自己拿钱去买。渐渐女儿也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如果看到价格太高的东西,她自己也会说:‘太贵了,不买了。’
第三,家长对孩子的爱,独立比包办更重要。中国的家长,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大包大揽,从头管到尾,从里管到外。这也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就形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心理。遇到任何事情,首先不是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而是让父母来承担、来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