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学设计5.3
2013-04-11 | 阅:  转:  |  分享 
  
教学设计

题目 5.3平行线的性质 总课时 3 学校 临江二中 教者 徐洪敏 年级 7 学科 数学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2年3月15日—3月19日 教





析 《平行线的性质》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它为今后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先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量角器对“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一公理进行验证,再通过农远资源课件的演示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这一公理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推理,得到平行线的另两个性质。了解命题和定理 学情分析 我所在的学校是少数民族农村中学,这里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但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对新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学生对于平行线也有了很深的了解,已经学会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所以本节课对学生来说不是非常难学。 教











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平行线的性质,会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了解命题和定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与合作能力,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从而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通过对平行线的性质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





点 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运用。 难



点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推导及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小黑板;学生:相关学具。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5分



























实验观察

20分



















课堂实践

15分

小结

5分

板书设计 1.我们学了哪些判定平行的方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用投影的形式打出其中三条(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方法)

2逆向联想,提出问题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三条判定方法,从反而思考和研究,即把条件和结论交换一下,便得到以下三条平行线的性质(板书)(1)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这节课我们就是要研究它们是否成立(板书课题)



2.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思考:引导学生完成20页思考

1.课本21页练习

2.补充练习

1.谈谈自己的收获

2.布置作业:23页34

5.3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例题:

练习: 回答老师的问题





























在老师的引导下画出平行线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各角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

自己实践完成小组交流答案



谈谈自己的收获 △更形象、更直观。培养其观察事物的习惯,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及时巩固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三种,另外还有平行公理的推论)

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

例(课本P23)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线全部分,量得A=100°,∠B=115°,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教师把学生情况,可启发提问:梯形这条件如何使用?A与D、B与C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为什么?

如图,BCD是一条直线,∠A=75°,∠1=53°,∠2=75°,求∠B的度数.

1.习题5.3部分习题

2.补充练习

1.谈谈自己的收获

2.布置预习下节内容

5.3.1平行线的性质

例题:

练习: 回答老师的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自己实践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小组交流答案

谈谈自己的收获 △加强学习的理论指导





△例题的选择不可过难和过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效的利用所学解决问题,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点





































△及时巩固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三课时 情景导入

5分















新课学习

20分









































巩固练习

教师给出下列语句,学生分析语句的特点.

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②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③对顶角相等;

④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

给出命题的定义.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教师指出上述四个语句都是命题,而语句“画AB∥CD”没有判断成分,不是命题.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是命题和不是命题的语句.

命题的组成.

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命题的形成.

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有的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与结论不明显,这时要分清命题判断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已知事项,再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师生共同分析上述四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重点分析第、语句.这些语句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学生举例说明是命题和不是命题的语句.师生共同分析上述四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重点分析第、语句.
献花(0)
+1
(本文系临江二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