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创新体制也是转变发展的突破口

 3gzylon 2013-04-11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创新体制也是转变发展的突破口

2013-04-11 10:19:12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评论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刘 晖 翟伟栋

    原标题:破解产业集聚区发展难题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的客观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产业集聚区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对于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承接产业转移,强化创新驱动,实现节约集约发展,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与基础性作用。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的客观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在这种形势下,应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倒逼我国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将经济重心由出口转向内需,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特别是中部地区,应着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优化资源整合、创新体制机制。

  当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势头良好,其主导产业日渐明晰,产业基础日益雄厚,配套功能趋于完善,综合带动效应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各地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不尽相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产业层次低、发展方式粗放、效益偏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矛盾与问题客观存在,制约着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当前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与挑战,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产业集聚区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突出。尽管有的产业集聚区已建立自己的融资公司,但前期建设投入数额往往比较巨大,负债运行,势力单薄,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融资实力不强。二是我国正步入工业化加速阶段,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与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彰显。土地资源少、土地供应难、项目落地难日益成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制约因素。三是随着大批项目入驻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大量增加劳动力供给趋紧,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显得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难、留住难、成本高。与此同时,产业集聚区人力资源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加之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加明显,人才流动性增强,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力资源紧张的状况;四是产业集聚区的许多企业技术创新孵化模式比较单一,创新驱动和创新发展能力有限,创新投入不足,研发成果不多,技术创新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扬弃传统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推动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主动、赢得先机,就能够更好地解决资源要素制约难题,提升集聚区节约集约发展和要素保障水平,为产业集聚区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责任编辑:李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