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古诗咏春拾趣
2013-04-12 | 阅:  转:  |  分享 
  
古诗咏春拾趣

今天是农历三月三,踏青节。应该到郊外踏青,春游,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之际。也是一年之中最美丽的季节。古今往来多少文人墨客钟情与这烂漫春色,写下不知其数的篇章,。翻翻唐诗宋词,感到描写春天的诗不少,细读起来,既有喜悦,也有愁怨。总的看怨多于喜,这可能是古代诗人多愁善感的特色吧!对春天的描述,虽然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的喜悦。但更多的是闺中少妇、宫中佳人、离乡游客怨天忧人。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独有宦游人,归思欲沾襟。

当然,更多的诗人还是以写实为主,由于春天的绝色之美,人世间就留下诸多咏春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不胜枚举。

唐宋诗词中咏春的篇章尤多,读后令人难以忘怀。欧阳修在《戏答元珍》中呼唤春的来临:“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早春二月花为贵,寻常人家未必在意,而诗人则急不可待,他接着写到:“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从残雪、惊雷中感知早春的迹象,真是别有一番喜悦在心头。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描写春天桃花先开,下水鸭子感知到春天的气息,勾勒出早春江南的蓬勃生机,其味隽永。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笔下的春雨是伴随着轻轻吹拂的春风,于夜间悄无声息的飘洒大地,一“潜”一“细”,照应缜密,把春雨润物的情状惟妙惟肖地和盘托出,实为千古之绝唱。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里既有雨的温馨,又有花的娇艳,生动地勾勒出江南市井春的风韵,反衬出诗人沉浸于淡泊之中的闲适情调。李贺的“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于春风不用媒”,想象丰富,仿佛无形的春风也变成有形的恋人,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能经常咏读古代的诗词名著,不仅可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同时对培养个人的高雅情趣,也不无教益。诗词就像一瓶瓶营养液,其中有各种人心所需的元素,把你的心泡在其中,一定会心花怒放。

献花(0)
+1
(本文系孺子牛101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