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春秋战国简述
2013-04-12 | 阅:  转:  |  分享 
  
一、春秋战国政治概述(一)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传统上称为"东周"。这不仅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还存在东周王室的国王,是西周国王的直系子孙,而且直到战国前期,各诸侯国还把它作为天下共主,借它的名号来提高地位。像韩、赵、魏三家,早已瓜分了晋国,但它们要成为正式诸侯,还需要周王的一纸"命书"。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赐赵、魏、韩皆命为诸侯。"直到此时,三家分晋才算"合法"。齐国的田氏在国内早已取代了姜氏的地位,但它不但不被承认为诸侯,就连同周王直接打交道的权利也没有。田氏被列为诸侯,是它通过魏国向周王请求,在魏国的帮助下才实现的。齐康公十八年(公元前387年)田和与"魏文侯会■泽(今河南禹县),求为诸侯。"魏文侯派人向周王说情,次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纪元年。"②田氏这才名正言顺地取代姜姓的齐国,受到诸侯国的认可。

周天子的权威,直到战国中期也还有一定的作用。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魏惠王会诸侯于逢泽,接着"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魏惠王此举的目的是借周王的旗号来号令诸侯,演着春秋霸主们的戏。这一年距战国开始的年代已有132年了。

周天子权威的彻底丧失,是在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

这一年,魏惠王与齐威王相会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互相承认对方称王,这是中原诸侯国称"王"的开始。在此之前虽有楚、吴、越等国君称"王",但那是被认为"失礼"的蛮夷君长,中原诸侯没有称王的。"王"的称号,在中原王朝的礼制中,是周天子的专利。现在诸侯国都相继称"王",没有任何经济、军事力量的东周小朝廷,就不再被人借用它的名号来号令诸侯了。而各国国君,都想着做天下的"王",已不需要借用他人的名义。这种政局的出现,已是战国中期的历史。所以,史书上所称的夏、商、周"三代"中的周,实包括西周和东周,亦即包括西周、春秋、战国这三个时代。因而王孙满对楚庄王说,周天下的历数是"卜世三十,卜年七百"②。西周历时250余年,春秋、战国历时约550年,大致为近800年。

"东周"这一名称的来历,是由于周平王把王都迁到成周,即今河南省的洛阳市之故。在这以前,周朝的王都在镐京,即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12公里处的沣河东岸。成周地理位置在镐京的东边,故称为"东周",而王都在镐京的一段时期,就被后人称为"西周"。

"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代名称的由来,却比较特殊。它是由《春秋》和《战国策》这两本书而得名的。《春秋》这一名称,本来是各国史书的名称。在古代各个国家都设有史官,"君举必书",史官有左、右二职。"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史官记事,本是编年体性质.鲁国的《春秋》,因经孔子整理而入于"六经",即孔子作为教授弟子的"六艺"之一,因而被保存了下来。后来又有左丘明和公羊、谷梁等几家作传注,这三家注在两汉时期,都先后被列为官府学校中的教本,因而得以流传至今。《春秋》所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止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左氏至十六年),中经鲁国十二位国君,历时242年。

"战国"这一名称,在当时就已经有人使用,但是只用来指当时参加连年战争的强国,如《尉缭子·兵教下篇》说:"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战国策·秦策四》载顿弱说:"山东战国有六。"《楚策二》载昭常对楚顷襄王说:"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战国之半也。"《赵策三》载赵奢说:"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燕策一》载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是没有变化,如《史记·平准书》说:"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把战国作为一个时代名称,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以后,才开始使用。但使用者还不普遍,像东汉班固作《汉书》时,涉及到战国时的人和事时,还常常用"六国"这一名称。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年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起始年代,是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迁都成周时开始,止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亡东方六国,统一全国。共历时550年。

春秋战国之交在哪一年,从来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春秋战国之交,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这个转变的进程,在各诸侯国间是不一致的。各国发展不平衡,变革有先后,不好用一个具体的绝对年代来作为分界,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时代。像鲁国早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就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鲁国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三分公室",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四分公室","皆尽征之",就是已经封建化了。晋国"六卿"在"三家分晋"前,从新出土的《孙子兵法》中的《吴问篇》看,就实行了封建化的经济政策。(三)春秋战国政治史的主要内容春秋时期,从周王朝的角度讲,仍然是姬姓的天下,周平王是西周最后一位国王幽王的太子,所不同的,只是国都迁到成周。而成周在西周时代本就有陪都的性质,号称东都洛邑。在形式上,好像是西周王朝的继续。实质上却是两个不同的时代,史称平王以后为"东周"。

西周时期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周王的地位高、权力大,他是凌驾于诸侯国之上的,诸侯只是周朝中央政权下的地方政权。

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与西周大变。东迁后周王室经济、军事实力大减,王室微弱,逐渐形成了齐、秦、晋、楚争霸的局面。司马迁说:齐、秦、晋、楚在西周时甚微弱,封地或百里或五十里。到春秋时"四海迭兴,更为霸主,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服焉"。春秋时代,就成了霸主的天下,周王室只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共主。

霸主,本是由夏商周的方伯演变来的。《白虎通·号篇》说:"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西周时期,周天子为了对分封的诸侯国进行统治,任命某一诸侯国为一方的方伯,代周王对此一方较小的国家进行统治。春秋时期的"伯长",已不是天子任命(虽然形式上还要周王承认),而是靠实力争夺,用武力迫使弱小的国家承认他的领导地位,是一种强权政治。春秋200多年间的政治,就是各大国争夺霸权的政治。

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以及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霸主政治。而这时的国家,从周王室来讲,是从西周的统一.战国时期晋国一分为三,姜姓齐国被田姓所替代。春秋时不大参与中原政治事务的北方燕国,也强大起来。再加上原来的秦、楚两国,形成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强国,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各国政治,就是"富国强兵"和"吃掉对方",以达到中国的重新统一的政治。春秋时的政治是"争霸",战国时的政治则是"兼并"。为了争夺霸权和兼并他国或者不被别国兼并,春秋战国时期,各大国都进行了图强的改革运动,以适应新的形势。这些改革运动,成为各国的重大政治事件。它既使该国富强,又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前进,像对赋税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封建地主经济的成长;用人制度上的改革,促进了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成文法的公布,促进了"明法审令"的封建法律制度的确立;郡县制的设置,奠定了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等等。春秋时大国的"争霸",战国时七雄的"兼并",以及围绕着"争霸"、"兼并"而进行的各国内部改革运动,国外的"盟会"和"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并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政治制度



(四)春秋战国政治史的主要特征春秋战国政治史上最显明的特征是"变",这一时期是我国政治史上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从社会制度上讲,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从国家形式讲,是从统一到分裂,再从分裂割据到新的基础上的重新统一;从各种政治制度上讲,是新兴的、封建的制度逐渐代替旧的奴隶制度。

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进行着大分化、大改组。

司马迁说,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一颗颗旧贵族人头落地,像晋国,"八郤、五大夫、三卿"、"一朝而灭"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政治上风雷激荡的大变革时代,这一变革,在中国历史上只有近百年来的民主革命时代才能与之相媲美。这两次变革,都对中国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推动了历史的飞速发展。





献花(0)
+1
(本文系恶善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