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单元 妊娠病

 懿岚寻 2013-04-12
第十单元 妊娠病
 
  细目一:妊娠剧吐

  一、概念、病因
  妊娠早期孕妇可出现择食、食欲不振、轻度呕恶、头晕、倦怠等症状,称为早孕反应,一般无需处理。若孕妇早孕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导致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威胁孕妇生命者,称妊娠剧吐。中医称为“恶阻”,亦称为“子病”、“病儿”、“阻病”。
  病因迄今尚不明,可能与内分泌因素(血液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因素及社会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临床表现 在停经40天左右出现,呕吐频繁或食入即吐,呕吐物中有胆汁或咖啡渣样物;消瘦明显,口唇燥裂,皮肤弹性差,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尿酮体阳性;严重者脉搏增快,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甚至出现黄疸等。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意识模糊及昏睡。
  2.诊断
  (1)辨病要点 有停经史,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发作频繁,不能进食;明显消瘦,精神萎靡,全身乏力;严重者可出现脉搏增快、血压下降、体温升高、黄疸、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为妊娠子宫。实验室检查(血、尿、肝肾功能等)可协助诊断。
  (2)辨证要点 辨证应着重了解呕吐物的性状(色、质、味),结合全身症状、舌脉进行综合分析,辨其虚实。

  三、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 维生素B6、维生素C及维生素B1。
  2.补液、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 静脉补液,输入葡萄糖溶液和葡萄糖盐水,补液量每日不少于3000ml。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液体中应加入氯化钾、维生素B6、维生素C。若有营养不良者,可酌情给予氨基酸、脂肪乳等;若有代谢性酸中毒者,应给予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纠正。
  如果出现持续黄疸、持续蛋白尿、体温升高(持续在38℃以上)、心动过速(≥120次/分)、伴发Wernicke脑病等,危及孕妇生命时,需考虑终止妊娠。

  四、中医的主要发病机理及分型论治
  (一)主要发病机理
  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二)分型论治
  1.脾胃虚弱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清水、清涎或饮食物,甚或食入即吐,头晕乏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
  治法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 香砂六君子汤
  香砂六君子汤(《名医方论》):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木香 砂仁 生姜 大枣
  【习题】
  1.患女26岁,已婚。停经45天,1周来呕吐频频,食入即吐,口淡,呕吐清涎,头晕,神疲思睡,舌淡苔白,脉缓无力。检查:尿酮体(++++)。确诊为早孕,治疗应首选
  A.输液加苏叶黄连汤
  B.输液加香砂六君子汤
  C.输液加小半夏加茯苓汤
  D.口服维生素B6加苏叶黄连汤
  E.口服维生素B6加香砂六君子汤
 
『正确答案』B
  2.肝胃不和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酸水或苦水,口干口苦,胸胁胀满,喜叹息。舌红,苔微黄,脉弦滑
  治法 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 橘皮竹茹汤
  【习题】
  妊娠恶阻肝热型的表现
  A.呕吐胃内容物
  B.呕吐酸苦水
  C.呕吐痰涎
  D.呕吐物带血丝
  E.食入即吐
 
『正确答案』B
  3.痰湿阻滞 妊娠早期,呕吐痰涎,口中黏腻,不思饮食,胸脘满闷,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 化痰除湿,降逆止呕。
  方药 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茯苓汤(<妇人大全良方》)半夏 茯苓 陈皮 砂仁 生姜 甘草
  4.气阴两亏 妊娠早期,呕吐剧烈,甚至呕吐物为咖啡样或血性物,精神萎靡,形体消瘦,肌肤不润。或伴发热口渴,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津,苔薄黄而干或花剥,脉细滑数无力。
  治法 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方药 生脉散合增液汤
  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人参 麦冬 五味子
  增液汤(《温病条辨》):生地 玄参

  细目二:流产

  一、概念
  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kg而终止者。其中发生在妊娠12周前者,称为早期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到28周前者,称为晚期流产。分属于中医“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胎堕难留”、“胎死不下”、“滑胎”的范畴

  二、流产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一)根据流产的主要症状及发展过程分型
  1.先兆流产 停经后有早孕反应,后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红,或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无妊娠物排出,无腹痛或有轻微下腹胀痛、坠痛及腰痛。
  2.难免流产 流产已不可避免,多由先兆流产发展而来。阴道流血增多(似月经量,或多于月经量),阵发性腹痛加重,腰痛如折,或阴道流液(胎膜已破)。妇科检查,宫颈口已扩张,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内,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或略小。
  3.不全流产 妊娠物已部分排出体外,尚有部分残留于宫腔或宫颈内,影响子宫收缩,致使流血持续不止,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妇科检查。宫颈口已扩张,有血液自宫颈口内流出,有时可见妊娠物堵塞于宫颈口或部分妊娠物已排出于阴道内,而部分仍留在宫颈内,子宫小于停经月份:
  4.完全流产 妊娠物已全部排出。阴道流血逐渐停止,腹痛亦随之消失。妇科检查,宫颈口已关闭,子宫大小接近正常。
类型 症状 宫口 子宫 妊娠物
先兆流产 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或/和下腹疼痛 未开 与停经月份相符 未排出
难免流产 阴道流血增多,或阵发性腹痛加剧 已扩张 与停经月份相符或略小 胚胎组织或胎囊阻塞宫口
不全流产 流血持续不止,甚至流血过多而发生休克。 已扩张 小于停经月份 妊娠物已部分排出
完全流产 阴道流血停止,腹痛消失 已关闭 接近正常 妊娠物已全部排出
  (二)特殊类型及临床表现
  1.稽留流产 胚胎或胎儿在宫内已死亡,尚未自然排出者。患者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或有早期先兆流产症状,未引起孕妇注意。胚胎或胎儿死亡后子宫不再增大反而缩小,早孕反应消失;若已至中期妊娠,不感腹部增大,胎动消失。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子宫小于停经月份,质地不软,未闻及胎心音。
  2.习惯性流产 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近年国际上常用“复发性自然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或以上者。每次流产多发生于同一妊娠月份,其临床经过与一般流产相同。
  3.流产感染 多发生于各类流产后,因阴道流血时间长,宫腔内有组织物残留,或刮宫时未注意无菌操作,或非法堕胎等。此时除流产的一般症状外,主要伴有高热寒战、腹痛等感染症状。妇科检查,子宫及附件压痛明显,有大量脓性白带或败酱样血性分泌物,有臭味。严重时感染可扩展到腹腔乃至全身,并发盆腔炎、腹膜炎、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辨病要点:主要依据患者有停经史、早孕反应及阴道流血,或伴腹痛,结合实验室检查及B超检查等即可诊断。此外,还应确定流产的临床类型。
  辨证要点:本病以阴道下血、腰酸、腹痛及小腹下坠为主证,因此辨证主要根据阴道出血的量、色、质,腹痛的性质及舌脉的变化,辨其虚实。
  2.鉴别诊断早期流产需与异位妊娠、葡萄胎、功血、子宫肌瘤等相鉴别。

  四、西医治疗
  一旦发生流产,应根据流产的不同类型,及时进行恰当的处理。
  1.先兆流产 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肌肉注射黄体酮及绒促性素,也可口服维生素E。
  2.难免流产 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使胚胎、胎盘组织完全排出。原则上在输液(输血)情况下进行清宫,术中适当应用缩宫素。
  3.不全流产 诊断明确后及时行吸宫术或钳刮术,清除宫内残留组织。必要时补液、输血,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4.完全流产 诊断明确后,无感染征象。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5.稽留流产 诊断确定,应尽早排空子宫。术前应测定纤维蛋白原.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凝血功能检查在正常范围,则可口服炔雌醇,或己烯雌酚,连续5天,以提高子宫肌肉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子宫小于3个月妊娠者,行刮宫术。如子宫大于3个月妊娠者,可静滴缩宫素人工引产。凝血功能检查异常,则可尽早使用肝素、纤维蛋白原,输新鲜血,等待凝血功能改善后再行引产或刮宫。
  6.习惯性流产 应进行详细的检查,找出原因,以便针对病因治疗。确诊妊娠后应继续治疗直至妊娠10周或超过以往发生流产月份。习惯性流产妇女有怀孕征兆时,按黄体功能不足给予黄体酮。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应在未妊娠前先行矫治手术,术后避孕1年。宫颈内口松弛诊断明确者,应在未妊娠前做子宫颈内口松弛修补术。
  7.流产感染 流血不多,应用抗生素2~3日,待控制感染后再刮宫。流血量多则可在继续静脉滴注抗生素和输血的同时,用卵圆钳将宫腔内容物钳出以控制出血,但切不可用刮匙全面搔刮宫腔,以免感染扩散,术后继续用抗生素。

  五、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的含义及主要发病机理
  1.胎漏 又称“胞漏”、“漏胎”,是指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小腹下坠者。
  2.胎动不安 妊娠期出现腰酸、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
  3.滑胎 又称“屡孕屡堕”、“数堕胎”。是指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
  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滑胎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冲任损伤或胎元不健

  六、中医分型论治
  (一)先兆流产 =(胎漏、胎动不安)
  安胎为主 采用固肾、益气养血、滋阴清热、祛瘀消癥等
  1.肾虚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或淡暗,腰酸,头晕耳鸣,面色晦暗,或曾屡孕屡堕。舌质淡,苔白,脉沉滑尺弱。
  治法 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方药 寿胎丸。
  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菟丝子 桑寄生 续断 阿胶
  【习题】
  下列哪组药物属于寿胎丸的药物组成
  A.菟丝子、续断、桑寄生、阿胶
  B.菟丝子、续断、桑寄生、杜仲
  C.菟丝子、续断、巴戟天、白术
  D.菟丝子、续断、黄芪、白术
  E.菟丝子、续断、阿胶、白术
 
『正确答案』A
  2.气血虚弱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稀薄,小腹隐痛,神疲肢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无力。
  治法 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方药 胎元饮。
  胎元饮(《景岳全书》):党参 白术 当归 白芍 熟地 杜仲 陈皮 甘草
  3.血热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手足心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 滋阴清热,养血安胎。
  方药 保阴煎。
  保阴煎(《景岳全书》) 生地黄 熟地黄 芍药 山药 川续断 黄芩 黄柏 生甘草
  4.血瘀 素有癥疾,妊娠后,阴道少量流血,色暗红,小腹疼痛拒按。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滑
  治法 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方药 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桂枝 茯苓 桃仁 赤芍 丹皮 加菟丝子、续断
  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菟丝子 桑寄生 续断 阿胶
  5.外伤 妊娠期,跌仆闪挫,或劳累过度,致阴道少量流血,腰酸,小腹坠痛。舌质正常,脉滑无力。
  治法 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方药 圣愈汤。
  圣愈汤(《兰室秘藏》)人参 黄芪 当归 熟地 生地 川芎
  (二)难免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堕胎、小产)
  安之无益,宜去胎益母
  1.胎动欲堕 妊娠早期,阴道出血量逐渐增多,色红有块,腹痛下坠加重;或妊娠中期,出现小腹疼痛,阵阵紧逼,会阴坠胀尤甚;或有羊水溢出,继而阴道流血。舌质紫暗或边尖有瘀点,脉滑或涩。
  治法 祛瘀下胎。
  方药 脱花煎。
  脱花煎(《景岳全书》):当归 川芎 肉桂 牛膝 红花 车前子
  2.胎殒(yun)不全 妊娠物排出后,仍有部分组织残留于宫内,阴道流血仍持续不止,甚至大量出血,腹痛阵阵紧逼。妇科检查,宫颈口已开,或见胎囊堵于宫颈口。B超示胎心消失。
  治法 活血祛瘀,佐以益气。
  方药 生化汤。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当归 川芎 桃仁 炮姜 甘草
  3.血虚气脱 殒堕过程中,阴道突然大出血,甚或暴下不止,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甚则晕厥。脉微欲绝。
  治法 益气固脱。
  方药 人参黄芪汤。
  人参黄芪汤(《证治准绳》):人参 黄芪 当归 白芍 白术 艾叶 阿胶
  (三)习惯性流产
  1.肾气亏虚 屡孕屡堕3次以上,或应期而堕;孕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尺脉尤甚。
  治法 补肾益气,固摄冲任。
  方药 补肾固冲丸。
  补肾固冲丸(《中医学新编》):菟丝子 续断 巴戟天 杜仲 当归 熟地 鹿角霜 枸杞子 阿胶 党参 白术 大枣 砂仁
  2.气血虚弱 屡孕屡堕3次以上,面色不华,头晕眼花,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益气养血,固冲安胎。
  方药 泰山磐石散。
  3.阴虚血热 屡孕屡堕3次以上,孕后面颧潮红,口干咽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热,凉血安胎。
  方药 加减一阴煎。
  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生地 熟地 白芍 麦冬 知母 地骨皮 炙甘草
  (四)流产感染
  孕后阴道不规则流血,量时多时少,色暗红、质污秽、腥臭,发热,恶寒,小腹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蒲公英 银花 野菊花 紫花地丁 天葵子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大黄 芒硝 丹皮 桃仁 冬瓜子
  【习题】
  1.患女27岁,已婚。停经75天,3天前阴道少量出血,今日突然量多(超过平时经量),小腹胀坠阵痛,腰痛如折,神疲体倦,脉滑。检查:子宫口开,子宫大小与孕月相符,尿妊娠试验(+),诊断为难免流产。治疗应首选负压清宫术加
  A.输血
  B.生化汤
  C.参附汤
  D.生脉散
  E.独参汤
 
『正确答案』B
  2.患女26岁,已婚。停经56天,4天来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腰酸,腹坠隐痛,伴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滑尺弱。检查:尿妊娠试验(+),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治疗应首选
  A.圣愈汤加黄体酮
  B.保阴煎加黄体酮
  C.固阴煎加维生素E
  D.寿胎丸加维生素E
  E.胎元饮加维生素E
 
『正确答案』D
  (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葡萄胎
  B.胎动不安
  C.难免流产
  D.胎萎不长
  E.子宫发育不良
  3.甾体激素黄体酮适用于治疗:
 
『正确答案』B
  4.甾体激素雌激素适用于治疗:
 
『正确答案』E

  细目三:异位妊娠

  一、定义及分类
  1.定义 受精卵在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中医无异位妊娠的病名记载,其症状散见于“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 癥瘕”等病证中。
  2.分类 根据受精卵在宫腔外种植部位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内妊娠、宫颈妊娠、残角子宫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

  二、病因病理
  1.病因 ①输卵管炎症:是输卵管妊娠最主要的病因;②输卵管手术史;③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④辅助生殖技术;⑤宫内节育器;⑥其他:如盆腔内肿瘤压迫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2.病理
  (1)输卵管妊娠的变化及结局 ①输卵管妊娠流产:多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②输卵管妊娠破裂:多发生在输卵管峡部;③陈旧性宫外孕;④继发性腹腔妊娠。
  (2)子宫的变化 输卵管妊娠具有与宫内妊娠时相同的内分泌变化,如停经、子宫增大变软、子宫内膜呈蜕膜反应。
  3.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有虚实两类,实者为宿有少腹瘀滞,冲任不畅,使孕卵受阻;虚者为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脾气损伤,致运送孕卵乏力、迟缓。最终导致孕卵滞留子宫腔外。

  三、临床特点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腹痛与阴道流血
  1.停经 约80%的患者有停经史,20%患者主诉并无停经史。
  2.腹痛 常出现一侧下腹隐痛或胀痛,疼痛亦可双侧性。当输卵管妊娠发生流产或破裂时,患者突感下腹一侧撕裂样疼痛,或伴恶心。呕吐。
  3.阴道出血 常有不规则的阴道流血,色深褐,量少,呈点滴状。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可伴有蜕膜管型或蜕膜碎片排出。
  4.晕厥与休克
  5.盆腔包块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辨病要点 有停经史,或无明显停经的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淋漓不断,伴腹痛,应高度怀疑本病。配合下列检查有助于诊断: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测定、B超检查、阴道后穹隆穿刺、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及腹腔镜。
  (2)辨证要点 本病虽属于少腹血瘀实证,但随病情变化,若孕卵胀破脉络,血溢于外,可见腹痛剧烈,甚至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因此辨证时应根据病情的发展,动态观察,区别虚实。
  2.鉴别诊断 需与宫内妊娠流产、急性阑尾炎、黄体破裂及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相鉴别。

  五、中西医处理原则及方法
  (一)西医治疗
  1.保守性药物治疗 适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血β-HCG<2000 IU/L,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4cm,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药物选用甲氨喋呤
  2.手术治疗 可分为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
  (1)根治手术 切除患侧输卵管,适用于内出血并发休克的急症患者。
  (2)保守性手术  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以保留输卵管及其功能。
  (3)腹腔镜手术 是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方法。
  3.期待疗法 少数输卵管妊娠可发生自然流产、吸收,症状轻而无须手术和药物治疗。
  (二)中医治疗
  1.未破损型 输卵管妊娠尚未发生流产或破裂。
  证候 有停经史,可有早孕反应,或有阴道淋漓出血,一侧下腹隐痛,盆腔检查一侧附件可有软性包块,有触痛;尿妊娠试验多为阳性,B超检查附件有囊性块物,或宫内无妊娠囊、宫外有妊娠囊;脉弦滑。
  治法 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方药 宫外孕Ⅱ号方
  宫外孕Ⅱ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丹参 赤芍 桃仁 三棱 莪术
  2.已破损型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
  (1)休克型  输卵管妊娠破裂引起急性大出血,临床有休克体征。证候有停经史,或早孕反应,出现突发性下腹剧痛,拒按,面色苍白,四肢厥逆;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盆腔检查,后穹隆饱满,有触痛、子宫颈抬举痛,子宫正常大小或稍大,宫旁可触及软性包块,触痛明显,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褐色血液。
  治法 回阳救脱,活血祛瘀。
  方药 生脉散合宫外孕号方。
  (2)不稳定型 输卵管妊娠破裂后时间不长,病情不稳定。有再次发生内出血的可能。
  证候 腹痛拒按,但逐渐减轻;或有少量阴道出血,色暗褐,血压较平稳,盆腔检查可触及子宫一侧有界线不清之包块;脉细缓。
  治法 活血祛瘀。
  方药 宫外孕I号方
  宫外孕I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丹参 赤芍 桃仁
  (3)包块型 输卵管妊娠破裂时间较长,腹腔内血液已形成血肿包块,即陈旧性宫外孕。
  证候 输卵管妊娠破裂时间已久,盆腔内形成血肿。腹痛减轻或逐渐消失;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感,阴道出血逐渐停止,盆腔检查可触及不规则包块,与周围组织粘连;脉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消癥散结。
  方药 宫外孕Ⅱ号方。
  宫外孕Ⅱ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丹参 赤芍 桃仁 三棱 莪术
  【习题】
  1.女患者,26岁,已婚,停经45天,伴下腹部剧烈疼痛1天,偶有阴道少量出血,查尿HCG(+),B超:宫内未见胎囊。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妊娠腹痛
  B.不全流产
  C.胎动不安
  D.宫外孕
  E.痛经
 
『正确答案』D
  (2~3题共用备选答案)
  A.卵巢
  B.宫颈
  C.输卵管
  D.子宫后壁
  E.盆腔腹膜
  2.异位妊娠(宫外孕)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正确答案』C
  3.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正确答案』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