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飞渡 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怎样,除取决于诊断是否正确、选方是否对证、用药是否合理外,与剂量不无关系 一般而言,凡急重病症或体质壮实者,药味较少而用量要足;慢病轻症或年老体弱者,药味稍 若以药之“动”、“静”而言,“静药”用量宜大,“动药”用量宜小。 轻剂乃平常清和、质轻气扬、升浮发越之品,并寓取法轻巧,以轻去实,四两拨千斤之意 轻剂一般力单势薄,似难胜任重病危证,但轻剂妙用,平淡之中显神奇,对疑难 裘沛然教授曾治过一位病人,咳嗽累月,面目微肿,小便艰涩。历经 清代龙之章可谓是一位善用霸药的大师,并熟谙特别的炮制解毒法和应用法。如对白砒的运用,要选用琉璃状者,炮制必以荞麦面裹园,还必须烈火烧透亮,陈醋湿周全。用时配一倍量的雄黄同研细末,每次只能吃二厘(0.06克),同时必以凉水为引。龙氏最为赞赏巴豆一药,他说:“大黄行火不行寒,巴豆行寒兼行火。”所以寒证热证均可用巴豆,行寒制成紫金丹应用,行火制成牛黄散应用。通过制配成药的方法,做到霸药不霸而疗效显著。张景岳把大黄与附子、人参、熟地称为“药中四雄”,认为大黄有“万夫不当之勇,攻坚击锐之力”。金元名医张元素善用含有大黄的三化汤治中风。笔者临证时常用补阳还五汤加大黄治疗中风后遗诸症,因其能清血热、通血瘀、降血气,故每获良效。单用大黄研末或沸水浸泡服用治疗慢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痔疮出血、复发性口疮等病症,效果显著。目前大黄制剂已载入19 《此事难知》指出:“初治之道,法当峻猛,中治之道,宽猛相济,末治之道,法当宽缓。”轻剂宽缓,霸药峻猛,轻霸结合,宽猛相济,古今形成了许 “附子无干姜不热”,“石膏得知母
在中医方剂里,用同样的药物,仅用量不同而主治有异,甚至方名都不同。如同是大黄、厚朴、枳实三药组成之方,重用大黄 对于不同剂型,用量也应有所不同。汤剂用量较大,散剂用量较小,丸剂用量最小。所谓“汤者,荡也,去病最速;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 三十年前在乡镇医院工作时,与年近花甲的老中医结为“忘年交”,其人悬壶四十余年,名望颇高,可是对自己的高血压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却犹豫难决,无奈之下与笔者商议。笔者见其病情反复有日,面泛红光,腰膝酸软,怕冷汗出,认定系肾精不足,肾阳虚衰,虚阳上浮。便大胆进言用肾气丸作基础方加减治疗。黄老当即击掌叹曰:“老夫早已想到,就是不敢为之!” 用后则效如桴鼓。此后每每受凉或遇劳诱发,均以此为基础方加减变通治疗。 问题难就难在用量上:如果地黄、山茱萸用重了便出现腹泻;如果附子、肉桂稍重点儿,则会口干咽痛。为此,每次都要与其慎重分析,权衡后方敢下笔,力求找到平衡点。 鉴此,足见临证时以“壮水之主”抑或“益火之源”,有时仅取决于量,二者孰重孰轻,诚若天平称物,实难权衡尔! 前几天有个病人打电话给我,问我有没有新产妇下乳的好方子。我大概问了一下情况,没有乳腺不通,只是乳汁分泌不足。我便告诉她不用担心,用猪蹄熬汤喝点汤便可,电话那边却说此方用过了,没有效果。我嘱咐说此方一定不要放盐,一点都不可以,对方语气似有尴尬的说她熬的猪蹄汤中放了一点点的盐,我嘱其再喝点不放盐的猪蹄汤试试,结果几日后打电话感谢,曰喝完后乳汁明显加多,同时反馈曰不放盐的猪蹄汤太难喝了,难以下咽。哎!为了孩子,母亲真是伟大,不知有多少母亲为了孩子喝下了这无比难咽的猪蹄汤。从中药方剂的配方来看,同样的猪蹄,同样的熬法,就因为几粒盐,而整个方子的药效全部改变。盐从中药上的偏性要远小于日常常用的中药,如果加点盐都能使一个好方子失效,那么又不知有多少配伍完美的古方,经过庸医的加减而失去了其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