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的桥南岁月(四)

 二歌 2013-04-12

  

2012-01-07 22:01:29|  

湖北社员:王义勇


( 四 )

由于在机关,我们经常要到基层搞调查研究,使我们对部队的情况更加了解。大量基层干部、战士的动人事迹感染着我们,对他们的苦乐哀愁也就知道、体会得更清楚。那时,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还比较落后。尽管我们部队的设备在国内是最先进的,但是也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当时很多设备使用的还是单个的电子管和晶体管,稳定度很差。比如电子管经常会发生“零点漂移”,导致故障发生或精度受影响,而出现故障还不容易查找排除。据说东方红卫星发射时,尽管有设备制造单位的技术人员保驾,但是还是因为有一部重要测量设备的伺服系统中一个电子管出问题而推迟了半小时。一次我在一个站搞调查时,曾经问过一位技师,执行任务到底把握有多大?他告诉我,没有绝对的把握。因为设备上这么多管子,虽经反复测试,很难讲那只会出问题。也许刚才测试还正常,过一会就不正常了。我在湘西站就碰到过一次危险情况。1974年,在一次执行卫星发射任务中,我和文化处韩景钟处长(曾在部队的“红灯记”中成功扮演过李玉和,后来听说转业到了徐州)作为政治部派出的工作组到湘西站蹲点。卫星发射前,设备都还正常。但是“点火”口令下达后,我所在的前置引导雷达突然出现了故障。由于事关重大,当时在场的一位中队干部脸都变色了。这个设备的操作手潘良立是一位68年武汉入伍的老高中生,技术熟练,处事冷静。只见他沉着地试着按了几个按钮,结果出故障情况还没有来及向站指挥所汇报就排除了。设备恢复了正常,我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1978年“桥南公社”郭一萍副政委带领政治部工作组到喀什站蹲点,我也参加了。期间我被派往四中队代理指导员。喀什站地处新疆西部边陲,路途遥远,条件艰苦。从渭南到喀什,坐火车到乌鲁木齐,然后再转汽车(当时乌鲁木齐到喀什没有铁路),途中即使顺利也需要10天左右时间。那年,“桥南公社”领导考虑新疆喀什市没有猪肉供应(喀什市以维吾尔族人占绝大多数。维族信奉伊斯兰教,不吃猪肉),站内干部战士又主要是汉族,特地从渭南送去一批猪肉。由于没有冷藏车,运到站时,部分猪肉已经不好了。时任喀什站的丁永泉政委亲自动手检查肉,看到后心痛不已。当时我在场,看着他的惋惜表情,深深地为他真情地为部队着想感动。四中队远离站部,独处一地。中队长王义×(名字记不1得了)是四川人,也是68年兵,身体比较单薄。他从入伍就到了这里。10年来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身体力行,中队工作卓有成效。与他相处短短的一个月,他的敬业精神感人至深。

由于经常要了解任务中的政治思想工作情况,我多次有幸参加“桥南公社”试验任务指挥部政工组,有机会了解到更多的情况,常常为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所鼓舞。七十年代初,一次卫星发射失败。使大家的情绪受挫,士气低落。因为当时宣传的“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已深入人心,各级都是按这一要求去做,联调又搞了那么长的时间,结果任务失败了,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正在这时候,钱学森从东风来到了“桥南公社”,机关召开了干部大会,请他讲话。他从科学试验本身的规律出发,引导大家科学的、辩证地看待卫星发射。他说,目前,我国的卫星发射还在试验阶段。既然是科学试验,就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关键是要正确地对待失败,争取以后的成功,使大家很受启发,打破了思想方法上的僵化。从那以后,钱学森这次讲话的观点就成为开展试验任务中的政治工作的宣传内容之一。1975年11月26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桥南公社”成功地实施了卫星测控、回收任务。这一次实验,总体上还是很成功的,宣告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卫星回收能力的国家。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回收舱的落点不是原来预定的四川,而是贵州的六枝特区。回收舱由回收站用军用飞机运往北京,路过临潼机场时,“桥南公社”组织部分机关干部去参观。我当时有幸去了。说起来惭愧,那时我们天天讲卫星,但是很少有人近距离看到过卫星。这次我们第一次看到实物,虽然不是整个卫星,也是卫星的一个重要部分,非常高兴。当我看到回收舱的外表烧焦的痕迹,很吃惊。我们问了护送的人员。他们告诉我们,经过专家分析,问题也就出在这里:由于对回收舱穿过大气层发生摩擦产生的高温估计不足,所以回收舱使用的金属的熔点不够,导致降落伞损害,落点就远了。但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调整一下材料的熔点就行了。结果第二颗返回式卫星就准确的落到了预定地点。1979年改革开放后,我国与法国等国家的航天部门有了接触和交流,我们派人去参观了他们的航天设施,他们也来到“桥南公社”参观。在一次“桥南公社”的业务会议上,去过的同志介绍,美国的双频多普勒设备只有一个盒子大小,一个人就能够提着走。而我们的不仅又大又笨,需要一个分队人员维护操作,而且精度还没有人家的高。我们听到后,甚为惊奇。从这里看到了我们的差距。但是那时候“桥南公社”就是凭着这样的设备,保证了卫星的上天和回收。记得大约是1979年,美国“天空实验室”由于失去动力就要掉入大气层,美国向全球发出通报,希望能够帮助其预测落点。接到任务后,我们的部分观测站投入了监测,最后测出的数据与其实际落点相差不大,体现了我们的精确测量能力。1979年,我军对越南的地区霸权进行了“中越边境反击战”,狠狠教训了越南。事后军委要求各参战部队认真总结参战的经验和情况。第二年我国向太平洋发射导弹,进行洲际导弹试验。“桥南公社”参加了这次试验,负责弹道和落点测试。由于这次试验很成功,时任国防科委主任的张爱萍将军非常高兴。他说,对越反击战打得很成功,我们的导弹试验也很成功。各参试基地要向参战的野战军那样,好好总结执行这次任务的情况。《桥南公社》政治部以组织处为主,以党委名义对整个“桥南公社”参试情况认真进行了总结;751等不少单位和个人立功受奖。这一次立功受奖的单位数和人员数是自“桥南公社”组建以来最多的。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参加试验任务,并再次荣立三等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