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能源署“智能电网技术路线图”简述(图)

 文山书院 2013-04-12

国际能源署“智能电网技术路线图”简述(图)

来源: 北极星电力网  时间:2012-06-27 

  对于某一特定技术,技术路线图通常会提供宝贵的数据,分析目前的发展现状,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一条优秀的路线图可以为发展战略指明方向,促进技术不断进步。

智能电网的演变

智能电网技术

在智能电网领域,路线图正逐渐揭开面纱,变得日益清晰。

  国际能源署“智能电网技术路线图”简述

  一、智能电网概述风电材料设备

  IEA指出,全世界的电力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基础设施老化、需求不断增长和越来越多种类的可再生能源并网需求,电动汽车的兴起、提高供电安全性的需要、减少碳排放压力等。智能电网技术不但能够应对这些挑战,而且能够支持更加清洁、更加高效、价格更为合理和可持续性更高的能源供应。

  根据IEA定义,智能电网是使用数字和其他先进技术监控与管理来自所有发电源的电力输送,以满足最终用户各种电力需求的一种电力网络。智能电网协调所有发电厂、电网运营商、最终用户和电力市场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能力,尽可能高效地运行系统的所有部分,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和环境影响,同时保证最大的系统可靠性、适应性和稳定性。本路线图中所指的智能电网包括电力网络(输电与配电系统)以及与发电、储存和最终用户接口。虽然许多地区已开始其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但所有地区都将需要大量额外投资和计划才能实现更加智能的电网。智能电网是一套不断完善的技术,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以各种不同的设置和比率来配置,这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吸引力、与现有技术的兼容性、法规发展和投资框架等。下图显示了智能电网的演变特点。

  从技术上来看,智能电网包含许多技术领域,从发电到输电、配电,再到各类电力消费者。有些技术是主动配置的,其开发和应用均已成熟;而有些技术则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论证。完全优化的电力系统将配置下页图中的所有技术领域。但是,提高电网智能性并不涉及全部技术领域。

  二、智能电网技术发展

  1.技术研发和示范:①智能电网技术繁杂,一些技术已经发展比较成熟,但一些技术仍有待发展。这就需要在继续对这些不成熟技术进行研发的同时,适当建立商业示范项目,获取一手数据(2011~2025年)。②进行需求侧管理是智能电网主要特点,主要是对工业、服务业和居民用电需求进行管理,有助于削峰填谷。在电网运营方面,对于需求侧管理的技术发展很成熟,还需大量投入;在发电侧,也需要提高需求侧管理技术,提高其接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2020年完成)。③从现有示范项目来看,用户端基础技术研发加速了智能电网用户调解电力需求的能力,也提高了用户电力需求的稳定性。目前相关技术正在研发过程中,有些已经开始进入示范阶段(2011~2020年)。

  2.标准制定:①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智能电网设备、数据传输和交互性等问题进行定义,并制定相应标准,这首先应建立一个标准制定计划(2011~2013年)。②增强智能电网标准国际合作,推动国际标准的制定(2011~2050年)。

  三、政策法规的制定

  IEA指出,建立有助于智能电网发展的投资环境,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各方费用、利益和风险,这就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具体路线图如下:

  1.发电、输电和配电:①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使得发电布局形成这样一种形式,即大规模发电站与小的分布式发电方式并存(2011~2030年),制定有助于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相关政策机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2011~2030年)。②制定地区输电系统评估制度,找出与智能电网差距,指出存在问题,规划近期和中期投资(2011~2020年)。③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使得智能电网发展能够推动分布式发电领域投资,并获取收益(2011~2020年),发展用户信息实施监控系统,推动分布式发电系统计划、设计和运作(2011~2050年)。

  2.智能电网、智能用户政策:①将智能电网示范项目运行中好的实践经验予以制度化,提高对用户行为等问题的分析能力(2011~2020年)。②加强服务业和居民用电领域支持力度,增加智能电网示范项目(2011~2050年)。③制定电力使用设备和价格监测工具的发展政策,推动用户对于电力市场变化和制度的制定做出适时的反映。(2011~2030年)。④对于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制定相关政策和保护机制(2011~2020年)。⑤发展社会安全网络,为那些不能从智能电网布局中获利的用户提供电力保障机制(2011~2015年)。

  3.建立协商一致的智能电网布局方案:①IEA认为,随着智能电网的布局,电力系统会越加以用户为中心,但是用户行为难以预测,这就需要通过对电力系统用户的培训,加强其对智能电网的理解,并增强其与智能电网互动的能力(2011~2020年)。②研究智能电网技术解决方案,优化电力系统结构(2011~2020年)。

  智能电网路线图基于多个层面展开,既有地方级的,如加利福尼亚州,也有国家级的,如爱尔兰与韩国,还有超国家级的,如国际能源机构。智能电网路线图还解决了一些具体领域的问题,比如,有针对特定行业的安大略智能家居路线图,还有关于特定研究方法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标准路线图。出台国家级的智能电网路线图,不断受到鼓舞。

  上述这些做法都深得人心。此外,国际能源机构还指出了智能电网发展路线图带来的潜在效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了一系列利益相关者对智能电网性质、功能、成本和效益的认识

  `明确了发展智能电网技术需要采取的重要行动以及有助于实现全球能源与气候目标的相关政策

  `因地制宜设计发展路径,制定里程碑目标

  整体来看,所有的路线图似乎都指出,智能电网未来将呈现出以下关键特征:

  `拥有便于部署可再生能源等各种发电来源和储能设备的技术

  `拥有促进用户参与智能电网的技术,例如自动化网络和能源仪表盘

  `电气化的交通

  `电气化的空间调节和水处理(加热和冷却)。

  如果想了解改造后的电力系统是什么样子,你只需参考任一条路线图,同时,你还能从中获悉实现未来目标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