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文转载自土木老表)河南“桥坚强”

 专治牙痛 2013-04-14
 
 
 
 
 
 
 
 
 
 
 

近日,一组桥梁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开,图片中,河南信阳罗山县一座混凝土大桥的桩基却用木头支撑着。此微博发布后,引发网友围观,被不少人指责为偷工减料。昨天凌晨,记者联系到此图的拍摄者王耀平,他解释说,此桥的两侧早已设立石墩,防止车辆通过。昨天,罗山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木桩系特殊工艺,该桥确已废弃33年。

■爆料:混凝土路桥靠木头支撑

6日晚,一组桥梁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开,图中的桥体为混凝土结构,但其中两个桥墩由许多木桩支撑,且木桩已经全部裸露在外。

据发布图片的网友“@自由人重生”说,“河南罗山县有一座公路桥,现在河流干涸了,奇迹出现了:钢筋混凝土制的公路桥,竟靠木头支撑。”此图一经发出,便引发了许多网友围观,被称赞为“奇迹”、“桥坚强”。

随后,许多网友跟帖表示,“这明显是豆腐渣工程啊,怎么能用木头支撑这么重的桥体呢。”更有网友打趣称,“木头说:俺们慢慢老了,快托不起了,一定要告诉车娃娃们不要玩超载,谨防侧滑哦!”

发帖当晚,“@自由人重生”的微博已被转发上千条。

■县志记载:“桥坚强”由国民政府建设,至今已78

1987年出版的《罗山县志》详细记录了该桥的信息……

河大桥,位于罗山与信阳交界处的河棚西段,横跨河东西两岸,距罗山县城21公里,为信叶公路主要大型桥梁之一。民国12(1923),罗山公款局长方绍尧在现桥上游244米处架设简易木桥,可通行小型汽车,民国14(1925)被洪水冲毁。民国21(1932),国民党政府在原址建起一座47孔,长64.8丈、宽1.05丈的低水位木桥,可通一般汽车。不久,又毁于水。民国23(1934),国民党政府在木桥旧址建造一座永久性大桥(就是现在这座桥)。共29孔,每孔跨径12米,系钢筋混凝土T形梁,全长360米,宽5米,两侧有栏杆。为当时京陕干线河南省境内最大桥梁之一。民国27(1938),日本军进犯豫南,国民党军队撤退时将桥东头两孔炸毁。抗战胜利后,修复通车。但桥面窄,车辆通行不畅。1978年,国家在老桥下游244米处增建一座新桥(现在312国道上在使用的公路桥)

■多方提议:这是“大桥活化石”,应尽快修缮保护

著有《罗山条约》的作家王耀平,昨日下午,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罗山河大桥的有关历史。

河大桥桥墩下的木桩,我用手抠,很难抠动,木质十分坚硬,听桥头的老人讲,用的是东北运过来的红松木。”王耀平说,“1938年武汉会战之时,胡宗南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炸毁了两孔河大桥,因为大桥太结实,光炸桥就曾死伤几百人。”王耀平说,从各种资料来看,河大桥由日本人所建应为误传,因为193810月罗山战役结束,至12月武汉会战结束,日军根本没有时间修建河大桥。

王耀平说,这座桥虽然不一定能称得上文物,但应该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桥梁建设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标本价值,应该被很好保存下来。

对此建议,不少网友也在网上进行呼应。有网友说:

“这座桥能屹立将近80年,废弃30年而不倒,而且至今傲然挺立,完全够资格成为桥坚强。中国活着的老桥不多了,这座桥虽然不够百年历史,但毕竟是上世纪30年代民国的建筑。不如留着,维护好,做个活教材。”

对“你认为政府应该怎样处理信阳‘桥坚强’”问题,大河网发起的一个网络调查也显示,持“保护起来”的网友高达88.89%

■官方说法:河大桥存隐患,罗山县主张联手拆除

王耀平也坦承,虽然目前河大桥没有明显的主体变形、裂缝等问题,但两岸村民过往,因为护栏缺失,仍有一定安全隐患,包括桥墩木桩裸露后的安全性,这一点需要当地村民和政府部门注意。

河大桥,该如何处置?

昨日下午,罗山县交通部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我们早就在考虑消除隐患,把这座桥拆除。只是一桥横跨两个县区,一直没有采取行动。”

“这段河床不到1000米的距离之内,密布了一座在用的公路大桥和一座铁路大桥,另一座铁路大桥也正在紧张施工,很快建成。废桥毫无意义,隐患多多。我们建议市公路局出面,协调组织两个县区,联手拆除。”罗山方面有关负责人说。

■实地探访:“桥坚强”仍在通行

昨日18时,记者摸黑赶到罗山县和平桥区交界处河边。

在罗山县楠杆乡田堰村河桥头处,记者看到,大桥两旁的防护栏早已没了踪影,桥面两旁杂草丛生,桥上仍不时有行人骑车路过。一骑电动车路过的男子说:“虽说已经废弃,但我们村的人日常出行仍在使用,从这座老桥到对面,节省好几里路程。”

记者走下河滩,看到大桥下每隔10米便有一座水泥桥墩,桥墩上挂满水草。每座桥墩均有10余个大小、粗细不一的木桩分布在周围。据粗略估计,木桩距离桥墩有13米的距离,其中最粗的木桩直径约30厘米,最细的不过10多厘米。

记者沿着河滩一直往前,在快走到桥的尽头时,看到一座水泥桥墩下,有20根左右的木桩在下面支撑。由于年久失修,个别木桩已经歪斜。

在距离大桥不到500米处,一座崭新的大桥正在修建。“我们正在修建新的铁路大桥。”一名工人告诉记者。

在大桥东头,闵老先生一家正在吃晚饭。老人称,他已经在此住了13年。“我们现在建房子的位置,原来是个小山包,1938年日军侵略豫南时,这里是武汉会战的外围战场。国民党军队撤退后将大桥东头炸毁,直到抗战胜利后,才修复通车。”

在老人的后院内,闵老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一座石碑,石碑已经残缺不全,碑文上的字也已经无法识别。“这是多年前留下来的,刻着桥的名字和修建时间。我们当初不忍破坏,建房子时把它圈进院子,保留了下来。”

闵老先生告诉记者,石碑上刻有“民国廿三年(1934)重修”几个大字。

■专家:木桩打基础当时很常见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吕工程师介绍说,在罗山河建成的上个世纪30年代,这种用木桩打基础的方式很常见,且为当时较先进的技术。

“这种方法叫做‘打入桩基础’”,吕工介绍说,“它的主要工艺就是将预制的桩打入土中,主要靠土的摩阻力,其次靠桩尖承压力,使桩获得承载力,再在桩顶用承台连起来,所形成的基础结构。”而“打入桩基础”在早期使用的就是木桩。

针对网友担心木桩存在的安全问题,吕工解释说,“这个桥要是放在现在,荷载能力肯定不达标了,不过在1980年以前,机动车比较少,大多是自行车和行人通过,完全没有问题。”

“这种工艺在建桥的时候算得上国内比较先进的做法了。”吕工说,这种施工方式主要是考虑到大桥的承载力不够,加大密度,减缓大桥沉降速度,“不存在偷工减料。”随着技术不断成熟,20世纪60年代以来,木桩被替换成钢桩及混凝土桩。沉桩的方法,也由人力进行锤击,发展称后来的振动打桩机以及射水、吸泥等下沉法。

此外,一直从事桥梁研究的吕工程师认为,1934年所建的木桩桥体并无太多文物价值,“类似安徽商洛的南秦河大桥等,这样的桥体现在国内还有不少。”

博主分析:桥宽5m,桥跨1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估算上部梁体结构、桥墩和承台传给基础的荷载大约为:12(桥跨径)×5(桥宽)×2.5(混凝土密度)×0.4(桥梁平均厚度)×2(考虑活载、桥墩及承台的放大系数)=120吨。每个桥墩下总共约20根松木桩,每根桩要求承载6吨。红松木抗压强度10MPa,单根直径15cm红松木桩身承载力17.7吨。考虑到松木桩年久腐化和风化,并考虑长细比折减,承载力会低于17.7吨。从图片来看,松木表面脱落并不明显,总的说来,桩身承载力应该能满足要求。桩基承载力还与桩周边土体摩擦力有关,由于冲刷严重,目前桩基承载力小于桥梁竣工时的承载力,要判断基础承载力是否足够还需进一步调查分析。

再科普一下松木桩:(来自百度百科)

松木桩,用松木制作的木桩,主要用于处理软地基、河堤等。

松木含有丰富的松脂,而松脂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有“水浸万年松”之说,所以松木桩适宜在地下水位以下工作。但对于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或地下水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地区,则不宜使用松木桩。著名水利工程——灵渠的基础处理即采用了松木桩。

松木桩用于地基处理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具体如下:1)

高强度且密度小,具有轻质高强的优点;2)弹性韧性好,能承受冲击和振动作用;3)在适当的保养条件下,有较好的耐久性;4)联结构造简单,易于加工,可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5)松木桩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湿胀干缩性,干燥松木吸湿时,随着吸附水的增加,松木将发生体积膨胀;6)由于松木的组织结构特点,使得它具有较好的抗拉、抗压、抗弯和抗剪四种强度;7)松木桩如有缺陷易于从外表观察,不致将有疵病的木材用于重要结构。

采用松木桩加固的软土地基属于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是由天然地基土和桩体两部分组成。松木桩复合地基同其它复合地基相比,除桩的材质不同外,其余均有相似之处,其加固机理:一是桩体的支撑作用:松木桩复合地基以松木桩取代了与桩体体积相同的低模量、低强度土体,在承受外荷时,地基中应力按桩土应力比重新分配。应力向桩体逐渐集中,桩周土体所承受的应力相应减少,大部分荷载由松木桩承受。由于桩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均优于土体,故而形成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模量也优于原土体,从而达到减小变形,提高承载力的效果。二是挤密作用:松木桩施工时,采用锤击打入,桩孔位置原有土体被强制侧向挤压,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高,起到挤密作用。松木桩复合地基在施工中对桩间土体的挤密作用,使桩间土密实,从而使桩间土的承载力得到提高,压缩性降低。

使用松木桩需注意的部分问题:

1、松木桩是使用“原木”的,不要锯成别的形状,尤其不能对半锯开变成半圆状,半圆桩是很快就后强烈弯曲,以至失去效用。

2、不要把“松木桩”推广为“杉木桩”或其他桩。大部分常见木材是忌水的,在水中很快就发黑、变形和腐败,杉木尤其如此,切不可用。当然,也另外一些木料也能“水泡万年”,例如红木。

3、松木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和普通复合地基相似,只不过桩心距往往很小。

4、要考虑到松木桩所能承受的沉桩冲击力,沉桩冲击能都在300kg.m以内;再大了,即使是16cm尾径的原木也受不了。

5、淤泥地区地基土的水平抗力很小,松木桩群上端很容易出现整体水平位移,使地面设施出损坏;故即使不考虑地震水平荷载需要,大多也在松木桩间铺设一块石层,尽量提高桩群的水平刚度。块石层只能人工铺设,要尽量把松木桩一根一根挤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