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可与陈介祺相称的清末潍县著名金石收藏家

 朝阳山房 2013-04-14
[转载]可与陈介祺相称的清末潍县著名金石收藏家----高鸿裁

                 高鸿裁集汉、魏、晋砖瓦拓片

[转载]可与陈介祺相称的清末潍县著名金石收藏家----高鸿裁

       高鸿裁篆书对联

 

 

    潍县在有清一代,不少学者闻人从事古文物搜求、珍藏、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当推陈介祺和高鸿裁。

    高鸿裁(1852~1918),清末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西关人,字翰生,室名上陶室、退耕堂,著名金石收藏家。其父高庆龄酷爱金石、古印,集有《齐鲁古印捃》四卷。受家庭熏陶,他自幼胸襟旷迈,不屑世俗利禄之学,好古文,嗜金石,既长益笃,多方披求,所藏秦砖、汉瓦、六朝墓志尤多。与当时学者王懿荣、缪荃孙、罗振玉、孙葆田、徐坊、柯劭忞等为文字交,书函往来,互相切磋研讨,共同提高。当时孙葆田、徐坊、柯劭忞皆侨居潍县,高鸿裁与潍县学者宋书升经常相携往访,相得尤欢。曾得于濂芳(于祉孙)所藏汉魏古印,集《齐鲁古印捃补》一卷,还与潍县王石经、田鎔睿、刘嘉颖集《古印偶存》。1883年他与郭恩煌、王宗彝、刘嘉禾、刘嘉颖倡立《重修文昌阁记》碑。1896年他与郭熏之、陈阜、丁毓庚、刘嘉颖等二十人倡立玉清宫四面碑,请曹鸿勋写了《重修玉清宫碑铭》。

    他精研汉学,且好藏书,凡宋元版本及秘抄禁书均刻意搜求,后得益都李文藻之藏书,与家藏之书相合达3万卷,分经、史、子、集、丛书、类书6类,著有《齐鲁遗书十八种》18册和《辨蟫居藏书目》1卷。他曾为蒲松龄散佚仅存97首的《聊斋诗集》作跋,又曾受孙葆田延聘参与襄校《山东通志》,再至京任史馆编修。可惜的是,他用将近二十多年心血收集的几乎全部山东省各府州县方志,于1933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购去,内中有许多极不易见的版本。

    高翰生立志在金石收藏上超越陈介祺,他想了两个新鲜法门:一是收集历代墓志铭拓片,他根据拓片作了一部书,叫作《历代志铭徵存目》,分石部、专部、杂类,上下两卷,在当时已是应有尽有,没有比他再完备的了;第二个法门,便是收集古砖瓦,据说前后所得共有一千多份,捡了不重样的五百多份拓成一部《上陶室砖瓦文捃》。其中,1887年他从河南得一祠壁古砖,上刻12个篆字:“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书法圆润,极似李斯,他初断为秦砖。王懿荣跋此砖曰“翰生所得,订为秦制,翁阁学所谓以文字定时代也。正拟藉此语为今日天家祝釐耳。”他特制木匣收藏,里面刻王懿荣跋语。后这一类型的古砖,在河南又陆续出土,经专家考订,实为汉砖。他晚年生活困顿,所藏之物陆续售出。他去世后,上陶室砖瓦于1931年为日本人购去,运至青岛时,幸被车站扣留,然罕世之12字汉砖被日本人秘藏盗运出国。所余砖瓦后被王献堂等收入山东省立图书馆金石保存所,才得以保存下来。

    高鸿裁所藏之古砖瓦为海内有数之精华,其属于秦汉之物品,均为金石精品,堪称国宝。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王献堂对高鸿裁与上陶室砖瓦评价极高:“中国古代的金石家,最初不甚注意砖瓦。要讲物品真确,文字精雅,花样美富,恐怕任何哪一家,都比不了高翰生”。“平心而论,实在高家的收藏,不能说是绝后,也可以当得起空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