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炀帝的真墓与假墓

 啸海楼 2013-04-15

隋炀帝的真墓与假墓

張明揚

(扬州市邗江区发现疑似隋炀帝陵墓。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摄)

阮元考证出的“假墓”

对于隋炀帝杨广而言,今年真是一个大年。先是年初两部跨年大戏《隋唐英雄》和《隋唐演义》,前者据说还让赵文瑄给杨广做了点平反工作,总之隋炀帝今年在电视上的风头堪比前两年的“四阿哥”。

巧合的是,隋炀帝在娱乐界的热度刚刚消退,竟然以“重大发现”的面目出现到了考古界中。扬州近日在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隋末唐初砖室墓”,其中一墓出土了铜制的衔环铺首,以及金镶玉腰带,铭文则清楚写着“隋故炀帝墓志”,看到了吧,竟然还有墓志!根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和皇后萧氏是合葬的,所以考古专家据此也推测另外一墓的墓主当为萧后(在《隋唐英雄》中刘晓庆演的那个)。

有心人应该注意到,这次在媒体报道中的表述是发现“隋炀帝真陵墓”,看上去有点“冗余”,实则说的还挺到位。当下真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好季节,如果你正好在扬州,还真挺有可能去一个唤作“隋炀帝墓”的景点,按照“真陵墓”的新闻表述,这个著名景点自然就是剑锋所指的“假墓”了。

我想,这可能是继前几年发现曹操墓之后,最为轰动的陵墓考古发现吧,当然,与充满争议的曹操墓相比,隋炀帝墓这次算是基本坐实了,毕竟,这是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文物局在联合召开的考古工作专题汇报会上高调宣布的,比发现曹操墓时伊始的“相关文物部门”要靠谱得多。

更重要的是,之前很多考古“笑话”多充满了那种“几地抢西门庆故里”的桥段,背后动因往往有争夺旅游资源的利益作祟。而这次发现的“真墓”和“假墓”同在扬州市,甚至还同在邗江区,在已坐拥“假墓”的前提下,扬州市不太存在借发现“真墓”争夺旅游资源的利益诉求;再说,现在的“假墓”是扬州市在1999年开始刚刚投资数亿重修的,至今还未最后完成,此时再去“造假”一个“真墓”岂不是脑子坏了,恐怕此时扬州的旅游部门还在哭笑不得呢,真墓来了,假墓怎么办;最后,此次的发现是扬州某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偶然发现的,这个发现只会让地产开发停工,在商业上无任何好处。

作为一个扬州人,我“不幸”的也去过这个“假墓”,距扬州市区也就十多公里。假墓位于“雷塘”(今扬州槐泗镇雷塘村),此次发现的“真墓”在扬州西湖镇,与假墓所在的槐泗镇不仅同在扬州北郊,且比邻而居,距离应在几公里之内。而按照历史记载,“隋炀帝墓”就应在“雷塘”,也就是杜牧“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诗中的“雷塘”,从地名上看,显然“假墓”更为接近,但此事不可太当真。当下地理区划上的“雷塘”不仅可能是发现了“假墓”之后而根据历史记载逐步“附会”的,更重要的是,“真墓”与“假墓”在地理上甚为接近,两者分属不同的镇更可能是后世地理区划所致,换句话说,如果当年开始发现的墓就是现在这个“真墓”,那么,现在的真墓地名可能早就叫“雷塘”或划入“雷塘”了。

说起这个“假墓”,去了也别喊冤,不大可能是刻意造假,再怎样,也是“考古”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还是清朝“一代文宗”阮元考古的结果(钱穆称其“实清代经学名臣最后一重镇”)。你现在去“假墓”,还会发现阮元自己的墓也在附近一公里的地方,我当时看到心里还小小鄙夷了这个“一代文宗”一下,满嘴的春秋大义,最后也不还是要“趋炎附势”的去沾皇帝的光,过分到连昏君都不放过。这下倒好,大腿干脆就抱错地方了。后来才知道,我大大冤枉阮元了。

如前面所说,“隋炀帝墓”据历史记载应在“雷塘”,可惜到了清朝已荒芜到不可考(古人对于昏君真是太不重视了),而阮元正好是非常热爱“雷塘”这个地方的,爱到连自号都是“雷塘庵主”,而原因还真不是我之前恶毒推测的“抱大腿”,阮家的祖墓正好也位于雷塘周边,明朝天启年间就在那了,因此,阮元作为“乡贤”,想必是非常有使命感的想在家乡考证出“隋炀帝墓”的遗迹。

据阮元的《修炀帝陵记》,阮元当时遍访扬州城中人问询,竟无人知。某次他在为父亲守陵时偶遇村中一年长老农,老农告诉他陵今还在,村民皆称为“皇墓墩”,只是不知为哪朝皇帝,据老农的说法,“土下有隧道、铁门,西北向,童时掘土及见之”。阮元按老农指点索骥,最后真的发现了“隋炀帝陵”,于是又是积土八千石,又是植松柏五十株,“而陵乃岿严”。之后阮元又立碑建石,并请当时的大书法家扬州知府伊秉绶隶书“隋炀帝陵”四字,墓碑的右侧为“大清嘉庆十二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元建石”、左侧“扬州府知府伊秉绶题(书)”。

也许有人会问,阮元当时为啥不把墓一挖,看看冢中枯骨,不便知真假了么?这就又不可考了。不过按照扬州当地的传说,雷塘是不应有隋炀帝尸骨的,他在雷塘下葬时,据说上天不容他身前残暴,数次用雷把墓打成了一个“塘”,也就是天打雷劈吧,尸骨早已灰飞烟灭,而“雷塘”也因此而得名。

但无论怎样,以考证训诂著称的阮元还是在隋炀帝陵上犯了他一生最大考证失误,虽然定位不过差了几公里而已。用历史的后见之明来看,也只能怪当时没有掘地三尺的房地产商了。

唐朝诗人罗隐有诗云“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听起来非常悲催,想我炀帝东征高丽,南平叔宝,最后竟然只落得“数亩田”的下场。但据这次的考古发现,“炀帝墓的占地面积只有二三十平方米”,“数亩田”的形容看来还是高出太多了。犹记得炀帝困在扬州宫中时常有“好头颅,谁当斫之”之说,二三十平米足够安放这颗好头颅了,炀帝也自当安心。毕竟,他的墓离他开创的千古帝业大运河仅是数里之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炀帝崩于618年4月11日,祭日这几日正逢扬州烟花三月最绚烂之日。在绚烂中死亡,在绚烂中现出陵寝真身,对于热衷“水殿龙舟事”的炀帝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