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水的精髓--形派(峦体)真诀谈起 作者:益福堂看风水 第一篇:阴宅【第一节 龙法】 第十一部分:龙体性辨
一、龙体性辨详解: “龙体性辨”包括“祖宗、少祖山、父母、龙出身、龙开帐、入首、剥换、过峡、龙脚、龙枝、龙宾主、龙背面等等” 1、太祖山 寻太祖犹恐未传真谛,更当察“三五节之主星蜂”,为少祖,审其来历,察其美恶,则更为亲切。少祖不宜太远,远则力量小。★★★★★ 平洋地龙,当于穴后有断,束气结咽过峡。无少祖山也结大地,其断处当分水明白,束气入穴。★★★★★ ◆ 风水书籍图式---“太祖、少祖”图: 3、父母、胎息、孕育 玄武或顶后一节之星为“父母”,落脉为“胎”,束气处为“息”,再起星面或顶为“孕”,融结穴处为“育”。万里之山,各其祖宗,见父母胎息孕育而后成形。★★★★★ “胎息孕育”四个字,和“龙”的来历基本等同。 “龙”,是用来描述蜿蜒起伏的山脉的外在形态的一个代名词。 “胎息孕育”,如果我们把龙比喻成是一棵树的树干,那么“胎息孕育”就是这颗树开花结果的一个过程。 ◆ 风水书籍图式---“胎、息、孕、育”图式:
4、龙之“阴阳” 阴龙:高岭陡峭,刚健有力、踊跃奔腾,其伏顿蓍跌有势,如马之奔驰。 阳龙:低缓平铺,柔软细小,宛转曲折、摆动回环有情,如水之波涌。 5、龙入首 千里来龙,只看到头融结,龙之美恶,只于入首三四节至少祖山,审其龙势,如“走马、串珠芦鞭,三台,王字、个字、之字,抛梭、展翅、飞蛾”等为贵格;如懒散囚弱、死硬粗恶,直长无脚或抛披散乱,尖利而成鬼劫为贱。远龙虽吉、入首凶,不可扦穴;远龙虽凶入首吉犹可择。★★★★★ 这两处很关键,总体按上面的文字来说是---“龙吉、入首凶,不可葬;龙凶、入首吉,可以权益葬之;如果是来龙吉,入首吉,则最佳。如果龙凶入首凶则最凶”。★★★★★ 6、龙出身 即祖山发射脉处,宜特异不凡,于中发脉,辞楼下殿,峰峦秀丽,前去穿落,必结大地。若技叶长,散漫去、无星曜而低去,此为贱龙出身。 7、龙开帐 开帐穿心,必旁起两肩,末如弓稍微高,梢横铺阔,两角分明,形如帐幕,有带垂下,金水脑为上,水脑次之;中出为上,两角出者次之;并带巨石,左为天关,右为地轴,或带龟蛇、串珠、印剑、日月为妙。★★★★★ 8、龙剥换 “剥换”者“变化”也,自老变嫩,自粗变细,自凶变吉,自大变小,自旧变新,自远至近,由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为妙。★★★★★ ★ 石龙剥变成土山后结穴--正面看穴,
![]() ★石龙剥变成土山后结穴--侧面看穴
![]() ★石龙剥变成土山后结穴--走近后拍正门
![]() ★石龙剥变成土山后结穴--堂前环抱之水
![]() 9、龙过峡
“峡”者,山脉跌断、收束细嫩之处,乃龙之脱皮换骨,真精收敛之处。真龙峡必美,美峡必有迎送扛夹侍卫,不被风吹水劫。 (1)“龙过峡”的具体情形: 龙的过峡,是“形派风水”中认识龙法的关键细节。如果我们不懂分析龙的过峡,那么就定然无法选取到发福久远的好穴。 一般情况下,龙的过峡越妙,则证明此龙越好,特别是最近的几节过峡。过峡太长,则气散;过峡没有保护,则龙气受伤;过峡太硬无高低大小变化,则气未聚集。★★★★★ (2)峡体论: 有双峡,边峡、阴峡、阳峡、高峡、低峡、长峡、短峡、阔峡、狭峡、曲峡、直峡、蜂腰峡、鹤膝峡、银锭峡、隐伏峡、真断峡、石梁峡、懒散峡、藕丝峡、蛛丝峡、马迹峡、养阴峡、联珠峡、崩洪峡。 有:摸石(失迹迷踪)、马迹(高山之下)、螺蚌(溪河之畔)、节目(牵连瓜瓞)、交角(左右手)、之字(水流曲屈)、也字(前案包裹)、川字(长者为上)、十字(两边可扦)、断续(穴在田亩)十式。
出峡以“中出”为上,左右出次之,“回头顾祖”出尤妙。★★★★★ 过峡有穿田过,渡水过,平地过,池湖过,明过,偷过。★★★★★ 峡宜高过不孤露,低过而不伤残,长过而有包裹,短过而不粗蠢,阔过而不懒散,直过而不死硬,穿田而无水劫,渡水而有石梁,来迎而去仰。 (3)峡穴论: 大龙顿来过峡聚气,峡前后之间为气旺处,未过峡多结远穴,既过峡多近穴; 有骑峡而桔穴者,如顺骑、横骑;
有傍峡而结穴者,如顺侧骑、倒侧骑,均要穴情证佐,龙虎应案,明堂关口,俱要合法方可扦。
(4)峡之迎送: 峡前有两臂顺龙护从山为“送”,峡后有两臂逆龙回顾山为“迎”。过峡正身,挺然独出。两边有迎有送,有双送双迎,单送单迎,有送无迎,有迎无送,边送边迎,交互迎送,护送周密,则前去结穴必重。如两边无护,风吹,水穿,路断,则脉气弱,有结必轻。
(5)峡之扛夹: 峡从中过,两旁客山来护,或本山特迎相应者为“扛”;
外山隔水远来护夹应者为“夹”。
扛夹之山最喜成形,如“天马、贵人、日、月、箱印、仓库、钟鼓、天孤、天角等墩阜、奇石、高峰,或带天池、灵泉、养阴”。
★★★★★
(6)“龙体性辨”之“过峡”案例: ①“龙体性辨”之“过峡”--“穿田渡水” ◆ 江苏常州附近的一个结穴点--红点处: 放大一点,红圈内
![]() 原图:
![]() 继续放大,看红色短线气脉:
![]() 原图
![]() 红色为龙的走势,蓝色线条为龙之“过峡”--“穿田渡水”,也可以称之为上文中的“偷过” ![]() 原图
![]() “穴情”标识图:
![]() 略为放大的穴形图:
![]() 原图
![]() ②“龙体性辨”之“过峡”--“串珠” ◆ 此图为贵州遵义的“串珠”,看红色山脉: ![]() 原图
![]() 看贵州遵义附近的“串珠”,这个很明显。
![]() ③“龙体性辨”之“过峡”--“回龙顾祖”式过峡 --贵州江口县的后龙,两水相交处为江口县城 ![]() ④“龙体性辨”之“过峡”--侧看龙的过峡: ![]() ⑤ “龙体性辨”之“过峡”--传、变....
⑥“龙体性辨”之“过峡”--传、变....
⑦“龙之过峡”放大一些的特写---“传、变”中的“束脉”(过峡)一节.....
⑧手绘平地龙中的“银锭式”过峡,希望能给予大家一点启发。
![]()
龙之分气也,观龙脚可见龙之贵贱美恶。 后龙节支脚长落处,起星辰贵成形象,而护龙身前去为吉。穴不贵其见而贵其不见。 如尖利带杀,削弱,峻岩,痈肿,拖泄太重,大小无伦,直硬如枪,细绕如索,重臂断头,烟包,投笔等凶形则其龙不宜下穴。 主要缘故是一般这种龙脚都起“星辰”,是存在一定煞气的,就比如你可以有士兵拥护你,但是你却没必要天天和他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那样对你来说始终是个隐患。 11、龙枝: 所谓“龙枝”,就是真龙身上的一节枝节形态。后龙节的支脚短浅而均匀者有。 ◆梧桐枝:龙枝均匀,对送对迎,势平对节,分枝穿心。 ◆芍药枝;龙枝长短不对,左右相生相似,交互停均光圆。 ◆杞梓枝;节无交互,左有右无,右有左无,“之玄人字”状。 ◆蒹葭枝:左有右无,前后停均节相对。 ◆杨柳枝:偏生边有边无,应有缠送。 杨柳枝,是说一边是有许多小分支从龙身上分出的,而另外一边的龙身本身是没有分支的,但是没有分支的那边远山上有缠绕、护送你的山脉。(我尽量配图说明) ◆卷帘殿试:枝出偏斜,少祖出枝包裹。 卷帘殿试,和“杨柳枝”的大势有点类似,但是却有不同之细节。 ◆玉丝枝:龙身活动,无枝脚,如“生龙出洞、仙带飘空、玉梭抛送、九天飞帛”等格,须本身龙虎缠从,穴暖周密。 玉丝枝,是说如飘起的丝带,龙身本身是没有分支的,但是会有两支分支缠绕你结穴的地方。总体看上去就如仙带飘在空中,如龙、蛇出洞,灵活多变才属于此类。 ◆全偏枝:一边有枝,另一边纯无枝。 ◆蜈蚣节:龙枝短缩,对生穿心,两旁应护高。 蜈蚣节,是两边的包裹之山比龙身(快结穴的那一节)略高,龙身的每一节是短促的,气脉都是从中间一路穿过的,所以叫做“穿心”。 ◆边美边恶枝:龙枝一畔美,一畔恶,不宜下穴。 ◆蟹脚枝:龙粗枝细。 蟹脚枝,大家想象一下螃蟹,如果螃蟹为龙体,螃蟹的脚为龙身分脉结穴的地方。那么就可以想象得到螃蟹脚和螃蟹身体的大小对比情况了。所以“蟹脚枝”大体是说粗顽、略大的山脉分出的细小龙身。 ◆芦鞭竹节枝:脉粗,节微露,无枝。 “芦鞭竹节枝”,这是很容易被初学者或者形派不精通者误会的一种好龙。这种龙看上去粗大、而且没有分支,所以很多朋友都会看成是“蠢龙、死龙”。但是观看其细节,就犹如竹子的节,一般一个个节很漂亮非常好看,不细看是分辨不出的。我见过很好的祖坟后龙就属于这种龙。 ◆串珠枝:脉细,节圆突露,无枝。 12、龙护送 “护送者,龙之夹从侍卫,拱照,环绕,前呼后拥,缠护迎送也。如孤行独往无护卫,只结神庙佛道宫。★★★★★ 护卫宜到穴前重重绕缠,或关锁水口,或隔水相顾,或万卒影从,均要多重迭抱。 龙大护送也远大,龙小护送也近小。若于护龙处裁穴,也当取缠护好,有朝应则可。” 13、 龙背面 “龙之背面,有情无情之分也。 有大障之背面、一节之背面、星体之背面。 龙背:陡崇,朝水绥,风吹崖壁寒,局窄水割。 龙面:宽平,水迂入怀,山回水绕,砂宽水缓。 “龙之背面,有情无情之分也。有大障之背面,一节之背面,星体之背面。” “面”,就是说正面(有情)。所以称之为“背面” 有的是一个大山坡的背面,有的在一小节里也有背和面之分。 龙的背面是陡峭、太过高昂的,面前的水是下垂飞走的。这个山坡是被风吹的,如峭壁一般,前面没有空地,最前面的水如割脚一般,这样的情下这个山脉就叫做“龙的背面”。 14、龙宾主 “受穴之山为主,朝迎之山为宾,主宾宜形势相称,情意相孚,主要欺客,宾要迎主。切忌宾山欺主,性情反走,主客同情,争龙争主。若主宾相同,则观水绕缠定主宾。”★★★★★
15、龙鬼劫 16、龙奴从 ②在前面的有的叫做“朝”(前面的山,略远的),有的叫做“案’(前面比较近的山,比如垫脚案),有的叫做“应”(前面对你呼应的山,比如朝拜山、卧狮、匍兔); ③左右的叫做“侍卫”(比如仓库),有的叫做“夹辅”(比如龙脚),环绕如抱着穴位把你的青龙白虎都包裹住的叫做“缠”;一路绵延到了你的穴前来服从你的叫做“迎”。 17、龙余气 “凡结穴之带褥带裀,生官生曜,皆余气也。”★★★★★ “大地多腰落,余气做城郭。”★★★★★ “城郭”,也指穴前山脉的大局。★★★★★ 18、龙势: 祖宗要有耸拔之势,落脉要有降下之势,出身要有屏障之势,过峡要有顿跌之势,行度要有起伏曲折之势,转身要有后撑前趋之势,或踊跃奔腾,如马之驰,或层级平铺,如水之波。 ②平岗势:仙带脉。 委蛇活动,奔走屈摆,之走东西,宛转悠扬,势如惊蛇出洞、仙带飘风、群羊出厩。 坦夷旷阔,相牵相连,平中起突,蛛丝马迹,藕断丝连,铺毡展席,隐隐隆隆,势如浪涌。 解读: ①山龙的龙势,起伏变化的山脉。 祖宗山要高昂、高耸、挺拔,落下转变之时要有下降的气势,下降之后要有屏障般的气势(山脉大片而且高耸),过峡的地方要有突然下跌的气势,龙身行走的时候要有蜿蜒曲折的气势,转身变化之后后面要有支撑前面有继续前行的气势,或者宛如在奔腾般行走,或者犹如奔驰的飞马,或者像水的波浪一般,层叠澎湃。 ②平岗龙的龙势,就像仙带一样,像弯曲行走的蛇身一般。 行走中左右摇摆,像“之”字形状。它的气势就如蛇被惊扰而出山洞、仙带被风吹而蜿蜒、羊被放逐而四散奔涌。 ③平洋龙的龙势,气脉平平而来,平坦而宽阔,到处相连相互牵绊,在平地中起一些小高地,就如蛛丝马迹般,如涌动的流水般,只有在隐约之间方能感受得到。 19、龙落: ①初落:由祖山发脉不远即结穴,局势要完整--“少龙”也是。 初落,在龙还是高耸而巍峨的山脉处,分脉而出,为“少龙”,此处结穴为初结地。 ②中落:自祖山至中间起少祖结穴,枝脚要回转--“中龙”是也。 中落,在龙还在行走并未完全静止的地方分出山脉,为“中龙”,此处结穴为中结地。 ③末落:自祖山发下,迢迢行度,起伏大尽,余气要发泄--“尽龙”是也。 20、龙格: “龙格”,就是龙的格局,犹如一个人的风格形态,一首歌的整体格调之意。 2)“龙格”类别: ◆生龙:一起一伏,一低一昂,多节多枝,星峰卓立,枝脚活动,行度摆动。 ◆死龙:无起无伏,一断一截,无枝无节,峰峦摸糊,脚手仿佛,体本直硬。 ◆强龙:踊跃奔腾,势力强健,枝脚有力,星峰通略。 ◆弱龙:本体软弱懒坦,主脉瘦微而长,枝脚细小无力。 ◆顺龙:枝脚顺布,势向前推,星峰顺出,行度团聚。 ◆逆龙:枝脚反逆望后去,星峰侧立,行度乖戾。 ◆进龙:龙身节节高强,星峰迭次,枝脚均匀,行度有序。 ◆退龙:穴星反向,后龙渐低小,星峰失次,枝脚不伦,行度退后。 ◆福龙:祖宗尊贵,星峰特达,从卫多。 ◆病龙:凿崩颓裂,深坑深沟,取土石,开井坑,路断损伤。 ◆劫龙:龙身分枝臂脉多而长远泄去,东扯西拽。 ◆杀龙:嵯峨岩壁,尖利破碎,突兀孤露,星辰带杀,而未经退卸剥换。 ◆孤龙:无峡无从。 ◆凶龙:主体虽美而护从有大疵,护从虽美而主体破损。 3)“龙格”图示: ◆风水书中的“龙格”图之一:
◆风水书中的“龙格”图之二:
◆风水书中的“龙格”图之三: ◆风水书中的“龙格”图之四:“生龙”:
◆风水书中的“龙枝”图之一:“龙奴从”(传、变过程体现): ①手绘“龙枝”,希望能给大家起到一点点参考作用。
◆风水书中的“龙枝”图之三:“龙奴从”图(传、变过程体现): ◆“杞梓”实物照 ◆“蒹葭”,也叫芦苇,分枝一边倒,飘逸如须,另一边则无枝。
◆ 手绘草图---“卷帘殿试”:枝出偏斜,少祖出枝包裹。
◆ 平岗龙势的“一节”: ◆平岗龙势的“一节”,原图:
◆龙的“支脚”图例:下图为江西某地(蓝色山脉为“支脚”): 配上原图: ◆图为上面图中往西一些,看红点的“融结之地”:红色山脉为“龙势”,黄色线条为水流标识: 原图: ◆卫星图看来龙: ◆兴国三僚曾氏名墓“观音望海”,丁贵万千。 族谱书中的祖坟手绘图: 原图: ◆红十字位置为穴位,正面“逆水朝来、横水为由右往左流”: 往来龙的左边看去: 往来龙的右边看去: 穴的正前方:正面前朝、逆水上堂: ◆龙余气:凡结穴之“带褥带裀,生官生曜”,皆余气也。 侧面看穴前之“裙带、褥、裀”: 网友叫我查看北京潭柘寺的时候发现的,在北京潭柘寺附近(偏东)貌似是一个叫北村附近的村庄,此村庄风水比较好,所以截图下来了。 原图: 北京潭柘寺的后龙(老枝嫩芽,孤龙) 《龙护送》段落中:如孤行无护从,则做庙堂神宇。 原图: ![]() 21、龙出脉 ①中出:力量虽大,巨富显贵,左右护砂均匀如蝉翼、仙带。 ②左出:龙出身从左畔而出,山形左少右多,两畔不匀。 ③右出:龙出身从右畔而出,山形右少左多,两畔不匀。 ④全中出:至贵。★★★★★ ⑤先偏后中:次吉。★★★★★ ⑥先中后偏:不吉。 ⑦交互偏出:吉。★★★★★ ⑧先交互偏出而后中出:大吉。★★★★★ ⑨似偏实中:吉。 ⑩实偏而摇摆屈曲:次吉。 ⑾先中而偏而后中:吉。 ⑿全偏一侧:不结。★★★★★ ◆ “龙脉出脉”手绘图(后面我会补充其它图片):
22、龙受穴 龙势迢迢,虽分牙布爪,万岭千山,皆为我用。千里百里尽钟于兹而特结正受,力量最大。 正龙身上,分出一脉,起星辰,有枝脚过峡传变,皆有护卫,自立门户,自开堂局,以结形穴。力量随龙长短而定。 多是正龙旺盛,或于过峡处开枝开脚,有缠有托,或从龙虎余气官鬼之所带有小穴,或傍城借主,别立门户,穴星随其大小结为形穴,力量轻。 23、龙入首 直:从后背而来,中出正行推 横:从侧面而来,砂转有鬼乐 回:曲翻身而来,顾祖似挂钩 飞:悬空虚而来,昂首结上聚 潜:从地底而来,平洋取凸突 闪:偷侧身而来,转身躲闪穴
◆ 风水书籍中的“龙入首”图式:
◆ 手绘“龙入首”图式(圆点为穴,箭头方向为穴的朝向):
24、龙入穴脉 解:所谓“龙入穴脉”,就是说主星下来,在结穴的后面的一节(小范围)山体形态。 正入:脉正穴正,龙虎均匀,也就是说从穴的正后方入穴。 偏入:左出或右出,也就是说从穴的左后或右后方入穴。 大入:阔散而入,也就是说气脉比较粗大。 小入:微细而入,也就是说气脉比较细小。 长入:拖长宜曲而入,也就是说从主星的顶部到结穴的距离比较长,气脉长要曲折而来,直来则气散。★★★★★ 短入:短促而入,也就是说从主星的顶部到结穴的距离比较短促。 高入:高谷而入,忌风吹,也就是说气脉比较高,要注意左右有没有风煞。 低入:平田而入,忌水劫,也就是说气脉比较低,要注意是否有水截断,开井、开渠也属于。★★★★★ 曲入:弯曲起立而入,也就是说气脉弯曲而入。 直入:硬直而入,忌长,也就是说气脉无变化而入,此类入脉宜短不宜长。★★★★★ 断入:无脉连接而入,也就是说气脉无踪迹,其实底气从平地而过,或者飞过。★★★★★ 续入:节节相连而入,也就是说气脉串珠、马迹一般断断续续似断非断,实际气脉跳跃相连。★★★★★ 25、龙结局 龙结局:(皆以水为准)龙结局都是以“水”来做参考的。 朝水局:水当面洋朝,宜屈曲“之玄”而来;是说水从穴的前面往穴前屈曲而来。★★★★★ 横水局:水城横抱,不拘左右,横去水,宜玉带环绕;★★★★★ 解:是说水从穴的左边流向右边,或者从穴的右边流向左边。 水在穴前向左或向右横向流走,最好是弯环怀抱、曲曲流淌而去; 据水局:诸水融聚为湖池,宜如锅底掌心;是说穴的前面有湖泊、池塘等。★★★★★ 去水局:水自穴前流去,宜砂关水曲;是说水从穴的后面往穴的前面流去。★★★★★ 旱坡局:穴前无水不见水,宜砂紧夹,龙带仓库;★★★★★ 解:是说穴前没有水或者看不到水,如果周围的山峰密集夹护穴位,龙身又带了仓库,也一样有结局。★★★★★ 26、龙聚局 龙聚局:如果龙是一颗树的“主干”,那么龙的聚局就是树枝的大势所向的方向。 大聚:大聚局为都城省会;一般都结成首都或者大城市。 中聚:中聚局为府城州邑;一般都结成省会、地区市等。 小聚:小聚局为乡村阳宅阴地;一般都结成乡镇、村庄或者私人阳宅和私人阴宅。 有余之地,山迎水朝,财物丰饶; 县令之地,格小穴贵,百里为治; 知府之地,格正局真,五马行春; 督抚之地,势壮局雄,威行部封; 侍从之地,势格轩昂,位近龙光; 宰辅之地,局大势高,位局百僚; 三公之地,局格全美,阴阳之理。★★★★★ 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的,山和水有点聚会就够了,衣食住行是没有问题的。 能够有点经济实力的地方,有山环绕你,对面有水而来,财方面还是不错的。 格局虽然小,但是穴显贵气,可以统治百里。 后面依次类推…… 二、“龙体性辨”案例: 案例一: 粤北:考察麦氏开山始祖墓--麦铁杖墓是当时国师所选之地: 看碑记 偏左一点的“朝山” 再往左边一点所拍,近处的山脉为“青龙砂” 偏左的一些“朝案” 穴的正面“朝山”,略微偏了一点点 在明堂正前方向下望,白色小道为我们来时的路。 看左边“青龙” 看右边“白虎”的一节 正看穴场 回去的时候,站在来路上再次仰望“穴星”。
案例二:宋高宗时期礼部尚书许贵坟墓: 主星尊贵,是其一吉;穴后三星盖穴,是其二吉;明堂平整,是其三吉;真砂分明护穴,是其四吉;来龙活动婉转,是其五吉;回龙顾主,是其六吉;水口关拦,是其七吉;下砂护穴收水,是其八吉;后乐拥从,是其九吉;后鬼托穴,是其十吉;罗城环围层层,八方无空缺,是其十一吉。 先看卫星图--龙的大势图,红色为龙的“主干中出”,蓝色为龙的“旁支”,黄色为水流方向。 红线的终点便是结穴之地,为“末结地”。 原图 放大一点来看,红线为“龙之行度”。 原图 继续放大看“到头最后一节龙”的形态 原图 继续放大一点看来龙的最后一节“过峡”和“起顶” 看红线的三处--龙的“三次过峡”! 原图 看后面远方的“乐山”(后面红色山峰),红点为穴星,蓝线标识的箭头方向为大致朝向,此地为“子山午向”。 正面看穴星的原图 从穴顶上看前面朝、案之山的大局,红色十字为穴顶最高点。黄色为来水,箭头为大致朝向。看弯曲红线,环抱的城郭…… 原图如下 在穴的右侧看龙穴,红点处为穴位,红色线条为龙的走势,黄色线条为水流方向。看,两水相交“龙止、气聚”。 侧面看龙势---“回龙顾祖”,原图如下: 实地照片,从穴位处看左侧来水方(左) 穴前看右边 穴前看左边 穴左边靠后一点(左真水砂明显,懂形派点穴的都知道,这个以后定穴在论) 右边往后一点(右真水砂) 正面看墓相 看墓上面的最后一节“入首” 站在墓的前面看正面宽广的“明堂” 文物保护碑记,字还真有点难看…… 宋高宗御赞碑 靠近一点穴位再看“右边” 靠近一点穴位再看“左边”(高点是弯曲而来的来龙) 登高一点看“右边” 在穴后主星中段看“左边”的来水方 穴顶看右边、水口,白虎包裹有情…… 主星上带的“曜星” 穴顶看左边、来水方--“开天门”...... 穴顶上看后面“乐山”,后面枕靠之山 上图,“乐山”指的是图中最高那座山峰,结合一下卫星图来看应该更加能明白。从穴看穴位正后方的“鬼”山(鬼尾) 看来龙方向(父母山) 在主星(穴顶)上看水口(偏右方) ![]() 在穴顶上,看龙身最后一节中弯曲、摇摆而过的“过峡” 继续用图片诠释此“过峡”特征: 继续用图片诠释此“过峡”特征:
站在中明堂(穴的前面一定距离)看左边,看上砂,开天门... 站在中明堂(穴的前面一定距离)看右边,下手砂,关拦砂,闭地户…
案例三:龙出脉 下图为江西某地,继续用卫星图分析,龙出脉:红色线条为“中出之脉”,蓝色线条分别为“左出”和“右出”,黄色线条为水流方向,蓝点和红点为两穴: 无标识线条干扰的原图: 放大“中出”之穴来看,蓝色线条为龙的过峡,红点为穴,此处可以喝(喝字读去声)形为“九脑芙蓉”(后面喝形数百种中的一种) 看无标识线条干扰的原图
三、“龙体性辨”知识问答: ◆ 水缠玄武: 作者:戊戎 回复日期:2010-10-30 01:35:17 我尽量给你补图上来让你明白。 作者:upttup 回复日期:2010-10-28 11:04:53 高速公路是南北走向,那个红点是我奶奶坟的大概位置,20至30米之间吧,埋的很浅。(P34-下) 【作者:益福堂看风水 】回复: 刚刚看了下图,高速路有割脚煞之嫌,一般容易有腿部伤病。一般出现在二房。 大师,二房指的是我的叔叔吗?还是指什么?还有其它的不好,我们家里总是不太顺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