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文化也是和谐红利

 指间飞歌 2013-04-15
民俗文化也是和谐红利
日期:2013-04-12 12:20:00   作者: 来源:解放日报
  
    
文/孙敏 要英
2013年04月12日09:03  来源:解放日报

“如今中国大中城市里,年轻人总离不开苹果电脑、外国大片,却远离汉服、古琴……”日前造访上海的一位西方汉学家,这样描述他对我国青年和时尚的总体印象。感谢汉学家的提醒,笔者也就其感兴趣的三月三、端午、中秋等东方民俗文化,在传承问题进行了切磋。

什么是民俗文化?简言之:是指某一空间区域内陆方民众在积淀与交流中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而在上海这面镜子中,国家综合实力和文明对比程度,决定了东西方民俗文化的交融态势。如在沿海开埠后最初的半个世纪,中国最大的外贸口岸由广州变成了上海,大量海外移民生活在今天的北外滩区域,“华洋杂居”的虹口成为海派文化的主要发源地。这一历史时期的“海纳百川”,既接纳周边的苏浙闽等外省劳动力,也广泛吸收西方文化,但在本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再造上偏重后者。最典型的实例就是,上海方言的词汇量在这个时期突飞猛进,几乎每遇见一个外来的新鲜事物就会诞生一个新名词——洋火、洋钉、洋房、马路、自来水等,更多的音译词汇也迅速流传开来,如沙发、色拉、啤酒、麦克风、马赛克等,而建筑、银行、证券、出版、市政等行业系统用语也由上海普及到全国。显然,民俗文化的再造奠定了上海最初的历史地位。

今天的上海依然处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但国家综合实力和文明对比程度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不再是积贫积弱的国度,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文明对比中则出现了 “道路自信”和 “中国梦”。同时,900多万外省市人口成为新上海人,虹口就再度成为上海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显然,这对上海民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跃因子,并表现出复兴传统、溯源固本的社会性思维认同。如清明之后的农历三月三,近年来就越来越得到社会团体、社区以及学校的广泛重视。俗称“三月三”的女儿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而 “佩兰祓禊、曲水流觞”,就是中国典籍的生动记载,即以沐浴、游园、相会、诗歌、书法等活动为主,是一个年轻女性展示自我、祈福交友、传承文化的快乐节日。“女儿节”的传统,早就流传到了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如今在上海虹口等区域的民俗文化生活中得到“复活”,也可作为鲁迅所称“中国人自信力”的新佐证。

鲁迅先生在“华洋杂居”的虹口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十年,他最担心的是在西方列强文化的包围下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他认为民俗文化传承是国人文化自信的根,因此在他的著作里有很多关于民俗节日的细致描写和美好抒情。现在,民俗文化传承的价值已不仅仅体现在提高民族自信上,还在于直接促进了人口大流动、社会大转型背景下的城市社会和谐。如通过 “阳光女孩”、“奋发女孩”等具体项目的评选,“女儿节”被注入了时代新内涵,在虹口区变得家喻户晓。在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的学校,女孩子们不只是了解了汉服、祭祀、咏诵、击鼓等传统民俗礼仪,更进一步消除了移居上海初期的隔阂、寂寞、自卑、胆怯等普遍心理,从而带动了文化认同和邻里和谐。

如果说以往的“海纳百川”主要体现在开放包容方面,那么,今天和以后的“海纳百川”应该着重表现在吐故纳新领域。换言之,要提高“纳”的品位和质量。毋庸置疑,中国的城市化、城镇化是今后一个较长阶段全体人民期待共享的发展红利。但农村人口要真正融入城市,并不是只靠产业转移、就业培训和社保普及就能解决的,他们还需要民俗文化的传承、融合与创新,也就是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归宿。文化的隔阂与心灵的锁闭,是农民工及其子女“留不下、回不去”的重要根源。要打破这一相对固化的社会发展瓶颈,我们有理由期待民俗文化在传承、融合与创新中,释放出更可靠、更温馨、更持久的和谐红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