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炎热大金山(二)下到60多米深处的金矿遗址

 格物便是致知 2013-04-16
从1851年发现金矿,到1954年最后一座金矿关闭,本迪戈的金矿开采史一直持续了103年。

现在还保留着的一处金矿遗址,我们去参观了这座遗址,坐着简陋而原始的电梯,下到60多米的深处,亲自感受当年矿工的生活。

阴暗,潮湿,压抑的地底便是当年大量华工的工作场所, 生活的艰辛和频繁的矿难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但我们的先辈们还是努力在艰苦环境的下生存,为了微薄的工资,为了心中的那个黄金梦。

通过今次参观,给孩子们及我们做父母的都上了一堂历史教育课,收获良多。

金矿遗址还设有更深度游览,分别是80多米的深处和228米的深处,但需2小时和4小时,时间较长,我们只好选择只需75分钟的60多米的深处游览。


金矿遗址入口。


收费。


地面上的博物馆展示的金矿遗址模型。


地面矿石传输塔。


地面博物馆雕像。


地面博物馆展示金砖。


矿工人像雕像。


爆破矿工雕像。


矿工雕像。


导览员。


介绍金存在于白色石块中,而黑色石块中只存在石英。


进入矿洞。


每人配带装备,一顶安全帽,一盏矿灯。


等候下矿电梯,60米需90秒,按那时技术,也算比较快。


信号操作。


下井。


深不可测。


导览员边走边介绍。


介绍一些设备。


介绍如何找到金。


介绍矿石结构,分析找金线索。


金存在于白色矿石中。


看到明显的金子。


介绍开采技术,初期以手工打洞。


矿工经常遇上石英,石英粉碎后,很容易吸入肺部,形成石肺,得石肺病的人一般活不过40岁,导览员祖父便是其中活不过40岁的矿工之一。


后来有了气动钻孔机,边钻边灌水。


井下厕所。


介绍爆破方法。


运输机械。


矿石上到地面后,再传输到碎石厂。


蒸汽机械。


大型碎石机。


再将小型石块粉碎。


掏金沙,小姑娘们小试身手,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掏不到金,小妹妺也得到一小瓶金灿灿的真金纪念品,俺掏的腰包。

通过今次参观,给孩子们及我们做父母的都上了一堂历史教育课,收获良多。


炎热大金山:在2013年光临之际,俺带小孩在前几天的圣诞节假期到澳洲维多利亚州华人称为大金山的Bendigo旅游。12月的圣诞节,正是澳洲炎热夏季,那天驾车去Bendigo旅游,气温在摄氏38度以上,下午一度升至40度,真正热气腾腾地游览大金山,俺在那附近游览了两天。

说明:为能显示照片景观的真实性,本辑照片未经PS处理,亦没时间剪裁,只将75%像素缩减后直接上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