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金究竟有没有缺口?——澄清几个有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昵称5638494 2013-04-16
养老金究竟有没有缺口?——澄清几个有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近来养老金缺口问题备受关注,但众说纷纭,搞得扑朔迷离。去年12月,社科院发布的报告称,2011年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额继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再次突破两万亿元,缺口或持续扩大,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则有14个。也有专家预测说,2013年,全国养老金缺口将高达18.3万亿元。近来人社部官员又通过媒体称,养老金支付没有缺口,而且结余已超过两万亿元。说法迥然不同,数据相去甚远。网友也被搞得晕头转向,有的说养老金缺口论是个阴谋,有的说养老金没有缺口是个天大的谎言。那么真实情况究竟怎么样呢,很有必要加以厘清。

  由于养老改革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养老体系被搞得纷繁复杂,要搞清有无欠账问题,难以统下结论,必须从不同侧面详加分析。具体讲,必须搞清以下问题:职工缴费有无缺口?养老基金整体有无缺口?个人账户有无缺口?当期支付有无缺口?职工养老金有无缺口?下面分别加以分析。

1、职工28%缴费无缺口

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率先实行养老体制改革,由原来的现收现付制改为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简称统账结合制度。规定职工必须按照个人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费,建立个人账户,所在企业则必须按照工资额的20%缴费,建立统筹基金。如此则每个职工的缴费比例达到工资额的28%。既然是施行统账结合制度,一开始就必须把企业全体职工的28%的保险费全部缴付到位,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全部做实,这是新制度启动的必要的前提条件。那么,当时全体职工的28%是否都缴付到位了呢?回答是肯定的、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职工不用说,当然会按照规定由个人和所供职企业按期缴纳28%的保险费的。老职工的28%呢?毫无疑问,从他们参加工作之初也缴纳过了。因为计划经济时期实行高积累低工资分配政策,劳动者全部剩余价值甚至包括部分必要劳动价值都要上缴国家,只不过当时没有建立账户而已。吴敬琏说:养老改革前“在国家承诺包揽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等保险,实行现收现付的情况下,职工的社会保障缴费在发放工资以前已经作了扣除。这笔钱积累在国家手里,用来兴建国有企业,职工不需要也没有个人账户积累。”当时虽然没有账户,但上缴费用中无疑包括了相当于工资的28%的费用。可见,无论是老职工还是新职工的28%养老保险金已经全部缴付,没有任何缺口。

2、养老基金账面存在巨额缺口

既然企业新老职工的28%养老保险缴费全部缴付到位,没有任何缺口。那么按照这样的缴费率,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将会达到什么水平呢? 郑秉文说:“我国目前是三个人工作缴钱,其中有一个是退休的,等于三个养一个,每个人缴的钱是工资的28%,三个养一个这个替代率应该是退休的这个人拿的退休前工资的84%才行,而现在不是这样,现在仅仅是相当于退休时的50%。”实际上,目前的供养比已经远高于三比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392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157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819万人。由此看出,现在是2.8亿人缴费,其中0.68亿人退休,实际供养比已达到28392万÷6819万=4.1636倍。按照郑秉文的理论,目前是四个多人缴费养一个退休的,养老金替代率应该达到28%×4=112%才行,可是去年的实际替代率才有42%多。连应达到水平的一半都不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养老基金账面上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具体讲就是老职工养老改革前缴付到国家的28%的用于养老的费用至今仍被政府占用,一直没有返还。相当于老职工20%的统筹基金部分长期空缺,无人提及,本应由政府缴纳的老职工8%的个人账户部分,也一直被称为“视同缴费”,“视同缴费”实际上没有缴费,一直是空白账户。养老改革前48年间老职工的28%缴费无疑是一个巨额数字,这个数字就形成养老保险基金(含统账两部分)的巨额空账。这个数字究竟多大,众说不一。吴敬琏文章透露,仅以个人账户部分计算,根据1997年国务院体改办课题组的估计,其数额相当于当年GDP的145%。1997年的GDP为78973亿元,欠账额应为78973×145%=11.451万亿元.这还是1997年的金额,考虑到币值变化,到了目前欠账就远不止这个数额了。如若再加上老职工的20%的统筹基金部分,数字就更加惊人了。有专家预测的2013年全国养老金缺口将高达18.3万亿元,所指应该就是这个账面上的巨额空账,虽然预测数字不一定准确。

3、新职工个人账户出现巨额缺口

如上所述,既然老职工(包括养老改革前参加工作已经退休的全部和尚未退休的部分)的28%的缴费被政府长期占用,形成了巨额社保历史欠账。那么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就只能采用拆东补西的办法,挪用养老改革后为新职工缴纳的养老基金来发放。改革前48年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仅靠新职工的20%的统筹基金支付,显然远远不足。于是在一些省市就不得不违规挪用新职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从而又形成了新职工个人账户的巨额空账,或者叫做个人账户巨额缺口。目前,个人账户缺口在以每年超千亿元的速度快速增加,去年12月17日社科院的报告索说,2011年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额继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再次突破两万亿元,缺口或持续扩大。可以想见,被挪用个人账户的职工退休时又不得不挪用比他更年轻的职工的个人账户资金,势将造成恶性循环。

4、养老基金缺口转化为养老金替代率巨大缺口

由于政府巨额社保欠账造成养老基金严重不足,六十多年间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只用养老改革后当期缴纳的养老基金来支付,显然严重不足。只能被迫压低养老金水平,使得养老金替代率下滑到42%的超低水平。按照28%的缴费率和三比一的供养比,本来应该达到84%的正常合理水平,被拦腰砍掉了一半。养老基金账面上的巨额缺口已经转化成为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的巨大缺口,亦即退休职工养老待遇的巨大缺口。42%的替代率水平不仅远低于世界银行提出的能维持基本退休生活的70%的替代率水平,也远低于55%的国际最低替代率警戒线,连改革初期设计的保基本的60%左右的目标替代率也远未达到。社会保障学者李珍教授指出:“1995年实行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时,目标替代率为60%左右,这一替代率能保证必要的生活支出。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对于改革时已经进入退休和进入高龄的职工而言,退休金很难提供‘保基本’的水平,许多人将会陷入贫困。”事实正是如此,物价飞涨,企业老人每月仅有一千七八百元的养老金收入,连维持温饱都勉为其难,更难言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连政府也承认“他们心中还有不平,他们生活还有困难”。难以想象,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作为工人阶级主体的老一代退休工人的生活状况竟然降低到如此地步,借用人大代表“忧民哥”贺优琳的话说,“真不知道那些一两千块钱收入的老百姓是怎么熬过来的。

5、替代率超低状况下当期支付无缺口

人社部长尹蔚民最近说:“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不存在缺口”他用2012年的数字进行了说明:当年中国企业职工养老基金的收入19000多亿元,支出为15000多亿元,当期结余4000多亿,累计结余23000亿元。即使是扣除财政补助和利息收入后,去年的增缴收入也达到了16000多亿元。这些数字或许是真实情况。但是这种无缺口甚至有结余的情况是在什么前提下出现的呢?在养老金替代率已经下滑到42%的超低水平下,连最初设定的保基本的60%目标替代率都远未达到的养老金超低水平下,出现的这种当期支付没缺口和有结余,是真的结余吗?养老改革初期确定的原则是“以支定收”,即在首先确保合理的养老金替代率前提下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分担缴费比例。而现在变成了“以收定支”,不管养老金低到什么水平,个人和企业缴多少算多少,有多少发多少,国家只是少量补贴,以致替代率低到了42%还能做到“有结余” 还能宣布“无缺口”!如果按照“以支定收”的原则,将现在的42%替代率提高到60%的保基本目标,立即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简单测算一下:根据人社部数据,2012年养老金支出15000亿元,若将替代率由42%提高到60%需要支付:15000×60/42=21428亿元。与2012年养老金收入19000亿元比较,出现的缺口是:21428-19000=2428亿元。如按照人均28%缴费率和三比一的供养比计算,即使在不考虑国家转移支付的情况下,替代率也应达到84%,即是说接近机关事业的替代率水平。如果提高到这个合理水平,当期缺口将会翻倍增加,即高达15000亿元。由此可见,所谓没缺口,有结余,只是在养老金替代率压低到42%的超低水平下的非正常状况。若将替代率提高至保基本目标或者接近机关事业的合理目标,缺口将会急剧增大至巨额数字。可见,在这种养老金超低水平下的没缺口、有结余的表象下,掩盖着侵犯退休职工基本权益的严重不合理的事实。

通过上述种种分析,厘清了养老金缺口问题的种种糊涂观念,搞清了养老金缺口背后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可以明确认识到,不管是老职工还是新职工都已经缴费到位,是不存在缺口的。但是实行统账结合制度后,由于政府对老职工的巨额社保欠账,养老基金账户上出现了巨额空账,致使养老基金严重不足,于是被迫挪用个人账户资金,又出现了巨额的新职工个人账户空账。由此导致了替代率严重低下,账面巨额缺口于是转化为养老金替代率的巨大缺口,政府的欠账遂变为由企业职工集体承担。近年来养老金当年虽收支平衡,但那是在养老金低水平下的现象,掩盖着严重不合理的事实。如将养老金替代率提高到合理水平,养老金支付将立即出现巨大缺口。上述问题皆起因于政府的社保历史欠账,解决问题方法只能是加快归还社保历史欠账,划拨国有资产,加大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填补养老保险基金巨额缺口,将养老金替代率尽快提高到接近机关事业单位的合理水平,使退休职工早日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尊严养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