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林冲的忍与狠
2013-04-16 | 阅:  转:  |  分享 
  
林冲的忍与狠——摘自施正康、施惠康著《水浒纵横谈》

林冲的忍与狠

薜霸道:“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口里喃喃的骂了半夜。”林冲那里敢回话,自去倒在一边。

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水浒传》中林冲是第一忍人,也是第一狠人。金圣叹评论说,

“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

林冲忍耐,能忍常人所不能忍。高衙内调戏他妻子,他自己忍住不敢打,还劝鲁智深权且让他一次。董超,薛霸一路虐待,他只是低声下气赔不是。牢城营拨差来敲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林冲等人家骂够了,再去取银子,陪着笑脸送上。初上梁山,林冲头一天打劫不成,王伦说:

“你明日若无投名状时,也难在这里了。”

林冲再不敢答应,心内自己不乐。第二天又没得手,王伦辛灾乐祸,笑道:

“想今日又没了。我说与你三日限,今已两日了。若明日再无,不必相见了,便请挪步下山,投别处去。”

林冲听了,不但不敢发怒,反倒自叹自责:

“天地也不容我,直如此命蹇时乖!”

凡此种种,普通常人已难容忍,林冲又是做过禁军教头,身怀绝高武艺的人,没有超人的克制能力,即使想息事宁人,求个太平,也很难做到。

林冲的狠,也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在押解途中忍声吞气,在差拨面前低声下气的林教头,山神庙遇见仇人时却象换了一个人。他举手,“肐嚓一枪,先搠倒差拨”,

赶上富安,“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陆虞侯被他“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接下去又把差拨,富安,陆谦的头都割下,“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一连杀三人,又挖心肝,又割头颅,不是狠到至极,绝不会有这种残忍的举动。

后来林冲火并王伦,也实出人意外。林冲呕尽王伦的气,坐了第四位,却也低眉顺眼,安分守己,所以当王伦不容晁盖等人,林冲发火时,王伦没料到事态严重,还以为林冲酒喝多了,骂他:

“你看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语来伤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

想不到此时的林冲已从忍人变成狠人,掣出一把明晃晃刀来,拿住王伦骂了一顿又一顿,把平时所积怨怒,全倾吐出来,最后“去心窝里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上”。

至忍至狠集于林冲一身,忍时如羔羊,任人播弄宰割;狠时如猛虎,须发不许碰动。薛霸提起水火棍望林冲脑袋上劈下去,是存心要他的命,林冲却说:

“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差拨随陆谦,富安烧草料场,情节并不比薛霸恶劣,却吃了一刀,林冲绝不认为他有什么怨屈。忍与狠的差别就在这里。

俗话说,小不忍责乱大谋,换句话说,小忍则可酿大谋,小忍则会积大狠。人是需要感情宣泄的,不让他宣泄就会出乱子。古代有个国王,怕人民在背后发牢骚,派出巫师去监视人民,谁发牢骚谁就是诽谤国王,有一个杀一个。杀到后来,没人敢说话了,国王很高兴。一个大臣看到了危险,对国王说:

“你这是在堵塞河水,哪天堤倒了,我们就完蛋了。”

国王不听。三年后,人民造反,国王逃跑了。好的政治家不堵人口,反而引导人民发表看法,吐掉点心中的怨言。好的企业家不怕属下发牢骚,甚至设置沙箱让员工发恨泄怒。至忍者可能就是至狠者,注意不要向能忍让的人加压,你不知道哪一根是最后的羽毛,当林冲变狠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完)

林冲的忍与狠——摘自施正康、施惠康著《水浒纵横谈》

[庄前柳]

3K

12-0116:02

158

回复:差拨不是“胁从”

[zjabj]

466

01-1320:39

34



献花(0)
+1
(本文系疏帘邀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