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堂》保住胃气 存住津液

 图书 馆员 2013-04-17

专家:陈大启  北京市基层名老中医  北京市第二医院中医科原主任  主任医师

陈  生  北京市鼓楼中医院男科主任

《保住胃气 存住津液-1》脾胃之气、胃气不足、脾胃虚证、保胃气 

正常人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在于日常饮食。中医认为,我们吃下去喝下去的饮(水)和食是需要脾和胃来消化吸收的,吸收以后化生成人体的正气。所谓“正气”,主要包括了四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生活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能力;二是适应能力,对外界各种刺激具备足够的应对能力;三是抗病能力,也就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四是修复能力,受到各种损害具备使其恢复正常的能力。《伤寒论》中好多条文提到的见某某证候“不治(不能治)”,出现某某证候“死”,多数情况都是源于脾胃之气衰败了,所以病也没救了。因此,专家认为,只有保住了胃气,正气才能充足,我们的身体才能有全面的抗病能力。

2013年4月15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1》

专家提示,我们平时没留意过的很多病症的根源很可能就是脾胃功能不好。如果不能很好地保护脾胃之气,除了会导致脾胃本身的疾患,还会导致全身各种机能和抵抗力的下降,产生其它疾病。也就是说,看似和脾胃没有关系的病,也许都是由胃气不足引起的,比如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哮喘、肺心病、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等。

2013年4月15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1》

2013年4月15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1》

专家提示,通过“切腹”,我们可以判断自己的胃气足不足。“切腹”属于“切诊”的一种,就是“望闻问切”的“切”,“切腹”就是腹诊,是通过按压腹部进行辨证的一种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早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就有雏形。当有腹痛腹胀症状的时候,可以通过触按痛胀部位来进行初步判断。

2013年4月15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1》

2013年4月15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1》

虚证和实证的区别是什么呢?虚证,指的是脏腑本身功能减弱导致的证候,也就是正气不足,正气虚。实证,指的是各种致病因素构成的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邪正交争所形成的证候,有些还可以产生病理产物,如停滞不消化的食、水,以及郁结不行的气和瘀阻聚集的血等,指邪气实。专家提示,当腹痛腹胀的部位以上腹和中腹为主,喜按,质地较软时,就有可能是胃气不足,脾胃虚证了。

2013年4月15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1》

专家认为,要判断是否真的胃气不足,还要结合以下的症状:

1、舌质胖淡:舌头胖大,舌边有齿痕,并且舌苔发白的人,一定是脾虚。

2、神疲乏力:总觉得没力气,干点活比别人累的快,下肢酸沉,老想躺着。

3、大便溏:大便散,不成形,形状像河塘里的泥,但不是腹泻稀水样便,有时次数多。

4、纳食不甘:不想吃,吃什么都没味道,吃嘛嘛不香,吃完了以后不舒服。

5、嗳气、矢气:俗称打嗝、放屁,一般吃饱后打嗝,这种情况平时不吃饭时也有。

6、动辄汗出:稍微活动就会出汗,容易感冒。但注意是清醒状态出汗,不是睡熟时出汗,睡熟时出汗叫盗汗。

以上几点中,如果具备了齿痕舌、大便溏、动辄汗出的症状,就基本可以确定患有脾胃虚证了。

2013年4月15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1》

2013年4月15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1》

如果确定自己患有脾胃虚证,还需到医院对症开方。

日常顾护脾胃的方法,专家推荐姜枣茶,其中,生姜具有暖胃止呕的作用,大枣具有健脾和中的功效。生姜和大枣的配伍,它们既是药品也是食品,在《伤寒论》处方中经常作为顾护胃气的成分共同使用。在《伤寒论》113个处方中有37个都有它们。姜枣茶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也就是脾胃气虚兼有得暖则舒的,更适合天冷的时候使用。如果一般单纯脾胃气虚的人单吃大枣就行,每天3-4个,不能太多,太多了会导致脾胃之气壅滞。

2013年4月15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1》

2013年4月15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1》

2013年4月15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1》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或消耗过大的人调补的时候,专家主张用西洋参,因为人参和党参都偏热,容易上火,西洋参具备顾护脾胃之气,同时有养阴生津的作用,有气阴双补的功效。西洋参在市场上有整块和切片两种,整块的应该去芦,就是头上细的部分,然后切成1- 2克的小段,含服,每天1-2块,像含口香糖一样含1小时左右,后嚼碎吞咽。如果是切片的,每次5-6片,吃法和块的一样,一天1-2次。专家提示,最好不要将西洋参煮或泡水,否则容易造成上火;另外不需要很高档的西洋参,中档的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西洋参在有火的时候不可服用,年轻人不是消耗过大也不必吃。

2013年4月15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1》

《保住胃气 存住津液-2》存津液、汗、腿抽筋

“存津液”是《伤寒论》治疗疾病的主要原则之一。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分的总称,可细分为津和液两部分:质地较为清稀、流动性较大的称为津;质地较为稠厚、流动性小的称为液,一般合称津液,通俗地讲,也就是人体内有用的水。

2013年4月16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2》

中医认为人体水液的代谢大致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喝下去的水首先进入胃,然后经过小肠吸收精华部分,输送到脾生成津液,上输到肺,分成两条通道,一条输布到全身,可以通过汗液和呼气中的水气排出体外,一条向下输送到肾,经过肾的气化代谢之后,有用的部分回传给肺,继续供人体使用,无用的部分下输膀胱,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2013年4月16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2》

身体内这么多有用的水,哪一个更加重要,却常常被忽视呢?就是汗。如果出汗过多,津液就会丢失。按现代医学解释,体液减少,血液浓缩粘稠,容易形成血栓,如果出现在脑部,就会出现中风,出现在心脏血管,会出现心梗,再有一个,丢失体液过多,严重时会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抢救不及时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2013年4月16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2》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住津液亏损的问题呢?

2013年4月16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2》

这些表现中专家重点跟大家解释的就是腿抽筋的问题。腿抽筋学名叫肌肉痉挛,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尤其是半夜抽筋时往往把人痛醒,很长时间不能止痛,且影响睡眠。很多中老年人都有过小腿抽筋的经历,人们常常认为这是缺钙引起的,但是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这是津液不足、筋脉失去了濡养而引起的挛急收缩。所以,根据《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的相关记载,陈老师给大家推荐了一个改良后的,更适合家用的缓解腿抽筋的方法。

2013年4月16日播出《保住胃气 <wbr>存住津液-2》

另外在用到这个方法的同时,还有一点注意,小方特别写到要煎到100ml,比一般要求的要少,医院代煎药大多是200ml。这可是陈家的个人观点。因为陈老认为,从保胃气的角度出发,饭不能多吃,水要慢慢喝,而药量(指的是汤药的体积)同样不能太多,量太大同样伤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