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林赋》

 临泉书屋 2013-04-17
仙       林       赋  

辛巳冬月,时读太白诗集,记言曰:伊我当时生,携手历蜀黄。龙文注海溟,刀笔刬雄强。文辞啖出对,接靴枕黄梁。晤言如醉酒,飘然狂入肠。是夜,恍惚太白如在,谓余曰:“汝子亦有骨气,何不携手仙游,击云逍遥,晨光初照,启视东海之微扬。晚云焕日,西极昆仑之苍茫。目举青云之巍巍,背负长天之迥长。俯视五岳之峥嵘,巡回百川之浩荡。三山骑鹤,五湖泛游。举首对歌,酹酒把望。意出于飘然之机,心动于快意之时。身清如烟,若然无世。形骸放浪,纵意所如。伊我如此,何忧之有?”

吾起而对曰:先生失矣,请闻吾言——此地地曰仙林,钟山南卧,凤翔东伏。群青染底,湖光暧空。枕江通阡,连云接峰。青山溢翠,延壤千亩。

至若长空周净,白日初昭。春风郁郁,银渊育鳞。斑花类彩,绿水扬白。柳助荫于南壁,窗含春于北墙。延山独上,望津益思桃叶。风绕竹苓,慕仪晨张素琴。驹光忽掩,青帝挥戈。星坠云开,春月独举。竹影照落,偏和相思。晕满春树,想望丰仪。

若夫狂风骤起,雷霆吠日。云墨天黑,沛然而雨。青冥渲空,银雨泄地。烟冲雾塞,浑然如一。珠玑敲壤,泥沙俱下。溪合扑湖,扬沙飞沫。雨后复照,混沌开晦。余晖染地,彩霞灿天。浴光和气,物我两忘。青川障眼,心灰也思骑鹤。白屋藏经,引子恒兀穷年。讫报国教,师兄纷入杏坛。耘土勤壅,先生各植桃李。粉尘之下,当思千秋国运。三尺之上,恒念肩担兴衰。激清流,扬素波。求中国之东进,达社会之隆景。

即若悲风汩起,余阳送音。秋雁南翔,声恸朔云。虎山西卧,白帝莫侵。潋波浅涌,轻平回纹。凉月抱彩,风篁成韵。芳草连天,迷迷不尽。烟花落阶,离离又远。身跃伊阕,名入塔纹。龙出浅水,后日气骧九云。凤鸣三山,新翅来栖枝梧。才姣俊美,华彦毕集。阳台架腮,云湖夺鲜。长裙拂路,飞裾联翩。风华须眉,仪度谦谦。

及若涵虚混朦,积云翻滚。青女挥舞,飘零散漫。千山缟蔽,皓絮压圭。冰雪少融,白日照鲜。双瞳望去,雄势大开。山幽地迥,飞来几堆香雪。云淡天空,分付数缕生气。峻宇高厦,拓开荒蛮。金精照体,寒宫夺颜。敬文振羽,翼张九天。体馆伏波,势压东南。艺乐互异,原色共济丹青。文理虽殊,学道无不相涵。江海横流,沧桑迭变。一手之中,遥控能以征国。键盘之下,荧屏可御风雅。日夕之间,直折金桂。斯时风流,云云何及?

于斯之时,忽而笑声入耳,气轻音畅,怡然流脾:“太白仙友,人如天地玄物,师范自然。何必超山越海,道法常备。我自肇造丛林,披风沐雨,幽居野处。匀光采露,直钩钓水。及至法度东来,言下大悟,乃知菩提不远。头头是道,处处有禅。浩浩红尘,常说正法。寂寂钟音,可契真源。且‘丈夫自有冲天气,莫向如来行处行’。目下神州,万事需待用力。”

吾意气方动,太白飘然而起。余音了了,绕空不去:“鹏兮鹏兮高翔,啸鸣兮佑其皇。目瞵瞵兮虹贯地,毛洒洒兮雪飞扬。窥天地兮渺渺,时光兮恍恍。直木兮遭伐,玉卮兮无当。大鹏高飞兮渡河梁,扬清流兮洗万方。翼张九里兮亦有怀,中天不济兮力量伤------

《仙林赋》创作前后谈

◎:毛计中

作者按:仙林,在南京市的东郊。上个世纪末南师大人披棘蓝缕,在曾经的蛮荒之地开拓了一座新的大学城。其地背依青山,碧水环绕,境界开阔。又避于闹市,适于静心求学。本文作于01年冬,适时作者21岁,迷于李白诗文,夙兴夜寐,时有所思,顺兴理会,披之成文。后全国知名学者、南师大文学院特聘教授钟振振先生对此文笃爱甚厚。02年随钟先生参加中国韵文协会烟台会议。亦以此文成为中国韵文协会最年轻的会员,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校中文学者亦对此文激赏有加,诗界耆老、首都师大周笃文老先生见后,以古稀之躯于会议之上诵读此文。并在会议上说:“南师大人才济济,教书四十余年来,没有到这样的人才。”诚惶诚恐!

中国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随着一代代雄图霸主烽烟散尽,梨庭扫穴之后,一个个旧体制的文学体裁总是在遭遇警惕的目光、尖酸的攻击、无聊的批评中逐渐式微。其实,先秦的争鸣,两晋的飘逸,大唐的雍容,两宋的理性,明清的谨细,哪一个表达方式不令人神往。所以,作者认为:体裁只是文化的载体,这些载体只要有宽度,具备包容的功能,就不必在意它的形态。文化的发展,需要的也不是学者文人的时刻警惕。而是唤醒沉睡的个体思考和内心深处文化良知的宽敞亮堂。

《文心雕龙》“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体文学最早可追及屈原之《卜居》。至两汉体制趋于完备。此后发展一路坎坷,但随朝代更替,亦代有佳作。

《仙林赋》以李白入梦作导引,极力铺张南师大仙林校区在春夏秋冬四时之景象,并借作者,和尚,李白三人之口叙述儒释道三家思想在历史的争衡中互有通融的状态。

此文构思严谨,结构紧凑,内涵宏富,下笔一气呵成。首段点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及作者恨不得与白同时的心情,诱引出李白入梦并劝言:“携手仙游,观沧海,登昆仑,骑鹤泛游,对歌酹酒,纵意所如的意愿。

作者接着以作答形式描绘出了仙林的壮阔与秀丽,以广阔的视野总写仙林南卧钟山,东伏凤翔山,背枕长江的地理位置。然后以春夏秋冬作为落脚点,以时间拓展空间,移步换景,一时一景,宛如无声流动的画面。

在阳光明媚,春风骀荡,山花烂漫,绿水扬波的春日,诗人思接千载,神游万里。走在山上,望着蜿蜒的河水便想起了桃叶渡的悠悠往事。(桃叶,东晋王献之的爱人,王曾作《桃叶歌》两首与她)听到风吹竹林的声响,又唤起了对司马相如操弦引凰的绵绵情愫。然而时光如水,待到日落月上的时候,作者年轻的心又禁不住心猿意马的“想望丰仪”了。

到乌云四合,沛然而雨的夏季。珠玑敲壤,泥沙俱下的壮阔;奔流激石,悬洄腾注的气势无不令人振奋。而雨后的景象更使人忘记了世俗的烦劳,诗人难免会产生避迹山林,骑鹤泛游的想法。但看到学校里忙忙碌碌的学子,图书馆中无尽的书海,又不得不回到现实(恒兀穷年:《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比喻埋头勤奋,青灯苦读)此时,毕业的学长也终于执起了教鞭,德高望重,勤奋耕耘的老先生们望着自己的门生也开始传道授业亦可慰藉于心了。眼观于此,作者发出了教育肩负国家兴衰的责任,同学们应激清扬素,为国家的兴隆而奋斗的振耳浩叹。

到了秋雁南翔,声恸朔云的秋天,西卧的虎山却阻挡了悲风残阳的入侵。幽静秀美的仙林依旧“潋波浅涌,轻平回纹”芳草连天,烟花落阶的景象也唤醒了沉睡了一个暑假的校园。名刻雁塔,跳入龙门的学弟学妹在仙林这样幽静开阔、学风蔚然的环境中生长,出去后,一定可以有一番骄人的成就(凤鸣三山,新翅来栖枝梧:《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兮,于彼高冈.梧桐生兮,于彼朝阳.谓才逢其时)站在阳台上的学哥学姐,眼望着意气风发的新学子自然又会激活很多如诗的记忆.

而到了白雪飘飞,千山缟蔽的冬季,天地如一的纯净更使仙林的景色震人心魄:迥阔的大地上,本身与白雪同色的建筑物如飞来的堆堆香雪,只有几个来往的学生才给了这寂静的天地一缕生气。太阳的照耀,月光的抚慰,无不使拓开荒蛮的高厦更加雄伟.敬文图书馆架于山丘之上,伸向天空的平台如振翮欲飞的苍鹰.独占东南第一的体育馆如一个帆樯初上,准备远航的巨船.而文理相融、艺体共举的教学模式亦使学生受益无穷。而随着时代进步,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又如何说的完啊!

作者写完仙林四时之景后,笔锋一宕,借和尚(从文后的“法度东来”可知和尚为隋末创建栖霞寺的法信和尚_)之口道出了“浩浩红尘,常说正法.寂寂钟音,可契真源”。修行应主动适应环境,不必刻意求禅悟道的思想。

结尾李白以鹏自比, “目瞵瞵兮虹贯地,毛洒洒兮雪飞扬。”皆言其能.然而“天地渺渺,时光恍恍,直木遭伐,玉卮无当。”挞伐时弊,发人警醒。至“大鹏高飞兮渡河梁,扬清流兮洗万方,翼张九里兮亦有怀,中天不济兮力量伤……”读来顿觉苍凉无限,壮志未酬的无奈之情如浩浩江水,绵绵不绝。

全文前呼后应,脉络清晰,情景交融,一咏三叹。儒释道三家悠悠哲思的碰撞,给读者无限思索的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