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钓鱼不钓草,那就瞎胡闹。”那末,是不是见草就下钩,必有收获呢?现实告诉我们:不见得! 其实,钓草还蛮有点学问。我们常讲“细微之处论英雄”、“细节决定成败”。同样钓草,结果大不一样。有人见草下钩,不论草阴草阳;有人有目的地选草的背阴或向阳一侧下钩。有人钩得忒爽,下钩就有口;有人却半天不动钩。什么原因呢?原来,这钓草,有钓草阴草阳草稀草密草近草远之分。 钓草应以季节时节而异,应以气温、水温、风向、湿度、气压、光线、钓场地形地貌、水情、鱼情而定。若细化点说,仅就天气而言,还应关注近一旬来天气的演变,及对未来天气趋势的判断而定。 季节时节不同,该钓草的哪一面大有讲究。同样在春天,早春、仲春、春末是有别的。早春,气温开始转暖,但乍暧还寒,经过一冬半休眠状态的鱼儿,开始出来活动,然行动怠慢散散懒懒,摄食不积极。我们常讲鱼有“三趋”,即趋温、趋氧、趋食。在早春,鱼当趋温,喜欢在水草的向阳一侧晒太阳,特别是鲫鱼,此时在水草的向阳一侧尺许远做窝下钩才对。然而时节不饶人,立春一过,北方还冰天雪地,在江南水乡,有些年份农历还只正月初几,天气就相当暧和了,如2007年2月22日——3月3日(农历正月初五——十四)笔者所在地区气温一直在8-19℃、10-21℃之间徘徊,最高温度达23℃。天气非常稳定,是钓鱼的好天气。这样的日子钓草,应该是午前钓草阳,午后钓草阴。为什么呢?因为上午气温还低,鱼儿当然在草的向阳一面嬉游,到在正午,气温升高,太阳把浅水晒得暧融融的,此时鱼儿转到草阴一面躲荫去了。在1米左右水深处,在离草阴的2尺左右一侧下钩,多有鱼口。转眼油菜花开了,布谷声声,时入清明谷雨时节,农村开始春耕插秧,气温在15至20几度之间,鲫鱼鲤鱼在浅滩水草边开始产卵,钓鱼人听得不时传来“啪啪”的鱼儿发情拍水声,此时若还钓草阴,那就错了。要知道,聪明的鱼儿知道该将卵产在水草的向阳面,才有利于卵的孵化,这时当然又该转钓草阳了。但是鱼儿正当发情追尾时,是无心摄食的(大多淡水鱼是体外受精的。大腹便便的雌鱼在水草间揩擦身子,雄鱼紧跟在后,常用头撞击雌鱼的肚子,当雌鱼把卵产于草叶草茎间,雄鱼立即把精子射在水里,使之交配。) 须知,草的背阴一侧还是向阳一侧,其水温相差很大,有时甚至相差1度以上。鱼类活动,大凡受温度、溶氧量和食物三因素所趋,即所谓的“三趋”,在不同的季节不同节气却有主次之分。以笔者观察,鱼儿在冬季和早春,以趋温为主的。夏季,特别是盛夏,则以趋氧为主。到了秋天,应该说是以趋食为主了,为什么说秋季是钓鱼的黄金季节,现在还有人说是一年之中的第一黄金季节,我是赞同这说法,正是这个道理。鱼类还有另一特性,那就是避光。鱼儿一般不喜欢有强烈光线的刺激,喜在背阴处活动,所以有人说鱼儿是怕羞动物。那末,除了冬季早春趋温为主,其它时日,以笔者的钓鱼体会,钓草阴往往优于钓草阳,即使是在阴天雨天。那未,冬季以至春寒料峭的初春,当然该钓草阳。 至于钓草疏还是钓草密,应该是密中钓疏,疏中钓密。面对一**密集的水草,就应该选水草相对稀疏处下钩,因为水草过于密集,水下显然过于闭气。而一片稀稀疏疏的水草间,较为密些的水草边草洞中,浮游生物相对多些,溶氧量高些,鱼儿当然喜欢在那里活动觅食。 至于钓草的近岸一侧还是钓草的远岸一隅,这除了看水深(不同季节鱼儿喜欢在不同的水深处活动),仅就季节而论,春季钓草的近岸一侧,秋季钓草的远岸处。 那末,有没有时候不钓草呢?有的。笔者过去也曾认为鱼儿一年四季都在水草边,经过近几年摸索,发现有的时候钓亮水却比钓草收获大,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在春末夏初鱼儿产完卵,有一段时间特别是鲫鱼,不喜欢在水草间,它们常向较深的亮水处活动。这时的鲫鱼往往不再群游,是另一个特征。在野钓时,很少集来一大群鲫鱼,在水面飘起的鱼星也是散散落落,一个两个。这也许是鱼儿完成了交配繁衍后代这一重大生理任务之后,心身生理的需要,要畅游于更为广阔的水域。 雷雨之前,气压低,人感觉很闷,天空云层很低,或是大雾弥漫,空气中湿度很大,这时鱼儿不喜欢聚集水草间。 初春阵雨之后,或久晴遇阵雨,这时鱼儿喜欢向更为宽阔的亮水区欢游,你若还固守“钓鱼要钓草”这一信条,那往往让钓获廖廖。 ........................................................................................................................................ 春回大地,自然是钓鱼的大好时节。然近日几次出钓,见同塘钓友同是钓草,收获大不一样。故发上这篇旧作(原刊于《垂钓》2009年4月号),供参考。 作者:十月老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