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中小学生营养午餐的滋味...

 青菁 2013-04-17
 
中小学生 

营养午餐的滋味

2013-04-17 00:25:15   来源:经济信息时报   

 

 \

午餐前的交响乐开始了

 

  7岁半的李声翔像疯狂的爵士乐手,摇头晃脑地使劲敲打着不锈钢饭盒的底部。绝大部分同学,无论男女,都坐在凳子上做着同样的动作,高亢尖利的声音仿佛要掀翻教室。

  这里是大方县熊宇小学一年级二班,他们有理由这么做。要知道,就在一周前,学校还贴出通知说由于资金不到位,可能暂停免费午餐。煮熟的鸭子差点飞了,又终于回到饭桌上。

  甜:“学校的饭好吃”

  孩子们对学校的午餐如此欢喜鼓舞,不仅因为免费,还因为他们觉得很美味。之所以觉得是美味,不是因为学校的饭菜品质本身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们家庭的食物参照样本有多差。

  阮飘是纳雍县姑开再块小学一年级学生,她说学校的饭好吃,在家吃包谷饭和酸菜。旁边的老师补充说,绝大部分学生家里都这样。

  纳雍是贵州地理环境最恶劣最难生存的县域之一,以至于贵州有俗谚称,“威纳赫,去不得。”这里遍地悬崖峭壁,孩子们已经习惯了手足并用去上学。

  再块的仡佬寨,大约60户人家,大半还是茅草房。这里的房子,除了乌黑的茅草顶和黯然失色的原木之外,很难找到色彩。李天松的家门口,和不少人家一样,悬挂着一个碗口大小的圆镜。屋子里面太暗,他们根本没法梳妆,所以文明世界视为隐私的梳妆活动在这里只能移到公开场合。

  3月4日上午,广东“千分一公益”助学团队一行在这里家访时看到,有的家庭正在煤球炉上烤土豆;有的孩子捧着白花花的包谷饭,碗里没有任何菜肴。包谷饭是将玉米去壳,碾成粉末状的颗粒,然后放在甑子内蒸一遍,倒出来洒上水后再蒸一遍。看起来很白净,但粗糙而难以下咽。

  没有诱人的肉香,没有呛鼻的油烟,仡佬寨的午饭没有色香味,只有无声无息的吞咽。

  从东莞来助学的高女士感慨,“你永远不知道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原始社会走到现代社会要用多少时间,这个距离有人走了七小时,而有人可能一辈子也走不完。”

  相比之下,和贫困家庭的清汤寡水相比,不少学生觉得学校食物油水足甚至怀念素菜。

  3月17日下午三点,兴义市南盘江镇小学的大门前聚集了一堆寄宿的学生。一个女生说,开学的时候才有水煮蛋,一人一个,希望每天吃到一个鸡蛋。食堂平时都是白菜、豆腐、洋芋,偶尔有佛手瓜炒肥肉,油太多。想吃素菜,比如南瓜、四季豆等。

  不过,另一个男孩子表示反对,“根本就没有油。”他脸黑黝黝的,手里拿着半截甘蔗,正啃得带劲。他说,学校里的菜是油加水的,上面有一层红油,舀了出来下面都是清的。

  酸:“别在学校吃饭”

  孩子们在学校吃得好,吃得饱,应该是父母最幸福的事情。但是,有的父母却产生了另一种忧虑。

  张薇是熊宇小学志愿支教的教师,她记录了这种心酸故事。

  有一天中午,张薇发现几个三年级的孩子才下课就到自己的屋子来写作业,她问怎么还不去吃饭?

  “一个小女孩回答:我妈妈说,让我们不要在学校里吃,怕我们在学校里吃得太好,回家了之后就吃不惯家里的饭菜了。当时,我很想哭,给他们每人打了满满的一盒饭,告诉他们带回去给妈妈吃。”

  张薇说,学校的米并不是最好的,每天就一个荤菜一个素菜一个汤,荤菜也就用了一点点肉外加很多的土豆或胡萝卜。“我一直都觉得这学校的饭如何如何难吃,这学校的菜如何如何难吃。直到这孩子说了他们家情况之后,才真的明白这饭菜对于他们而言是怎样的好东西,有些酸楚,自那之后我再也没挑剔过任何饭菜如何难吃,再也不嫌弃这个环境如何恶劣。”

  为什么这些贫穷的母亲担心美味勾起孩子们舌尖上的欲望?

  熊宇小学学生陈定法的家里,窗户没有玻璃,取而代之的是木板,房间一片漆黑。包谷堆在房梁上,屋子右角落放着木板搭的床,床上方吊着纸板用来防止灰尘落下。床头上堆着裤子、鞋子和纸盒,床边是一堆编织袋、簸箕、箩筐。被子已经使用20多年,灰暗的棉絮从破绽处钻出。

  门口左侧的饭桌上放着一盆冰冷的白饭,另一个脸盆内装着清水煮白菜。饭菜旁边是一大锅猪食。这个家庭没有买过肉,去年杀了一头猪做腊肉。此外,没有买过鱼,也没有买过鸡,甚至没有买过豆腐。

  陈定法的母亲穿着脏兮兮的彝族裙子说,“豆腐两三块钱一斤,称不起。我们不兴吃这个。”

  黄训的家在永乐村半坡组,这个刚刚修建的混凝土空心砖房子,也是环顾视之四壁萧然。他的父亲为了还债到浙江临安做建筑工,不幸从15楼摔下身亡,门口贴着一副挽联,“为挣金钱千里去,突然一刻把命丧。”而葬礼就在我们到访的第二天。

  吃饭问题是父亲留给黄训最后的记忆之一。他是一个羞怯的孩子,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姑妈说,父亲带病工作,每天很少吃饭,头发都白了。”

  南盘江镇小学四年级学生周明富来自泥凼镇石山村,他说,喜欢在学校里吃饭,学校里面的菜要油点,菜也要多点,最饿的时候能在学校吃三碗饭,而在家里只能吃一碗。

  兴义市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负责人田明表示,农村家长没时间做饭,很多孩子回到家只能吃到一些剩菜剩饭。很多家长向学校反映,希望把晚餐也开起来,因为孩子中午在学校吃太好了,晚上回家都不想吃饭。

  苦:被挡在餐桌之外的孩子

  3月4日,对5岁的阮春来说,这是个特别的日子,从此她可以合法地吃上免费午餐。

  阮春是再块小学学前班的孩子,姐姐阮飘也在这里上学。此前,作为幼儿班的孩子,她不能吃到营养午餐,只能和姐姐分享。

  幼儿班的教师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中午回家吃饭,部分孩子自己带饭。有哥哥或姐姐在这里上学的,“肯定分饭,学校也会多给点。”

  去年春季,贵州全面启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65个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及地方试点工作。截至2012年11月底,中央、省、地方三级财政投入近30亿元,惠及400余万农村学生。

  但是,营养午餐的春风只吹到义务教育班的孩子们,然后在幼儿班的门口停住了温暖的脚步。南盘江镇的郎朝挂,每天和读幼儿班的妹妹走一个多小时到学校上课,妹妹每天要花3块钱才能买一份午餐。

  阮春的幸运,来自于“千分一公益”助学基金的热心人士。3月4日晚上,这个团队决定,第二天起就为幼儿园的68个孩子承担每学期20400元午餐费用。基金会的卢叙安先生说,“这样很不公平,幼儿园本身收费,还不给午餐。”

  事实是,几乎所有幼儿园孩子被挡在营养午餐的餐桌之外。

  幼儿园的孩子能不能纳入这项计划呢?贵州省教育厅资助中心副主任罗忠勇强调,营养餐计划面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幼儿班、学前班等不包括在内。

  罗忠勇表示,针对这一类学生,国家也有资助政策。现在贵州省实行家庭困难幼儿资助,全省共补助2万多人,每个孩子有800块左右,保育费、生活费等有了保障。同时,教育厅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公办幼儿园,小学不再设幼儿班,使学前班剥离学校。

  教育部新闻办与全国学生营养办在电话回复中均表示,幼儿园能否纳入,不是教育部一个部门能考虑的,还要联合扶贫办、财政部等部门进行核算,目前没有考虑实施计划。

  症结在于,幼儿园不属于义务教育。上海的一名大学教师,贵州籍的刘博士对此感到遗憾,她说,美国从5岁的幼儿园学前班开始就列入义务教育。

作者:记者 肖郎平 李丝丝   编辑:吴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