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S1(全球第一贸易标准化组织) GS1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合并而成。它将自身定位为全球第一商务标准化组织,其宗旨是推广"全球商务语言--EAN·UCC系统"(在我国称为AN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简称ANCC系统)。 EAN·UCC系统是一套国际通行的关于商品、物流单元、资产、位置和服务关系等的全球统一标识标准及相关的包括信息采集技术标准、信息交换技术标准和信息应用标准等商务标准。 EAN成立于1977年,是基于比利时法律规定建立的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UCC是北美地区EAN的对应机构。 EAN 的前身是欧洲物品编码协会,主要负责除北美以外的EAN·UCC系统的统一管理及推广工作,其会员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已有约百万家公司、企业通过各国或地区的编码组织加入到EAN·UCC系统中来。 EAN自建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建立全球跨行业的产品、运输单元、资产、位置和服务的标识标准体系和通信标准体系。其目标是向物流参与方和系统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加快实现包括全方位跟踪在内的电子商务进程。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为了使北美的标识系统尽快纳入EAN·UCC系统,EAN加强了与UCC的合作,达成联盟,以共同开发、管理EAN·UCC系统。2004年初,EAN与UCC正式合并,并更名GS1。 当前,GS1作为一个用于商贸和供应链管理的世界第一大实用性的标准化组织,致力于开发全球的、开放的、多行业的标准,通过建立标准和促进标准在全球的应用,来改进供应链和需求链的效率,真正在全球商务中起到"引领未来"的作用。GS1具有自身的特点:非营利性、中立性、开放性、用户需求驱动性、动态实时性、国际性。主要任务有:发展开放的多方参与的全球标准;开展标准方面的培训工作;通过帮助和提升标准的应用促进最佳商务方案的实施。 目前,GS1全球性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 · 条码; · E-商务(EANCOM &EAN.UCC-XML); · 全球数据同步网络GDSN; · 全球注册GR; · 全球产品分类GPC; · 电子产品标签EPC; ·供应链物品追溯方案。 二、GCI(全球商务联盟) GCI是1999年创建的一个自愿性论坛,其发起机构主要有:代表制造商与零售商利益的AIM(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CIES(全球食品行业论坛),GMA(美国杂货制造商协会)和FMI(美国食品营销协会);ECR和VICS(自愿性跨行业商业标准组织);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GCI通过一个执行委员会运作,执行委员由50个以上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高层代表组成,他们代表着约上百万大小型企业的利益。 执行委员会中的零售商有:AEON;Auchan;Boots;Carrefour ;Delhaize Group;Federated Merchandising Group;Kingfisher;Marks &Spencer;Metro;Pao de Acucar;Pick'n Pay;Royal Ahold;Sears Roebuck;Target Group;Tesco;Wal*Mart Stores Inc.;Wegman Food Markets ;E. Wong S.A。执行委员会中的制造商有:Ajinomoto;British American Tobacco;The Coca-Cola Company;Danone;Georgia-Pacific Corporation;Gillette;H. J . Heinz Company;Henkel;Johnson &Johnson;Kao;Eastman Kodak;Kraft Foods;L'Oréal;Mars;Nestlé;Philips;Procter &Gamble;Reckitt - Benckiser;Sara Lee;Unilever。 GCI虽不是一个标准机构,但作为一个全球用户组织,它的工作是鼓励和推行EAN.UCC标准以及最佳实践的全球执行,目的是通过协作发展和采用统一标准来提高国际消费品供应链的性能。 GCI将全世界的制造商和零售商摆到全球平等的位置上,以简化全球商务并在整个零售供应链中提高消费者价值。它致力于解决洲际间的商业流程的壁垒,并促进最佳商务过程的分享。当前,GCI关注两个主要方面: 1. 全球性的标准和实施指南 建议对现有全球标准进行相互兼容的全球实施,并在实施这些标准的过程中消除分歧,例如在产品标识和电子数据交换方面的现有标准。 为发展像XML和射频标签这样的新标准而鼓励全球相关行业的最佳企业加入本标准。而现有的标准化组织将继续开发这些标准,相信他们可得到全球用户的广泛支持。 2. 业务进程的推荐标准 为了统一全球业务流程的推荐标准并消除地域间的流程壁垒,兼容并扩展现有的业务流程推荐标准,例如把现有的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的ECR积分卡合并到全球积分卡中;研发新的全球最优业务流程的推荐标准和实施指南(如CPFR和全球数据同步)。 GCI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全球产品分类(Global Product Classification, 简称GPC)、全球数据字典(Global Data Dictionary, 简称GDD)、全球数据同步(Global Data Synchronisation, 简称GDS)。前两者都是为了全球数据同步能够实现而制定的数据标准。 3. ISO/IEC/JTC1/SC31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为信息化管理带来了高效率、高可靠性及自动化,是国际商品流通乃至全球供应链管理中普遍采用的技术,为了保证供应链上各环节的无缝连接和高效运行,需要将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所涉及到的数据元、读写设备、检测方法、系统平台及其运行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化以各种自动识别技术(条码识别、射频识别、光字符识别、磁识别、影响识别等)为基础,主要在项目信息化编码(包括编码的数据格式、语法、结构)、编码在自动识别技术载体中的存储处理、识别处理以及相关识别设备和识别系统的一致性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研究。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协会(IEC)共同组建了JTC1 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1),其下设的SC31分技术委员会,即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及应用的标准化工作的组织。 SC31共有四个工作组来分别承担相关工作。 工作组1,主要负责开发数据采集器的规范,撰写线性和二维码的标识符号。 工作组2,主要负责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系统中数据结构的标准化工作。 工作组3,主要负责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系统中一致性评价,包括检测方法和检测规范。 工作组4, 主要负责射频识别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工作。为无线电,非接触式射频识别设备提供标准,使其能在全球可自由使用的频率范围内接收、存储和传输数据,使得这项技术能在供应链管理,如成品管理、原材料管理、物品跟踪、库存管理、物品电子监控、生产控制以及设备管理中发挥作用。 中国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秘书处的主要职责是:为国家建立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化体系提供技术支持;组织本专业国家标准的制定;为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做好与其它分技术委员会的协调工作;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国际标准。 四、RosettaNet RosettaNet 为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建立、应用并提倡开放性的电子商务标准,旨在形成共同的电子商务语言,以使全球各贸易伙伴间的各类程序一致化。 RosettaNet管理委员会包括28个成员,分别代表IT供应链的全球成员,包括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销售商、分销商、系统集成商、终端用户、技术提供者、金融机构、运输商等,一些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如Cisco、Compaq、HP、IBM、Intel、Microsoft、Netscape、Oracle、Toshiba等都是其成员。 RosettaNet的成员被分为4类:联盟成员、设计成员、执行成员、解决成员。其中,联盟成员负责扩大该组织的支持面与赞助者;设计成员负责提供专家与人力资源;执行成员负责支持标准的实施过程;解决成员则负责提供工具与服务以帮助企业或公司采纳RosettaNet的标准。由此,扩大RosettaNet全套标准在全球的影响,实现电子商务供应链贸易伙伴间共同的商务接口,大幅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RosettaNet标准有如下特点:非独占性的解決方案、包容性的资料结构、方案采用架构和商务信息的程序规范。RosettaNet在其网站免费提供RosettaNet商务字典、RosettaNet技术字典、RosettaNet Implementation Framework (RNIF)和RosettaNet Partner Interface Processes (PIPs)。 RosettaNet将会持续专注于提供采用PIP的标准及延伸高科技产业流程的准则。RosettaNet仍将继续向全球推广其标准,并鼓励更多的接受和使用。RosettaNet计划在欧亚主要科技市场还有澳洲和新西兰发布一系列标准,并在一些相关产业如汽车工业、消费电子和通讯业发掘更多应用场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