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倾听模式。在“给予者倾听模式”中最常见的是父母倾听孩子说话。在小时候,尤其在小学以前,孩子在父母面前总是兴高彩烈、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说着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孩子2-3岁时,以“是什么”为主,4-5时,以“为什么”为主。“为什么要先下后上?”“为什么上车要买票?”“为什么古代有嫦娥现在没有了?”“我们能养狮子吗?”……总之,孩子的小脑袋里装着数不清的问题。父母对待孩子的“倾说”有各种倾听方式。第一,拒绝倾听。在有的家庭里,不允许孩子“童言无忌”,直接让孩子闭嘴,“就你的话多,赶快吃饭吧!”孩子一说话就会遭到父母的斥责,没有孩子的发言权。第二,不愿倾听。不管孩子说什么,大人都不予理睬,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只是没有脑子的胡思乱想、胡言乱语,说过去就忘了。在这种家庭,孩子只能自言自语,或对着墙头说话。他们跟大人之间,丝毫没有互动,也没有交流。第三,假装倾听。父母装着听的样子,实际上仍在忙自己的事,想着单位、同事的一些事。“明天他来找我,我该说什么呢?”“这个学生会不会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偶尔答应一声“是、行、可以”“不错,这就行”以此应付孩子。当孩子看到父亲心不在焉,便问一句:爸爸,你怎么了?父亲马上回过神来“没事、没事,我听着呢,你接着说。”第四,选择倾听。父母只关心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如果孩子谈到老师教了什么,在学校里又学了什么,自己又长了几个名次时,父母就侧着耳朵、目不转睛地听,试图获得最多的信息。如果孩子谈一些“鸡毛蒜皮”“没有意义”的小事,父母就会搪塞一下。第五,认真倾听。这些父母把倾听孩子说话当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当做是对孩子的尊重,尽量理解孩子每句话的含义。这些家庭,亲子关系良好,孩子生活得快乐。愿每位父母认真地倾听孩子,这是给孩子人生最好的礼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