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1-
一一一一、、、、书画作品拍摄要点书画作品拍摄要点书画作品拍摄要点书画作品拍摄要点
1.焦距最好控制在35以上(换算做人眼大约是全画幅相机35焦距,普通单反50焦距),我
一般喜欢50-85之间的焦距,这样避免变形,经常看到网友们拍的照片直线都变成圆弧了,
这就是因为焦距太短引起的。
2.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也就是A模式,光圈设置在F8到F16之间锐度比较好。光圈数字越
小拍摄物前后虚实越明显。
3.自定义白平衡以保持正确的的颜色。
4.如果相机能直接显示在显示屏上(也就是说用LCD取景),看是否可以放大查看到最清晰
然后拍摄。
5.比较好的相机最好用RAW格式拍摄,宽容度比较大。
6.单反相机的话尽量用定焦镜头拍摄,效果最佳。
7.,室内的话光线角度最好是和画面成垂直状态,这样画面上的有些皱的地方不会拍出阴影。
8.ISO设置到最低,有的相机甚至有50、80的。我的相机最低是100。ISO越低画质越好,
图片越细腻。
9.用三脚架拍摄,设置两秒后自动拍摄,这样就是光线较暗的室内也不怕,他可以长时间慢
慢的曝光。
10.拍摄雪景之类的作品或者是白纸黑字的书法作品,曝光度可以略减一档,避免过度曝光。
11.当作品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几次拍然后用PHOTOSHOP自动接片功能把他们拼接
在一起,然后再处理完整。(如图)。
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2-
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3-
二二二二、、、、闪光拍摄书画的技巧闪光拍摄书画的技巧闪光拍摄书画的技巧闪光拍摄书画的技巧
使用闪光灯拍摄的最大好处是不受自然光线的条件的限制,能够使书画色彩还原正确和
消除皱褶。经过实拍实践,既是在太阳光下顺光拍摄装裱好的书画表面上也会出现皱褶,而
使用闪光灯拍摄则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皱褶。
闪光拍摄书画作品的器材。使用单反相机(数码、传统都行),以100mm焦距左右的
定焦镜头或者变焦镜头为最好。因为用广角镜头容易产生畸变和透视变形,太长焦距的镜头
又往往会损失清晰度。闪光灯三~四只,应当有无线同步功能或者配有无线同步器;三脚架、
快门线;最好找两位助手帮忙。
拍摄准备。选择室外正面向阳的开阔地方,打开三脚架,安装好相机、快门线,寻找好
被摄书法、国画作品,按照尺寸大小和宣纸颜色分批、分类摆放待拍。再找一块大木板用于
图钉钉书画作品使用,如果没有,就请两个人用手持贴在一面白色墙壁上也可以;所拍摄的
书画作品最好是经过装表过的,或者是经过“小托”过的,因为这样的书画平整一些。
具体拍摄时的操作。1、把相机镜头对着书画作品的正中央,以正顺光照射书画作品的
正面才好;2、闪光灯的使用。机顶安装一只闪光灯作为引闪灯,两边两只闪光灯作为同步
被引闪灯;三只灯的灯头焦距都调整到广焦端,以保证光照均匀;3、改为全手动操控。笔
者经验是:使用三只闪光灯拍摄中国四尺的白色宣纸书画作品时,传统相机采用ISO100胶
卷,数码相机感光度设定为ISO100,光圈f11,1/125秒,曝光补偿+1~2级EV值,拍摄
深色宣纸的书画作品应当根据情况曝光补偿-0.3~1级EV值。拍摄时多使用镜头焦距100mm
左右的焦距端拍摄,拍摄物距根据书画尺寸大小选择3~6米之间即可。如果拍摄小的书画
作品(比如四尺“斗方”以下的)也可以使用几位单灯拍摄。使用最佳光圈为了增大景深范
围和提高图片品质,准确曝光是为了色彩还原正确;使用闪光灯拍摄则主要是为了消除书画
作品表面的皱褶。
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4-
拍摄书画作品的注意事项。使用闪光灯拍摄中国书画不能隔着玻璃镜框拍摄;书画作品
的平面应当与镜头平面平行,并且使镜头主轴对准书画画面的中央,主要是用以避免透视变
形;尽量使用手动曝光,选择光圈优先模式扩大景深;尽量避免使用广角镜头拍摄,以减少
镜头畸变和透视视差;根据书画作品色彩深浅情况确定曝光补偿的级数;对于太长书画作品
应当采取接片的拍摄方法;两幅对联可以并列在一起拍摄。由于宣纸作品反光较弱可以使用
闪光灯拍摄;不能使用闪光灯拍摄油画作品。
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5-
附:拍摄过程现场演示图以及参数设置。
演示图1、室内使用两只影楼用室内闪光灯拍摄书画的演示图.jpg(41.69KB)
演示图2、使用两只小型电子闪光灯在室内拍摄书画的现场演示图.jpg(43.46
KB)
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6-
演示图3、使用两只小型电子闪光灯在室外拍摄书画的现场演示图.
拍摄书画时的一些参数设置与调整。如果使用数码相机翻摄书画,在室外拍摄,最好使
用两到三只小型闪光灯以防止照度不匀,白平衡设定为“自动”,利用的是室外自然光和闪
光灯闪光的混合光线(无论是在日光和散射光下);在室内拍摄,手动设定白平衡为“日光”,
完全利用闪光灯的光线拍摄,不过设置为“自动”白平衡也可以。如果使用传统相机拍摄书
画,都应当使用日光型彩色胶片,为的是和闪光灯的色温一致。两种相机都使用光圈优先以
增大景深为宜。
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7-
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8-
字画的拍摄主要要注意透视问题,注意事项如下:
(1)百分百的要保证字画不变形~色彩还原與原作品一致,这就要求相机要与字画完全
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9-
平行,从取景器中观察字画的四条边框是否变形,如果是上大下小,就是镜头上部离字画的
距离小于下部的距离,左右的变形也是同一道理,所以在拍摄时一定要保证相机镜头与字画
保持水平。
(2)字画的布光要求整体光线均衡,一般是从左右两侧各打一支灯,呈45~50度角照射,
中间部位是两支灯的交汇点,要用测光表分别测量字画各部位的受光量,一定要做到输出一
致这点很重要切记。
(3)特殊的拍摄要求,就要用特殊的拍摄方法。例如在字画的揭裱修复过程中,装裱人
员要细心的观看古字画所用纸张和装裱所用的材质,分析它的年代等,摄影者一定要想办法,
通过特殊的布光来表现纸张和绫缎的质地。
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10-
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11-
通常一幅画要多拍几张图片,比如整体图、落款、印章、人物、花鸟、线条集中处、除了整
体图片,一般都要开微距模式,这样的话,细节表现比较到位,可以清楚的看到印章、人物
的脸、鸟虫、落款的书写等等,比较方便专家做判断。参照图片,自然光,微距,不开闪光
灯,手持模式。
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12-
【古字画的鉴别】
纸绢鉴别纸绢鉴别纸绢鉴别纸绢鉴别
书画所用的材料绢和纸对于书画
的断代起着一定的作用。绢和纸的
鉴别是鉴定书画又一途径。根据和
国学者目前的研究,晚周帛画和战
国楚墓帛画以及稍晚时候的马王
礁汉墓帛画,均是画在较细密的单
丝织成的,至今为止未见用双丝绢
的(即经线是双丝,纬线是单丝织
成绢)。五代到南宋时期的绢,较
前代有了发展和变化。从表面来
看,除了单丝绢外,还出现了双丝
绢的形式。这种双丝绢的经线是每
两根丝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
根丝的空隙,纬线是单丝。元代的
绢总的说来比宋绢显得粗了一些,
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并且还呈现出
稀松的状态。明代的绢总的看来也
是比较粗糙。明代早中期有一种质
量较低较稀薄的绢,由于这种绢太
稀薄不易落墨,所以书画家往往先
将其托上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
纸的质料是判断书画年代的又一
标准。汉、晋古纸,所见都是用麻
料,较多的是用麻布、麻袋、麻鞋、
鱼网等废料的再生物,也有用生麻--北方用大麻、南方用苎麻。它的特点是纤维较粗,所以
也难以作得精细,它无光、无毛、纤维束成圆形,有时见木素。隋、唐、五代书画大都用麻
纸,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唐摹《兰亭序》、杜牧书《张好好诗》,以及敦煌出洞的大批唐代经卷,
无不如此。北宋以后则急剧减少,但北方辽金的经纸还用麻料。以后用麻纸作书画的则几乎
没有。隋、唐之间,开始看到有用树皮造的纸,大都用楮或檀树皮,它们的特点是纤维较细,
同时又随着手工业发展进步而产生的精细的佳作。此种质料亦发暗无光,仅比麻纸稍亮一些,
纤维束成扁片形,微有纸毛。还有用桑树皮造的纸,其特点是纤维更细,发亮,纸面容易起
长毛,纤维束为扁片形。北宋一开始,在书法墨迹中就出现大量的树皮造纸。以后,树皮纸
产于全国。竹料的造纸用于书画始于北宋。竹料坚硬,最难制浆,前人无法处理它,所以不
采用。竹料造纸其纤维最细,光亮无毛,纤维束或硬刺形,转角外也见棱角。北宋中期后,
造书画纸的原料已无不具备,因而从此就不易以纸质来区别时代的前后了。
装潢鉴别装潢鉴别装潢鉴别装潢鉴别
各个时代书画装潢有各自特色,可作为鉴别断代的辅助依据。如南宋宫廷收藏的书画有规定
的装裱格式--绍兴御府装潢式,对不同等级的书画采用什么材料来装裱,都有严格的规定,
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13-
如手卷用什么包首、什么绫子、什么轴心;立轴的用料的颜色、尺寸、轴头等都有一定的格
式。元代宫廷藏画选择专人装裱。大德四年,"命裱工五芝以古玉象牙为轴,以鸾鹊木锦天
碧绫为装裱,并精制漆匣藏于秘书库,计有画幅六百四十六件。"明代书画的装潢形式有进
一步发展,书画卷增加了引首,并且有的被写上了字,有仿宣和装窄边的,也有用绫或绢挖
厢宽边的;立轴则有宽边、窄边之分,有的还加了诗堂。清代宫廷收画的装裱,有其特殊的
风格面貌。唐熙、乾隆时期,装裱的用料和技术、形式各方面都比较好,卷、轴的天头绫多
为淡青色,副隔水多为牙色绫,临近画心那一部分多为米色绫(或绢),立轴有的有诗堂,
有的则没有,但一般都有两条绶带。立轴天杆上的圆曲是定制的,与非宫廷有显著不同。嘉
庆以后,宫廷装裱的质量逐渐低落,立轴的天杆逐渐变粗(晚期成为方形)一部分轴头不再
用紫檀、红木了,而且显得比较笨拙。手卷比康乾时期也显得粗些。
印章鉴别印章鉴别印章鉴别印章鉴别
印章的时代特征与气息也是鉴别书画的佐证。印章的时代气息可从其形状、篆文、刻法、质
地、印色等方面出来。宋代的书画作品,钤盖上书画家本人的印章为数很少,大多数书画家
在作品上并不钤盖本人的印章。宋代印章铜、玉居多,少量是其它质料的。印色有蜜印和水
印之分(南宋未期出现了极少数油印),蜜印颜色红而厚,水印颜色淡而薄。元代印章的篆
文、刻法都有变化,出现了圆朱文印。质料有木、象牙、铜、玉等,印色大都采用油印和水
印。自元代王冕开始采用石料刻印以后,采用石料刻印的人逐渐多起来。明代初期,各种石
料的印章已相当普遍,篆文刻法也有新的变化,篆文每个字的停笔处,都比原笔画略粗一点,
但显得较淡,并略呈黄色,同元代的印色就有些不同了。明代中后期印章以石质居多,其它
如水晶、玛瑙、铜、玉等均有。字体有古文篆体等到各种形式。这一时期印色大多是油制的,
颜色也有浓淡之分,也还有少数画家使用水印。清初,书画家印章甩用的篆文变化并不大,
但印章形状、字体字形都有多样化的趋势。清代中后期的印章,篆文刻法有各种各样的规格,
如浙派、皖派和其它各种流派,大都以《说文解字》为主体。印色从为油质,水印已不见使
用。
题跋鉴别题跋鉴别题跋鉴别题跋鉴别
题跋可分三类:作者的题跋,同时代人的题跋,后人的题跋。某件书画的题跋虽然也有对这
件作品加以否定的,但是少数。最多的是为了说明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收藏关系,又或考
证它的真、表扬它的美,于是人所共知的。但书画既有伪作,题跋方面也同样有多种的作伪
情况,因此书画鉴定不能不注意它的"张变幻"。真古画而配以别人的伪跋,或伪古画而配
以别人的真跋,都是常见之事。画上如有作者同时人的题跋,应当弄清楚他和作者之间的关
系。这方面的情况从书画本身并不见得能知道,而须从一些题跋中去探索。后人的题跋对书
画鉴定能起多大作用,更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作伪在宋代已很盛行,米芾《书史》
便记载他临写的王献之《鹅群帖》及虞世南书,被王晋卿染成古色,加上从别处移来的题跋,
装在一起,还请当时的公卿来题这些字卷。如果传到现在,宋人题跋虽真,帖本身却是米芾
临的。题跋对书画的鉴定是否可信还要看题跋者的水平。弘历收藏至富,题跋也很多,但鉴
别能力都差,往往弄假成真。黄子久的《富春山居图》,他先得了赝本,叹为旷世无双。后
来对真本他反说是假的。文征明的题跋就较为可信,因他工书善画,鉴别能力高。鉴别的人
除了眼力有高低之分,还须看他对作品的负责态度如何。董其昌经眼过很多书画明迹,但在
评真上极不严肃,因此不能对他的题跋完全相信。总的说来,前代的鉴赏家去古较近,见到
的东西多,有比我们占便宜的地方。他们的题跋虽不克尽信,还是值得我们研究思考的。
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14-
其它一些证据其它一些证据其它一些证据其它一些证据
别字别字别字别字:历来把写别字看得很严重,书画作者
等都不至于有此等错误。如书画上或题跋
上,尤其是书画的题款等等出现了这种情
况,都被认为是作伪者所露出的马脚。
避讳避讳避讳避讳::::在封建帝王时代,行文要避讳,就是
当写到与本朝皇帝的名字相同的字,都要少
写一笔,这就叫避讳,通称为缺笔。在书画
上面,看到缺笔的字,是避的哪代皇帝的讳,
就可以断定书画的创作时期,不能早于避讳
的那代皇帝的时期,否则就是作伪的漏洞。
这一问题,一向作为无可置疑的铁证。
年月年月年月年月::::书画上或题跋上所题的年月或作者的
年龄、生卒不符,或与事实有出入,也将被认为是作伪的佐征。如张大千藏《湘江风雨图》
与卷,曾影印于《大风堂名迹》第一集中。纸本,长幅。画墨笔水石风雨竹。自识;风林顾
有终,志行昆季,求予写《湘江风雨》已三年矣,而予倥偬未能酬之。今年予上京师,与友
携酒追而送别于鹿城之南,乘兴一挥而就,但愧用笔不精而情谊则蔼然也,时正统丙寅岁(十
一年,1446年)秋七月望后一日,东吴夏昶仲昭识。钤朱文"东吴夏昶仲照图书印"、"太常
卿图书"等印。另北京文物研究所存一卷,画法款题印记,和张氏藏本完全一样。画在生纸,
而末尾题识处纸色拖浆煮熟。细看两卷画笔均欠沉着,款字略有文微明法派,完全是一手之
作。再拿夏画真迹中题记印亲校勘,乃知正统十一年丙寅(1446年)夏氏还在吏部考功习,
而他官太常卿,则要到天顺至成化五年已丑(约1457年--1469年)间,所以不可能正统中
已用"太常卿图书"的印章,因此肯定这两卷多是明代中期人凭空仿造的伪本。作伪者对夏氏
的生平事迹,没有仔细调查研究过,所以露出了这样的破绽来,下述几例书法伪品也是以此
判断鉴别的。唐代颜真卿《裴将军诗卷》(这本身是假的,姑不论),后面有宋初以"蔬影横
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闻名的诗人林通的题跋,系伪造,因为该跋的字体是学
黄庭坚的,考林通死后17年黄庭坚才出生,不可能学到黄的字体。唐代欧阳询书小楷《般
若婆罗蜜心经》本署书写年月是贞观九年十月四日。而《心经》乃玄奘法师从西域诸经中的
一种,玄奘于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才奉敕开始译经,欧阳旬岂能预书此经?由此可以断定此
帖非欧阳询所书。唐代李邕书《少林寺戒坛铭》末署"杭州刺史李邕书,开元三年正月十五
日建"。查《新唐书》本传,李邕书开元甘三年始为杭州刺史,史事不合,可知其伪。潜惠
堂刻《灵飞经》后有赵孟俯二跋,其中一跋作于泰定四年(1327年),赵氏时年应74岁,
而赵孟俯卒于至治二年(1322年),享年69岁。可见此跋不可能为赵书。明代馆阁体书法
的代表人物沈度有一帖,款云"成化十四年秋七月望后一日"。考沈度卒于宣德九年(1434
年),至成化于十四年(1478年)已死去45年了,凭此即可断定它是伪作。
拍摄书画的技巧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