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淀层 ”

 leong 2013-04-18
IT从业人员应该重视的一个关键词——“沉淀层 ”。
   华为的“沉淀层”概念告诉了我们IT人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下半生会不会成为企业的“沉淀层”?怎样才能不成为“沉淀层”?
   外行人看IT,都认为是高薪行业,衣着光鲜、出入写字楼,岂不知背后是无休止的加班与高强度的脑力、体力劳动。我所看到的IT人也经常是“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小有成就,郁闷经常;比骡子累,比蚂蚁忙”。
   在技术驱动的IT界,裁员从来不是偶然事件,国际巨头IBM、英特尔、惠普、SUN都曾频频瘦身,以削减成本、清除企业内部的“沉淀层”适应全球IT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所谓的“沉淀层”,我认为就是那些可能意识落后,可能能力落后,可能体力落后,可能执行力落后…..或者都落后的企业员工,已经不能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之力,甚至成为企业发展桎梏的人,企业不得不让他们沉淀下去,已给更多的新人和能人腾出位置。
   我认为未来的成功职业人士,尤其是在自己的下半生不想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沉淀层”的IT经理人要有如下特质:应付高度竞争环境的视野和知识;要有弹性,能在变动环境下仍然有着轻松的态度;要有足够的敏感度和判断力才能应付技术以及市场的变革;要有自省和学习能力,不断学习,具有化繁为简的概念化能力。
如何才能具备这些特质呢?粗浅谈一下我的认识,没有什么具体方法,关键在于态度和意识,先有好的意识才有好的方法,况且这些意识不仅仅适合IT人士:   1、 适应压力
   IT行业是最前沿的行业,技术前沿,理念前沿,行动也前沿,自然对从业人员要求高些,压力大些。现在的IT互联网都快变成“吃青春饭”的了,拼年轻,拼体力,拼耐力,甚至拼脸蛋,很容易不进则退。“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企业间竞争激烈,整天杀得人仰马翻,生怕抢不到用户的眼珠子,生怕拽不到客户的耳朵根子,企业的压力最终都会传递到员工身上,IT人自是苦不堪言,加上新劳动法一出,肯定是企业请人更谨慎了,筛选更严格了,岗位更不容易获取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深海的鱼之所以不会因为承受高强度的水压而爆炸,是因为它可以使体内、外的压强达到平衡,而人如果不能找到这种平衡,就很有可能“压力过大而致死”。既然进入和选择这个行业,就应该适应它,选你所爱,爱你所选,尽快和尽量找到平衡点。
   2、坚持学习
   被行业或者社会淘汰所有原因中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意识的落后和知识的落后,所以学习变得尤为重要。IT=information+technology,作为行业中人,对信息和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自然是最基本的要求,要不断学习。学得文武艺,才能卖给帝王家,如果行业进展跟不上,自己不学习,像贴在骆驼身上的一只蜗牛那样慢,自然无法应对发展。
   学习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一切伟大的成功者都是伟大的学习者
   3、及时转型
   任何企业都是“技者居下,能者居中,贤者居上 ”,仅有一技之长的肯定就是在最底层,最前端,进入一个行业要进行不断的自我升级和转型,让自己脱离一线岗位,让自己更有能力和更有思想,能够不断的由技术岗位过渡到管理岗位甚至决策岗位,更或者可以有能力创业。
   互联网变是常态,不变是非常态,与其别人变,不如自己变,与其被动变,不如主动变,与其以后变,不如现在变。
   4、正确的心态
   知足的心态:作为IT人,因为行业发展的迅速和财富积累的快速,一般来讲都是中国最早实现新五子登科的一群人:房子,车子,票子,孩子,帽子,都会比其他行业的人获得的早一些,快一些,应该知足,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好的行业。
   享受的心态:很多人没有搞清楚,究竟人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还是为了工作而生活。中国大约只有10%的人能真正从工作中得到满足,其余的人是不得不工作。我想,有愿望,有能力就多干点,不想干了就“洗洗睡了”,好好享受人生,老子几千年前就告诫我们“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不要非弄得像网易前CEO孙德棣那样过劳死才肯罢休。
   乐观的心态:将来的中国社会,系统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让我们安享晚年,所以不必过于悲观的看待自己的未来,要有顽强的乐观思想,有一点合理的悲观思想足矣。

   英雄到老皆归佛,管他是做IT还是非IT,既追求卓越事业,又要优雅生活,活在当下,认真工作,及时行乐。
   草率说了些东西,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和说到哪了,呵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