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详解

 漫卷诗书XQQ 2013-04-18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详解

 

第一势 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第一势共7个动作。眼法以正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

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 揽擦衣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作用的。陈氏原名揽擦衣。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

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 六封四闭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的。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在陈氏太极拳各种着法中,都含有这两层意义和作用。

  陈氏老架第一路(十三势)无此名,其他几路则有此名,108势太极长拳中也有此名。陈鑫先生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也无此名,但曾说搂膝拗步亦可名六封四闭。一个手足斜开的大敞门势子,反以封闭为名,意更深远。各势太极拳仍有如封似闭势名,与此势毫无相同。

  当今陈氏一路有6个六封四闭,二路(炮捶)只有1个。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头套)虽无六封四闭之名,但在揽擦衣与单鞭连接之处有掤捋挤按的动作练法,今命名为六封四闭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右凡五转。步法从右弓步变右侧马步。右扑步。成左后虚步。手法包括掤、采、捋、按等法。

  据洪均生先生讲,陈发科师爷教此势时总说:捋时左手贴腰向里缠,右手松肩沉肘下塌外碾,而且捋的姿势是用右腕掌之间搭在对方的左肘关节外上侧。说必须这样四两拨千斤中的方能有作用。从来不许以右手托对方的左肘,认为手总托不动对方肘部下沉的劲。但如今一般习此势却都左手逆缠,高齐左眼,而且以右手托对方的左肘,不知从何时何人变的。

歌诀:

六封四闭捋采变,顺势左捋塌外碾。
上引下松随敌意,跟步双按闭中封。


第四势单鞭

势名考释:

  此势是象形的,势子完成时两手左右展开,如同横担一条鞭似的。陈氏一路有7个单鞭,二路(炮捶)只有1个。陈鑫先生在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左转身蹬一根一势也名为中单鞭,并说明作用为手脚齐用法。今已无人知晓。各式太极拳名均相同。

  要领:此势共有5个动作。眼法在一、二两动作注视右前方。从第二动作完成,便转向左前方。身法右、左、中、左、右凡五转、步法从左后虚步,变左前虚步,左小扑步,左侧马步,成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右引左按,左引右挤,左进步靠、左肘、左按、挤等法。

  陈鑫先生讲解此势作用,右臂含有臂折靠法。

歌诀:

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互西东。
右挤左化左步靠,肘打按挤法更巧。

第五势 左转身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与第一势金刚捣碓同。但洪师加左转身三字,以别方向,使学者更为明确此势练法不同处。

  要领:此势共6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转身后方向不变,即为正前方。身法左、右、左、左、右、左凡六转。步法从单鞭末动作的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左扑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左前掤、右收掤左转身掤、抱缠、膝打、震脚等法。

  此势与第一金刚捣碓不同之处,从势的结构观察,便可看:前者是从两手下垂,两足并立的合势变开势,又变为合势的。此势则是从手足同开的单鞭变为合势的。前势是正面接手,对方的手、步均在我手、步里侧;此势则是对方从我左手外侧进攻,手足始终在我左外方的。

歌诀:

左转捣碓先引掤,转身化拿兼膝攻。
妙在有形似无形,抱捶震脚势沉雄。

第六势 白鹅亮翅

势名考释:

  此势是象形的。取名重在亮翅二字,使人一见此名,便可领悟它是讲手部的开,而不是合,与腿无关。陈氏老谱所载命名为白鹅亮翅。白鹅亮翅一名,老谱释为性凶狠,又有温善之态,故名。

  各式太极拳均为白鹤亮翅,我依老谱所载。

  要领:此势在陈氏太极拳一路中共有3个。势名虽同,而练法、作用不同。
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金刚捣碓末动作的小正马步变左侧马步,经外八字步成左前虚步。手法包括左转掤拿,右采左按等法。

歌诀:

鹅性凶狠面文静,左手下按步含攻。
退步右采拴身靠,眼光四射顾盼定。


第七势 搂膝拗步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的,重在拗步二字。因我们日常行走时,迈右步则左手向前摆动,迈左步则右手向前摆动。拳势的动作却与人的生活习惯相反,是右或左手足一同向前,故名之为:拗步

  各式太极拳均有此名,而练法不同。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不变向正前方(西南),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手法包括右手引掤法,进左步捋法,左手肘、挤法、松合全身之劲,贯于两手指尖法。

歌诀:

搂膝拗步右引掤,左步斜进捋挤成。
敞开大门随意使,六封四闭虚要灵。

第八势初收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为向内收脚。而且表明从一路金刚捣碓至此,是初次收法。拳论所说收即是放,此势虽步退内收,手亦前放。

  听洪师讲,陈发科师爷教此势时,经常发出收回的口令。我估计当年杨露禅学此势时,也可能因听到收回二字,而讹为手挥,于是后来美化其名加琵琶二字,而名之为手挥琵琶。陈氏太极拳原来初收与再收的练法相同,都是松肩沉肘,手走外下弧线而收的。洪师把再收的练法改为手走里上弧线,因初收练法左手为顺转,再收的左手为倒转,多了一个收法,区别初收、再收不同的练法,符合陈鑫先生咏再收七言俚语:初收转圈自然好,未若此圈十分巧(圈是周身转不但手足,而手足在外易见故以手转言之)。前所转圈犹嫌大,此圈转来愈觉小,越小小到没圈时,方归太极真神妙……”

  要领:初收、再收都是两个动作。眼法都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初收右转,再收则左转变右转;步法初收以左弓蹬步变左侧马步,左小侧马步,再收是从左侧马步变右后虚步,成左前虚步,手法前者为左掤,收掤,后者为进左步挤,变右转身退步捋。

歌诀:

初收转圈自然好,退步掤法进为要。
收回原为老势名,拳家更名尽玄妙。
(注:收回势名,载于《陈氏拳械谱》,是五套捶中的老势名称。)

第九势斜行拗步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方向的。因一连三步都是斜向左前进行的。斜行拗步系老势名称,在陈氏太极二路(二套)中也有此名。

  陈鑫先生在七言俚语中介绍此势:斜腕吊踝真难看,此中自然有高见,妙手空空从何来,太极图中贵善变,善变神机无滞形,功夫归根在百练……”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向左前方,虽因身法、步法的变化前进,眼法方向始终不变;身法右、左、左、右、右凡五转,步法从前势初收的左小侧马步变右独立步,左小盘步,右侧马步,右大盘步,成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收掤下踹,左转下拿,右进步平挒,右转掤,进左步撩阴靠。

歌诀:

斜行化拿左脚踹,进步平挒转身采。
右转掤法无穷变,三进左肩侧身靠。


第十势再收

势名考释:

  此势名称是说明动作的,因第二次收势中,所以名为再收。各流派太极拳无此名。

  要领:此势亦两个动作,眼光向左,随身右转90°仍为左前方,因身、步法变方向,实际眼法未变;身左、右两转;步法从前势斜行拗步末一动作左侧马步,变右后虚步,左小侧马步;手法包括进步左挤,右退步转身捋法等。

歌诀:

此势转圈皆倒转,太极拳法贵善变。
进挤退捋着中法,左脚收回腰下塌。

第十一势 前堂拗步

势名考释:

  此势名是说明动作方向的。前堂(亦作蹚)是步子向前进。但一路有两个前堂拗步。第一个根据再收的方向连续向左斜角进两步,第三步的左脚向左前斜角迈进,第二个前堂拗步则向正前方迈进两步。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右、左、左、右凡四转;步法从再收的左小侧马步变左前虚步,左半马步,右侧马步,成半扑步;手法包括右收掤、左进步双按、进石步平挒、进左步侧掤等法。

歌诀:

前堂先引双挤胸,再进平挒三肘封。
踏雪无痕前堂进,先左后右步分清。

第十二势 演手红捶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 动作的。左掌右拳打出之前,右拳本是合在左拳上方,出拳时忽又以左掌翻到右拳上边;好似掩护右拳而发的。如对手在我身右侧进攻,右肱又起了掤化作用。所以名之为演手肱拳(捶)。

  陈鑫先生据老谱《陈氏拳械谱》名为演手红捶并解释为:练习手和捶,又解字为:练习手和捶,又解字为:如红炉出铁,人不敢摸和出手见之说,意义深远,故采用老名。

  要领:此势系接前堂拗步而成,共4个动作。眼向左前斜角;身法右、右、左、左凡四转;步法从左半马步变左侧马步,最后成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右引左挤,左引右击等法。

歌诀:

演手红拳练手捶,左引右击见红拳。
前发后塌劲要松,发劲都在手捶中。

第十三势 右转身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加右转身三字,以别方向,陈鑫先生名为第三金刚捣碓区别。今采用右转身金刚捣碓之名。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转向右方。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上势演手红捶末动作的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内八字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歌诀:

右转捣碓右转掤,转身右采小而灵。
右手右脚同收转,挒中带扫着法精。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二)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二)


第十四势  庇身捶

势名考释:

  此名是说明动作的。因两手左右上下环绕而动,庇护全身,所以叫做庇身捶。陈鑫先生说,也可名为披身捶。因此势前两动作是两手分披下开的。它与护心的取义虽同,但护心拳动作较小,作用也不同;一名庇身,一名护心。其他各式太极拳无此名。

 十字手一势原为庇身捶前的开合动作,未有势名。洪师因见初学者对庇身捶动作都感复杂难记,而取杨、吴势十字手之名,分一势为两势,以便初学者理解。因洪师在演练庇身捶一势中,十字手一变而过,故不另立新名。

  要领:此势共6个动作,眼法先右,最后变左;身法右、左、左、右、左、右共6;步法从小正马步变右侧马步,再变左侧马步成左半扑步;手法包括右挤、右进步靠,左转掤、右转靠,肘挤、左上挒、右转挤等法。

  此势如照陈鑫先生的说法,内中含有七寸靠。这个练法是当两手收合而右足向右迈步时,将右腿贴地前进,顶劲领住,身向左转,腰向右膝内侧弯下去,以右肩距地七寸为度,所以叫做七寸靠。陈鑫先生解为:遇到身高力大的人,突然用力猛向下按我顶部,我躲闪不及,便随之进右步插到他的裆内,腰弯到紧贴腿部而肩离地只有七寸时,对方下按之势已不能再低,这时我身变右转,用肩头旋转攻其小腹,可能打出丈余,但陈氏久已无人练这样功夫,有待培养后辈。

  此势与伏虎、护心拳是同一类型的势子,但因双方站立的位置不同。因而进攻的入手不同,则应敌的方法也各异。庇身捶我是正面(假设向北)站立的,对手是从我的右前方,左步在前用双手进按的,所以我先向右转以右手掤化(来劲偏下,我右手顺缠下转,如来劲偏左上方,则我以右肘下沉,而手向左上转掤化),然后每一动作都因对方的动向而随之;护心拳是从二起脚后接手的,双方都是右足在前,对面而立,所以对方进攻的劲偏我左方,我应向左转化;伏虎则是演手红拳,我以右拳向右前发劲时,对方从我右背后按我右臂,并且因为他的左足踏在我右足外侧,所以我必须身法加大左转,右臂向前方松开,并以右足后蹬,上下相随的掤化,这和二起脚第一个动作的滑跌法相似,但二起脚的右足不动,只以膝部松垂配合右拳化劲。总的说来,都不外于因敌变化的原则。也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科学态度。

  兵法要求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太极拳论也说: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是所向无敌的先决条件。知人的方法,首先是从对方与我站的位置上看;再看他的步法是什么形式,何足在前,就可以揣测出他是从哪个方向,用什么手法进攻;也可以估计到来的劲力偏向何方。至于接触之后,要凭我身体各部分松圆的敏感,来感知他的动向变化。我方随时按照缠法的基本规律而适当加减其角度。所以拳论有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之语。陈鑫先生也说:守规矩,而不泥于规矩。

功用歌诀:
庇身捶势右下挤,手合步开右靠成。
因敌变化连环肘,左引右拨腰裆功。

第十五势 背折靠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作用的。用法是从背部右侧转折而发靠的。
  背折靠一势在老谱中为庇身捶右转之变化发靠,下演手捶为庇身捶左转向下发捶之势,今习者不知何时一势分三势,学者不可不知,陈鑫先生七言俚语介绍其老练法如下:
  庇身捶势最难传,两足分开三尺宽,两手舒开皆倒转,两腿合精尽斜缠,右拳落在神庭上,左拳岔住左腰间,身似侧卧微嫌扭,眼神戏定左脚尖,顶精领起斜寓正,裆间撑合半月圆,右肩下打七寸靠,背折一靠更无偏,右手撤回又一捶,此为太极变中拳。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左、右、左共3;步法从右侧马步,变为八字马步,右半盘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转掤、右转掤、左转身背靠等法。
功用歌诀:
左转掤法松要圆,右转变法腰中缠。
左引松沉发背靠,惊抖一拳丧敌胆。

第十六势 下演手红拳

势名考释:
  老谱原名青龙出水。陈鑫先生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此势名下演手捶,可以说明动作的方向。而且后面猿猴献果一势,陈鑫先生名之为青龙出水并加解释说:右手如鞭穗旋转着,配合右足蹬力,跃向右前方,如同鱼友出水之势。言之有理,因改名下演手红捶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以右前方为主;身右、右、左共3;步法从右侧马步变右半盘步;手法包括右下掤、蓄劲,左引右下击等法。
功用歌诀:
演练手捶方向变,手转互变有高见。
右转肘挤铁门拴,突转一捶裆中现。


第十七势 双推手

势名考释:

  这个势名是说明动作的。因最后的动作是双手接法。老谱无此名。据洪师讲,此势又名大六封四闭,系陈发科师爷根据六封四闭的练法发展变化而增加的,命名双推手
  此势动作与六封四闭的眼、身、手法完全相同,只是步子因身法在了一倍,所以也变为左转身右步前进,而左步跟随,学者试作比较便可知手的按法也略有变化,即前者劲发得近,此势则劲发得远。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为主,身法左、右、左、左、右共5转。步法从上势下演手红捶的右侧马步变来,向左转膝,左膝弓住为右侧马步,右半盘步,左侧马步,右前虚步,成左后虚步。手法为右收掤、右小采、左捋、右上掤,变进右步双按。
功用歌诀:
转身左捋上步掤,以身双推步要轻。
掤采捋按双推手,松圆旋转如蛟龙。

第十八势 三换掌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为三次换转掌的方向而名。陈氏老谱及各流派太极拳皆无此名,这个势子是陈氏太极拳练基本功的活桩法。原来套路中本无势。据洪均生先生讲陈发科师爷在北京教拳数年后,方将这种练法增入陈氏太极拳一路中,令学生练习。肘底看捶也是练活桩的势子,但它是大开大合的方法。此势则是两手只在胸前交替换转,圈子缩小,显得更加灵活多变,是实用交手中的快速换着方法,学者应当注意多练。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右、左、右共3;步法为左后虚步;手法双顺左开右合,变右逆开左顺合,再变双顺合。
  双顺合掤练习法,虽眼法不变,身法只有左右旋转,看似简单,而手法有顺、有逆、有开有合。开合的方法,或双顺,或一逆一顺,第三动作又变为双顺缠的合中之开。由于手法的多变,下盘的裆膝配合角度也不一样。必须细心练习体会,莫以其简单而忽视之。
功用歌诀:
掌法三换活桩功,拴手擒拿变换中。
静如秋月三味掌,动若蛟龙似旋风。

第十九势 肘底看捶

势名考释:

  势名也是说明动作的,并且也是太极拳法中练基本功的一个主要势子。各式太极拳同名。
  要领:眼向正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为左前虚步;手法逆缠双开,顺缠双合法。
  我们可以借以练三种身法。步法做成高、中、低三种资势。一个开合,走高架;次走中架;最后走低架。3周已过再由低而中、而高。这样反复多练,腿部虽然初觉酸疼,10天后便无感觉。练过两月,腿力必可大增,而且是螺旋式的上升和下降,对拳法是极有益的。
功用歌诀:
肘底看捶守门户,承上启下似流水。
屈身自处静待来,有真无假形象古。


第二十势 倒卷红

势名考释:

  此势也是说明动作的。因步向后退,两手旋转,往后倒而转之,红者不顾情面而尽力击之,故名倒卷红。
  老势练法,陈鑫先生介绍,胸离地二尺,今人皆不能,故拳家稍变拳势,避难就易,然其活动处,较胜老势。
  杨式太极拳则名为倒撵猴,《陈氏拳械谱》名为珍珠倒卷帘,倒有象形意义。
要领:此势为陈氏太极拳一路第一个倒卷红,共6个动作。眼向正前方,最后向右前斜角;身法左、左、右、右、左、左共6;步法为左前虚步,右侧马步,右前虚步,左侧马步,左前虚步,左后扑步,右前扑步;手法为右转掤、退左步挒、开掤退右步挒、收掤、右转退左步掤、左双捋等法。
功用歌诀:
退中有进着法精,采挒肘靠退行中。
击前顾后皆倒使,两手更迭转无声。

第二十一势 白鹅亮翅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
  要领:此势共2个动作。眼先向右,变为正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前势倒卷红最后动作的右扑步变右前虚步、左前虚步。手法包括收掤、右退步右采、左按等法。
功用歌诀:
倒卷红下接白鹅,捋变右采变化多。
敞开门户伏左脚,左手按下碧清波。

第二十二势 搂膝拗步

  同第七势搂膝拗步。

第二十三势 闪通背

势名考释:

  势名是说明练法作用的。动作中有闪跌法,中气由任脉通督脉。督脉在背,所以名为通背。其他流派太极拳则名闪通臂三通臂,乃音讹。
  要领:此势共8个动作。眼法向左前方,随身步的转换最后仍向左前方;身法右、右、左、右、左、右、右、右共8;步法从左弓蹬步变左侧马步,左前虚步,右前虚步,右小盘步,左半马步,内八字步,右后虚步成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掤、左退步捋、左转身捋、右转身掤、左进步挤、右转身右采左按、右转身背靠、退右步平挒等法。
  我初学时,左转之前,两手向右转得多些,然后向左捋回。不如这样:左手在心口前转小圈,右手从手上走立圈,更为简捷。
功用歌诀:
内通背先左退捋,转身左捋因敌用。
右转拗步进左脚,右挤再转采靠成。


第二十四势 演手红捶

  势名考释同前。洪师结合练法势名加第一进步,其他各式无此名。
  要领:此势系接第一个闪通背而成的。共2个动作,眼法以右前为主,身法只左转一次;步法从前势左小侧马步变右小盘步,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左引掤、右撩阴顺步击法等。
功用歌诀:
举足进步撩阴捶,拳力如风又如雷。
问意缘何进一步,为因上势伏下捶。

第二十五势 揽擦衣

  势名考释同前第二势揽擦衣,洪师于1956年按古老练法名为进退步揽擦衣。陈鑫先生诗曰:东方甲乙木,右肱伸莫曲。似直似不直,敌来不敢入。右手展向东,左手防西触。中气运于心,一发莫比毒。何况进如风,疾迅谁能敌。形骸与人同,用法只我独。不是别有法,只为中气足。灵明在一心,巧处亦不一。只要能中形,鸡群见鹤立。我为初学者,窍道皆指出。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仍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共3转,步法从前势进步演手红拳的右侧马步,变退步右小侧马步,右扑步,成右弓步。手法包括退步掤、进步按、变挤等法。

功用歌诀:
演手捶下揽擦衣,退进步法手转奇。
空松圆活只一转,挨着何处何处击。

第二十六势 单鞭

  势名考释同前。此系洪师跟陈师爷初学此势所讲解、试验的单鞭前两动作手法,因而记录于套路中。
  要领:此势亦是5个动作。眼亦先右后左。身法右、左、右、左、右共5转。步法从进退步揽擦衣一动作的右侧马步变右盘步,右侧马步,左弓步。同时为右下挤、右肘打,左转靠、采、按等法。
功用歌诀:
第二单鞭莫等闲,势虽重复接手变。
锁拿刁扣背折靠,左转着法立势高。

第二十七势 上云手

势名考释:
  势名也是象形的。中国画画云习惯以螺旋状表示云之随风旋转。因此势两手交互旋转有似画云的笔法,故取以为名。各式太极拳均同名,唯陈氏有运手之别名,似以此势是手的互用为主。实则太极拳任何势子都是整体运动,眼、身、步、手都是一动无有不动的,所以我认为应以云手为名。
  陈鑫先生曾说:太极拳中攻防手法以左右两方用的较多。因为对方其攻多以侧面而入,因之云手一势在整个套路中,不但第势反复三五次,而且一路里就有三个云手。这个看法是合乎实际的。我根据这个道理,认为洪师讲一路除三个云手之外,前招后招是云手的活步而缩小的架子;野马分鬃则是云手放大的架子;二路中的大小红拳也是活步左右的云手;左、右黄龙三揽水,更明显地表达云手虽单手应敌,也是有用的。
  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将云手分上、中、下,以分次序,故采用。其他各势太极无有上、中、下之说。
  要领:此势共8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共8;步法从上势单鞭的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左侧马步,右后虚步,左半扑步,左小侧马步,左半扑步,左小侧马步,左前虚步;手法包括左侧掤、右收掤、右采、左前步靠,左肘、挤、采、左进步靠等法。
  陈鑫先生曾说:云手的步法本是以左横行为主,但也可左、右互移,以练应付对方之用。不过左移的步大,右移的步小,最后还是逐渐左行。这样练的眼法,便不应专注左方了,研究者不可不知。
功用歌诀:
云手左进靠肘采,奇步横行往复来。
左步移大右步小,双手旋转形古雅。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三)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三)


第二十八势 高探马

势名考释:

  高探马的势名是象形的。它的动作,好似探抚马背,一手引缰,一手抚缰之状,一路太极拳套路中有两个高探马,二路也有两个。其中有一个是完全重复的。因此只分别介绍三个。其他太极拳名同。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以左前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5;步法以云手末一动作的左前步变左侧马步,虽然随着身体的左右旋转而腿部的缠法顺逆互变,只是暗换裆劲,步形不变;手法包括左转,左右双掤、右采左按、左引右蓄劲,左引右肘打等法。

歌诀:
高探马先左转掤,左右开合练裆功。
右发劲如拗拦肘,左肘背折引化精。

第二十九势 右插脚

势名考释:

  此势也有人名为擦脚,我因字在此讲不通,故采用老名。这个势子的动作以踢法为主,踢时必须利用对方的空隙,所以原名插脚,并加字样以区别方向。杨、吴等势则名之为左右分脚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左、右凡3转。步法从前势高探马的左侧马步,变左半盘步、左小盘步,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左、左封、左引右打兼右脚踢等法。
  陈氏太极拳着法,凡以手进攻,必先以步法创造条件。所以陈鑫先生说:手到步不到,发人不巧妙。但用足着法攻人,又必须先用手创造条件,然后根据对方形势,而发踢、蹬法。这符合先保全自己,然后打击敌人的科学方法之妙用。至于用什么手法,则又因敌而变,不应拘泥。

歌诀:
左捋引化右脚踢,不在颌下即裆中。
一粘即踢神速妙,踢者须知随中找。

第三十势 左插脚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加字以别方向。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转向左前方;身法右、右、右3;步法从上势的左独立步,右足随身之右转走外右下弧线,落在左足尺许,足尖外摆,成右半盘步;同时,右手加大顺缠,沉肘下塌外碾,走外右下弧线向胸前转落;掌心侧向左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同时,左手也顺缠走外右下下弧线,从左后方向右转落在右腕上侧,掌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
  双手掤法。当上势我以右足上踢时,有人在我右方左步在前,双手按我腰部,意欲为被踢之人解危,我随即塌裆劲右转,右脚落在他的左足侧,以双手顺缠,从他的两手里侧向个掤之,再顺势踢左脚。

歌诀:
右脚踢罢势不停,上步抄手似旋风。
指上打下拳中诀,插进裆中方有用。

第三十一势 蹬一根(又名中单鞭)

势名考释:
  各式太极拳名左转身蹬脚,洪师也采用左转身蹬脚之名。陈氏老架原名为蹬一根蹬一根子。听洪师讲:当初陈家练拳从实战出发,在地下埋一些木桩子,一根一根地蹬,蹬到有功夫时,不但蹬倒它,还可蹬倒它,还可能蹬断它,所以叫做蹬一根。此势因包含练功方法在内,故采用老名。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先转左后方,成为向左前方;身法左、右、左凡3转:步法从右独立步变左小侧马步、右独立步;手法包括左转身肘、提、左打右蹬等法。
  注意:凡足向前蹬,左蹬则左拳发在左膝外旁,右蹬则右拳发在右膝外旁。因为手法是开法,如不将拳走到此处,则被拿的手解不开,便会被对方松肩沉肘随化,而不能抬腿更无法蹬出。现在练这个势子的都是拳只发到膝部内侧,腿却抬得较高,因为是练空架子,所以用错的配合方法仍能错着去练。如经过实践,便会认识到过犹不及的要求是多么重要。

歌诀:
身法松圆正无偏,双拳翻转左脚悬。
提膝蹬足随敌使,手足齐放中单鞭。


第三十二势 击地捶

势名考释:

  击地字样表示拳打得极低,并非真打地面。其他各式太极拳名为进步栽捶
   要领:此势共有2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右、左两转;步法从左侧马步变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右转蓄劲,左上引、右下击法。
   我初学此势时,陈照丕先生名之为神仙一把抓,在实践中又一用法,其实是击地捶后一动作。其练法击地捶下打之后,顺缠一抓松沉其势,有抓裆之法;也可抓土撒向敌面部之用。

歌诀:
击地捶势奔前堂,连三赶步不容让。
斗打捶击手抓裆,静听耳后应八方。

第三十三势 二起脚(一名踢二起)

势名考释:

  前两势是单踢法,这一势为连环双踢法,也就是先左踢,后右踢的连环右踢的方法。各式太极拳均同名,陈氏老架也称为踢二起
  要领:此势共7个动作。眼法先右前,后右后,最后向正前方;身法左、右、右、右、左、左、左凡7;步法从前势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内八字马步,手法包括右侧,右转肘靠,右转左兼右扫带、左引右踢、左侧等法。

歌诀:
左引右击踢二起,虚虚实实随敌使。
不是平日空中跃,何来左右连环踢。

第三十四势  护心拳

此势考释:

  此势手法都是围绕胸部反复运动的。主要保护胸肋,名为护,十分恰当。陈氏太极拳在此处也名兽头势。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将此势叫做兽头势,但在七言俚语又名护心拳,一势两名,练法不一。今录出陈鑫先生七言俚语以供研究:两拳上下似兽头,左足西往又东收。护心拳里无限意,欲用刚强先示柔。
  陈鑫先生解释兽头势一名极为详尽,但练法与现在不同。他说:兽头势右拳在右额,左拳在左膝上中间,瞪住眼而视之,其形凶恶如房上兽头,故名。

杨、吴各式太极拳则将此势动作分开,名为左、右打虎势,取象形之义,也有道理。

  要领:此势共7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左、右、左、左、右、右、左凡7;步法从右小侧马步,变右弓步、右前虚步、右扑步、右半盘步、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收、右前、右进步靠、肘、挤、等法。

歌诀:
护心拳先斜退掤,右进靠肘平挒成。
两手护心无限意,双目如电似兽头。

第三十五势旋风脚(一名踢一脚)

势名考释:

  此势前三动作手、足均由右向左旋转,如旋风之状,最后方以双手横开,左足向左横开,如同旋风越刮越猛,故名旋风脚。老谱名踢一脚。其他各式太极拳无此名。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先向正前,后转向左前;身法右、左、右、右凡4;步法从上势护心拳的右侧马步变右半盘步、右小盘步、右独立步;手法包括右转掤、左转捋、右转封掤、右转左手掤打、左膝平攻等法。
  此势虽用腿法,却非蹬、踢。因蹬踹都是对方在我前方,捭法系对方在我右侧;此则我从原来斜对面向左后发劲,又以左膝从他的右侧。所以左手从他的前面向左后发劲,又以左膝从他的后面向左前发劲。手足前后夹击,使之成为背势。

歌诀:
双手拧转右脚扫,十字手法护腿进。
踢一脚下旋风腿,旋转变化右转身。


第三十六势  蹬一根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改名为右转身蹬脚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从前势旋风脚由左方转为右后方,但因身步向右转过180°,所以它第二动作为眼法向左前方,从第三至第五动作又转而向右;身法右、右、左、左、左凡5;步法由右独立步变左侧马步,右小侧马步,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右转身右截掤、左进步挤、右转身收掤、下掤变拿,右打右下击蹬法等。
  此势是应付两方对手的着法,一、二两动作应付右后方,当身步已向右转进,便以左前方为主,接着又有人从我右后方来攻,我急转身迎之。但两上右转发央的上下手足配合得不同,而且由于前一势的来脉不同,所以手足必须因敌而变。第一个动作的前一动作是我以左足横攻左方之敌。有人为了援救他,利用我右足独立,左足向左发劲,向右后方拧我右手,本来可以使我向右仰跌,但我先塌好裆劲,继续右转,却将右手向左拧转过来,以致反背为顺,赢了对方。但又有人从我右手方进攻,不敢向右后再拧我的右手,却进步向左按我右手,我立即变为收掤、下掤,拿他右腕,而以右足蹬之。
  陈鑫先生说:足的踢蹬,较手法更重要,不遇真正死敌,不可轻用。而且用足法必然一足独立,万一发出之足被人接住,最易仰跌。

歌诀:
旋风脚下蹬一根,四面八方任人侵。
随身依人蹬足使,就是神仙也断魂。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四)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四)
     蒋家骏 

第三十七势  演手红拳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这个势子是蹬一根势的下一个势子。
  要领:此势与前势练法不同。共有6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右、右、郁郁葱葱、左凡6转。步法左独立、右转震脚左侧马步、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左收掤、右转开掤,双拿、左挤右引、左引右打等法。
  据洪均生先生说,陈发科师爷讲到陈氏太极拳发劲的方法有4种。一为轮子边上的劲,只能打起对方,而无损伤。二为轮子内则的劲,即是挒法,能折断骨节,不可轻试。三为钻头劲,演手红捶就是这种劲,非遇真正敌人,更不可轻使。武术界常有拳打寸劲之语,一般解为:拳到离对方一寸才发劲。陈氏太极拳则贴住对方皮肉后方发劲,在意念上能打进一寸去,所以易受内伤。四为崩炸劲,当对方紧搂我腰或擒拴我身任何一部位,方用此劲,然非功力深者发不出这种劲。此劲也名惊弹劲
歌诀:
蹬一根下演手捶,来脉转关膝上回。
引手擒拴震右足,火焰钻心追人魂。

第三十八势 小擒打(一名小擒拿)
势名考释:
  此势是接演手红捶而变的。对方接我右拳,欲向右退步,引我右臂使我成背势,我随势进步前掤,再因敌变化的着法。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看右前方。身先右后变右、左、左凡4转。步法从前势末动的左弓蹬步变右前虚步、左扑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进右步掤、右采左按、左转身掤、左上挤右下按等法。
  据洪师讲,当年陈发科师爷讲解此势时说:这个势子的最后一着虽然同是一挤一按,但上挤下按的劲分两截,较为厉害。因为对方只顾注意我的左手。而用右手向上掤挤,我以左手贴胸部也向上掤挤,对方的气都集中在上盘,对方的右腿在我左腿里侧,他的劲难以下塌,因而不免下盘空虚。而且未防我同时以在后方的右手攻到小腹报海,我虽用暗劲发出,但劲向下按,可使对方的气突然成为上下两截断开,而致气脱休克,在互相试验时,必须注意右手按劲,不可真的按在对方气海穴。所以陈发科师爷常常教导:对抗不可能常胜,而应常保不败。输要输得有理,赢得须有分寸。这就是既有拿手(不败),还有招手(不伤人)
歌诀:
小擒打先沉右肘,右脚转进上步掤。
右手采拿左手按,左脚再进挤按成。

第三十九势  抱头推山
势名考释:
  此势陈鑫先生解为:有人从我背后袭来(此势是从小擒打末一动作变的),来势既猛,用意不善,我必须转身应敌。转身时为防击面部,故须抱头。转身后对强敌不应软弱,纵使他是座山,也应以全力将他推倒。
  陈鑫先生有七言俚语赞比势:推山何必上抱头,唯有劈顶据上游。转身抱首往前进,推倒蓬瀛盖九州。
  要领:此势共6个动作,眼法在第一个动作转向右后,以下系向右方。身法左、右、左、右凡6转。步法从小擒打末一动作的左侧马步变左半马步、内八字马步、右前虚步、右扑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倒掤、右转靠、右转退步,右挒兼右足转带,左引右下挤、右双按等法。

歌诀:
抱头推山右倒掤,右转靠肘变化中。
左手掩面柔无骨,锁扣双推山欲崩。

 

第四十势 三换掌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
  要领:如前势、不同之处是步法上的区别,此势主要练习左步松沉配合手法的变化,达到上下相随。

第四十一势 单鞭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第一动作向右,后均向左、身法左、右、左、右凡4转。步法从三换掌末一动作的右半盘步变外八字马步、右侧马步、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左引右按、左靠、肘、采、按等法。
歌诀:
声东击西势最强,此势平日善用方。
转身靠肘按变挤,一字长蛇应八方。

第四十二势 前招(一名前昭)
势名考释:
   说明作用以前方为主。陈鑫先生名为前昭。解为看。可能是豫省万言。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法向前。略偏左;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单鞭之左弓步变左侧马步,左前虚步;手法为左侧掤、右收法掤。这个势子的运输 和手法是云手的缩小、步法是斜的活步。陈鑫先生引《易经》卦象为小过。谓此折小巧灵便,如鸟之回旋,角度不大,而十分轻巧善变。
歌诀:
眼顾左手是前招,上掤下打肘藏靠。
浑身柔软若无骨。才能识破其中妙。

第四十三势 后招(一名后昭)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但眼睛转而向后,所以名为后招
  要领:此势两个动作。眼睛转向右后方tmd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小侧马步变右后虚步,成右前虚步;手法左退步掤,右转身挤。

  拳论有彼不动,已不动;彼微不动,已走动之句。我曾体会前句对交手的方法应当是有礼、有利、有节的。陈氏太极拳的战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以说是有礼先动手在战术上容易被人看出我的动向,而乘机防御并进攻,不先动则使人难测,所以是有利的。至于如何做到有节,却在于功夫的深浅,也表现出人的品质。洪均生先生常说:与人交手,既有化法,更要有打法。化法是保证不败,打法是胜得要有分寸。洪师特别研究拳法,虽然对手是外人,也总是先说:你随便进招,不要有什么顾虑,我对你只是点到为至,绝对不伤害你。当时我听了洪师傅这番话,总以为是非常谦逊的。现在我回忆起来,细思之下,双觉得谦逊之中,隐含着一种自豪感。
  我对彼微动,已先动这句话,曾思之为彼微动,已随动比较铪 乎实践。我请教洪师,他说:彼微动,已先动这句话不如孙子兵法后人发,先人至讲得合理易明。彼虽动得微小,终是先动,怎么我又成了先动?最后我结合实践细加体会,感觉到所谓微动是在背势中欲转背为顺之际的微动。我们感觉出这个微动的方向,就立刻按照拳的理法,不待他的动作形成,应该借劲时就要顺其动向而加大借法,迫使对方走的偏过的丢劲;应该适应截劲就要逆其动向而迅速堵截,使其不得转变,而从这一背势变为另一背势。所以不如说成:彼微动,已先发,这就是陈鑫先生说的出奇在转关那个转关的微妙时刻。
后招这个动作,就是利用彼方微动,而发出的一种着法。
歌诀:
前招后招转无痕,车轮飞转度金针。
出手描出太极图,一开一合在我身。

第四十四势  野马分鬃
势名考释:
  这是象形的势名。这个势子是云手的放大。动作的身法、手法和步法都是开展奔放的。陈鑫先生说:步子放大到三尺宽,老练法手的中指能够擦地前转,如同野马奔驰中鬃毛被风吹得左右分披,如今没人再做得那么大而又快了。各式太极拳均有此名,而练法不同。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看右前方,但身法转变后,眼的方向虽未移动,却形成向左前方虚步变右侧马步、右侧马步、左小侧马步、左前虚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转进步右掤变靠,右转右采左靠,左转身挤、右退步掤、左进步挤等法。
歌诀:
野马分鬃穿裆靠,双手开合步轻松。
双手擦地如风转,留下古法世世传。

第四十五势  六封四闭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加左转身三字,以别方向。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先看左前方,进步后因方向未变,自然形成为向右前方。身法左、左、右凡3转,步法从前势野马分鬃的左小侧马步变左小盘步,右前虚步,成左后虚步。手法包括左转身捋,进右步双上掤,跟左步双右按等法。
歌诀:
劲发财略向右转,掤住左转变闭封。
闭后左转退步捋,立即变换跟步卦。

第十四六势 单鞭
  同第一单鞭。

第四十七势  退步双震脚
势名考释:
  此势名是说明动作的。动作先是退不,后是双足跃直而紧接双足震落。
老谱未有此势名,不知何人所起此名,但练法与玉女穿梭吻合,合拳论:欲进先退之理,故采用其名。其他各式太极拳无此势名。
  要领:此势为15个动作。眼当向正前方;身法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左、右凡15转。步法从上势单鞭的左弓蹬步变右侧马步,内八字马步,右小侧马步、左小盘步、右前虚步、左小盘步、右侧马步、原地上跃步、震脚、右小侧马步、滑步;手法包括身掤、左转退步掤、左转跃掤、左转落步掤、右转落步掤、右转滑步按等法。
  洪均生先生说:此势为入围法,下一势玉女穿梭才是围之法。这种入围并非多数人所围,而是被人挤到一个深窄的胡同里面,后面有墙,已无退路。对方认为一下可以擒住,我只得向上跃志掤之,然后用右采左按,平纵出去,脱离困境。
洪师于1956年曾以此势与乔明德试手,只知以上掤为主,在无意中碰了他的裆部,当时乔明德蹲下疼了一会,方知上下都有着法,因而洪师回忆陈发科师爷当年答同学提问之事。陈师爷和学生试验着法,常常讲中秀手法变化。同学们问:陈氏拳是否上下都有着?陈师爷答:上、中、下全有。但手走上秀时,在试验中,手应走到离对方尺许,便转过去。不用说真打上,就是摸他的脸也是失礼!膝部提高要离对方数寸,碰一下更不得了。试验中盘手法,必须让他用一只小臂横在胸前,以防万一发劲不慎,伤及内部。
  洪师对膝法研究可精极巧,他常对我说:用膝必须手掩护得好,距离极近,时间配合膝打分秒不差,还要使对方毫无觉察用膝之意。接着双说:用膝慎之慎之,不可轻试。所以应当随时莫忘老师的教导。
歌诀:
右转掤法双震脚,两手引进退不掤。
继续旋退三拗步,双脚跃起右膝攻。
落步震脚惊敌胆,滑步按挤穿地龙。
要知其势出何处?穿梭势中有其形。


第四十八势 玉女穿梭
势名考释:
  陈氏太极拳各种套路都有这个势名。但练法、作用不同。一路玉女穿梭是左右上下斜开,而左步前纵,右步后随。二路(砲捶)则双手同时一收一放,长拳108势则前纵右转回,名为:玉女穿梭倒骑,都是像织布梭的动作。加玉女二字不过艺术美化而已。各式太极拳同名,练法不同,无前纵,而改为向四个斜角转动。
  要领:此势共同两个动作。眼法先以右前方为主,跃出后定势时,则转向左前斜角。身法只右转一次。步法先跃进左脚,右脚随之跃进成右侧马步。同时,左手逆缠向右平按。右手贴身逆缠右采。步法跃出时,左手下按齐左胯,右手上采齐右眼。
歌诀:
左脚跃起右脚进,右采左按右转身。
此势平纵谁双迅,一片神行自古稀。

第四十九势 揽插衣
势名考释:
  势名取义同前。洪师加第三字样,以别次序。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身、步法均同第一揽擦衣第三、四、五动作,作用亦同。只是步法向右进时,仅开半步。
歌诀:
玉女穿梭接擦衣,屡次分疏识者稀。
即擒即纵缠丝劲,须于此内会天要。

第五十势 六封四闭
   同前六封四闭。

第五十一势 单鞭
  同前单鞭。

第五十二势 中云手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因采用陈鑫先生次序规律,第二个云手加上中字。
  据《陈氏拳械谱》所说:陈氏太极拳头套(十三势)把三个云手分为:春云,夏云,秋云。上云手为春云,一片生机,和风细雨。中云手为夏云,乌云滚滚,雷、电、狂风交加,有乌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陈氏拳家把中云手形容为乌云滚滚,摆脚如狂风闪电,跌*震足为惊雷,跌*势成如狂风暴雨。所以陈鑫先生说:打太极拳要练出情、景、神、意。
  要领:此势共8个动作。眼法为左前方;身法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凡8;步法前三动作同前;第四动作右足是从左足的后方进到左足的左前方少许,右膝恰在左膝弯里侧,用足尖向右斜角踏地,成左小盘步;第五坳作左足从右足的前方向左横开,足尖亦偏于右前斜角,成左侧马步;手法为一上一下,上逆下顺的双正旋,但身右转时,手偏右此,左转进左步时,手向左走得略少些。

歌诀:
乌云滋滚中云手,偷天换日步如溜。
左右循环如日月,太极图中有无有。


第五三十势  摆脚(一名双摆莲)
势名考释:
  这是象形的势名,言足之摆动近乎风摆莲叶,陈氏老谱又名怀心腿。摆脚是实说动作,取义更为明显,故采用摆脚老名。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法从云手的向左看转为向右;身法右、左两转;步法右侧马步变左独立步;手沅 括右平掤、右手引、右足捭法。注意:右足尖随右膝内合提起,再向右发劲。
歌诀:
右引左击捭法使,松腰膝打怀心脚。
右采膝捭破诸靠,身手松开虚又灵。

第五十四势  跌岔(一名一堂蛇)
势名考释:
  此势也是说明动作的。陈鑫先生说:何为跌岔?身从空中跌下去两腿岔?身从空中跌下去两腿岔开方为跌岔。今练法为单跌岔,以双跌岔非用纵法不能起,不若单跌岔只用左足踵往前一合右膝往外一开,右足踵用力一翻即遂落遂起,较之稍易故用之也能制胜,且今拳家皆如此,故从之。看来跌岔老练法为双岔,今为单岔,杨式、吴式则名为单鞭下式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法左、右、掤两转;步法从震脚并步变左扑步;手法包括左转合掤、右采左按兼左足前踢法等法。
歌诀:
摆脚闪电狂风起,震脚如雷跌岔势。
此身若非成铁汉,落地好似倾盆雨。

第五十五势  金鸡独立
势名考释:
  是以公鸡经常一爪独立,一爪蜷曲而象形取名的。此势有左、右两势。陈鑫先生将右势尊照老谱名为朝天镫,说是左手高举过顶,似古兵器中之朝镫状。据《陈式拳械谱》所载此势练法与今不同。它的练法:左手与左脚同时齐向上行;一蹬一托、难度极在,今人无人能练,有待培养后辈。各式太极拳均名金鸡独立,不分左右。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前,后因身、步转变,成为正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地左半盘步、变右独立步;手法包括左掤下引,右手上托兼右膝打等法。
歌诀:
随势直上手擎天,左手下垂待敌变。
一木冲天独立势,不防右膝暗中悬。


第五十六势 朝天镫
势名考释:
  左手朝上,左脚上蹬,如古代兵器朝天镫象形,故名朝天镫。其练法同金鸡独立,所以今之名为金鸡独立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向左前方;身法左、右、右、左、左凡5;步法从左独立步变小正马步、左侧马步、左前虚步,成右独立步;手法包括下掤、右转掤、右退步掤、捋右独立右下引、左上托兼左膝攻裆等法。
歌诀:
左手托颌向上端,左膝上打足朝天。
上打咽喉下打阴,下震双足筋骨断。

第五十七势 倒卷红(一名珍珠倒卷帘)
势名考释:
  势名考释同前,洪师加第二字样,以区别次序。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仍向正前,最后转向右前;身法右、左、右、左凡4;步法从右独立步变右侧马步,左侧马步、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前侧掤、退左步挒、退右步挒、退左步捋等法。
  此势与前一势子同名倒卷红,为何前者7个动作,此势则4个动作?陈鑫曾说: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在拳势中上一动作便是下一动作的来脉,来脉有大小、高低、斜正之分,则转关必须因势承接得恰当。第一倒卷红是接前势肘底看捶的左前虚步而变的,所以退步较小。此势则是接右独立步的左足悬空而变的,所以退步较小。此势则是接右独立步的左足悬空而变的,所以退步自然放大,又回来势既猛且快,所以退的手步自然加快。正是符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所说:动急应,动缓则缓随的规律。
歌诀:
两手转来似螺纹,一上一下甚平均。
全凭太极真消息,四两化动八千斤。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五)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五)
    蒋家骏 

第五十八势 白鹅亮翅

势名考释、要领同前。
  洪师在此势中加进步挤,顺拦肘为过渡动作。其练法为反旋合手发顺拦肘,有从左、右下分为亮翅之形,所以不另立新名。

第五十九势 搂膝拗步

  势名考释、要领同前,是重复势子。


第六十势  闪通背

势名考释:
  势名考释同前,但此势与前势闪通背练法不同。此势又名为背口袋,是摔法。
  要领:此势共6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右、左、左、右、右、右凡6转;步法从上势搂膝拗步的左弓蹬步变右侧马步、右小侧马步、左半马步、内八字马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掤、左转退步挒、进右步穿裆靠,左转撩阴背摔法、右转背靠等法。
歌诀:
右掤拴手穿裆靠,左转撩阴势下行。
退步闪身滑摔法,双手缠紧身要灵。

第六十一势 演手红拳

势名考释:
  势名考释同前。洪师加第二进步字样,说明有进步的动作,而且是第二个进步。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先向左前方、后转右前方;身法左、右、左、左凡4转;步法从前势第二闪通背末一动作的左侧马步变右盖步、左侧马步、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左前掤、右双拿、右引左挤按、左掤右蓄法、左引右击等法。
歌诀:
闪通背下演手拳,飞步撩阴足暗悬。
拴手左引右击法,罗汉堂前展红拳。

第六十二势 揽擦衣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取古法新编,加进退步以示别于退进步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亦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凡3转。步法从前势演手红拳的右弓蹬步变右前虚步,右后虚步、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进掤、右进步按、左退步挤等法。
歌诀:
进退擦衣灵又轻,右手按挤似蛟龙。
左手旋回护左面,一阴一阳神理现。

第六十三势 单鞭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此势系洪师在当初学拳时,听陈师爷所讲解、试验的单鞭前两动作手法,记录于此势中。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亦先右后左。身法右、左、右、左、右凡5转;步法从进退步揽擦衣末动作的右侧马步变右半盘步,左侧马步,左弓蹬步。同时,手法为右下挤、右肘打、左转靠、肘、采、按、挤等法。
歌诀:
七日来复*运转奇,上虚下实象坎离,
岂识刚柔无不具,六子由来宗两仪。
*
:第七个单鞭


第六十四势 下云手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但加字,以表次序。
  要领:此势亦8个动作,是盖步练法。第四动作也是不进左步,而以右足从左足的前方转进,落步时用足踵踏落,足尖斜向左前方,右腿弯正好合在左膝之上,成右小盖步;手法从第四动作向右转的少,第五动作左足从右足下向左横进时,偏于左方多些。但须注意:不论偷步、盖步都是身向右转,手向右收时右足左进的姿势。
  据《陈氏拳械谱》释下云手一势为秋云,以变化多端为秋天云的特点,所以此势用法小巧玲珑,变化莫测,为手足齐用法。
歌诀:
一来一往手再运,旋转变化有分寸。
但从下掤右脚揣,秋水文章不染尘。

第六十五势 高探马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手法均同前。只是末一动作身加大左转,步法随身转向左方,成右后虚步;眼法虽未变转方向,因身步左转加大,眼法自然形成向右。
歌诀:
高探马势古法传,新势老势皆倒转。
右采左捋左足转,手挥琵琶抱胸前。

第六十六势  十字脚(一名十字摆莲)

势名考释:
  此势练法先以双手交*横排成十字状,然后单手击拍右脚横摆,故名十字脚。也有称为十字摆莲的,各式太极拳名同,老谱名为十字脚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先向左前方,后两动作转向为向右;身法右、右、左、右、左凡5转;步法从第二高探马的左后虚步变左扑步,左侧马步、右转内八字马步,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左合掤、右采左按、左挤右按、右转合掤、左单打兼右单脚捭等法。
  这个手法是比较特殊的。一般双手合住,只合在腕部,此势却是横排成十字。陈鑫先生说:这样做法,名为拴横,乃陈家太极拳所忌,但只要两臂放松,裆部塌好,重心不偏,转身进步用靠法反击,最为便利。
歌诀:
双手拴横被人封,十字脚下岂容情。
提膝使脾筋骨断,松腰一靠灵又精。

第六十七势  指裆捶

势名考释:
  此势与下演手捶、击地插是同一动作,但有大、中、小之分。下演手捶的旋转最小,而为顺步横打法;击地捶的身、手步法最大;指裆捶则是中型的。
  要领:此势共有3个动作。眼法向右前斜角;身法右、右、左凡3转;步法从左独立步,变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下掤,左进步靠、左引右下击法。
歌诀:
指裆捶下靠为锋,震脚转身灵又雄。
左引右击裆内使,击着三节不见形。


第六十八势 猿猴献果(一名青龙出水)

势名考释:
  此势名是象形的。右拳为果,向对方口部献出。名为猿猴献果,取其灵敏的动作如同猿猴。
  此势陈鑫先生名之为青龙出水,解说:右拳拧转上掤,右足下蹬向右前跃进,如鱼龙跃出池中之状。同样是象形的势名;因练法各有不同,如今采取猿猴献果练法,故名猿猴献果
  要领:此亦一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继续向左转;右足逆缠,走左里弧线,向右前斜角跃进一大步,左足走顺缠走里左前弧线跟进到右足左后外斜角尺许,成左后虚步;同时,右手变顺缠,走里上左弧线,下塌外碾地向右前转出,高其下颏,拳心侧向左后上斜角,拳眼侧向右前上斜角;左手亦在胸前顺缠自转,掌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垂向右前下斜角,两手仍距离一小臂宽。
歌诀:
指裆捶下接献果,指下打上势不弱。
来脉转关无痕迹,方懂太极真消息。

第六十九势  六封四闭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老谱此处无六封四闭之名,有此练法。
  要领:此势只有一个动作。眼法右前,身法右转。步法左后虚步,手法双按。
此势系从一路第一个六封四闭变来。动作、作用均同前势末一动作。

第七十势 单鞭

  势名考释、要领皆同前。

第七十一势 铺地鸡(一名雀地龙)

势名考释:
  势名为象形。凡拳套中的低势,差不多总用龙、蛇、虫之类作为势名,因为这些动作都是在地上爬行的。陈鑫先生说:此势亦名为铺地鸡,因鸡性畏热,欲就湿土卧以凉其胃,其卧地时一翅展开,一腿伸开,也是象形的意思,故名铺地鸡,又名铺地锦。洪师名为穿地龙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变左、右两转。步法从左弓步变左半盘步、左扑步;手法包括左转掤击、右转后臀压等法。这个势子与跌*好像相同,但作用不同,所以练法自然也略有不同。
歌诀:
左掤右击铺地鸡,下惊上取君须记。
扑前扫后随敌变,贴地势行古今稀。


第七十一势 上步七星(一名上步骑鲸)

势名考释:
  此势为古老势名,取名重在上步,洪师名为上步骑鲸含意深远,与下步跨虎之名相对,一上一下,同是象形而又说明进退方向。
  各式太极拳均名上步七星,我从之。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左扑步变右前虚步。手法包括左前掤变右解拿下采等法。
歌诀:
上步七星拴手变,之前七星盼顾全。
下采膝打进退变,彬彬克敌分寸间。

第七十二势 下步跨虎

势名考释:
  此势是象形的,取名下步为主,跨虎则象形步法的形状,各式太极拳名为退步跨虎,陈氏老谱名为下步跨虎,结合前势七步七星一上一下,势法严谨,故采用老名。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从正前方转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右、左凡4转;步法从右前虚步,变左侧马步,成左前虚步;手法包括左转下掤、右下步掤、右引左挤按、左收掤等法。
  按照陈鑫先生说,右手应高转过头顶,这是又一练法。今之练法略有不同,故说明以告读者。
歌诀:
下步跨虎旋转变,两手斜缠皆倒转。
左足收跨手收合,取象推演离中虚。

第七十三势 摆脚(一名双摆莲)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加转身二字,以区别动作。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先右后左,最后3个动作转为左前方;身法右、右、左、右、左凡5转;步法从下步跨虎的左前虚步变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右侧马步、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右转掤、右采左按、右转身掤、左引掤兼右足捭等法。
歌诀:
扣摆星月步法奇,身似螺旋变身姿。
摆脚使捭筋骨断,双手鞭法奇更奇。


第七十四势  当头炮(一名当门炮)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作用的。双拳向前方发劲,故名当门炮。这是一捋一挤击的动作。老练法系左拳上掤、右拳上击对方头部,故名当头炮。今之练法为一捋一挤发劲 ,所名当头炮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右、左两转。步法从左独立步变左扑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退步捋、左转身挤按等法。
凡捋法要注意前手是收肘不收手,也就是以肘化劲而退,手在退中有进。证明太极拳的收即是放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第七十五势 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加左转身进步以区别动作方向。老谱无此名,但有金刚捣碓练法,故采用其名。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先向左方,因身步变化,成为向正前方。身法右、左、左、右、左凡5转。步法从前势当门炮的左侧马步变左小侧马步、左小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小正马步。手法包括退左步采、左转身进步小捋上掤、右足旋扫、抱缠、膝打、震足等法。
  此势也可以变为退步捋,上步左挤右按,如第一捣碓各动作,但方向一前一后。所以陈氏太极拳一路以西南起,西北终。也是陈鑫先生所说的:文象起,武象终。
歌诀:

捣碓着法略有变,圈中日月随时换。
功夫无穷在百练,浑身开合太极拳。
一着一法细心研,实践当中有高见。
劝君心静势松下,我以不变应万变。
先师留下理与法,缠绵旋转痕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