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渔家村改造全面启动 石湖之畔将现田园风光

 苏迷 2013-04-18

渔家村田园生活主题式文化旅游综合体(全貌效果图) 。

  名城新闻网讯(记者 何祺祺)作为2013苏州市、姑苏区两级重点工程,今天(4月18日),姑苏区渔家村村庄整治与再利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片区整体改造后,将依托真山真水及运河景观,成为多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生活主题式文化旅游综合体。

  据悉,该项目东起烟波桥北延线,北接沧浪新城、西至越溪,南临石湖,规划总建筑面积13.3万多平米,其中地上约9.1万平米,地下约4.2万平米。整个项目将以田园文化为文本,充分挖掘历史人文资源,其中5.3万平米的越城遗址保护区,为该片区的核心。

   片区内还将精心打造一条新郭老街,包括渔家水乡、儒商新驿两大村落,越城遗址博物馆、石湖展览馆、渔家村水乡文化三大公共展示馆,以及五个田园文化景点、七个历史老景点、十二个田园别院,形成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的文化体验度假区。

  届时,全长800余米的新郭老街,将形成集怀旧小吃、餐饮及民俗产品零售、游客中心于一体的特色区域。另外,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担纲设计的越城遗址博物馆,则将着重体现越城遗址风貌。

渔家村水乡(效果图)。

  道路交通规划上,将完善渔家村外围“方格网”次支路网,衔接外围城市干道。延伸纵向支路与石湖景区内部横向道路相接,服务北面经友新路到达的游客;强化石湖景区内部横向道路交通功能,满足游客友新高架顺畅到达渔家村。

  地下空间的设计,则是区内道路交通规划上的最大亮点。苏州市政工程设计院副院长杨海说,以往大部分景区配套停车场,都设置在景区周边的地面,对于景区内整体景观的协调有很大影响。此次渔家村片区地下空间,则设计成具有辅助商业配套、停车场、地下管线布置等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地下空间。

  “片区内共计1000余个停车位,近950个都都集中在地下空间内。”他表示,除了地下停车位,地下空间还设置多个合理的出口,方便游客就近到达各个景点,相当于形成了地下立体交通网,除此之外,地面上还将设置景区巴士环线、慢行系统,方便游客在景区内通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