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言宜慢 心宜善

 gzywz 2013-04-19

公元前77年春,正逢大汉盛世。山东昌邑城内,酒肆林立,商贾如云,好一派繁荣景象。

   太平楼,是昌邑城内最热闹的一家酒楼。二楼临窗,一个年轻人穿着青布长衫,面容白皙俊朗,独自占了一张小桌,两碟小菜,一壶白酒。年轻人自斟自饮,不时凝神看着窗外,眉宇间,隐现忧思。窗外,柳色清新,一条小河清粼粼地穿城而过。

   这位年轻人姓王名吉,山东琅琊人氏。本是云阳县令,因为通经明事贤名远播,三个月前,被调到昌邑王府中担任中尉,由七品升到了五品,可谓“平步青云”。

   可是,昌邑王刘贺,虽然是汉武帝的嫡孙,却荒淫无度喜怒无常,身边聚集的全是一些溜须拍马的小人。王吉虽然升迁了,但是在这样的主子手下为官,再摊上这么一班同僚,还真说不上是福还是祸呢!

   胸中抱负不展,周围人际关系复杂。这次来太平楼,王吉算是借酒浇愁了。

   半壶白酒下肚,王吉微微有了醉意。他忽然发现,邻桌有一位老者正微笑举杯向他示意。老者衣衫素净,儒雅亲和。王吉一见就心生好感,连忙趋身请教。

   两桌并成一桌,两人谈诗论史,一见如故。转眼间,一壶白酒就见底了。

   老者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试探问道:“小友似有心事?”

   王吉听了,默然无语。

   老者手捋长须,沉吟了一下,又问:“小友现今是从商,还是为官?”

   王吉恭声回答:“晚生本是云阳县令,一直勤勤恳恳,也小有贤名。三个月前,突然被调到昌邑王府中担任中尉。府中……人……事生疏,所以有些烦恼。”

   老者的眼睛一亮,随即,酣然大笑:“你不必细说,我全明白了。我送你三个字,可以保你从此顺顺畅畅。”

   “哪三个字?”王吉满脸疑惑。

   “言—宜—慢!”老者看着王吉,慢条斯理地道出这三个字,乌黑的眸子里似有深意。

   “言宜慢?”王吉细细地品味着这三个字,若有所悟。

   等王吉回过神来,老者已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从那以后,王吉谨记老者教诲,勤于政务,三思而后言。在暗流涌动的昌邑王府中,居然平平安安,数次均有惊无险。

   由于低调与勤政,公元前73年,王吉被汉宣帝刘询任命为谏议大夫,专门评议政事、弹劾失职官员。此时,王吉成了朝中重臣,位高权重门庭若市。

   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王吉常常想起太平楼上的那位老者。一句“言宜慢”,普普通通的三个字,真是让王吉受益不浅啊。

   公元前67年,王吉回故乡琅琊省亲,又路过昌邑城。忽然,有位老者自称是王吉的故人,挡在了官道中间,要求与王吉见上一面。王吉走下官轿一看,只见一位老者须发如墨儒雅亲和,正含笑看着自己。

   竟然就是,10年前,太平楼上的那位老者。

   王吉心中大喜,躬身向前,行晚辈礼。

   “10年前,太平楼上,得前辈一句教诲,晚生可以说是终生受益。”王吉一揖到地,朗声说道,“谢谢前辈教诲之恩。”

   老者哈哈大笑,上前扶起王吉:“10年前,我送你三个字,已经保你10年通畅。今天,我再送你三个字,你若能遵从,可以保你一世无忧。”

   王吉一听,面色立即郑重起来,轻声问老者:“哪三个字?”

   老人贴近王吉耳边,也轻声说道:“心宜善!”

   声音虽轻,王吉听在耳中,却心中一震,背上冷汗淋漓。

   担任谏议大夫这些年来,虽然总体来说王吉还是能勤政为民,但是偶尔,王吉也会党同伐异,擅用职权弹劾政敌。比如说长史赵珞,就因为与王吉政见不合,被王吉恶意弹劾,最后被罢官归乡,不久就郁郁而终。

   王吉擦了一下额头的冷汗,抬起头来,只见老者已飘然而去,走出老远。

   省亲归来,王吉认真地反省了一下自己这几年来的所作所为,越想越是惭愧。

   从那以后,王吉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管什么事,都严格要求自己。言宜慢,心宜善。清正廉明,仁慈宽厚。最终,成为西汉的一代名臣。

   据后人传说,太平楼上的那位老者,就是隐居于昌邑,汉武帝时著名宰相公孙弘。

   “言宜慢,心宜善。”这句经典的话,从此,就被王吉列为王氏家规代代相传。所有王吉的子孙都要谨听之、慎行之。自东汉至明清,这一千七百多年间,王吉的后人中,《二十四史》中有明确记载的,就有36人被封为皇后,36人成为驸马,35人担任宰相!

   琅琊王氏,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被称为中华第一望族!

   是啊!年轻时就该“言宜慢”,这样才能深思熟虑少犯错误,从而保护自己谋求发展。而人到壮年,心智成熟、实力雄厚,这时就应该“心宜善”。这样才能少树敌手,泱泱有长者风范,受人尊崇。


琅琊王氏:一个宰相辈出的家族

琅琊王氏是王姓显贵的代表,自三国到唐代七百年间,琅琊王氏世代鼎贵,天下第一,不仅有王祥这样流芳百世的孝子,而且还出现了人数众多的宰相,对中国社会的安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王姓诸望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琅琊王氏,因为它从祖先周灵王太子晋开始,就已有先声夺人的咄咄气势,至西汉昭宣时期,王吉父子开创琅琊王氏贵显的先河。从此,除东汉一朝其家族地位略减外,自三国至唐,七百年间,皆为一流大族,世代鼎贵,天下第一。即使是显于隋唐的太原王氏,也难以望其项背。

  琅琊王氏的来源,相传与太原王氏同出周灵王太子晋,至秦汉之际始分为琅琊、太原二望,《唐书?宰相世系表》说,太子晋后人既为王氏,至其十七世孙秦武城侯王离生子元、威,分别为琅琊、太原开基。“元避秦乱,迁于琅琊,后徙临沂。四世孙吉,字子阳,汉谏议大夫,始家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生子骏,字伟山,御史大夫。骏生二子:崇、游,崇字德礼,大司空、扶平侯。崇生遵,字伯业,后汉中大夫、义乡侯”这是关于琅琊王氏远祖的详细记载。

  不过,琅琊王氏在太子晋至汉谏议大夫王吉间世系,虽有世代记载,以及太子晋子宗敬、宗敬八世孙错、错子贲、贲子渝、渝子息、息子恢、恢子亢、亢子颐、颐子翦、翦子贲、贲子离、离子元、威等人名号官位,大多于史无证。其可知者,仅有王错及子贲、裔孙翦、贲、离五人。王错的事迹见《史记》及《竹书记年》,曾助魏惠王登上皇位,任大夫,后又在惠王二年(公元前368年)因故出奔于韩。《史记?世表》说他有子名贲,仕赵为中大夫。父子二人籍贯何处,史书并无明载。二人之后,翦、贲、离祖孙三人贵显于秦,但史书一则没有指出他们与错、贲二人的关系,二则明确记载他们是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县东北美原镇西南)人。

  居于琅琊且闻名于世的琅琊王氏祖先被公认为是汉谏议大夫王吉,他是西汉昭、宣时期(公元前86—前49年)人,生卒年无考,事迹详见《汉书》卷七二本传。传中说,王吉,琅琊皋虞(今山东即墨东北)人。《唐书》等则说他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今山东费县东),子孙因以琅琊临沂都乡南仁里为地望。考琅琊郡,初置于秦,辖五十一县,汉初一分为二,置东海、琅琊二郡。皋虞置于西汉,为侯国,东汉废。临沂亦于西汉置县。王吉初家皋虞,南距越王勾践所筑琅琊台(今山东胶南县西南)较近。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至此,令宰相李斯刻石留念。是时,王吉传说的六世祖贲、五世祖离皆随行,又与始皇留居于此三月。其后,始皇迁天下百姓三万户于此。王吉先祖若非当地土著,必定在这次移民之中。


秦汉时期:王翦王贲父子是秦国六国的关键人物,除了韩国以外其余五国国、楚国燕国赵国魏国均为此父子二人所灭,所以《史记·王翦传》中说“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秦朝统一天下以来,被秦始皇受封列侯者史籍中并不多见,然王氏祖孙三代(王翦、王贲、王离)皆受封列侯。可见一斑。王离长子王元的曾孙王吉,字子阳,官至博士谏大夫,王吉之子王骏为御史大夫,王吉之孙王崇官至大司空,封扶平侯。王吉祖孙三代皆以贤称著于史。又王崇之子王遵,光武帝嘉其忠义,拜太中大夫,封向义侯。其后王遵之子王音,为大将军掾,生四子:曰王谊、曰王浚、曰王典、曰王融。王音之子王融,融公官至南康尹。王融生有二子,长子叫王祥;次子叫王览。兄弟二人虽同父异母,然皆是大孝子。卧冰求鲤是关于王祥的故事,王览友悌便是关于王览的故事。
魏晋时期:王祥是魏晋时期的大孝子,汉未遭乱,王祥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一次徐州刺史吕虔征召王祥起为别驾,此时王祥以年近花甲,固推辞不接受。弟弟王览劝他,王祥乃应召。吕虔委以王祥州事。当时州郡寇盗很多,王祥率励士兵,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孝子王祥因得到百姓的爱戴,年迈古稀的王祥仕魏晋,仕晋间先后担任重要官职,为朝中三老,德高望重。西晋泰始五年(公元268年)薨,策谥曰元。22年后,公元290年晋武帝刚辞世,便发生了贾后专权的局面,从而引发了一场西晋诸侯王之间长达16年的动乱,史称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5年后便又爆发了永嘉之乱
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

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的兴盛时期是东晋,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许多家族都举族迁居长江以南避乱,王氏家族也是衣冠南渡。 在建康(今南京)司马睿在王氏家族的拥戴之下建立了东晋王朝,中兴了晋室。王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地位名望之高其他家族根本无法取代。只有在淝水之战中崭露头角的谢氏家族能与之平肩,并被后人合称“王谢”。东晋100年后,司马氏被自己的一个将领名叫刘裕的取代了,刘裕自立国号为宋,同时期鲜卑拓跋氏统一了北方,自立国号为魏,历史进入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分为南朝北朝,南朝四个小朝廷为宋、齐、梁、陈,皆偏居江左,南朝历时169年,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叫隋朝所灭,继秦朝以来天下再次得到统一。在整个南朝间,琅琊王氏家族明显是声望高于实力。“王谢”也成为了当代后世名门望族的代名词。但是不乏文学名人,如齐梁时期的王俭就是一代儒学宗师,梁代的王融、王籍王褒王肃等是当时知名的诗人。王融便是永明体诗歌的几位创作家之一。
隋唐时期:隋唐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琅琊王氏家族已经不复存在,虽然琅琊王氏在唐朝有宰相四人,分别为王方庆、王睿、王与、王抟,这几个小宰相要是与两晋南北朝的琅琊王氏家族相对比,这真是沧海一粟了!

王吉(?-公元前48年),字子阳,西汉人,历武帝、昭帝、宣帝、元帝四朝,世居琅琊皋虞(今山东即墨市东北),官至谏议大夫,被尊为琅琊王氏的开基始祖。他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兴起的一代纯儒,为了倡行经学和礼制,他廉正敢谏,屡经挫折而不悔,在当时和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王吉之子王骏、孙王崇在西汉末年都曾位登三公,他们祖孙三人创造了琅琊王氏兴起之际的短暂辉煌。
  1、琅琊地望的第一次闪耀
  按照历来的说法,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一样,都是出自太子晋之后,二者前身的分岔,出现在王翦的孙子王离之时。
  王离长子王元和次子王威,在秦末乱世搬迁到琅琊皋虞居住;后来次子王威又搬离皋虞,到了太原郡,在那里开创太原王氏;而长子王元则一直定居在皋虞,后世发展成为琅琊王氏。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王元一生,没有什么事迹可寻,经过几十年,他大概在皋虞这个地方平静地谢世。他的后几代,也没有什么显达,直到西汉中后期王吉的出世,这支王氏才开始见于史载。
  据琅琊王氏自撰的世系表,从王元到王吉之间的传承链条是这样的:
  王元→王忠→王浑→王曜→王袭→王吉
  从这个传承关系来看,王吉是王元的第六世孙。由此上推,他应是王翦的第九世孙,太子晋的第二十三世孙。
  但是,王吉以上、王元以下世系传承关系中的人物,没有一个见于载有《王吉传》的《汉书》,不仅如此,就是在颇多附会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也没有这么详尽的记载,而且《新唐书》与琅琊王氏的自撰世系表还有互为矛盾的地方。譬如,前者说王吉是王元的四世孙,而后者显示的却是六世孙。
  如同太原王氏不把王威尊为开基始祖一样,琅琊王氏也没有把王元尊为开基始祖,而把王吉尊为开基始祖。之所以这样,大概有两个原因:一、王元是不见于汉代史书记载的一个人物,而王吉则是《汉书》中记载的一个很有名望的儒士,所谓郡望,一定是一个家族在一个地方显达得令人仰望,王吉在这一支王氏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二、虽然王元最早迁到琅琊,但他居住在皋虞,《新唐书》显示,直到王吉时才迁居临沂都乡南仁里(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而琅琊王氏一直把南仁里作为他们的地望,所以尊王吉为开基始祖似乎更合乎情理。
  但是,这里又出现一个疑问,《汉书》中只说王吉是琅琊皋虞人,并没有说他后来搬到了其他地方;说他搬到临沂的,仅仅是《新唐书》的记载。
  琅琊郡是秦朝推行郡县制时设立的,西汉时郡、国并行,原琅琊郡分成包括琅琊国在内的好几个郡国,皋虞和临沂大都包括在琅琊国内。皋虞的地盘在今天山东即墨市东北,在那里,至今还保留着王吉墓群。王吉墓群有26座坟墓,占地50万平方米。据称,除了王吉,他的儿子王骏、孙子王崇都葬在这里。
  这说明,王吉一族直到孙子辈手里都还没有搬离过皋虞。有专家认为,王吉后世搬到临沂,是东汉时候的事情,《新唐书》将这次搬家提前,未免带有因事设人的味道。
  尽管有这么多的错漏,王吉作为琅琊王氏开基始祖的地位却是公认的,正是因为他和他的祖孙三代在西汉时期所形成的“累世之美”,才使得琅琊境内的王氏家族第一次闪耀于历史前台。
  王吉,字子阳,他的准确生年已不可考,根据推测,应出生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6年在位)后期,历武帝、昭帝、宣帝和元帝四朝,卒于汉元帝上任的初元元年,即公元前48年。
  根据《汉书》的记载,王吉在早年通过举孝廉进入仕途,主要担任过云阳县令、昌邑王中尉、益州刺史、博士、谏议大夫等职,他廉洁奉公,耿直敢谏,由此招来仕途的多艰,后半生很长时间都归隐乡里。他之所以能后世留名,主要是基于他在颂扬儒学方面的矢志不移。
  2、三篇奏疏串起的颠簸仕途
  自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儒学就取得了在思想文化界的正统和主导地位。汉武帝批准在京师长安设立太学,教授五经,吸引大批全国各地的贵家子弟来此求学,早年的王吉就是这批子弟中的一员。
  从史载来看,他是携妻子一起来到长安的。就像今天很多年轻人在大学旁边租房考研一样,王吉在长安也是租房学习,结果引出一段故事来。
  王吉租的房子恰好与房东隔着一道墙,有一天,他的妻子看到房东家的枣树枝叶伸到了墙的这边来,上面垂满了枣子,就伸手摘了几颗,拿给王吉尝。王吉当时并不知道这枣子是买的还是偷摘的,就吃了,后来才知道真相。知道真相后,他采取的措施是,休掉妻子。
  休妻的事传到房东的耳朵里,房东觉得很过意不去,认为是自己的枣树惹得祸,就要把枣树砍掉。这时,周围的邻居们全跑过来,他们一边劝房东别砍树,一边劝王吉把妻子接回来。好在王吉听人劝,他真的就把妻子接回来了,最后重归于好。
  这样,在他们居住的那个小区,就流传开来一句顺口溜:“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故事反映,从很早的时候起,王吉就树立了按照儒家礼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行事的坚定志向。
  王吉推行儒学,集中反映在他流传于后世的三篇奏疏上,这三篇奏疏,两篇是上给昌邑王刘贺的,一篇是上给汉宣帝刘珣的。
  王吉任汉昌邑王的中尉,是在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前74年在位)时期,中尉的职责主要是负责王国内的兵马。
  昌邑国位于今山东巨野县南,昌邑王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汉昭帝的侄儿,此人一向骄奢淫逸,尤喜游猎无度,他手下的人只知溜须拍马,唯有王吉和王国内的郎中令龚遂每每引经据典,陈说厉害,甚至声泪俱下地进行规劝。王吉写了一篇《上疏谏昌邑王》,整篇奏疏都在援引经书中所倡导的古礼,要求刘贺懂得儒家的治世修身之道。刘贺哪里听得进去,他依然我行我素。
  但这样的人偏偏能碰到好运,公元前74年,年仅21岁的汉昭帝驾崩,由于没有子嗣,当时独揽大权的大将军霍光与群臣计议,决定立昌邑王为皇帝。
  消息传到昌邑国,刘贺欣喜若狂。王吉深知刘贺的德行,他赶忙又上了一封《奏疏戒昌邑王》,指出昭帝新丧,刘贺应该表现出悲痛的样子,要对即将到来的帝王大业表现出一种慎重来,尤其要对劳苦功高的霍光表示出敬重。
  刘贺根本顾不了这些,为了早日到达长安,他一路狂奔,累死马匹无数。刚到长安,他就把他的二百多名手下全部封官进爵。他向全国发出诏令,短短时间之内,要求各地为他办的私事就多达1127件。他不顾尚处居丧期间,每天饮酒取乐,玩狗斗马,还大肆淫乱昭帝宫女。
  眼看形势不对,霍光与太后商量,果断下手,废除了刘贺的皇帝位。这个毫无理智的家伙只当了27天皇帝,即被遣送回家,他带到长安的臣属因为“不举奏王罪过”,被统统下狱诛灭,只有王吉和龚遂,因为有曾谏诤的记录,免死削发,罚去修筑城墙。
  这次事件对王吉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告诫他的子孙,从此“毋为王国吏”。
  刘贺被废后,霍光立汉武帝的曾孙、在民间长大的刘珣为帝,这就是汉宣帝。
  汉宣帝上台后,曾先后两次召集儒士讨论五经异同;他还不计前科,征召王吉做官。王吉从益州刺史,做到太学博士、谏议大夫。
  就在谏议大夫任上,他写出了《上宣帝疏言得失》。在这篇奏疏里,他秉承此前的一贯主张,向皇帝推销儒家的治世思想;他引用孔子的话“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大谈特谈儒家的礼治秩序。他尤其强调“夫为妻纲”这一条夫妇之礼,其中提到列侯娶公主为妻,结果变成“使男事女,夫拙于妇,逆阴阳之位,故多女乱”,他要求当今的皇室嫁女,应该像当年帝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虞舜那样,使女儿始终跟随自己的丈夫。他还说到,皇帝对待外戚,可以多给财物,而不可许以官位。
  但出乎意料的是,汉宣帝对王吉的谏言反应很冷淡,认为这是“迂阔”之言,是以古非今的“俗儒”之论。王吉其实不知道,汉宣帝虽然重儒,但他实际上是推行“外儒内法”、王道和霸道杂用的。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汉宣帝有一次和他的太子刘奭一块吃饭,刘奭对父皇说:“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汉宣帝作色回答:“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他认为儒生以“名实”蛊惑人心,使人不懂得遵守法度,是不堪大用的。为了这事,汉宣帝差点把刘奭的太子位给废了。
  因为自己的意见得不到采纳,王吉很失望,他便借口生病,辞职回琅琊老家隐居去了。
  据推测,王吉隐居的时间,长达十多年。公元前49年,汉宣帝驾崩,刘奭即位,这就是汉元帝。相对来说,汉元帝的重儒思想要重得多,就在他登基后的第二年,即前48年,他征召王吉入朝为官。
  与他同时被征的还有另一名经学名士贡禹,史载贡禹与王吉一直是好朋友,当时流行一句话,叫“王阳在位,贡公弹冠”,意谓王吉要当官了,贡禹也把帽子上的灰尘弹弹,准备去赴任,后来由这一句流行语衍生出一个成语:弹冠相庆。
  只是可惜,后来贡禹赶到朝廷,做成了官,而王吉却在半路上生病去世了。他一生的宏愿终究未能得以实现。
  3、三代积起“累世之美”
  王吉的官位不高,且时断时续,他的崇儒之志也未得实现,但他的声名在当世就颇有影响,后世学者评价他是一代“纯儒”,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儒士。
  王吉的思想直接影响到他的儿孙辈,他的儿子王骏主要活跃在汉元帝和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前7年在位)时期,王骏的出仕之道几乎与王吉如出一辙,也是通过举孝廉进入官场的。由于有王吉的令名在前,王骏曾得多位显宦举荐,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就是举荐者之一,通过匡衡的举荐,王骏成为谏议大夫,达到他父亲当年的官位。不过,匡衡后来任宰相,王骏却反过来奏免他。抛开个人恩怨不说,王骏为政直谏、不避势利的性格,应该酷似乃父。
  王骏后来还做过京兆尹,官声颇好,最后做到御史大夫,在当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为“三公”,王骏已是位登三公。据载,在早年,王骏的妻子死了,他不再继娶,反映了一个儒者以道德纯正处世的一面。
  王骏的儿子王崇大约与太原王氏的开基始祖王霸生活在同一时期,即两汉之际。他先后在地方作过刺史、郡守,汉哀帝刘欣(公元前7年-前1年在位)时期,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像王骏一样位登三公。
  但王崇后来一度被降职,到汉平帝刘衎(公元前1年-公元5年在位)时,王莽独揽大权,将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王崇又做过一段时间的大司空,封扶平侯,可谓二登三公之位。但王崇的这次任职时间并不长,他像王霸一样,很看不惯王莽的篡位举动,便以病辞职,归隐乡里。
  《汉书》中的王吉本传说,从王吉、王骏到王崇,王氏祖孙三代为官期间,都极为清廉自守,不积余财,离官去职回到家里,则是布衣疏食,为天下人所叹服。
  王吉祖孙不积余财,却仅仅经历三代,就蓄积起了为时人称道的“累世之美”,这是相当了不起的,以致魏晋时候的琅琊王氏,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时,都会带着十分自豪的口吻说:我是“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
  但自王崇之后,琅琊王氏却变得衰没不显,它的烜赫时代,需要经过两百年的沉寂之后才能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