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2013-04-19 07:01:29 若尔盖 ![]() ![]() ![]() 若尔盖,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县域中西部,草原辽阔,水草丰茂,牛羊成群;东部,群山连绵,宜农宜牧。 ![]() ![]() ![]() 巴音布鲁克草原 位于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由大小珠勒图斯两个高位山间盆地和山区丘陵草场组成。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距库尔勒市636公里,海拔2000—— 2500米,是我国仅次于鄂尔多斯草原的第二大草原。这里雪峰环抱,地势跌宕,水草美风光诱人。著名的“天鹅湖”中国唯一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就在此地,天鹅 起舞,雪峰花卉映衬,宛如童话世界。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远在 2600年前,这里即有姑师人活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并于 1773年被安置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定居。草原上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带,地势起伏辽阔,植物种类繁多。这里幅员辽阔,地势平坦, 水草丰美,遍地是优质的“酥油草”, 哺育着60多万头(只)牛羊,是新疆的牧业基地之一。这里盛产着焉耆天山马、巴音布鲁克大尾羊、中国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称的牦牛,被誉为“草原 四宝”。每到仲夏季节,草原上鲜花盛开,争奇斗艳,羊群像白云游荡,雪莲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间。 农历六月初四至初六到巴音布鲁克,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那达慕”,观赏赛马摔跤、歌舞等表演,在物资交流会上购买颇具民族色彩的纪念品。农历初 四是蒙古族的“塔格楞节”,在塔格楞山上,一早便有身穿袈裟、手执法器的喇嘛端坐在蒙古包外,诵经祭佛。蒙古族及藏族的信众,则身着盛装,在香烟镣绕中, 围着草原上最大的敖包走动诵经,悬挂经幡,礼佛祭神,互相祝福。这些摹草原上的比赛活动更让游人留恋忘返。 1、交通:去巴音布鲁克草原可从乌鲁木齐乘汽车,沿乌伊公路转独库公路,驱车460多公里,可抵和静县,或人吐鲁番乘火车先到达新疆和静县,再从和静县城沿着崎岖的山路西行300多公里,便可进入了巴音布鲁克草原。 2、住宿:巴音布鲁克有招待所和宾馆,草原上建有帐篷旅舍供有人住宿。 3、时间:巴音布鲁克的最佳旅游时间是9月。 4、注意:草原上气假较低,要注意防寒,即使在夏季的七、八、九月,夜间休息时都须盖厚棉被。 ![]() ![]() ![]()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至此,保护区自1993年筹建以来,10年上了三个台阶,成为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境内大小河流50多条,湖泡200多个,江心岛26个,沼泽遍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20 世纪后半叶,三江平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虽然为国家粮食供应做出了贡献,但大片湿地遭到破坏。为拯救中国这块唯一保持原始面貌的淡水湿地,许多人士四处 奔走呼吁,1994年,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建立了“黑龙江三江省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又批准建立了“黑龙江三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区工作人 员风餐露宿,踏查湿地,确定权属,划定界限。最终沿黑龙江、乌苏里江辟建了总面积19.81万公顷的湿地保护区,其中核心区6.6万多公顷,缓冲区近3万 公顷,实验区10.4万多公顷。 2000年4月,三江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晋 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起了科研办公综合楼,购置了大批科研设施和森林防火设备。今年1月,保护区又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入世 界保护区行列,为争取国际援助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保护区已接受国际中国湿地(GEF)项目资助的自动化办公设备、摄像机、卫星定位系统、巡护艇等18 台套,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区的功能。 经过近10年的保护,区内基本遏制了乱开滥 垦、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的不法行为,湿地得到了明显恢复和保存,生物的多样性更加显现。多年不见的荷花又在湿地湖泡里绽放,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 鹳、丹顶鹤等逐年增多,特别是今年又发现了多年不见的珍禽中华秋沙鸭。如今,在三江湿地保护区,雁鸭、鸳鸯成群结队在水中嬉戏;丹顶鹤、金雕等搏击长空; 马鹿、狍子在草地上奔走觅食;湿地中的大片小叶樟草在风中沙沙作响,为湿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一位当年参加开发三江平原的老人,站在湿地中深情地感叹:北 大荒的原始风貌又回来了。 位置: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地理座标为东经133°43′20″--134°46′40″,北纬47°26′--48°22′50″。 面积:总面积198089公顷。 三江平原(黑龙江)![]() ![]() ![]()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总面积为15.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9万公顷,缓冲面积1.1万公顷,实验区面积 6.3公顷。该保护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类型独特,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 站、越冬栖息和繁殖地”,是全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范围内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极具代表性的范例之一。 自然保护区内分布各种野生动物达1524种,其中,海洋性水生动物41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江豚、宽喙海豚、斑海豹、小须鲸、伪虎鲸5种;淡水鱼类 10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达氏鲟、白鲟、松江鲈3种;鸟类26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鹳、金雕、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等7 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灰鹤、大天鹅、鸳鸯等33种。世界上存量极少的稀有鸟类黑嘴鸥,在自然保护区内有较多分布,并做巢、产卵、繁衍生息于此。 自然保护区内植物393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野大豆分布广泛,天然苇荡32772公顷,天然草场18143公顷,天然实生树林675公顷,天然柽柳灌木林8126公顷,人工剌槐林5603公顷。 自然保护区内建有了望塔,可以登塔远眺浩荡芦苇、莽莽林海、“黄龙”入海、河口日出、长河落日等景观,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美的意境。 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举办的活动有五月槐花观赏节,7--8月观黄龙入海及进行青少年夏令活动,9--10月观芦花飞雪和观黄河口“红地毯”,11月 --次年3月观鸟。 自然保护区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9°C,极端最高气温39.7°C,年均无霜期210天,年均降水量为592毫米,年均蒸发量为 1962毫米。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交通:东营市到自然保护区有东港高速公路,可乘出租车或东营到仙河镇的专线车。出租车的价格为8元/公里。 在 东营港附近有金岛宾馆,是二星级宾馆,离自然保护区只有4公里,双人标准间120元/间;有野味餐和标准餐,每人40-80元。在东营港内的海员俱乐部, 可吃到各种海鲜,价格每人100元左右,住宿每人60元。离自然保护区10公里有现代小镇——仙河镇,为游客提供吃、住、娱、购一体化服务。此外,仙河镇 的各种水果香甜无比,价格一般每斤2-3元。 旅游区禁忌:该旅游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准损害这里的一草一木,不得猎取各种动物及鸟、鸟蛋等,不准吸烟,有提醒标志的区域严禁入内。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美食:黄河三角洲的风味小吃鲜鱼汤风味独具。 美事推荐:黄河刀鱼、鲤鱼、鲜蟹、文蛤、广饶肴驴肉、利津水煎包。 黄河三角洲(山东)![]() ![]() ![]()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扎龙保护区)是我国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的珍稀水禽分布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扎龙保护区芦苇茂密,鱼虾肥 美,为众多水鸟尤其是丹顶鹤提供了栖息繁殖的优良生境。丹顶鹤飘逸的姿态,与芦花一道为扎龙湿地描绘了一幅优雅的图画。 “扎龙”为蒙古语,是“扎兰”之音转,意为饲养牛羊的圈。扎龙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大庆市林甸县和杜尔伯特县境内,是保护野生动 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丹顶鹤、白枕鹤等珍禽及其湿地生态系统。扎龙保护区符合《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1、2、4、5、6。 1979年经黑龙江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001年被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批准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是我国最大的以丹顶鹤等鹤类及大型水禽为主体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扎龙保护区内湿地主要有湖泊、沼泽、湿草甸 3 种类型,芦苇沼泽面积最大。这里生息繁衍着兽类 21 种,鸟类 48 科 260 多种,鱼类9科46种, 昆虫类达 277 种。每年 4 ~ 5 月份,约 300 余只丹顶鹤来此处栖息繁衍,白枕鹤、白鹤、白头鹤、蓑羽鹤、灰鹤等其他水禽亦云集于此,这些鹤类都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还有很多是中日候鸟保护 协定中的保护鸟类。保护区内还有高等植物67科468种。保护区年平均气温 3.2℃(1 月份平均气温为-19.4℃,最低-39.5℃;7 月份平均22.7℃,最高 39.0℃) 。年降水量 428mm,无霜期 131 天,主要降雨在春秋季。年平均风速2.5 ~ 4.2m/s,春天以强风著名。积雪持续到 4月底才融化。 扎龙保护区地处 平原区,区内陆势低洼,北高南低。发源于小兴安岭西麓林区的乌裕尔河,被冬季丰厚的大雪滋养,开春后水量充沛,浩浩荡荡穿过广阔的山地平原,流经齐齐哈尔 一带下游地区,已无明显河道,逐渐与苇塘、湖泊连成一体,然后流入龙虎泡、连环湖、南山湖,最后消失于杜蒙草原。由于无固定河道,下游的河水漫溢散开,形 成一望无际的湖沼湿地。沼泽地水深 75cm,湖沼水深可达5.0m。 扎龙 是鹤的故乡,关于“扎龙”和“鹤乡”的由来,当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现在的扎龙保护区,曾是一片盐碱地。方圆百里内只有一个小小的村落, 散居着几十户人家。由于土地瘠薄,人们种不了庄稼,只能靠烧土碱艰难度日。有一天,疾风顿起,乌云蔽空,石走沙飞。半个时辰过后,云散风定, 天空骤晴, 酷日如火, 随着阵阵哀鸣,一个庞然怪物从天空中扎落下来。人们惊慌不已,纷纷关门闭户。当时,有个徐姓的大胆壮汉提着木棍赶去察看,发现一条巨龙扎落在干涸的地上。 村里人闻讯,纷纷赶来围观,只见巨龙明目如珠,双角高矗,锋利的龙爪深深地抠进干裂的土中,龙身数十丈,粗如几人合抱不拢的老榆树,上面布满簸箕大的鳞 片。那巨龙双目垂泪,挣扎着曲摆首尾,欲飞不能,仰天叹望九霄。一位银发长者告诉大家: “龙是水性天神,能为人间行雨造福,大家赶紧搭棚浇水,救它脱凡归天。 ”于是,人们凑集了很多木杆和被褥,给巨龙搭了一个巨大的凉棚,还从远处担来清水浇在龙的身上。 可是由于天气燥热,巨龙身上鳞片开始脱落。众人心急似火,纷纷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后来,天上的“百鸟仙子”被人们的善良所感动, 派丹顶鹤率领白鹤、 白头鹤、白枕鹤、灰鹤、蓑羽鹤、大天鹅及众多小鸟飞到人间。它们展翅盘旋,为巨龙遮日蔽荫,呼风唤雨。不出几天,浓云压顶,电闪雷鸣,顷刻暴雨狂泻、洪水 猛涨。巨龙得水后,一跃腾入高空,随后俯首下望,曲身拱爪向救它性命的人们点首三拜。人们欢呼跳跃着为巨龙送行。巨龙飞走之后,奇迹出现了。人们发现在巨 龙飞起的地方,竟成了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泡子,泡中鱼虾丰盛,荷花、菱角花芳艳诱人,周围被龙尾扫过的地方还长出了茂密的芦苇。从此,这里成为风调雨 顺、 地产丰富的宝地, 丹顶鹤便在这里安了家。人们为了纪念与神龙、天鸟的缘分,就把这里称为“扎龙”和“鹤乡” 。这个美丽的传说,也一直流传到今天。 扎龙保护区静谧安然的湖沼芦荡中,潜 藏着一个自由喧闹而巨大的动物乐园。失去了河道的乌裕尔河,其下游的河水漫溢而成旷然无际的淡水沼泽——漂筏甸子、苇荡、苔草、藻类??年复一年蓬勃生 长,为野生动物设立了一道道天然屏障,将人类无处不至的侵入脚步,阻挡在陷阱一般的沼泽地之外。在丰茂密实、层层叠叠如墙的芦苇丛的保护下, 有丹顶鹤、 灰鹤、 白枕鹤、白头鹤、白鹤、蓑羽鹤、大天鹅、小天鹅、大白鹭、草鹭、东方白鹳等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徜徉其中, 这里成了野生珍禽的王国, 鸟类的“天然乐园” 。 保护区面积辽阔,河道纵横,芦苇丛生,湖泊沼泽星罗 棋布,为各种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每年春夏,上百种野生珍禽云集于扎龙,遮天蔽地,蔚为壮观。此时扎龙芦苇青青,在清澈的水面上,漂浮着水浮莲、菱角等 水生植物,四周草地翠绿,野花飘香,一幅美丽的北国水乡风景。在此间欣赏着野生珍禽自由生活,不由你不生出回归自然的感觉。春暖花开了,扎龙风光绮丽,春 风和煦,大片芦苇吐出嫩芽,大地从芦花飘飞的旧梦中惊醒,披上了薄雾似的绿纱。各种鸟类便一大群一大群从遥远的南方飘然而至,筑巢安家,产卵孵雏,像失散 的孩子找到了熟悉的家园,在一望无际的沼泽地上翩翩起舞,尽享回归的欢乐。鸟儿在广阔无垠的芦苇沼泽地飞起飞落,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吸引着游人走向芦苇 丛深处,追逐好奇与神秘。直到严冬将至的11月初,鸟儿们又成群结队,举家南迁。 扎龙保护区建有望鹤楼和观鹤台。夏季,人们来到这里,从望鹤楼放眼远望,四周是一望无际的芦苇沼泽,绿野无边,芳草连天,水禽翱翔,在风的吹拂下,就像 绿色的海洋微波起伏。芦苇丛中有一个很大的湖,湖面上飘着大片大片的菱角花,嫩黄嫩黄的,静静地拥在幽绿的湖水中,无边无际。荡舟在水鸟低旋的湖面上,湖 面上浮漾着一圈一圈若隐若现的“涟漪”,让小船荡漾在色彩缤纷的花叶间,顿感“此景只应天上有,醉入花海不思归”。 扎龙保护区(黑龙江)![]() ![]() ![]()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境内,距市区约30公里,地处渤海辽宁湾顶部双台子河入海处,地理从标介于东经121度30分-122度00 分,北纬40度45分-41度10分,总面积12.8万公顷。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面积最大,植被类型最完整的生态地块。作为自然保护区1985年始 建,1988年国务院以国发30号文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丹顶鹤、黑嘴鸥等世界珍稀濒危水禽及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环境,是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属河流下游平原草甸草原区。以苇田、沼泽草地、滩涂为主。区内木本植物较少,只有零星的杨、柳、榆树及柽柳灌木丛。草本 植物却有芦苇、香蒲、牛鞭草、水木贼、慈菇、三棱草、碱蓬、水蒿等126种之多。区内野生动物有699种,因这片湿地是东亚至澳大利亚水禽迁徙路线上的中 转站、目的地,在区内236种鸟类中,水禽竟有百余种上百万只。其中国家一类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白鹳、黑鹳4种;二类保护鸟类有大天鹅、灰鹤、白额 雁、黄嘴白鹭、苍鹰、蓑羽鹤、鸳鸯、白琵鹭、蜂鹰、雀鹰、白尾鹞、鹊鹞、白头鹞、大鵟(kuang)、毛脚鹭、秃鹫、鹗、燕隼、灰背隼、红隼、红脚隼、长 耳鹃,短耳鹃,纵纹腹小鹃,鹰鹃,雕鹃27种;濒危物种有黑嘴鸥、斑背大尾莺、震旦雅雀、灰瓣蹼鹬4种。其中黑嘴鸥,全世界仅有3000余只,辽宁双台河 口自然保护区内就有2000余只。历年在这里停歇的丹顶鹤有400余只,白颧360余只,白鹤430余只,分别占世界其野生种群的25%、20%、 20%。由于近年多暖冬,有些鸭雁不迁徒了,如逢严冬冰封大地时,保护区都要投些玉米、鱼干等饲料。世界自然基金会官员马尔斯先生,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 其波及一些国家、地区的鸟类专家、学者先后来区内进行考察、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目前,区内已筑成人工岛三处,修柏油路4.8公里,建成了黑嘴鸥繁殖基 地、鹤苑、芦园等景点,在保护自然的同时,也是旅游观鸟的好地方。 湿地描述:大辽河、双台子河、大凌河、小凌河等河流综合的河口系统,辽东 湾顶部延绵的永久性的淡水沼泽、盐沼、沙滩和潮间泥滩。主要的芦苇沼泽东起双台子河东岸,西至大凌河下游,北起小台子村,南至海岸。沼泽区平均水深 20~30厘米,变动较小,pH值7.9~8.2;冬季所有的淡水沼泽冰冻深达30厘米。河口区潮水涨落范围平均3.9米,沼泽地内及其周围有许多鱼塘, 东面是大面积的稻田,东南面盐场。合计有苇田67,000公顷。 辽河三角洲(辽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