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简介
详解:债券代持
业内详解债券代持是否违规? 券商债券销售人士认为,债券代持是债券交易的一种手段,是否违规,要看其代持的目的如何。目前大约有三种目的不算合规: 一是监管机构会按照债券交易量排名来进行优秀评定和国债承销资格,因此对于银行、券商来说,都有意愿成为代持方,用来冲击交易量排名。 二是为了将利润转移释放,用来修饰财务报表。通常,在季末年末等关键时点,一些机构为了掩盖债券投资的亏损,就以代持方式向其他机构转移这部分亏损。 三是像银行在考核时点将债券暂时转出来降低风险资本占用量等。过去代持行为多发生在银行,现在券商和基金的需求量也在增大。 …[详细] 代持养劵可能出现的三种违法违规行为
“最关键的是可能会涉及商业贿赂,比如基金经理利用银行间债券交易做养券、代持等借机提取返点,甚至基金经理成立个人账户亲自运作进行利益输送,也是银行间的债券交易制度本身有漏洞。”
为了追求高杠杆进而获得超越同行的收益,一些投资者往往游走于监管红线之外,变相放大杠杆。这种做法会显著放大固定收益类基金的投资杠杆,在放大基金收益率的同时,也同步放大了基金的投资风险。巨大的潜在风险在于:如果基金遭遇巨额申赎以致无法履行回购协议,抑或回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就会给基金造成亏损。
在季末年末等关键时点,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将亏损债券暂‘转移’到丙类账户名下。丙类账户大多是非上市的中小机构,报表上的名义盈亏对于投资者本身影响并不大。上述关键时点过后,金融机构再进行债券回购,回购的价格为当初成本价加上双方协定的代持费用。 债券发行承销环节的灰色交易
就是介于一级发行和二级流通的中间环节。在当前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的发行利率往往高于二级市场收益率。追逐这样的价差本身并不违规。但是,在分销等环节中,存在大量的利益输送的空间。
由于债券从发行到上市需要一段时间,承销商为了规避市场波动风险,会拿出一部分债券给关系较好的机构,诸如丙类户。在去年以来的信用债牛市中,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一级半市场获利几乎零风险。
丙类户由于资金不多,其投资交易需要找机构垫资或代持。如果在银行的默许下,丙类户先拿券后付款,就可以当天拿券当天卖掉,然后把钱给银行,赚取中间的价差,相当于“空手套白狼”。 债券代持七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