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门当户对”的渊源

 茶香飘万里 2013-04-19

【广西?贺州】探幽千年古镇鈥溍诺被Ф遭澋脑ㄔ

【广西?贺州】探幽千年古镇鈥溍诺被Ф遭澋脑ㄔ

图/文  羽佳

对于“门当户对”这个词,大家口熟能详,但是对于它的原意,也许很多人不了解,只知道生活中和戏曲里演

绎的婚姻定义,讲究门当户对,是千百年来中国沿袭下来的一种门第观念。

在这千百年来的中国社会当中,人们给自己的孩子寻找联姻对象都是请媒人来进行,不像现在追求的是自由恋

爱,也不像现在电视《非常勿扰》的电视征婚。

历史上的媒人,为了给两家的社会政治地位、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等综合指标,进行一个身份的准

确评定,就会参考这两户人家的“门当”、“户对”,进行比对,两家的情况要不相上下。久而久之,“门当户

对”逐渐演变成社会观念中衡量男婚女嫁条件的一个标准,其原来的意思反而逐渐被人忽略了。

那么,什么是“门当”?什么是“户对”呢?

“门当”与“户对”是古民居建筑中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古建筑讲究对称和谐之美,是受中国古代崇

尚中庸之道的影响,凡事不偏不倚。

如今“门当”、“户对”这种用于镇宅的建筑装饰存留不多,能够在黄姚古镇亲眼所见,实在是难能可贵。

“门当”,原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有的抱鼓石坐落于门础上;因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百姓信其能避

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

户对”, 即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形状有圆形与方形之分,圆形为文官,方形为武官,“户

对”大小与官品大小成正比。“户对”1到5品可以为六个,6到7品可以为四个,以下只能为两个,普通大户人家

也可以有两个。典型的有圆形短柱,短柱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它位于门户之上,且取双数,

有的两个一对,有的四个两对,故名“户对”。

而“户对”用短圆柱形,是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生殖崇拜中重视男丁的观念,意在祈求家庭人气旺盛、香火永

续,是对生物界繁殖能力的一种赞美和向往,是人们追求幸福和谐的一种表达方式。

黄姚古镇的仙人古井不得不提,这个古井,非常特别,单从形状上看就不同平日里常见的圆形井,而是五口长

方形的井组成,并且功能各不相同。

第一口井是专供居民饮用的;

第二口井是洗菜用的;

第三、第四口井是洗衣服用的;

第五口井是洗手用的。

镇上的人们都自觉遵守这个规矩。

黄姚古井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不但养育了世代黄姚人,而且滋润过何香凝、柳亚子、欧阳宇倩等从桂林疏

散到黄姚古镇开展先进文化活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

今天黄姚古井,已成为黄姚古镇的旅游景点之一。

每天这里,都会聚集很多妇人在这里洗衣服、洗菜、挑水、说家常,好不热闹,一派祥和的景象。

仙人井的传说

据说是一个农历七月七的清晨,当时天刚蒙蒙亮,雾很大,一位妇人来这里洗衣,隔着浓雾看见八仙正在井里游

戏,她惊呆了,等她回过神来时,仙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洗衣妇就回去告诉镇上的居民,大家纷纷来这口

井取水回去,所以镇上的人把这井的水称为神仙水,这井自然就叫“仙人古井”。每年的七月初七十一点钟到十

二半钟镇上男女老少都争先恐后到仙人古井上香取“神仙水”。

而且在这个时辰装的水放在家里一年半载不生虫不变质,还可以用来治皮肤病、肚子疼、喉咙疼等。

传说归传说,近年来经过专家的测试,发现这井水中还真的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常饮即使不益寿也能健体。

下图右面的圆石,就是“门当”,“户对”详见左上图。

【广西?贺州】探幽千年古镇鈥溍诺被Ф遭澋脑ㄔ

已经少有的门当户对,在黄姚还得以保留,非常难得。

根据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大门前有“门当”的宅院,必有“户对”。

【广西?贺州】探幽千年古镇鈥溍诺被Ф遭澋脑ㄔ

门当户对建筑的上方,现在已经是一家客栈,并兼做销售的营生。

【广西?贺州】探幽千年古镇鈥溍诺被Ф遭澋脑ㄔ

穿过这个门,顺着台阶拾级而下就是仙人古井。

 【广西?贺州】探幽千年古镇鈥溍诺被Ф遭澋脑ㄔ

墙壁边上的“仙人古井”功能说明图,图的对面就是排列有序的古井。

【广西?贺州】探幽千年古镇鈥溍诺被Ф遭澋脑ㄔ

【广西?贺州】探幽千年古镇鈥溍诺被Ф遭澋脑ㄔ

已经400多年的仙人古井,每天都有很多镇上的妇人,在这里洗衣、洗菜、挑水。
【广西?贺州】探幽千年古镇鈥溍诺被Ф遭澋脑ㄔ

【广西?贺州】探幽千年古镇鈥溍诺被Ф遭澋脑ㄔ


【广西?贺州】探幽千年古镇鈥溍诺被Ф遭澋脑ㄔ


【广西?贺州】探幽千年古镇鈥溍诺被Ф遭澋脑ㄔ

【广西?贺州】探幽千年古镇鈥溍诺被Ф遭澋脑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