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名将英雄梦【历史 人物】

 紫月疏影 2013-04-19

江湖闲乐生这个网友罗列了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到近代的300多元武将,为每一个武将做列传(2万字)号称要8年完成,本人酷好历史,当然也包括战争史,打算一个个来简单评点这些被列举的武将,查询罗列他们的主要事迹。看看他们到底有没有资格拥有名将之名.

1. 先轸,即原轸(?—前627年),春秋时晋国卿大夫。晋文公的“谋元帅”,先轸在城濮之战与崤之战中谋略出众,无人可及。展现出了非常可怕的战略头脑。在晋文公和楚成王的争霸背景下,晋楚爆发了城濮之战,先轸最早展示了围魏救赵,避重就轻的战略思想。基本达到了以攻占楚国的盟国曹,卫,而救盟国宋的意图。而且利用高超的外交谋略,先后使得大国齐,秦与楚国交恶。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攻势配合军事行动在城濮之战前就孤立了楚国,壮大了自己的势力。最终在著名的城濮之战中,处处使用诱敌骄兵之计,一举击溃了强横无比的楚国主力,令楚国统帅子玉自杀,开始了晋文公的中原霸业。在这场战争中,先轸的谋略突出表现了把战略先与战术,政治目标先于战争的理念。如此先进的战争理念在2700多年前就有人能明确的加以实施,不能不说先轸的天才。

(前628年),晋文公逝世,晋襄公继位。秦国趁文公新逝,派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发兵偷越晋境袭击郑国。先轸力主痛击秦军主力。于四月十三日,乘秦军袭郑归途中不备,率军在崤(今河南陕县东南)的隘道设伏,全歼秦军。是为崤之伏击战。崤之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秦东进中原争霸的企图。继续了晋国中原独霸的局面,但此战破坏了秦晋联盟,在战略上一直为人所议,是否得不偿失。

之后,襄公释放秦国三将的举动让先轸因怒失礼,不顾尊卑而口不择言,出言侮辱了太后和晋襄公。聪明的而又热血的先轸,非常后悔,竟然在之后同一年征讨狄人的战争中,免胄而冲入狄人阵中,结果身亡。这种在战场上自杀已示忠节的赎罪行为实在难能可贵,古今罕有,让人想到2600年后抗日战争中以死明志的张自忠将军。忠义之军魂,古今皆然,令人感叹。

2. 伍子胥,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以传奇般的国仇家恨成为春秋吴越这段历史的第一弄潮儿。最为楚国的的贵族,侍奉楚成王和太子建,却遭到标准的中国式奸臣费无极的挑唆诬陷,被楚成王杀了父亲和兄长,被一路追杀逃到吴国,昭关之下一夜白发,随后背负着家族冤孽跌落到人生谷底的伍子胥,开始走上了奇迹般的复仇之路,帮助吴公子姬光夺取王位。后来又同孙武一道,率兵攻取强楚,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尸,留下鞭尸三百的典故,以报仇恨。大仇得报的伍子胥转眼之间就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顶峰,用自己的谋略和治国的能力创造了春秋时代最神奇的绝地反击的案例。此时的他成为吴国的第一大臣,之后吴王阖闾死前托伍氏辅佐少君,封他最高爵位称相国公。辅助新王夫差的伍子胥帮助吴国轻取越国,争霸中原,伍子胥时期的吴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从一个被灭族追杀的落魄者到春秋五霸之一的缔造者,伍子胥让世人第一次明白,人生难测,大起大落,太刺激了!人生的成功也许不在于现在的处境有多么不利,只在于你的决心和才干。然而这个风云儿电影剧情般的诡异人生还没到头,伍子胥的人生又因为另一个小人伯嚭和刚愎自用的吴王夫差而再次回到了低谷,被逼自杀的伍子胥在最后的时刻还戏剧性的来了一句:“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9年后,神奇的伍子胥的临终预言分毫不差的上演了。伍子胥这个天才终于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我一直认为伍子胥不能算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名将,他是一个全才,一个谋略家,就是那种做什么都能做好的天才人物。他逃跑就能逃出楚国的天罗地网,他谋位就能帮助吴公子姬光夺取王位,他治国就能让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他建军就能打败最矫勇善战的楚国,以一己之力决定吴国的兴衰,甚至改变了春秋时期的格局,此等可以改变历史的人,实在不能把他局限在一个名将的小范畴里。

关于伍子胥的军功,很难定断,因为他是拜兵圣孙武为指挥者来指导灭楚战争的。我们最后来回顾下这个经典的灭楚战争的经过:根据吴与周边各国的强弱形势及利害关系,与孙武等制定先西破强楚,以解除对吴之最大威胁,继南服越国以除心腹之患的争霸方略。周敬王八年(前512),针对楚国执政者众而不和,且互相推诿的弱点,提出分吴军为三部轮番击楚,以诱楚全军出战,彼出则归,彼归则出,“亟肆以罢(疲)之,多方以误之”(《左传·昭公三十年》),待楚军疲敝,再大举进攻。此后数年间,吴军连年扰楚,迫楚军被动应战,疲于奔命,实力大为削弱。随即展开大举攻楚的准备,争取与楚有矛盾的蔡、唐两国作为吴的盟国,使楚北方门户洞开,为尔后避开楚军防守正面实施突袭创造了条件。又出兵攻越,给楚造成吴不会大举攻楚的假象,并施反间于楚,使楚不用知兵善战的子期,而用贪鄙无能的子常为帅。十四年,与孙武等佐阖闾统领大军沿淮水西进,由楚防备薄弱的东北部实施大纵深战略突袭,直捣楚腹地,以灵活机动的战法,击败楚军主力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一说今汉川北),并展开追击,长驱攻入楚都郢(今湖北荆州荆州城北三十公里纪南城),终成破楚之功(见柏举之战)。

击破楚国的军事行动,似乎成为了之后数千年年间,击败强大对手的一个好战略。无数名将将这一战略反复的演示出来。伍子胥是个善于用人,能够审时度势的战略家,但是天才的毛病在他身上也是暴露无遗,刚直不变通,过于感性,过于自负,使他攻败了楚国,却无法得到楚国的人心。壮大了吴国,确最后为新君所弑。他亲手缔造了传奇,但又非常轻易的毁掉了这个传奇。伍子胥似乎什么都得到了,可是最终似乎又什么都失去了。有历史局限性的战略家可能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3. 吴起,公元前440年到公元前381年,战国时期第一个不败的名将,一生作战,几无败绩。功名之心极盛,年轻时,为了取信鲁国国君,毅然杀掉自己齐国妻子(天才总是如此的自我,甚至到了残忍无道的地步),执掌鲁国帅印,一战就击败了强大的齐国。(用的还是示弱的心理战,骄其志,懈其备,然后突然袭击)之后去魏国,长期担任西河(今陕西合阳一带)的守护。对秦作战,在这个时期,吴起将治军的水平发展到了战国时期的最高水准。加强军队训练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军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免除军人的徭赋和田宅租税),爱兵如子,提高军队的幸福感,使得军队士兵无不愿意为国家付出,对待战争无不愿意建功立业。吴起率领魏国史上最强大的部队“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公元前389年,在著名的阴晋之战中,以5万魏军横扫秦军50万,震动天下,创造了魏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之后吴起受到魏国相公叔的排挤,吴起出走楚国,当时的楚国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楚声王竟至为“盗”所杀。而此时北方三晋正在兴起,国力强大,对楚步步进逼,楚国处于十分困窘的境地。在楚国内忧外困之时,吴起的到来以及之后的变法促进了楚国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吴起在其晚年更是展现除了自己等同于治军的治国能力。吴起严明法令,撤去不急需的官吏,废除了较疏远的公族,把节省下的钱粮用以供养战士。大幅度的加强楚军的战斗力,破除纵横捭阖的游说。向南平定了百越;北面兼并了陈国和蔡国,并击退了韩、赵、魏的扩张;向西征伐了秦国。楚国又开始走上了强国的道路。但是不久随着楚悼王的逝世,吴起被反扑变法的贵族所杀。楚国也失去了通向强国之路的机会。吴起可以说是战国初期最具有谋略眼光的谋略家,他的吴子兵法与孙子兵法齐名,深刻的剖析了当时的时代,战争的本质,原因和作用。诠释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确定了政治优先于战争的基本论点。并且通过对战争的理解提出了许多配合战争的治国理念。阐述了产生一只无敌之师的国家环境是最重要的。吴起可谓是拥有20世纪战争理念的古代战争奇才。超越时代的军事谋略家,可以这么来形容吴起。

4. 孙膑,这又是一个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家喻户晓的人物,标准的小说人物情节。一幕英雄落难,而又奋起复仇,成就传奇的故事,他与伍子胥可谓是战国2大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谋略家。伍子胥更多的是战略方面的谋略,而孙膑是最早将孙子兵法的理念应用于实战,而且加以完美演绎的战术家。根据对先秦文献的反复研究,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很多文献中的孙子指的就是孙膑而不是他那传奇的先祖孙武。可以认为孙膑跟吴起两人是整个战国时期最耀眼的2个战争理论家。他们对于古代战争方方面面的理解和分析,几乎完全涵盖了古代战争的所有重要元素,给予后代的几乎所有的名将一个难以超越的指示灯。孙吴兵法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战争艺术的集大成者。我们先祖惊人的才华令人震惊。

简单介绍下孙膑事迹,(相信大家都知道,影视剧都拍烂了)孙膑是军事家孙武后代,曾与庞涓为同窗,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深谙《孙子兵法》。

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嫉贤妒能,恐孙膑取代他的位置,骗孙膑到魏使用奸计,孙膑被处以髌刑(就是挖掉膝盖骨,使双腿残废)。齐欣赏其兵法韬略,后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被田忌善而客待。后通过田忌赛马被引荐与齐威王任为军师。开始对抗强大的魏国。接下来就是入了中学课本的经典情节: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大败魏军。马陵之战,因势利导,添兵减灶,计杀庞涓,俘虏魏太子申,彻底击败了魏军。孙膑从此名满天下,此两战为古代战争艺术的杰作。兵法,诡道也,最完美的演绎。

介绍孙膑的一些经典战争理论:

1.战争作为布"道"的手段,进行战争一定要合于"义","战而无义,天下无能固且强者"。(孙膑明确地说明了,战争不是什么别的,而是先王传布"道",即政治的工具。)

2.经济是战争的基础,只要有充足的物质准备,小城照样能巩固坚守。

3.其次,发展了孙武"任势"的军事理论,明确提出了"因势而利导之"的作战原则。

(孙武早在十三篇中就提出了"任势",即驾驭战争态势的思想。孙膑则在"任势"的基础上,提出创造和争取有利作战态势的各种原则。)

4.孙膑指出了人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他在《月战》篇中说:"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5.他提倡坚持积极进攻的战略原则,在《威王问》中说:"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主张打击敌人没有设防或防守薄弱的要害之处。

以上的军事经典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关于他对于阵法和练兵的创新和贡献,我们这里就不长篇累牍了,孙膑真乃神人也!

5. 赵武灵王,赵雍,战国时期赵国最伟大的君主,他的努力开创了战国后期“军事赵国”的强悍的时代。一开始我看到这个人选觉得挺扯的,因为赵武灵王是国君啊,怎么能放到名将名单中呢?不过仔细研究其生平,不能不说,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参加军事行动最多同时也是最成功的君主,他甚至为了更好的投入自己的战争事业,将王位都预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惠文王,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太上皇”二元君主的例子。战争几乎就是赵武灵王一生的事业。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传奇的君主征战的一生。

1.五国会葬。(其实就是5国联军要灭赵之战)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这个勇猛雄略的国君生前连续发动合纵攻势,压制魏国,使魏国这个老牌的中原霸主的百年霸业再次受到严重削弱,此刻,赵国已经成为北方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就在赵国涿鹿中原的脚步刚刚开始的关键时刻,赵肃侯的去世无遗给赵国的前途蒙上一个巨大的阴影。魏惠王立即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精兵,趁赵国新君年幼之际,俟机图赵。15岁即位的赵武灵王一上台就面临这个要亡国的险境。赵武灵王在重臣肥义的帮助下,决定采取针锋相对、鱼死网破的强硬应对措施,摆开决战的架势来迎接这些居心叵测的吊唁使者。赵武灵王先发布了军队动员令,使所有的赵军都进入一级戒备的状态。接着紧急与韩,宋(韩宋两国也是考虑唇亡齿寒的形势)两国结盟,将秦、魏、楚、齐四个国家置于两面受敌或者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然后又重贿越王无疆,使之攻楚,使之无暇北顾。最后又赂楼烦王(一个赵国边境的游牧名族)击燕和中山国,使之无力乘火打劫。在去掉了燕、楚两个强敌后,魏、秦、齐集团对赵、韩、宋集团就没有什么优势了。五国使者入赵后,见赵国精锐云集邯郸,战争一触即发,不敢有任何的差错,在与赵武灵王厚葬赵肃侯后,便匆匆离去。魏惠王发起的五国图赵的阴谋被赵武灵王挫败了。

2.攻略中山的开始。赵武灵王三年(公元前323年),赵国向中山国压迫,在靠近中山边境的鄗(今河北柏乡北)筑城。之后中山国的攻略战就成为赵武灵王最重要的核心军事行动之一,这样就可以完成统一赵国全境的重要任务。

3.先北后南的新战略。赵武灵王看到中原各国的争霸战争处于纠缠状态,很难在短时间内决出胜负。于是,赵武灵王改变了赵肃侯逐鹿中原的南向战略,把赵国的战略调整为北向进军胡地。

4.拥立燕昭王。赵武灵王十一年(公元前315年),赵国的邻国燕国发生了严重的内乱, 燕王哙把王位禅让给燕相子之,遭到太子平联合齐国的反击。赵武灵王看准时机决心插手燕国内政,派乐池入韩迎立燕国质于韩的公子职,赵武灵王以平叛驱齐为号召,派乐池奉公子职引军入燕,与太子平和匡章的齐军交战。燕国的百姓不堪齐军的掳掠,对太子平的引狼入室也很不满,对公子职非常拥护。同时,赵武灵王对公子职和易王后假称齐军强硬,赵军很难战胜齐军,请公子职向外公秦惠王求救。(这是赵武灵王为了保存自身的实力,假借秦国的军力)在赵武灵王十四年(公元前312年),秦惠王派出大军,兵分两路攻齐救燕,齐军很快就被击败了。此后,燕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赵国和秦国的稳固盟友。赵武灵王十五年,公子职正式登上王位。

5.大朝信宫,压制强秦的开始,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春三月,改革初步成功,赵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的强国之一,于是赵武灵王在信都的信宫(邢台)大会天下诸侯。就是召集诸侯定期过来开会,诸侯莫敢不从。“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这是赵国崛起的标志性事件。同年,秦武王在周举鼎绝膑而死。秦武王无子。秦武王的生身母亲惠文后要立秦武王的同母弟公子壮,秦武王的庶母宣太后要立秦武王的异母弟公子市,两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赵武灵王对秦国的局势密切关注,俟机插手秦国内政。

6.胡服骑射的实现。压制中山和秦。赵武灵王二十年(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完成了对人力、物力的重新整合,(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初步实现了胡服骑射的构想)向高效的军政府体制更迈近了一步,赵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赵国迈向了武力的全盛时期。赵武灵王再次进攻中山。赵军所向披靡,一直攻到了中山国都城灵寿(今河北平山)。彻底控制了太行山的重要孔道井径。同一年,赵武灵王趁秦国内战正酣,西渡黄河,攻取了秦国与林胡接壤的榆中地区(今陕西北部与内蒙古交界的河套地区),对秦国造成严重的压迫之势。林胡(赵国边境另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在与赵军的作战中损失惨重,林胡王被迫向赵武灵王献出大量的良种马,才得以求和。

7.拥立秦昭王。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赵国大举进攻中山,从南、北、西三个方向合攻中山国的都城灵寿。(此时的困扰了赵国许多年的中山国已经在赵武灵王的攻略下,名存实亡了)这个时候,楼缓派人来报,秦国的内乱以宣太后的胜利而结束。赵武灵王决定暂停对中山的进攻,先解决秦国的立新王问题。赵武灵王准备迎立宣太后的长子,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新秦王。同时,赵武灵王命令赵固入燕迎立公子稷。宣太后在赵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只能默许了赵武灵王的拥立。公子稷就是秦昭王。

8.胡服骑射的完成。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将贵族私藏的、不在国家户籍的奴隶迁往九原和原阳的骑邑,为在那里训练的骑兵服务。赵武灵王下令,对国内尚不听从国家号召胡服的,采取强制措施。

9.完成对林胡和楼烦的攻略。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继续攻击中山国,夺取了中山与代郡和燕国交接的土地,把中山完全裹在赵国境内,对中山进行了严密的封锁。林胡与楼烦想与中山夹击赵国的代郡,遭到了赵武灵王的痛击。赵武灵王夺取了林胡和楼烦的大片土地,建立了雁门郡(今山西北部神池、五寨、宁武以北至内蒙古间地区)和云中郡(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南、黄河以南,长城以北之间),迫使林胡和楼烦大幅度地向北迁移。赵武灵王派人修建了两道长城,以阻止林胡和楼烦的南下。

10.主动退位,准备攻略秦国。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国于王子何,任肥义为相,兼任赵王何的傅。赵武灵王自号主父,专心赵国的军事建设和对外战争,国内政治、经济事务则全部交由赵何负责,赵何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赵惠文王。此时赵国已经占有了秦国北边的榆中、云中地区,北部边境正是秦国国防上的软肋,赵武灵王打算从此进攻秦国。

11.完成中山国的攻略,此刻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大举进攻中山国,中山国国王投降,中山国灭。赵武灵王将中山国国王迁往肤施(今陕西榆林)。部众脱离殆尽的楼烦王不甘从此失去权势,于是,与相距不远的肤施中山王联络。不久,中山国国王与楼烦王谋反,为赵武灵王攻杀。

到了最后攻灭中山国的时候,一个民族分裂,国土分崩离析,强敌环视的赵国已经在赵武灵王不停的对外攻略和对内改革下,成为一个统一完整富强的战国第一军事强国和政治强国。如果赵武灵王没有之后在继承人问题上的出尔反尔,昏招迭出,那么攻略强秦恐怕不是梦想,那么整个战国史都会发生巨变,赵国统一天下的剧本也可能会上演,可惜历史不能假设,一代军事帝王赵武灵王还是死于之后人伦丧尽的沙丘之变中。多少名臣良将死于内讧的屠刀,即使是一代雄主也不能幸免。

6. “人屠”白起,战国四名将之首,秦国乃至整个战国时期战绩最盛的超级名将。(他的战绩若是以杀伤士卒的数量来衡量的话,恐怕是中国历代第一!)一般来说,名将基本分为2种类型,一类是理论战略型,应该称为军事家。例如孙武,吴起,孙膑,戚继光首先是理论大师,又有相当的实践能力。这种人才旷古少见,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间。他们的特点就是战略先与战术,不轻易开战,战则必胜,攻则比克。还有一类就是实践战术型,应该称为伟大的统帅。大部分的名将应该都是这个类型。我不需要知道战争为何开始,为何结束,我只需要知道怎样在战场上赢的战争,怎样随机应变,应势利导来取得战场的优势。怎样化优势为胜势。这种类型的名将中,有谁能比的过白起的呢?

接下来我们看看战神白起的惊人战绩:

1.伊阙之战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秦左庶长白起统率秦军进攻韩国,一举攻占新城,白起因功被封为左更。次年,韩,魏以韩将公孙喜为主将,组成24万联军,讨伐白起的秦军。双方在伊阙对峙,白起的兵力不到联军的一半,但是他非常敏锐的捕捉到联军各自保存实力,推委不前的情况。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中的主力韩军,将秦军主力绕道联军后方,在伊阙山的狭窄地域决战,突然猛攻准备不足的魏军,魏军溃败。得知侧翼魏军被瞬间击溃的韩军主力,军心动摇,主将无法控制。在没有布置好阵型的情况下,被秦军击溃,全线崩溃的联军几乎全军覆没。秦军杀魏主将犀武,俘虏韩主帅公孙喜,攻占伊阙等5城。此战魏,韩精锐尽失,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之后的攻略。

2. 魏国攻略战 秦昭王十五年,白起从国慰升到大良造,领兵攻略魏国,连下魏国六十一城。

3. 攻略赵国,蜀地 秦昭王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大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山西高平市西)。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兵,攻略了楚国黔中,楚国献汉北及上庸地。

4. 灭楚鄢郢之战 秦昭王二十八年,白起揭开了攻略楚国的大幕,白起率领秦军主力,深入楚国腹地,进行攻略楚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为楚国当时的别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为楚国当时的都城)的大规模作战,史称鄢郢之战。楚怀王以后,楚秦交战,楚军负多胜少,所以白起决定集中精锐长驱入楚,直捣腹心,给楚以一次毁灭性打击。秦军主力顺江而下,一路突破至鄢,之后筑坝拦水,水淹鄢城,城中军民几十万几乎死伤殆尽(秦军作战一直凶暴残忍,对平民好不手下留情,鄢城之战可见一斑。之后秦军继续一路顺江东下,楚军全线崩溃,楚顷襄王匆匆东逃,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秦军攻占郢都,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楚王迁都到陈后,聚集楚东地的武装,仅得10余万人,向西虽然夺回了被秦占去的江旁15个邑,但国力已经大幅度下降,再已不能同秦抗衡。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只有等待被灭亡的最后时刻。此役,秦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攻楚的战略主动。孤军客战楚境,期于死地求生,集中使用兵力,务在速决,击楚要害,终收破楚之效。攻鄢郢之战,显示出白起非凡的胆略和精明的作战指导。

5. 华阳之战 秦昭王三十四年,赵魏组成联军攻击韩国的华阳城(今河南新郑北),白起率秦军以平均每日急行百里的行军速度进行长途奔袭,秦军突然出现在华阳的战场上,趁着赵、魏两国联军毫无准备的时机发动进攻,大败赵、魏联军,掳获魏国三员大将大将,斩首十三万。又与赵将贾偃交战,俘虏溺毙赵军二万人。(秦军不留活口,专杀俘虏的凶恶表现,在白起领军时犹盛)。

6. 韩国攻略战 秦昭王四十三年,秦国开始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以韩魏赵为首要打击目标。白起攻韩之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白起又攻打韩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十五年,秦军攻韩的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郡被隔绝而投赵。(此刻韩国已经是名存实亡毫无抵抗力了)赵接纳了上党,于是拉开了战国末期,秦,赵两大军事集团的最后决战的序幕。这场旷世决战也是白起作为战神最后的表演舞台。

7. 长平之战 (又是入了高中教材的经典战役,其规模之大,影响力之巨,白起用兵之精妙都是空前的) 秦昭王四十七年,秦王派左庶长王龁攻韩,夺取上党,赵国派百战名将廉颇率领二十多万赵军精锐来救,两军于长平附近开始了长达二年的拉锯攻防战。期间双方都不愿意做丝毫让步,双双增兵,长平之战的规模达到百万之众。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秦军多次挑战,赵国却不出兵。赵王为此屡次责备廉颇。双方君主都对战争的进程不满,于是开始走马换将,赵国换上的是熟读兵法,血气方刚,但是没有经验的赵括。秦王换上的是战国史上的第一名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白起。赵括上任,锋芒毕露,改变军队部署,决定以攻击对攻击,与秦军决战。秦王为了骄赵兵,严密封锁了白起赴任的消息。白起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袋形阵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敌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军。8月,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秦早有准备,壁垒坚固不得入。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到了九月,赵军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军终于崩溃。四十几万赵军士兵投降白起。至此战国史上乃至中国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兵团决战结束了,白起完成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号称最大一次的大兵团分割包围作战。而且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秦军虽然也付出了伤亡近半的巨大代价,但是毕竟唯一能与秦国军队一较高下的赵国大军这次是全军覆没了。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进程大大的加快了。白起的军事生涯达到了顶峰,其战无不胜的功绩无人可望其项背。

整个战国末期,据初步统计,白起消灭的六国军队数量是165万!成为毫无争议的史上第一,个人觉得也可能是世界历史第一人。这个天文数字意味着什么?举2个例子你就知道: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到1945年,历时14年的空前战争中,国军阵亡了380万人左右,那用的可是机枪,大炮!日本战国中期,丰臣秀吉形式上统一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前,进行的全国大阅兵中,全日本军队的数量是26万多。白起一个人的征战就消灭了相当于1700年后,6个日本国的总军力。“人屠”的恐怖战绩实在是让人无语。

白起最终被秦昭王削夺所有爵位然后赐死,其根本原因无非还是那个无数天才的老问题,持才傲物,固执不羁,令主上不开心也不放心。(跟南宋最伟大的名将岳飞几乎是如出一辙的脾气和思维),当然白起弑杀俘虏的恶行,是他无敌的军事行动中的一个污点,我实在无法理解难道一个天才就想不出更好的解决俘虏的方式吗?非要用如此残忍恶劣的极端方式。坑杀赵军40万也可以被认为是军事史上最大的恶行。也许天才一直就是如此矛盾,让人又敬又恨。

7. 信陵君 魏无忌战国四公子之首。补充说明一下,战国四公子为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和赵国平原君。这4位都是王族的直系贵族,在帝国时代应该被称为亲王的男人。他们都参与政事,而且产生过超过自家国君的影响力,其中犹以信陵君为翘楚。小时候看《上下五千年》记得书中一直都是以齐国孟尝君为首的,现在这一情况被反正了。魏国信陵君已其出类拔萃的政治天赋,统帅气质和人格魅力,成为了影响战国历史进程的大人物。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战国历史进程的最大决战,长平之战终于分出了胜负。在战神白起的巅峰表现下,赵军全线奔溃,全军覆没。(被俘的赵军被全部屠杀,赵军多年积蓄的精锐战力毁于一旦),之后秦军一马平川,很快于公元前258年攻到了赵国都城邯郸城下,赵国危如累卵,转瞬之间,唯一能够跟秦国一较高下的军事强国赵国就到了被灭亡的边缘。值此唇亡齿寒之际,在此之前被秦军攻略的奄奄一息的魏国,韩国,楚国(这三个国家被秦国攻略的具体情况在白起一文中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却基本上是风声鹤唳,连组成联军救赵的勇气都丧失了。魏王虽然派遣大将晋鄙率军十万救赵,但是在对秦军的恐惧支配下却是邺筑壁垒,名为救赵,实为观望。赵国平原君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多次写信给老婆的弟弟信陵君,请他拔刀相助,信陵君能不知道赵国灭亡的可怕后果吗?但是魏王不是他呀!你纵有千般雄才大略,你没有施展的舞台,也是枉然啊!信陵君又不能强行制造这个舞台,国君是你兄弟,你难道要做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事嘛?唉,自古英雄多哀叹,身不由己是枉然。信陵君想尽一切办法劝说,魏王就是不听,铁了心的坐以待毙。最后信陵君决定带一百多辆车骑亲卫队去赵,跟秦军决一死战。真是虽无成功之把握,却有成仁之决心啊。信陵君大义凌然的气概和胆识确实是令人感佩。路上碰到老臣侯生,得其指点,窃取了赵国的虎符,杀了晋鄙,夺取了赵国军队的指挥权。信陵君下令军中:“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于是得选精兵八万人。(这个给各家留继承人的做法,实在是上上之策,大大增加了兵士死战的决心。为后来诸多名将所采用)。之后八万魏国精锐跟赵军在邯郸城下里应外合,大败秦军,在赵国生死存亡之时,力挽狂澜,改变了秦灭六国的进程。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行为,其实质是与其哥哥魏王分庭抗礼,夺权的政治军事行动。其结果是挽救了中原六国的命运,获得了举世无双的盛名,所以他也就无法回魏国了。你想他哥哥能容许一个名望,能力远超自己,而且能随时取而代之的弟弟回来吗?(信陵君一生也没有做忤逆魏王的行动,不得不说是道德的强力约束,要是换成后代乱世,如此情况早就取而代之好多回了)不过历史就是如此讽刺,信陵君还真的在10年后回归魏国,原因当然是魏国在秦国的不断打击下撑不住了,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于是信陵君决定再度出山,挽救魏国的危亡,其实这确实是信陵君归魏的最好时机,你想魏王再猜疑,他也知道国之不存,君将何处?的道理。公元前247年(魏安釐王三十年)信陵君以魏国上将军的名义派使者向各国求援。各国闻公子为将,纷纷派兵救魏。公子率燕、赵、韩、楚、魏五国联军西向攻秦。信陵君多次亲冒矢石,率先冲锋,五国联军士气高涨,前赴后继,秦军节节败退,蒙骜一路败退回函谷关。死守不出,关东失地尽皆被魏国收复。

此次合纵攻秦,秦国受到沉重打击,秦昭王以来秦军战无不胜的神话被打破,大大减缓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历史前进的脚步再次被一人之力所改变,纵观这个战国时代,像信陵君这样能令天下一呼百应,两次挽狂澜于即倒的大人物实在是绝无仅有。虽然最后信陵君还是被魏王束之高阁(这是必然的,跟后世那些弑父杀兄的帝王比起来,魏王已算是厚道了,像信陵君这样功高盖主到极点的人,不知被害多少回了),失意而终。但是终信陵君一生都没有任何诸侯改犯魏国,公子毕竟保护了自己的祖国,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

李白:“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徐世昌:“六国君王不足乎一救弱赵,只身公子能有以二退强秦。”

8. 李牧[/color],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战功显赫,生平未尝一败。李牧的军事生涯主要可以分为2个阶段,长平之战前,李牧一直是赵国北方边境的守护神。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幅度下降,南方强秦的威胁日益突出,而北方匈奴的威胁却基本已被李牧消除,所以李牧被召回到了邯郸政治中心,顶替了出走的廉颇,开始统帅赵军主力对抗秦国的入侵。

李牧优秀的战术修养和名将风采在平定匈奴的袭扰的战役中就可以看的非常清楚。以匈奴为代表的古代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的战争如何取胜,一直都是历代汉族军队的超级难题。不过早在2200多年前的名将李牧就给出了几乎完美的答卷。战略方面,以守为攻,瓦解匈奴的战略意图,简单说就是不野战,据险而守。把游牧骑兵的机动性和骑射优势化为无形,暴露匈奴骑兵攻坚不利的劣势,使匈奴意图劫掠的战略目标始终无法达成。同时加强练兵激励士卒的报国杀敌之心,等到匈奴懈怠时,突然给予致命一击,重创匈奴主力,给予沉重的教训后,继续守护边境。这就是以守为主,以攻辅之的总体战略思想。这个战略在最大限度的打击匈奴的同时(让你抢不着),又降低了自己的消耗(古代战争,防守永远都比进攻的消耗小的多)。应该说这个战略是当时对付游牧民族骑兵的最佳战略,2000年以后的明朝守护神袁崇焕再现了这一经典的战略思想。在他面前,八旗铁骑毫无作为,即使到了明朝灭亡的那天,号称冷兵器时代最后的精锐,八旗劲旅也没能踏进山海关一步。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公元前244年的春天,准备多时的李牧决定一劳永逸的给匈奴致命一击。引诱匈奴单于王亲率10万大军来会战,赵军以战车阵配合强弓硬弩正面迟滞,挫败匈奴骑兵冲锋的锐气后,以13000精锐骑兵两翼齐飞,钳形包围疲敝的匈奴军,大获全胜,,匈奴军几乎全军覆没,匈奴单于仅带了少量亲随仓皇逃窜。这次经典的以步兵为主的部队对骑兵军团的包围歼灭战,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创造了步骑结合对抗骑兵的全新战术。为历代中原王朝所效仿。1600多年后,大明军队就是再现了这步骑结合的经典战术,击溃了横行天下的蒙古铁骑。李牧大败匈奴之后,又趁胜利之势收拾了在赵北部的匈奴属国,灭襜褴、破东胡,收降林胡,迫使单于向遥远的北方逃去,完全清除了北方的忧患。在这次取得辉煌胜利的战役以后,慑于赵军之威,过了十几年,匈奴兵还不敢来入侵赵的边境。

公元前243年,赵王派遣李牧为主帅,北伐燕国,李牧大败燕军,攻占了武遂(现在河北省徐水县西北的遂城镇)、方城(现在河北省固安县南),基本解除了北方的威胁。赵国的注意力全部转到了对抗南面强秦的侵略中来。赵王迁二年(前234年),秦派遣大将樊於期率军伐赵,秦军一路获胜,平阳,武城赵军被斩首十万,秦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兵锋直抵邯郸城下,赵国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李牧被紧急从北方雁门调回,拜为大将军,帅赵军精锐南下勤王,全权指挥所有赵军的行动。李牧整合完赵军精锐以后,决定先避敌锋芒,伺机反攻,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樊於期率秦军主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往援,俟其脱离营垒后,将其半道歼灭于运动战之中。李牧洞悉敌情,不为所动。待秦军主力去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疏于戒备。李牧遂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李牧判断樊於期必将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接触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型攻势。经激烈战斗,大破秦军。秦军死伤枕籍,主将樊於期仅率少量亲随冲出重围,逃奔燕国。此战,李牧看穿秦军围魏救赵之计,于是将计就计,攻敌之必救,反过来制造了赵军围魏救赵的战机,大败秦军。真是战争史上的千古名局。

赵王迁四年(前232),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入侵,秦军兵分两路攻赵,以一部兵力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进迫,袭扰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自率主力由上党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拊邯郸之背。将赵拦腰截断,进到番吾(现在河北省平山县南),因李牧率军抗击,邯郸之南有漳水及赵长城为依托,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遂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这也就是很多名将所采用的“内线作战原则”。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两军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受阻大败。李牧在获得北线胜利的同时旋即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南路军知北路军已被击退后,军心动摇,稍一接触,即撤军退走。这就是李牧再败秦军,这一战也是秦、赵两国交战中,赵国在战场上最后一次取得的重大胜利。

赵王迁七年(前229),赵国与秦国连年战争,加上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开始蔓延全国。魏韩2国已经名存实亡,完全依附于秦了。秦王嬴政乘此良机,派遣名将王翦率领秦军主力几十万,倾巢而出,再次直扑邯郸而去。李牧率领赵国全军,再次担负起反击秦国的重任。王翦跟李牧一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非常清楚,只要有李牧在,赵国就是难以被攻克的。于是报告秦王,请使反间计,除掉李牧。于是秦国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他诬陷李牧谋反。百试百灵的反间计再次成功(对于古代家族模式的王朝里,反间计绝对是36计中最毒辣最高效的计策,屡试不爽),赵王迁马上让2个亲信去接替李牧指挥军队。李牧知道赵王迁中计,但是强烈的保家卫国的责任心使他做出了不听从安排的决定。这一最后的抵抗在赵王迁这种昏君那里自然是做实了李牧谋反的证据。马上设置圈套捕杀了李牧。忠臣良将被昏君自毁长城的惨案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不间断的在发生着,闻之令人落泪。李牧可谓是即伍子胥之后,又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而且更令人痛惜和悲哀。

赵国的战神李牧就这样悲剧性的结束了他那辉煌无比的不败生涯,他死后3个月,赵国邯郸就被攻破,赵国实质已经灭亡。赵国作为战国时代唯一一个一度压制过秦国的军事强国,拥有战国4大名将中的2个,却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不能不说两国君主的水平差距还是太大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