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芜湖古城之:太平大路(芜湖古城系列)

 洁洁赢 2013-04-19
天平大路.jpg
藏龙卧虎的古老小巷内名人辈出
太平大路.jpg
华牧师楼(美籍传教士华思科旧居)
天平大路12号钟家庆故居(1).jpg
数学大师钟家庆故居
太平大路13号段熙仲故居.jpg
国学大师段熙仲旧居(段谦厚堂)
木材商俞府.jpg
芜湖古城古建筑代表之一的俞府在小巷内鹤立鸡群
潘锡恩故居(藏书家).jpg
潘家“六大屋”

清康熙《芜湖县志-卷二-街市》“县西大街”一栏中,名列其首的就是“太平路巷”。此后,清乾隆和嘉庆《芜湖县志》中均记为“太平路巷”。民国《芜湖县志-地理志-街巷》中仍然记为“太平路巷”,但在这本县志的“城图”中却标明为“太平大路”,并还先后被取名为高埂头、太平街。解放后,恢复使用“太平大路”的名称。
太平大路位于昔日县衙署西南侧,主巷为南北走向,南从米市街起,北至九华山路止,中断与十字街相交,全长190米,宽2米,原为弹石路面。今为水泥路面。
太平大路是昔日县城中心的一条街道,在明代之前已经形成,不过那时为无名小巷,后来取名为“太平”,寓意“天下太平”、“太平无事”的意思,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与祝福。太平大路东侧是昔日“丰备仓”遗址,早已为民宅所替代,白墙黑瓦,马头防火墙错落有致,呈现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
然而,太平大路并不太平。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和万历二年(1574年),盗贼前后两次经过这条小巷,窜入县衙金苦、库,盗窃12800缗铜钱,官府损失惨重,导致兵备副使被撤职查办。明万历八年(1580年),芜湖城墙建成后,这条无名小巷始被称为“太平路巷”。1937年12月,芜湖沦陷后,日军踏进这条小巷,占据了天平大路4号的俞府,作为日军军官的指挥所,给周边的老百姓带来诸多的惊恐和威胁。
太平大路北端原有一座白衣庵,据残碑记载,为乾隆年间所建。庵北还有晚清翰林宅第,三进大屋。后通九华山路,以及芜湖中药名医李少白故居,这三处建筑均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2012年古城改造被拆除。
如今,在芜湖古城的太平大路上还保留着俞府、潘家“六大屋”(潘锡恩故居)、段谦厚堂(段熙仲旧居)、华牧师楼(美国传教士华思科旧居)、钟家庆故居等优秀古建筑,让前来寻古的游客们流连忘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