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老教育工作者的读书与藏书情结

 木子a 2013-04-20

书是无言的老师和生活的伴侣。余秋雨先生讲得很好:“一个学者,为了构建自我,需要吐纳多少前人的知识与智慧,需要耗费多少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这个过程,与买书、读书、藏书的艰辛经历密切对应。书房的形成,其实是一种双向占有:让你占领世间已有的精神成果,又让这些精神成果占领你。”这个视频向您展示了一个老教育工作者的读书与藏书的情结。

 

郭发栋老师是三门峡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是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本视频的主人公)。他通古今、晓中外,是一位对教学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可尊可敬的好老师。多年来,他孜孜矻矻地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奉献在教育研究上。郭老师酷爱读书,您要问我他一生读过多少书?我只能说,无计其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藏书屋,看看他多年来用心血珍藏的宝书和他的读书笔记、资料剪贴,从而也就不难理解退休后的他,还一直执著在他的那些读书上、藏书上、创作上!

 

郭老师用他一生的积蓄,省吃俭用,先后购买了、攒积了、制作了18个书柜的书籍,每个书柜上下六层,层层基本爆满。真是文山书海,数不胜数。今天走进他的书屋,看着郭老师那苍老而又执着的背影,感慨颇多,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郭翁,书屋有感

 

           临案俯首,展汗青浮想联翩;伫立书窗,面对这些“老知己”,思接千载,感慨潮涌······

 

      “老知己”们穆然肃立,缄默不语。然自相识忠贞不二,不离不弃,源源汩汩给自己抗争的力量,是吾生命之基石。它们是黑夜的北斗,熠熠闪烁,导愚翁前行。它们在吾生命中的分量,乃无价之宝;世间宝物琳琅,然吾以为无一可以与彼相媲美。

 

         思今日,耋髦之年,七十有八。虽日薄夕阳,然适逢大好时代,霞光映天,颐度晚年。更可喜,天赐之福,老伴八旬而康健,起居自如,步伐轻盈;一日三餐,滋味垂涎。幸哉!幸哉!

 

        回眸平生,上世纪36年而世,19岁登坛任教,以一贯之43年。从教语文学业,先教后研,虽不曾建树卓群,然从中陶冶了性情,净化于灵魂,使自己在做人上获益匪浅,乐在其中。

 

        膝下儿女双双,皆已立业,工作尚可,口碑良好。孙子风华于高等学府,孙女幼学启蒙。虽两后生聪慧有瑕,但聆听教诲,成才有望。时日之内,全家八口,其乐融融。两外孙为公各就其位,司其职。

 

        余生性耿直,屡沉风浪。虽于坎坷泥淖之中,匍匐而行,然豁达犹在,情趣盎然:年少时爱河中摸鱼,田间追兔;入校读书,与体育有缘,更钟爱篮球;静谧之时以书为伴。乐于购书、藏书,不吝其金,故而书卷可观。然几经动乱,丢失之中,尚存千卷。于杂乱之隙,偎倚其中,聊以自慰,快哉!快哉!

 

        转瞬间,退休一十九年,然身体硬朗,精力尚可,日展卷,夜秉管,笔耕不辍,生活充实,尚无歇脚之念。愿将所食桑叶化丝吐线,能织锦成帛,顺其自然 ······

     噫,自然之美,人间风光,书海之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