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剩女代表白流苏情场反败为胜秘笈

 灵魂出窍KKK 2013-04-21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

 

28岁的离婚剩女白流苏,为环境所迫急于拥有一个婚姻,是典型的为了结婚而结婚。她的结婚目标是对她一见钟情的钻石王老五范柳原。可是,范柳原不愿和她结婚,只想让她做情妇。妻子是要负责任的,而情妇则不需要。他们手上各自抓着对方的一个弱点(人可利用的需求点就是弱点),流苏要利用范柳原好她的色,逼他结婚;范柳原要利用流苏急于跳出现有生存环境,逼她乖乖做情妇。

 

在他们开始博弈之前,范柳原知道流苏的底牌——把她搞得回不了家、在家呆不下去,她就只能跟了他了;流苏则不知道范柳原不想结婚的底牌,如果她知道,就不会跟着徐太太从上海来香港。她更像是冒险,在赌博,她唯一的牌就是自己的美貌,所以,小说中的白流苏无时无刻不是美的。就他们手上的牌而言,范柳原略胜一筹,所以他打起来信心满满。

 

他从一开始就制造假象昭告天下:白流苏和他同居了,她是他的情妇,而且,她是自愿的。周围的人都可以给他作证,因为流苏确实整天和他成双成对地出入。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一直在克制他的情欲,小说有好几次描写他突然的烦躁不安,就是那个时候情欲在和他的理智打架。他为什么要克制呢?因为他担心用强,流苏看出他不想结婚的意图马上就跑了,所以他必须克制,直到周围的人把他们“同居”的消息传回上海。他非常清楚,流苏的家人正愁找不到理由把她轰出家门,而做别人的情妇、败坏门风是再合适不过的理由了。

 

他一方面在努力克制情欲,另一方面,他不断地引诱流苏,希望她爱上他,主动投怀送抱。他的思想在当时是比较西化的,和现在的思想接近。他认为只要她爱上他,他就能控制她,让她心甘情愿做他的情妇。可是,这一点他始终没有做到。流苏一方面小心防备,不让他得手,一方面反过来用美色诱惑他,迫使他按捺不住,为了得到她开口向她求婚。小说里有一处明确说了流苏不爱他,还有一个地方含蓄点出了流苏吃醋,但到结尾都没有说流苏爱他。为什么呢?难道流苏真的没爱上他吗?没错!因为流苏骨子里是一个古中国风的女人。

 

张爱玲认为,对中国传统女性而言,爱就是被爱的意思,含情而不动情,让她们具有一种“幽娴贞静”的古典美,而范柳原喜欢流苏的正是她的这一点。有一位博友给我的一篇博文有这样的评论:“你(妻子)在乎他(丈夫),所以他认为你也不是真正的保守女人。”这让我很吃惊,难道现在真还有希望妻子一辈子不动情的男人吗?如果有,那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变态!因为“幽娴贞静”是封建社会女性被压抑的结果,而现代女性都有追求爱情的自由。希望妻子保守到灭人欲的地步,不是变态是什么?

 

正因为流苏没有爱上范柳原,所以当她突然明白他制造同居假象的用意之后,就马上离开香港回上海去了。小说中写道:“流苏吃惊地朝他望望,蓦地里悟到他这人多么恶毒。他有意的当着人做出亲狎的神气,使她没法可证明他们没有发生关系。她势成骑虎,回不得家乡,见不得爷娘,除了做他的情妇之外没有第二条路。然而她如果迁就了他,不但前功尽弃,以后更是万劫不复了。她偏不!就算她枉担了虚名,他不过口头上占了她一个便宜。归根究底,他还是没得到她。既然他没有得到她,或许他有一天还会回到她这里来,带了较优的议和条件。”

 

可结果是:范柳原并没有回到她这里来,而是她又去了香港,回到他那里去了。范柳原的阴谋得逞了,流苏果然在家呆不下、无路可走,只好做了他的情妇。流苏和范柳原的这场博弈,以流苏完败而告终。至于后来爆发战争,香港沦陷反而成全了流苏想要的婚姻,这属于传奇,和博弈无关。在张爱玲看来,要婚姻是为了现世求一个安稳,她有这样的想法很好理解,因为她所处的是乱世。

 

其实,抱着功利的目的恋爱、结婚就是博弈,这才有了“情场如战场”这句老话。《倾城之恋》这部小说之所以长盛不衰,不断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就是因为它展现了高超、唯美、耐人寻味的男女情爱博弈,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找到真实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