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级别和地震烈度有什么区别 1、 地震级别 地震的大小用地震级别来表示。如6级地震,7.6级地震,7.8级地震,8.9地震等。 地震的级别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是鞭炮级的还是手榴弹级的还是炮弹级的,还是原子弹级的,还是氢弹级的,所释放的能量通过测定可以计算出来。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就越大。目前人类有记录的地震的最高震级是8.9级,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颗180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者相当于一个100千瓦的发电厂40年的发电量。这次汶川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9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100千万发电厂2年的发电量(本人估算,仅供参考。) 地震级别M与所释放的能量E的关系式如下: ㏒E=4.8+1.5M ; 1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200万J;(J是能量单位)。每提高一级,能量大约增加31倍。 地震级别的测量与计算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在1935年提出来的,所以在说地震级别时常说“里氏”多少多少级地震。 一般来说,3级以下的地震是微震,基本感觉不出来,与鞭炮差不多。 3级到5级的地震就能感觉出来了,称为弱震或小震或有感地震。 5级到7级就会造成破坏了,称为强震或中震或破坏性地震。 7级以上的地震就是大地震了。 2、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用来反映地震时对地面和建筑物影响程度的一个概念。是指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同样是7.8级的地震,震源在地下深处,其破坏力就小,震源距离地表近,其破坏力就大。 从平面距离看,距离震中远的地方,破坏力就小,距离震中近的地方,破坏力就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远近不同的位置却有不同的烈度。在汶川可能是9度,在西安可能是6度,到了北京就是4度了。 地震烈度不是通过仪器测定的。而是根据人对地震的感觉和地面及地面上建筑物等受到的破坏程度确定的。中国把地震烈度分成了12度。下表是不同地震烈度的大致描述。 地震烈度 损坏与感觉 1度 无损坏,无感觉。 2度 无损坏,基本无感觉。 3度 无损坏,有载重车驶过的感觉,悬挂物微摇。 4度 无损坏,多数人有感觉,悬挂物轻摇。 5度 无损坏,所有人有感觉,悬挂物明显摇摆。 6度 房屋有损坏,很差的房子破坏。人行动不稳,物品坠落,家具移动。 7度 房屋大多损坏,少数破坏,也有倾倒。发生陡坎滑坡。人从室内仓 皇 逃出,悬挂物强烈摇摆。 8度 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地上有裂缝,常发生相当大的土石散 落、滑坡和山崩,人很难站得住;家具移动,并有一部分翻倒。 9度 房屋许多倾倒,道路上有裂缝。有时路基毁坏。 上裂缝很多,宽达10厘米以上,很多滑坡和土石散落、山崩; 房屋 倒塌,造成人畜伤亡。 10度 大多数房屋倾倒,地上裂缝宽几十厘米,个别情况下达1米以上。山 区和岸边的悬崖崩塌,房屋倒塌,造成人畜死伤。 11度 房屋普遍毁坏,路基和土堤等大段毁坏,大段铁轨弯曲;地下管道完全不能使用,地面形成许多宽大裂缝,大规模的滑坡、裂缝和崩塌,地表产生大量垂直和水平断裂;地表水和地下水位剧烈变化。由于房屋倒塌,压死大量人畜。 12度 广大地区内房屋建筑设施普遍毁坏,广大地区内陆形有剧烈的变化;由于江河湖海涌浪及山区内崩塌和土石散落的影响,和动、植物遭到毁灭性破坏。 3、浅源地震 在70到100公里的,称为中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为深 源地震。 很明显,震源越浅,危害越大。这次汶川地震属于浅源地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