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动在上海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4-21
感动在上海
席 玲
  席 玲

  当看到王总在挂号台那儿排队时我心头一热……

  上海的朋友几次邀请,终于在一个假期,我和老公到了上海。住在老徐家。老徐是上海闵行区的一个企业家,不喜欢被称为徐老、徐总或徐厂长,我挨他几次骂后选择了称他老徐,一喊喊了13年。

  13年前我刚到大理州弥渡团县委工作不久,因为希望工程工作与上海闵行区私营企业家协会常常联系,有时是协会领导和企业家们来回访捐建的弥渡县牛街彝族乡闵思希望小学,有时是来看望老师和同学们,有时是了解到这边学校或同学有困难过来帮助解决。每次老徐都会来,因为他对这边情况比较熟,说话耿直,我有什么不清楚的常常问他;他心地很好,看到学校里的困难,只要协会一动员他都带头出钱出力;还选择了红莉等几个家庭困难的孩子救助;其他企业家也帮着学校解决很多困难,纷纷救助困难学生;在协会的帮助下学校的青年教师分批到上海接受了培训。小学校慢慢地漂亮起来了,教学质量也排到了全乡前茅。

  那时王总的心愿是救助两个家庭贫困但成绩优秀的孩子,只要这孩子愿意读书,考到哪他就供到哪直至大学毕业。我陪着他去了其中一个面临把上学机会让给弟弟的女孩子的家。王总还没怎么走过那么难走的路,再看到孩子家里的窘境,当即决定了结对救助。

  虽然工作变动,但上海这边的朋友过来,我们还是常常联络一下,老徐和妻子杜大姐到他们单独出资捐建的希望小学时正好路过大理。我们还见到了面。老徐明确要求我要履行诺言,所以有了这次上海之行。老徐来云南N次,极少去风景区,就是看学校、看学生、参加希望工程的活动。可我们到上海,他却精心为我们安排行程、指导游览,在上海逛了外滩、去了科技馆、博物馆,去苏州见到了于总,还见到了协会的领导和其他一些来过云南的朋友……因为是老朋友嘛,我和老公也不见外,和老徐夫妇像一家人一样。老徐开车,杜大姐忙着给我们介绍。就两个字,开心。

  因为我身体不舒服,要去看医生。王总提前联系了一位医生。

  上海深秋的早晨已有了些寒意,6点出发,一上车,杜姐就给我们递过早点豆腐皮卷油条,还是热的!到医院时差不多7点,一眼看到帮我排队挂号的王总。接着是和所有在医院看病一样的排队检查、排队交费、排队……不一样的是老徐和杜姐、王总帮忙拿着包、排队、问好下一步诊室的位置,跑上跑下。医生问他们是我什么人,我想也没想就说“是亲戚”……还好没什么大问题,可上海给我的印象却大不一样了,不再是陌生的都市和美丽的风光,更多了一分亲切和感动。

  吃午饭时我见到了王总当年救助的女孩小莲。天哪!当年稚嫩羞怯的小女孩现在已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而且是闵行区某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听着她用普通话大大方方又不失优雅地给我们说着这位伯父对她一家的帮助,她如何在伯父的帮助下考上上海大学,毕业后当了那里社区的村官,如何考上镇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现在正在供弟弟上大学,男朋友是大学同学……我几次忍住要流出的泪水,当年也知道希望工程意义重大,工作中不敢有丝毫懈怠,但却从未想到会如此巨大地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一个家庭。这小莲是千万个希望工程受助生中的一个,像老徐、王总他们一样的好心人也有千千万万个,在刚开始这一善举时他们或许也未曾想过结果,可真心付出终将收获感动!

  我们不是在老徐家住的第一个云南人,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他们夫妇还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帮助别人。我一直觉得老徐心里只有事业,当然包括爱心事业,可他最近又干了一件让我感动的事——今年2月14日那天和杜姐去非洲过情人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