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老君廟文化博物館 | |
http://www. 2010年02月10日 19:50:13 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 |
劉蔭楠老先生所著《烏魯木齊掌故》一書介紹了烏魯木齊11座廟宇,在翻閱的過程中,不禁讓人感覺到烏魯木齊這座城市的異彩紛呈。書中,西山老君廟未在介紹之列,這使得記者有了探訪西山老君廟的沖動。
西山有個老君廟
地處首府西山104團旁的西山老君廟,首府市民並不陌生,因為它已經是一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號稱是烏魯木齊最大的具有清代建築風格的道教建築群。
2月8日,烏魯木齊,小雪。踏著薄薄的積雪,記者來到西山老君廟,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親筆題字“老君廟”三字,赫然入目。
由于是冬季,前來旅游的人不是很多,看著自己的一長串腳印清晰地印在地上。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忽然在腦海中閃過。
在廟中偶遇李道長,一句“無量壽佛”的問候後,李道長給記者做起了導游。
進門的第一座大殿是靈官殿,殿內奉祀著道教護法鎮山之神將王靈官的塑像。
靈官殿之後是玉皇殿,大殿正中供奉著玉皇大帝和四御的塑像。傳說他統御諸天,總領萬聖,主宰宇宙,開化萬靈,無量度人,為天界至尊之神。四御尊神是道教信奉的三位天帝和一位天後,即恭衛玉皇大帝神位左右的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和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天後),統稱“四御”。
傳說中,北極大帝是掌管以太陽、月亮為首的眾星之主,為四時氣候之神,是一切自然現象的宗主,能夠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看著四御的不同表情,讓人頓生敬畏之意。
玉皇殿之後是規模宏大的老君殿,通高25米,底下有兩層高台,老君殿為重檐歇山式建築,雄偉壯觀,氣勢磅礡。大殿內太上老君的塑像高達7米,端坐在蓮花寶座上,端莊慈祥,鶴發童顏,面帶微笑,雙目炯炯有神,三縷白髯垂于胸前,手持混元乾坤圈。
在太上老君左右陪祭的是四位真人及四大天師塑像。四位真人即莊子、列子、文子、亢倉子。四位天師,即張天師、許天師、葛天師、薩守堅。
站在高處可以清晰地看到,西山老君廟的配殿分布在廟院中軸線的東西兩側,主要有財神殿、藥王殿、文昌殿和慈航殿。
在西山老君廟中,走了一遭,青磚灰瓦,玉石欄桿,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盡收眼中,听著李道長的介紹,記者心想,這也算是一次“非常道”之行吧。
紀曉嵐倡導修廟
一般情況,景區總會和名人以及傳說扯上關系。
在景區的一塊石碑上,記者看到這樣一段文字︰紀曉嵐流放西域,住老滿城之九家灣“閱微草堂”。一日,夢老君駕青牛至,口誦︰“歸來重復上蓬山。”悟其點化,趨廟朝拜並發動民眾,擴其舊制,重塑金身。越二載,開光之日,赦免詔書至,招之回京。此後,老君廟聲名益振。
《鐵齒銅牙紀曉嵐》的熱播,加之紀曉嵐確實被流放至烏魯木齊過,一座廟宇和他扯上關系,也不是空穴來風。
史書載,老君廟始建于清乾隆32年(公元1767年),原為家瓷窯窯工及小街農牧者為求太上老君庇佑而修之道觀。歲舉廟會,拜謁者眾多,終日香火繚繞,甚靈驗。
多年的風雨剝蝕,文革中又遭人為破壞,西山老君廟中的玉皇殿、老君殿以及數十個偏殿都已全部消失,僅殘存一座靈官殿。現在廟中還可看到保留下來的舊址。
任何事物的興衰和變遷,都和時代大環境有關系。老君廟亦是如此。
民國末年,盜匪猖獗,老君廟亦日漸衰敗。
新疆和平解放之初,道士漸去,老君廟先後為156隊辦公室、天山九場衛生隊、104團醫院辦公所用。正因如此,靈官殿才幸存至今。
2003年4月4日,烏魯木齊市政府把西山老君廟定為文物保護單位。這為老君廟的重生帶來新的希望。
我命在我不在天
老子曾說︰我命在我不在天。也就是說,我的命運靠我自己,而不靠天,不靠外在力量。老子此前肯定不知道烏魯木齊有西山老君廟,這話當然不會是對該廟所言了。這話用來形容104團人重建老君廟上再合適不過了。
昔日的西山,在烏魯木齊也挺有名,是人流匯聚之地,但我們來看看是怎樣的吧——以前的刑場設在這里,來的當然以犯人居多;前幾年這里又成了外來人員的聚居地,每次市區一嚴管,閑雜人員就擁到這里來了,將這里變成了假冒偽劣的窩點。西山垃圾場在烏魯木齊也知名度頗高……
有些尷尬的是,兵團農十二師104團就在西山範圍內。
如何改變104團的壞名聲?兵團人在思考。
當然,經濟是基礎,首先要把當地的經濟發展上去,在經濟這個硬指標被提升起來後,104團開始醞釀一個當時看來有些太過大膽的舉措——把昔日的老君廟修復起來。
內地不少省市對佛教文化等的挖掘力度很大,而作為本土文化產物的道教,則在新疆少了載體,始建于1767年的西山老君廟是新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曾經輝煌一時,香火不斷,展現出了道教文化在西域的獨特魅力,但歲月滄桑中,昔日的老君廟只剩下了4根柱子和一堵牆,破破爛爛,名存實亡。
2003年11月,104團開始大手筆地在原址修繕老君廟,投入的資金達到3000萬元。未來的二、三期工程中,他們將把西山老君廟建成我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道教文化博物館。花這麼多的錢,來修一座廟,當時有些人很是想不通。
事實勝于雄辯。西山片區的房價在2004年每平方米不到1500元,現在躥升至3500元左右;公路通了,環境改善了,投資者也來了,打造“首府第一團”和“烏魯木齊西城區”的目標都已不是空中樓閣了。
“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這也是老子的經典話語。正是人的思想的轉變,帶來了西山老君廟的重生,也給西山整個環境的改善奠定了基礎。
| |
|
|
来自: chao fan zi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