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土顿爆炸案,谁的节操碎了一地

 魏语 2013-04-22

波土顿爆炸案,谁的节操碎了一地

波土顿爆炸案,谁的节操碎了一地
杨耕身

4月15日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中国公民一死一伤。按照媒体一般的操作,无疑是迅速找到死伤者的姓名及籍贯,并将话筒或录音笔放到更靠近其家属的嘴边。但是这一次,因为那位遇难的中国留学生“家属不愿公开死者姓名”,媒体及公众不得不面临一场考验。结果怎样?用一句网络用语就是,“节操碎了一地”。

在爆炸发生次日的中国媒体上,人们可以很轻易地找到遇难中国留学生的姓名与照片。而据观察者的统计,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这位女性遇难者的名字已经成了排名第一的热名话题,另外,至少已经有26家中国媒体将这名女孩儿的名字公布于众,其中包括一些国家级媒体。另一位观察者则表示,“所有报道了中国女留学生遇难这条新闻的英语媒体,都有同一句话:死者家属要求不要透露名字——所以,他们都没有写出死者的名字。”

当然我不太知道,在媒体关注到遇难女学生之前,是否确已知晓家属方面的意愿。或是在明知家属意愿后仍坚持透露了死者姓名或照片。但我们至少可以确切地知道,在家属意愿已表达之后,人们仍可以从社交微博上随处看到死者的身份信息。那位不幸丧生于爆炸案的女留学生,她的身份信息,并不代表媒体的权威与独到,同样也不是媒体表达社会责任不可缺少的内容。她只是一名遇难者,不是必须受到公众审视与追问的公众人物,而且在遭遇最大的不幸之后,其家属不被打扰、不被公开的隐私诉求应当得到尊重与保护。

媒体一旦失去了底线与操守,它就会沦为一种暴力。媒体应有的伦理意味着,有的时候,不是所有的现场都必须抵达,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必须呈现。有的时候,保持距离,选择静默,更是一种力量与道义承担。但惭愧的是,此前不论是在对悍匪周克华老母亲的“逼访”事件,还是深圳联防队员杨喜利毒打和强奸侵害一女性案件中,媒体对女受害人的曝光与群访,都让人一再看到媒体伦理的缺失。

更意味深长的是一些公众的反应。在网络上,“家属不愿公开死者姓名”这本身就成为极具热度的话题。不少网友根据这一家属意愿,或推测或暗示遇害人可能是“贪官子女”,甚至有网友建议“从这个疑点深挖人肉”。我并不试图去解读这种公众趣味背后的某种中国现实,也并不试图证明死者的家世情况,我想说的只是,一个生命消亡的代价,是不是应当更加激起我们对于生命至上本身的感受?一场恐怖主义的爆炸案,一个如花生命的不幸,不是我们可以拿来作为反腐或揭黑的理由。生命的归生命,法治的归法治。要知道,隐私保护是一种基于文明的选择,保护隐私并不等于保护贪官。

一场发生在美国的爆炸案,却将许多中国媒体及公众的“节操”炸落了一地。愿天堂不再有爆炸声,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真正确立尊重生命的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