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七槐子:文言教学之我见(观点梳理)

 缤纷生活 2013-04-22

 

七槐子:文言教学之我见(观点梳理)

 

 

要 目

一、    分辨文言教学矛盾

二、    创建中小学文言教学教材体系

三、    钩沉文言教育古今经验

 

-----------------------------------------------------------

 

一、文言教学矛盾分辨

 

 1923年制订国语、国文“课程标准纲要”,定下了小学基本不学文言的基调。它有两个致命的缺陷:(1)把初小的总识字量定为2200个,变传统的集中识字为分散识字,不恰当地放慢了学习“白话”的进度; (2)因为识字慢,拖了“白话”教学的后退,又连带拖了文言教学的后腿。这个问题,有识之士早有觉察,比如, 辛安亭先生几十年前就曾反复强调在小学低年级提高识字量,认为:“识字拖住阅读的后腿,阅读分散了识字的进度。要求两丰收,结果两失败。”(见刘国正先生主编的《我和语文教学》第118页,19847月人教版)这些真知灼见,可惜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更为遗憾的是,2011年教育部颁行的新课程标准已经规定小学低年级提高识字量,但仍旧回避了小学阶段学习文言的问题。

◎◎

认定小学生也应该而且能够学一点文言,利用记忆优势,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语料,初步打下底子。如此设计,益处有三条:(1)充实小学的语文学习内容,提高阅读的层次,使“白话”这一翼得到更有力的支持;(2)让整个中小学语文学习的结构发生变化,有利于提升“探究式”“研究性”学习的宽度与高度;(3)适应高中新课程标准之选修格局对初中、小学语文能力根基的较高要求。
   
总之,期望中小学文言教学走上科学的轨道。几十年来,文言教学几乎毫无体系可言的盲目状态,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

说到“文言教学课程结构”,我不免惶惑。这个“结构”,真的有吗?将视线转向这五十多年,约略探视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 1923年开始,小学基本上不要求学文言,这个积习延续至今,错过了小孩子学习文言的最佳年龄段,且严重影响了白话(语体)方面的学习质量。文言是白话的母体,这一点在词汇上最为明显,而词汇恰恰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和语言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个人认为,这是最要命的一个误区。
   
误区之二: 初中依旧没有把文言当成教学的重点(20世纪前期稍好而后期问题为大),将矛盾次第推送到高中。高中学科多,语文课时少,学习压力大,学生的记忆力和专注程度远不如儿童、少年时期,往往事倍而功半,很难教得从容,学得扎实,记得牢靠,用得自如。
   
误区之三: 在本来已经十分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我们又未能聚精会神做实事。长期以来,在文言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文言教学本身似乎还没有取得“独立权”,没有建立起符合文言学习规律的教学体系,文言与白话混合在一起来编教材、教课文的现象,至今不绝于目。许多重大问题并没有得到澄清,没有取得共识,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一系列矛盾亟待深思。

 

◎◎◎◎

为什么要学习文言呢?我暂且提取出四种观点:文化传承说文学浸润说、语言能力培育说综合说(即把上述三种意见叠加在一起)。      

我认为, “文化传承说”,大方向对,可“立人”乃是汉语文学科教学乃至基础教育所有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凸现共性而模糊个性,这不是教育研究应有的科学思路。“文学浸润说”,大方向也对,可忽视了“文学”与“语文”、“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综合说”,逻辑起点对,可止步于此就不对了,容易陷入“好好先生”的含混谜团里左右摇晃。

能否采取这样的解析思路:划分出文言教学的基本目的(主务)和其他目的,然后分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追求系统分析的研究效果。

从这个角度衡量,我更倾向于将文言教学的基本目的,先锁定在“能力说”所推重的目的观的范畴里:认定主务是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再补充其没有明示出来的要素,即“阅读”不仅包含读懂文字,还包含“鉴赏”“研读”等较高的教学层次和教学要求;同时也必须融合文学的文化的立人的诸多追求。其关系,能否这样看待:文字方面的教学活动,乃是文学方面较高追求的基石;文字、文学方面的教学活动,乃是文化传承和立人方面较高追求的基石。认识到这一层,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些教学活动和教学追求,应该始终相互关照、呼应和融合,——当然,各个学段的实质性的教学标高,绝对不能简单地扯平,需要有合理的教学梯度。

 

◎◎◎◎◎

文言教学的“个性”和教学价值,还需要深入琢磨。对此,我着重提两条。第一,从学习者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需求着眼,考虑文言教学的实用价值第二,从中小学语文学习诸因素的内在联结着眼,考虑文言教学的特殊价值

“文言”作为“白话”的母体,二者之间具有血缘联系。我认为,学习文言的作用大于学习文言本身,并认定这应该成为文言教学研究的一条重要理念。简言之,我们需要建构“白话”(这里主要指现代汉语)和“文言”两个教学体系,先形成二者相对独立的态势,让各自按照其“个性”来建设和发展;然后,尽量促成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从而形成联结的态势,充分发挥其相互支持的教学功能。

此外,正如一个人学习汉语文,需要从“文言”中汲取营养,现代汉语的发展也需要从“文言”中继续吸收养分,让古老的“文言”再送上一程(至少还需要大半个世纪吧)。这对于抵御网络语言的消极成分的干扰、克服“西化”倾向、提高汉语文的纯洁程度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笔者这些年对文言教学给予很大的关注,并非染上了好古症。参照欧洲逐渐舍弃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等)之常规教学的先例,“文言”总有一天要基本退出咱们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这是历史的必然。为了那一天早些到来,咱们要加紧努力,做好文言教学的专务。咱们做得越好,那一天则来得越早,反之则越晚矣

 

◎◎◎◎◎

语文课的主战场在哪里呢?以阅读教学论,情况也是非常复杂的。本着科学的态度,我看先要依照教学目的、阅读类别,比较合理地确定某次阅读教学活动的基本性质。课堂学习的那些课文,粗略而言,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从课文中提取某些语文知识要点,这是主要目的。比如提取写作方面的规则、方法,吸收创作经验。

    第二类,从课文中筛选信息,借以训练信息筛选与处理的基本方法、积累习惯经验,这是主要目的。比如学习一些论说类文章(具有较大的文化科学知识含量)。

    第三类,凭借课文学习历练鉴赏、探究的基本方法,这是主要目的;同时吸收经典作品的语言营养,丰富文学欣赏的愉悦感。比如某些文学鉴赏课。

    第四类,从课文中学习语言,吸收和积淀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如学习相当比例的古典作品、一部分现代本土经典名作等,含英咀华,涵泳积累。

   这四类课文的处理办法,大致可分为三种:

1.第一类和第二类,主要由教师在课上指示基本路径,安排演练项目,带着学生采用略读与细读相结合的方式,经过探究、分析、归纳、验证,达到粗知要领、学会操作的不敌。其要义乃是帮助学生自己建构习惯的知识框架,以及使用具体可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阅读课,一般理性思维活动较多,要特别注意引发学生自行探究,以期独立完成演练项目。

 2.第三类课文,需要经历三个学习阶段:学生充分地独立阅读,有所愤悱;教师给予指导,也可以调动群体力量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学生继而再次进入高一层次的独立阅读,巩固和扩展研习收获。

 3.第四类课文,一般难度较大,需要教师主要在课上带领学生充分浸润文本,咀嚼文字,积累而至于积淀,获取阅读实效,并获得欣赏的愉悦感。

目前的问题,首先来自于教科书。其编者几乎没有上述区分学习目的、划分课文类型、提供可行途径的意识,几乎目中仅仅有一种“课文”、一种学习模式、一种练习套路,这个单元和那个单元,这一课与那一课模样差不多。于是乎教师也全然按照一个模样去进行教学设计,所失大矣

 

        二、创建中小学文言教学教材体系

 

“启蒙——入门——提高”的文言教学思路1960年至1966年,北京景山学校实行全方位的教育教学变革实验,“语文”战线上,采用了这种思路。它借鉴中国古代文言教学的经验,将培养文言阅读能力的漫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以初步积累文言语感、初识文言常用字和大致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为主要任务的“启蒙”阶段,安排在小学中高学段;(2)以在文言范围内认读、释义为重点的“入门”阶段,也就是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安排在初中;(3)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文化论著研读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提高与运用”阶段,安排在高中。

 这样,文言阅读能力循着“认读——释义——解析——鉴赏——研读”的“能级递进”之发展序列,由低到高,拾级而上。其中,头两个阶段重点解决“认读”“释义”这两个难点,“解析”则凭借白话教学引领而快速通过,最后进行“鉴赏”和“研读”能力的培养,其中,“研读”基本上与白话教学打通。各个阶段相互衔接,重点突出。

 

◎◎

我想把这些年关于中小学文言教学课程结构建构问题的“初探”,作出扼要说明。

1.分别创建“白话经典阅读”和“文言阅读”两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和教材体系,二者分工合作,相互联结;并与相对独立的作文教学和教材体系相配合,组合成语文教学课程体系的主干内容。

2.专司文言阅读的这个教学和教材体系,大体上按照“启蒙(小学四至六年级)——入门(初中)——提高与运用(高中)”的思路来设计。

 “启蒙”阶段,包含的主要环节依次是:(1)初识文言即完成从“白话”到“文言”的过渡;(2)诵读文言韵语;(3)诵读介乎韵语和散句之间的语料(如对联、格言等);(4)诵读非经典的文言章句,类似于古代《日记故事》那类课本编者专为孩童撰写的文言小段,难度较小;(5)经典的文言章句。其间,穿插诵读古诗和浏览古代白话小说片断等。

    “入门”阶段,包含的主要内容有:诵读足够多的经典的文言语料,浏览足够多的有趣味的文言作品;有计划地识记和分辨足够多的文言常用词语;了解、理解相关的简明有用的文言、文学和文化常识;简有一定数量的较有趣味、确有实效的语言训练项目等。

 “提高与运用”阶段,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有系统地依次进行文学鉴赏、文化论著研读的专门教学,后者可与白话读写教学打通,逐步实现“文言”与“白话”这两个教学和教材体系的并轨、交融。

 

◎◎◎

1940年,清华大学执教的著名国学教授浦江清先生在《国学月刊》上发表了一篇极有见地的专论――《论中学国文》。他批评“现今中学生作文技术之恶劣”,指出当时文言教学的种种弊端,提出两个非常重要的思路:一是把中国古典语言(文言)的地位及学习诸问题,与欧洲古典语言(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地位及学习诸问题,作了宏观的比较,拓开了认识语言传承更替的新视角,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宝贵的参照物;二是提供了“文”“白”分编分教的建议。
    40
年代,他的见解为叶圣陶先生所推重,并据此编写出“文”与“白”两种教科书,付诸教学实践。惜哉!教科书尚未编完,世事已变,实验未果。

 

三、文言教育古今经验钩沉

 

张志公先生早就说过:要想具备一点看古书的能力,只是在中学念上三五十篇古文恐怕不行,但多念些古文,时间精力又不允许。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可以借鉴古人“运用韵语知识读物这条经验”,“要是小学生早一点——比如三四年级,念过一些经过仔细斟酌、严格编选的类似蒙求之类的文言文,也许五六年级就能念点短而浅的文言文,这样,到了中学就可以不化过多的时间而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了”。列入志公先生所著《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之参考书目的瞿菊农先生所撰的《中国古代蒙养教材》一文,也提到要对古代教育经验“加以分析,有所去取”,认为里面“或者有一些可以参考或批判继承的东西”。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如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这是一批热心于中国基础教育的学者关心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北京景山学校则从教改实践方面,借鉴古人的经验,在“文革”前的六年中,开辟出“启蒙——入门——提高与运用”的文言教学新路。(可参阅周正逵先生的长篇论文《博采百家之长,探求创新之路》,载《漫漫求索路——北京景山学校语文教改30年》,华夏出版社1993年版。)

 

◎◎

据当年在北京景山学校参与文言教改实验的周正逵先生回忆:这样实验了几年,效果是好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很浓,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很快,例如几个普通初中班集中学习了两年文言文之后,80%以上的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资治通鉴》中的一些篇章。

2)文言水平的提高,加深了对白话文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在进行文言教学实验的班级里,涌现出一大批作文高手,他们的文章思路开阔,内容丰富,章法谨严,文笔简练,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文风。

3)文言文学习的突飞猛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眼界,也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他们在聊天和笔谈中,经常抚今追昔,谈古论今,旁征博引,联想翩翩,头脑似乎变得“复杂”了一些。另外,他们通过学习文言,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对民族文化宝库的璀璨,有了进一步的亲身感受,一种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油然而生了。该校的文言教改实验初步证明:从小学到中学,只需花费约400课时(占中小学语文总课时的1/6左右),就能初步学好文言文。实验得到的基本经验是:文言,学比不学好;早点学比晚点学好;集中学比分散学好;文白分开比混合学好;以诵读为主比以讲知识为主好。

 

◎◎◎

已故的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张寿康先生,记述了他在北京四存中学读初中和高中国文课的概况,时间大约是1936年至1942年。
   
张先生4岁时在家人指导下背诵《千家诗》,识字大约千把个,只是识记,不写。5岁上小学,就读于北京宣武门内化石桥小学(后来的宣内一小)。初小读国语,高小读国文,有狐假虎威”“守株待兔之类的文言文;国语、国文一律要背诵。有说话和作文等教学活动,作文情况不详,大约是没有学会写白话文。
   
小学毕业后上了以国文教绩闻名的四存中学。国文课包含四种类型:
    1
.教师自选课文的文选课,每周4课时。初中用君中书社出版的活页文选,高中是油印篇子。
    2
.经学,每周2课时。初中读四书;初一第二学期添加《左传》,读至初中结束。高中一年级读《诗经》,二年级读《礼记》,三年级读《尚书》。
    3
.作文,均写文言文。
    4
.颜李学,每周1课时,学习清代颜习斋、李恕谷所崇尚的实学、实习、实行之学问,讲授颜李学派的源流,也选读其文章。(四存之校名即本于颜习斋的《四存编》。)
   
张先生认为,其语文基础,主要是在四存中学打得比较实在。他总结了四存中学语文教育的两条经验:
   
第一是提倡诵读。将近50年以后,当时所记诵的诗文仍记得清晰。他追忆说,高一时国文教师还教学生用桐城派读诗文的调子来诵读。
   
第二是重视作文。他考四存中学初中时的作文题是士不可以不宏毅论,考高中时的作文题是成学论。该校作文教学注重模仿,如读了沈三白的《儿时记趣》就学着写一篇《记鸭群》。他说:当然死模仿也是不行的,只是学其写法,这不失为初学作文的一种方法。作文之后有讲评,为学生所重视和欢迎。作文成绩好的有奖励,如发给校懂事亲笔写的小对联等。还有一个做法为张先生激赏:每学期学生的优秀作文要留成绩,抄写工整后交给老师,由老师批点,每学年订成一册,送交学校图书馆,每星期定一个下午展出,学生可以在阅览室里翻阅借鉴,由此我读到高年级师兄们的好作文,这对我很有好处。这是一种花钱少而收效大的方法。

 

◎◎◎◎

简而言之,古人有一个大体上完整的语文(文言)读写能力的培养序列――先集中识字,再集中读书,最后集中作文。他们划分步骤,相对集中地逐步培养语文能力,并且总是让低一级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孕育高一级能力的元素。下面分步展示这个读写培养序列的要点:
    1.
集中识字
   
所用教材,宋代以降趋于系统化,分为综合类(如《三字经》)和历史类、名物类、姓氏类、道德类,乃至诗歌、对韵等类别。它们相互配合,兼有识字、育德、传授知识,以及初步了解文言词语、句式等多种功能;且句子短小,节奏鲜明,叶韵上口,易读易记,适合儿童接受。这种可以配套使用的识字教材带有明显的综合性(内容)和训练性(形式),目的是为了下一步读书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识字与写字分开进行,写字进度慢于识字,这也是一条重要的经验。      

2.集中读书
   
历时若干年,所花气力最多。称之为“集中”,是针对作文而言的。在这个漫长的读书过程中,写作活动并未停止,但一般不集中进行。读书是主要任务,故曰“集中读书”。根据元代教育家程端礼所著《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以下简称《日程》)等资料的记载,可以大致归纳出集中读书所经历的四个阶段
   
1)诵读《小学》《四书》《孝经》。《小学》属于从识字到读专书之间的过渡教材。《四书》和《孝经》,多为几十字一章(句)的言谈记录断片,很容易上口诵读;又是经典性的先秦语料,拿来作为起步阶段的文言阅读教材,自然再理想不过了。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考察,这一步,主要任务是巩固和扩展识字(包括学习熟字熟词的未知的义项)和积累语料、语感,这是语言训练的重心所在。
   
2)诵读经书。那些经传之书,大部分内容仍然以片断式的说明、记述为主,学生主要还是在“章”(段)的范围内学习和积累,强调一个“熟”字,在认读释义方面狠下功夫。
   
3)复读《四书》《五经》之类。据《日程》要求,“自十五志学之年,即当尚志”,开始自觉地探究学问。学习的标准,从原来的粗通、积累,提高到深入探索其内涵,精研经传文字及有关的注疏,咀嚼消化,融汇贯通。训练的重心,已经从学习和积累章句,转移到研究义理等方面,从而对以前所记诵的内容加以反刍,能有深一层的感悟和理解。
   
4)博览群书,为作文蓄势。即所谓“经既明,方读子”,“经子通,读诸史”。《日程》则规定为:“看通鉴”,“次读韩(愈)文”,“次读楚辞”。这实质上是一个从读书到作文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亦要温习经传,但用时较少。在集中读书的整个过程中,写字、对对子、抄书、作札记、写小文辞学开笔路等训练活动是贯穿始终的,作文的因素在不断渗透、蔓延。
    3.
集中作文
   
《日程》把作文的正式训练安排在学程之尾。方法是精读名家名作,学其“叙事”和“议论”的笔法、风格,以此为底子,亦可旁及策、赋、制诰、章表等文体。《日程》认为,等到培养好写作能力,再抽出一点时间,写一写“科举文字”,熟悉一下应考方法,就可以了。
   
这种读写教学序列,各个步骤、阶段、环节各自相对独立,之间又紧密连接。从中,我们能够汲取哪些宝贵经验,用来弥补文言教学之不足呢?第一,要相对集中地安排文言启蒙训练。第二,要相对集中地安排文言典籍的诵读与积累训练。第三,要相对集中地安排研究“义理”的训练。(古人似乎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学生在十五岁之前,“多记性,少悟性”;十五岁以后则“多悟性,少记性”(详见清代陆世仪的《论小学》),也就是以少年人的青春期为界,之前更注重诵读和积累,之后更注重研究和升华。所以,大致从“十五志学之年”开始,进行一次阅读教学的战略转移,重心移到探究文言经典的文化底蕴。这条经验,亦应吸收。)
   
事实上,20世纪的文言教学差不多全然背离了古代的经验和作法,只截取了古人文言教学整套链条上的最后一环――读文选,学作文。效果不好,理固宜然

 

◎◎◎◎◎

美读,属于朗读的一种。

阅读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只用眼睛看,不读出声音来的称默读(含多种方式);一边看一边比较响亮地读出声音来的,称朗读。(还有一种叫做喃读,大致处于默读到朗读的过渡地带。)有人认为,“朗”字最好不要解释成“高声”“朗声”,释为“清楚明晰”较好,朗读就是读出来,读得清楚,将意思完全表达出来(潘家询语)。在出声地“读”这一点上,应该没有异议。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读得响亮而清楚的,称诵读,用于读文言作品往往含有熟读成诵的教学要求;(2)读得不仅响亮清楚,还更加优美生动(如在表情达意和体现语句的音乐感方面功夫下得更大,语调变化更多,抑扬顿挫得更强烈,表情和体态语也可适当丰富一些),具有一定的审美方面的表现力——这样的朗读就称作“美读”。

    吟唱,乃是美读的延伸,要求更高一些,难度更大一些,教学操作更复杂一些。吟唱可以大致划分为“吟”与“唱”两个类别。“唱”是照曲谱来演唱。“吟”,是依照一个调子,拉长声音像唱似的吟哦。从诵读,到美读,到“吟”,再到“唱”,音乐的元素逐渐增多,越来越好听。(附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所谓“吟唱”,现在习惯上一般指哼唱,不包括正式的演唱。)

 

◎◎◎◎◎◎

“诗三百”所包含的内容,大约在孔子出生时就已经有了。其诗,乃是西周贵族教授弟子的主要教育内容之一。其教育方法,大概就是诵读、美读以至于吟唱和舞蹈之类。这种方法延续到孔子和孔子以后的年代,也不仅仅限于学习和欣赏诗歌。可选来为证的记述存于先秦及其后历代古籍中,比如:

诵诗三百(《论语·子路》)

★★ 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墨子·公孟》) 

★★★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学记》)  附注:“博依”指声律,意思是说:“不学好练好声律之艺,就不能落实《诗》教的任务。”

★★★★ 凡学者,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努力)讽诵,谨司闻;…… (《吕氏春秋 . 尊师》)

★★★★★ 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何事而不成?故曰:“精而熟之,鬼将告之。”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吕氏春秋 . 博志》)

★★★★★★《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 . 艺文志 . 六艺略 . 诗》)

★★★★★★★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韩昌黎文集 . 进学解》)

★★★★★★★★ 温公(司马光谥温国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三朝名臣言行录》)

★★★★★★★★ 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朱子语类》卷十一)

 

◎◎◎◎◎◎◎ 七槐子独力编写初中文言实验课本之教学理念与结构构想

 

        走出文言与白话混编、混教的多年误区,创建相对独立的中小学文言阅读教学体系,让文言教学实现课时独立、教材独立、教法独立、考试独立。

主要理由:

(1) 文言与白话二者语体不同(白话词语构成及义项流变复杂),学生学习起点不同,能力技能训练的速度与路径不同,各个学段教学目标、要求和特点不同,所以混编混教等于无视文言阅读能力养成的特殊性,违反“能级递进”(阅读能力按照自身特定层级从低到高逐步提生发展)的基本原理,从总体上造成相互干扰、两败俱伤的严重后果。混编混教的弊端,已经陈陈相因了90年,这90年来汉语文教学的总体效果从来不好,其深层原因之一便在于此

2)文言教材体系与白话教材体系,乃至于这两种教学体系,各自相对独立,才有利于二者形成相互支持辅助的内在联结。例如,有系统地提早实现文言语汇的学习、辨识、积累,能够有效提高白话语汇分辨的精微程度、扩充的宽度与精粹度。

创建中小学文言阅读教学体系,首先要编写出符合文言教学特点的独立型课本,教材独立是重中之重、教材使用是关键所在。因此,应该编出符合有效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发展语文素养之需求的新型文言实验课本,科学性、民族性、教学实效性的统一,理应成为课本编写所追求的目标。

 

★★ 实验课本的品质

1)批判地继承本土教育传统,注意吸收从古至今文言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有益经验,并给予发扬光大。尤其要遵循文言教学的基本规律,依照文言自身的语言特点和初中生学习文言的心理特点,在促成科学性、民族性与教学实效性之统一方面有所作为,体现创新精神、超越意识。

2)树立文言教学的战略观念,按照“能级递进”的教学原理,安排好从初一到初三的教学梯度,并注意与白话读写教学相互联结、支持,形成和谐的互助共进关系。

3)严格按照额定的文言教学课时,编入课时能够承载的教学内容、训练项目,保证绝大部分教学任务在课上能够基本完成,注意对能力与技能训练的分量、强度,作出合理调控,并保证课本具有基本的教学法功能,在教学实践中便于使用、操作。当然,为了适应不同学情,也要注意让教材内容具备一定的“弹性”,为执教者适度选择提供可能性。

4)在确保追求科学性、民族性和教学实效性的基础上,发掘新的教学实验元素,创造出新鲜活泼的能力技能演练形式,为执教者发挥个人特长铺设平台,拓展空间,使课本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良性的可兼容性。

 

★★★ 实验课本性质分辨

这套初中文言实验课本,实际上仍属于过渡性质的改良型教科书。我们认为,文言教学应该从小学抓起,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依照“能级递进”的原理,依次构建出合理的教材体系框架,其大致面貌简述如下。

启蒙阶段(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  诵读积累大量文言语料,积淀文言阅读语感,熟悉一大批常用的文言语汇。这个阶段利用小学生的记忆优势,主要任务乃是诵读积累,初步涉及文言阅读能力的第一层级(认读)、第二层级(释义),打下一定的基础;适当渗透一些审美元素。

入门阶段(主要安排在初中)  承接小学的文言启蒙,正面冲击文言阅读能力的第一层级(认读,即文言常用词识记)、第二层级(释义,即语句语段理解)、第三层级(解析,即整篇文章分析)。其中前两个层级是重点;第三层级难度较小,可借助白话文章解析进行牵引。古典文学欣赏方面,即第四层级(文学鉴赏),适当关注,可列为次重点(条件优异者除外)。

提高阶段(主要安排在高中)  承接初中,正面冲击文言阅读能力的第四层级(文学鉴赏)、第五层级(文化论著研读)。其中,第五层级基本上实现文言与白话打通,在研究型阅读过程中,初步达到自由阅读文言文献资料的程度,运用文言阅读能力学习解决研读课题。

以上,略陈一个比较理想的中小学文言教材体系框架。鉴于目前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尚没有跳出20世纪20年代旧有“课标”划定的窠臼,还是在画地为牢,死守小学不涉及文言阅读能力培养问题的红线,不得已而求其次——将小学应该完成的一部分文言教学任务迁移到初中,编成这套改良型过渡教材,以略作弥补。这一点,希望试用本初中实验课本的执教者明察,尽量弥合文言与白话之间的教学裂痕,进而促进二者形成互补的良性关系,以至于实现内在联结。

 

★★★★  实验课本的体系特征

总体思路:拟构建初中文言教学的三级训练体系,即:七年级安排诵读与积累,八年级安排美读与积淀,届年级安排自读与译注。

1. 七年级:诵读与积累(编出上下两册课本)

诵读为主,大量记诵积累经典的文言语料;同时,广泛浏览多种趣味性强的文言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奠定文言基础,初步养成文言阅读的语感。

按照每学期具有30课时计算,拟课上确定诵读(背诵)的文字总量是2200字左右(每节课平均诵读约120字以上);课上略读的文字量不少于2500字(每节课略读约270余字);专项训练题,如断句、对对子等,不少于18道,也是在课上完成。

此外,安排一定量的选学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主要在课外自主完成,如古诗吟唱、《三字经》《幼学故事琼林》《对韵歌》等古代蒙书节选(改编本),选择其中的部分内容熟读或者诵读。

2. 八年级:美读与积淀(编出上下两册课本)

继续诵读,并逐步提高到美读的层次,在大量积累经典的文言语料的过程中,适当强调渗透文学欣赏的审美元素,从而使文言阅读的语感积淀更加生动、丰富。

按照每学期具有30课时计算,拟课上诵读与美读的文字量不少于2200字;课上略读的文字量不少于3000字(每节课略读约330余字);专项训练题,如断句、文言常用词的义项汇总、批注等,不少于18道,也是在课上完成。此外,安排一定量的选学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主要在课外自主完成。

3. 初三:自读与译注(编出一册课本)

继续诵读、美读,积淀语感,并逐渐向自读靠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批注、翻译、常用词义项和例句汇总等专项训练,提高对文言章句和词语的分辨力、对作品的理解力;同时,提高文学欣赏与审美的自觉性。

按照初三两个学期共有30课时计算,拟课上诵读与美读的文字量不少于1000字;课上略读的文字量不少于2000字;课上自读与译注的重点篇目不少于6篇;专项训练题不少于18道,也是在课上完成。

初中文言教学量统计——

课上诵读量:初一2200+ 初二2200+ 初三1000字,总5400

课上略读量:初一2500+ 初二3000+ 初三2000字,总7500

课外自读量:初一1500+ 初二3000+ 初三2000字,总6500

学生课上诵读、略读,课外自读和技能演练中的文言总字数,约20000余字

 

★★★★★★ 实验伊始的教改难点:向陈旧的教学理念说“不”

初中文言实验课本七年级上册从今年(2012年)秋季开始小范围试用,目标是逐步推进到第五册,即九年级的最后一册,完成从编写到试教的首轮教改实验过程。万事开头难,七年级上册的试教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开这个“头”,究竟难在哪里呢?我认为难在教学观念的转变。

以往的轻车熟路是:目标直接指向中考考纲,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篇篇考测,死记硬背。好一些的也会变化一下,死守字词句之余,大打文学牌,增加文学欣赏因素,试图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效果如何?我掌握的各地情况——总体上不大好,文言文总是被中学生“害怕”,文言教学似乎有鸡肋之嫌。所以,我们要鲜明地提出,第一反对翻译风,第二反对文学风,并且经过教改实践力求寻找到文言教学的正确道路。

 

★★★★★★★ 坚守文言教学特区的独立权

文言教学的相对独立,包括四个方面,即课时独立、教材独立、教法独立、考核独立。首先,课时要从语文教学总课时里剥离出来。每学期按照15周有效教学时间计划,每周安排1.5课时至2课时,专时专用,使用文言课本进行教学。这样才能确保文言教学不间断地系统进行。其次,使用文言课本,要遵守课本对基本教学方法的硬性规定,遵守课本对特定内容所用教学时间(课时数)的硬性规定。课本中,每个单元每项教学内容需要占用多少课时,已经做出明确标示,执教初期,或许因为对教学方法不够熟悉,操作不熟练,允许适当减少教学内容(完成量不低于70%即算合格)。从七年级下册开始,每册次第提高5%,即到九年级时要求能够完成课本所规定教学量的90%以上。

经过试教检验,如果发现课本某部分所含教学容量过大或者过小,要及时调整修改,使教学内容既有一定“弹性”(略高于一般的承受力),又不致于畸轻畸重,过度倾斜。

考核乃是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文言考核的独立性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七年级第一学期应该注意把握住两点:(1)按照文言与白话教学时间的比例,确定各自所占分数的比例。比如,七年级每周有6节语文课,其中文言课占三分之一,那么分数也要占到三分之一左右。(2)按照课本的教学重点编制测试题目,合理分配分数比例。七年级文言教学的重中之重乃是经典语料诵读,则背诵所占的分数一般不少于四分之二。其他内容,比如制作文言常用虚词卡片、断句、对对子、按照韵脚组织编排成语歌等,可以占到文言总分的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对课本内课文语句的解释、翻译,所占分数不超过总分的四分之一为宜,这样才有利于刹住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风气,按照文言阅读能力提高的实际需要和训练步骤循序渐进。从七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再考虑逐步提高课文语句解释翻译所占的分数比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